今天是5月31日,
第33個世界無菸日。
今年的主題是:
保護青少年
遠離傳統菸草產品和電子菸。
無菸日起初定在每年的4月7日,但從1989年起改為每年的5月31日,因為第二天是國際兒童節,希望下一代可以免受菸草危害。
你真的了解電子菸嗎?
5月30日下午,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來到嘉定新城一電子菸專賣店,店員十分熱情地向記者推銷起了電子菸。
「有香蕉味、可可味、薄荷味很多口味,不會讓你上癮。雖然含有尼古丁,但是含量很低,有助於戒菸。」店員滔滔不絕。
店員一邊介紹,一邊演示。「你別看它煙霧很大,但是不刺鼻,很香,我抽的是紅牛味。你聞聞,是不是沒有真煙嗆人?」
抽電子菸不會上癮?有助於戒菸?
事實果真如此嗎?
記者來到瑞金醫院北院諮詢相關專家。程齊儉是呼吸科專家,從事控煙工作多年,曾多次參與國家級課題研究。
她介紹,目前尚無研究表明電子菸有助於戒菸。況且,電子菸的煙液通常含有尼古丁、香料,以及有助於製造氣溶膠的有機化學溶劑。在這些物質中,許多都是有毒物質,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可能導致一系列顯著的病理變化。
「吸電子菸有助於把傳統菸草的成癮性戒掉,這是沒有科學數據的。曾有媒體報導稱,吸食電子菸後誘發了嚴重的肺炎、呼吸窘迫綜合症,這很有可能是電子菸內化學物質吸入肺後,引起了肺損傷和急性症狀等。」程齊儉介紹。
更令醫生擔心的是,電子菸缺乏生產標準和行業監管,近年來隨著電子菸的普及,讓不少青少年因好奇而吸食。
「電子菸的包裝非常吸引眼球,會吸引那些具有好奇心的青少年嘗試。青少年如果吸食了電子菸,未來吸食菸草、菸草成癮的發生率要比未吸電子菸的人群高2到4倍。」程齊儉表示。
醫生並非多慮。記者走訪數家電子菸專賣店後發現,對於購買者是否還是青少年,多數店家表示很多時候靠「猜」,「看著年齡小,才會要求對方出示身份證。」
比起線下實體店,線上監管更是形同虛設。一位電子菸愛好者透露,自己主要通過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線上下單購買電子菸。
為減少電子菸的危害,2018年相關部門要求電商平臺下架電子菸產品。記者在淘寶、鹹魚等平臺搜索電子菸,結果顯示為無法搜索,但經過進一步查找,記者發現不少賣家打著賣電子菸保護套的幌子,將消費者引導到微信或微店購買。
此前市衛健委關於無菸日的發布會上,專家呼籲應明確電子菸屬性和定位,制定電子菸行業標準,對電子菸製造銷售全程監管,杜絕向未成年人兜售電子菸。
嘉定戒菸門診都在哪裡,你知道嗎?
目前嘉定共有瑞金醫院北院、區中心醫院、區中醫醫院、南翔醫院、安亭醫院5家二三級醫院以及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了戒菸門診。
儘管開設多年,但戒菸門診患者寥寥。瑞金醫院北院是嘉定最早一批開設戒菸門診的醫院之一,但多年來每周門診病人只有兩三人。
醫生介紹,半數以上患者因為出現肺部問題才想到戒菸。「抽菸抽了20多年了,從沒想過戒菸。直到這次拍片發現有肺大泡,不戒菸不行了。」一位患者坦言。
決定戒菸只是第一步,戒菸過程漫長,且易復吸。溫先生煙齡已有十多年,也曾看過戒菸門診,但嘗試戒菸兩年多依舊沒有成功。
「幾年前有了孩子,打算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戒菸。一次聚會上朋友遞上一根煙,忍不住又開始復吸了。」溫先生說。
醫生表示,戒菸並非一蹴而就,要有足夠的恆心和決心。剛開始時,可以減少吸菸的次數,依次遞減,並結合醫生開具的藥物輔助戒菸。除了藥物輔助外,還要從心理入手,每次想抽菸的時候可以通過運動、聽音樂等方式轉移注意力。
臨床數據顯示:停止吸菸12小時後,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濃度降至正常值;停止吸菸24小時後,一氧化碳將從肺部排出,呼吸功能得到改善;停止吸菸2天後,尼古丁導致的不良反應就會消失;停止吸菸3個月,肺功能改善,咳嗽、鼻竇充血、呼吸急促等症狀有所減輕;停止吸菸1年,冠心病的發病風險將降低50%。
因此,@菸民朋友們,任何時候戒菸都不晚!
吸菸
是以犧牲身體健康為代價
為了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
遠離菸草
珍愛生命
讓每天都是無菸日!
撰稿:印沁沁
攝像:金曉輝
原標題:《抽電子菸不會上癮?有助於戒菸?事實果真如此嗎?記者實探↑》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