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司馬懿在曹丕死後掌兵,之前都是文官?曹家沒有不多疑的人

2021-01-18 騰訊網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這句話出在曹操的一首詩裡面,主要在表達的就是曹操自己的一種雄心壯志,就算是自己已經老了,但是仍舊還是有一顆雄心壯志的心情,雖然自己的年紀已經大了,但是自己仍舊還是想要建功立業,成就功名,然而這句話用在另外一個人的身上,小編覺得更加的合適,這個人就是司馬懿,司馬懿一輩子都在曹魏之下效力,可是一直到了六十多歲才算是正式有了兵權,成為了一個將軍。

三國是一個亂世時代,在那個時代,文臣似乎並不是特別的重要,重要的只有謀士和將領,因為時時刻刻都在發生戰爭,不光是曹魏的皇帝,還是蜀漢皇帝,東吳皇帝,他們在選擇將領的時候,都是非常的謹慎,對於司馬懿這樣的人,他們心裏面其實都是有一種牴觸心理在作怪的,因為在這個實力,能夠掌握兵權,那就是可以說是掌握一個國家的最根本。

曹魏的兵權大多數都是在曹魏宗室的手中,這些宗室人員大多數都是曾經和曹操一起打天下的人才,更多都是名將,而司馬懿在曹操活著的時候,就只是一個普通的謀士,在曹丕活著的時候也是一樣,就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大臣,位高權卻不重,因為他始終都是一個文臣,在這個時代真正位高權重的都是掌控兵權的。

可是為什麼司馬懿都已經到了六十歲的時候,才能夠掌握了兵權,這一點不禁很奇怪,畢竟司馬懿可是一個能夠和諸葛亮正面對抗的人才,這樣的人早一點讓他掌握兵權對抗諸葛亮不是更好嗎?主要的原因就是司馬懿被人忌憚,當初曹操活著的時候,曹操手下的第一軍師郭嘉一直都在壓制司馬懿,他認為司馬懿並不是一個忠心的人。

可是郭嘉活的時間實在是有點太短了,在去世的時候,告訴曹操司馬懿這個人心智不明,不可重用,就算是重用也不可給予兵權,曹操這樣的一個大人物,他本身就非常的聰明,怎麼能夠不明白,所以只是任用司馬懿為軍師,而不是讓他掌握兵馬,並且讓他擔任文官治理領土,也算是知人善用了。

而曹丕那就更加不用說了,曹丕這個人更不是一個好惹的主,他更加的多疑,再加上曹操的囑託,自然而然更加不可能給司馬懿兵權,而且還送給司馬懿美女就能看出曹丕對司馬懿的防範,但是曹丕去世的時候,給了司馬懿兵權,用他輔佐魏明帝,當然有兵權的還並不是只有他一個人,還有曹休,曹真,陳群,他手中的兵權微乎其微,再加上曹睿也是個權衡之術玩轉的皇帝,能壓制司馬懿,只不過曹丕沒有想到兒子和自己一樣的短命,也算是側面葬送了曹魏江山。

相關焦點

  • 司馬懿與曹家幾代人分庭抗禮,卻為何一生都是魏臣,不敢稱帝?
    熟悉三國歷史的人都知道,三國鼎立,魏蜀吳三分天下,各自為政。六十年的三國爭霸沒有一個國家取得最後的勝利,反而是魏臣司馬家族,在最後一統天下,廢魏稱帝,建立了晉朝。而司馬家族踏上歷史舞臺,都要歸功於宣皇帝司馬懿。司馬懿自幼知書達理,博學多知。
  • 司馬懿歷經曹家三代人,一直到古稀之年才造反,為何等這麼久?
    熟知歷史的人都知道,東漢末年,由於土地兼併問題愈發尖銳,加之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權虛弱無力,地方私人武裝力量過強,導致軍閥割據,彼此混戰不斷。最終以三家歸晉才結束了那個動亂的時代。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在這期間湧現了無數英雄好漢,都令我們印象深刻。
  • 司馬懿熬死曹家三代人,等70歲才舉兵造反,他到底在怕什麼?
    單看電視軍師聯盟,或許許多人會認為司馬懿一直未造反,是他不想。而他的造反也是被逼的後果,但電視劇只是電視劇,與真實歷史上的司馬懿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這也正是,為什麼司馬懿熬死曹家三代人,等到七十高齡才造反的原因。
  • 司馬懿熬死曹家3代人,為何70歲選擇造反?學者:是你也會這樣做
    司馬懿熬死曹家3代人,為何70歲選擇造反?學者:是你也會這樣做!明清時期的四大名著中《三國演義》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本名著,這本名著是以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中華大地陷入混亂,魏蜀吳三國爭霸的那段歷史為背景的。
  • 司馬懿忍了曹家幾代人,終於抓住了機會,一擊拿下曹魏江山
    大家都知道梟雄曹操,他對於自己的手下可是零容忍,只要是讓他覺得會威脅到自己地位的人,都會被他殺死,當時有人提醒了曹操說司馬懿長有反骨,將來可能會造反,曹操也聽信了這句話,但是並沒有對司馬懿下手,因為曹操還需要留下他為自己效力,畢竟司馬懿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為了可以控制他永遠在自己的掌控裡,曹操並沒有給他實權。
  • 司馬懿作為曹丕的重臣,為何最後能奪得曹魏大權?其實有兩方面
    這樣一個時代,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特殊的印記,每一個人都想追求自己的理想。有的人被人歌頌,自然也有人被人謾罵。劉備,曹操等人因在亂世中建立了自己的王國,自然受到後世人的尊崇,但是何進,董卓之輩卻因為竊國被後世人謾罵。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三國的每一個角落,這種沒有硝煙的戰爭最終還是燒到了司馬家。
  • 司馬懿跪在曹丕病床前,含淚接受託孤,39年後孫子奪走曹魏江山
    那之後,司馬懿、曹丕,兩個同樣不受待見的人,有了不解之緣。魏武察帝有雄豪志,聞有狼顧相。欲驗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顧,面正向後而身不動。又嘗夢三馬同食一槽,甚惡焉。曹操察覺到,司馬懿有狼顧之相,又夢到三馬同槽,非常忌憚厭惡他。
  • 為什麼司馬懿在曹睿死後才發動兵變?得知真相之後令人驚嘆
    在曹睿時期,司馬懿就已經有了十萬兵權,有跟曹家一戰之力,但司馬懿一直等到曹睿死後才發動的兵變,這是為何呢?曹睿是曹丕的長子,23歲時登基,曹丕死時擔心曹睿年少會受欺負,給曹睿配上了智囊團。其實曹睿非常擅長帝王之術,不是等閒之輩。
  • 從司馬懿織的網分析曹操祖孫三代都不敢殺他的原因,真的動不得
    三國時期,曹魏的開創者曹操曾看出司馬懿有"鷹視狼顧"之相,也曾親口說出過:"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可見他是知道司馬懿是個不安分的人,而曹操關於司馬懿的評價,曹丕和曹叡這兩位魏國皇帝也肯定知道,可為何這祖孫三代都沒有想著去殺掉司馬懿?
  • 司馬懿當初為何不敢起兵謀反,非要等到熬死了曹家三代人才動手?
    司馬懿當初為何不敢起兵謀反,非要等到熬死了曹家三代人才動手?很多人都是從三國演義當中才知道中國有三國這個時代,但它只不過是中國漢朝與晉朝之間比較短暫的歷史時期,只有不到60年的時間。作為魏國開國皇帝的曹丕雖然沒有父親曹操那麼厲害,但是也不是一個可以小覷的對手,生性多疑的他並沒有將太大的實權交到司馬懿的手中,司馬懿雖然有點小權利,但他手中的權力不是特別大,想要搬倒曹家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只能繼續小心翼翼地做官,不敢漏出任何馬腳。曹丕雖說是一代雄主,可惜的是命並不長,很快就因為得病不幸去世。
  • 司馬懿奪了曹家的江山,還要葬在曹丕旁邊,原來是這樣用心良苦
    司馬懿,字仲達。喜歡三國的朋友們一定對這個名字非常熟悉,東漢末年,以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形成了群雄割據的局面,這三個政權戰爭多年,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誰也沒有想到漢末三國,最後會被司馬家畫上句號。
  • 司馬懿熬到70歲造反,曹丕為何40歲就死?因一習性與曹操相似
    魏明帝駕崩後,幼帝曹芳繼位,司馬懿遭到了另一位託孤大臣曹爽的排擠,司馬懿無需再忍,撐著曹爽陪同曹芳遠離洛陽,去高平陵祭陵之時,舉兵發動政變,控制了洛陽,將曹魏的所有軍政大權全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至此,司馬家族徹底掌握大權。此時,司馬懿已經70歲了。不過,我們在驚嘆司馬懿的長壽之時,是否會好奇曹操的幾個兒子,為何都如此短命?
  • 為何在曹魏三代皇帝都離去後,司馬懿才敢發動政變?他在害怕什麼
    要知道司馬懿篡權時已經七十多歲了,他為什麼不提早篡權,反而等到七十多歲,那麼他這些年都在隱忍,他到底有什麼可害怕的?從東漢末年開始,天下就亂成一鍋粥,到處發生戰亂,很多人都自立為王。儘管曹丕對司馬懿有所信任,但他仍有一些顧忌,於是兵權也交給自己的宗親來掌管。對於曹丕來說,就算自己登基時司馬懿立下了汗馬功勞,但畢竟他還是一個外人,所以自然不會給他兵權!那為何在後期,兵權能夠落到司馬懿手中?實際上,很多人都說這和司馬懿活得長有關。
  • 司馬懿熬走曹家三代人,七旬之後才造反,是在怕什麼?
    司馬懿想要趁自己還活著,為司馬家再做點什麼,等他死後,司馬家也要滅絕,於是,司馬懿決定謀朝篡位,讓自己的後輩當皇帝,以此保存司馬家的血脈。司馬懿這麼想是沒有任何問題,因為根據當時的局勢,司馬懿如果不篡位,等他死後,司馬家將是第一個被滅絕的。那麼司馬懿早不篡位晚不篡位,為什麼非要等到自己年過七十再篡位?
  • 司馬懿為何70多歲才奪曹家天下,他在怕什麼?曹芳可是第四代人了
    大家都知道三國時代是一個英雄輩出,戰亂不停的年代,為了爭奪天下,魏蜀吳三家角逐爭鬥,為我們演繹了一段精彩的歷史大戲,而最終曹操建立的魏國戰勝了另外兩家,就在曹魏成為贏家的時候,司馬懿突然發動高平陵之變奪了曹家的天下,成為了那段歷史中最終的贏家。
  • 曹操留下那麼多文臣武將,為什麼扛不住司馬懿?曹丕曹睿都有問題
    不是不出來幫你,實在是幫不了。因為老臣們已經被打趴下了。頭一個我們就要說一說曹操的堂弟曹洪,他是曾經救過曹操的人,按理說也可以成為此後曹室權力的捍衛者,可使你知道曹丕是如何對待曹洪嗎?同時因為曹彰、曹植的緣故,曹丕也確實對很多姓曹的同族不放心,曹仁和夏侯惇名義上官位很高,其實沒有太大的實權,而且倆人年紀也大了,沒多久便相繼去世。曹丕真任用的,其實只有曹真和曹休。結果到了曹睿年代,曹休被東吳陸遜打得片甲不留,因此慚狠不已,癰發於背,不久即薨。至於曹真,則並非真正的曹家人,其實他姓秦,是曹操認領的義子。
  • 曹丕留下3人防止司馬懿造反,本來萬無一失,可惜都死在了他前面
    當時曹操正任司空,聽說司馬懿的名聲後,派人徵辟他到府中任職。雖然司馬懿一度拒絕,不過還是被曹操強行徵召到手下了。見到司馬懿之後,曹操逐漸察覺司馬懿「有雄豪志」,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心裡很忌諱。因此對曹丕說,司馬懿不是甘為臣下的人,必會幹預我們的家族之事。但因曹丕和司馬懿關係很好,總是維護他,而得以無事,於是,司馬懿勤於職守,廢寢忘食,遂使曹操安心。
  • 曹操為曹丕留下五位名將,只一人在,司馬懿都不敢篡權
    曹操最大的優點是才能出眾和愛惜人才,他為了招攬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和唯才是用,注重人才的能力,但不注重人才的品德,即使一個人品行不佳,只要才能好,在曹操看來就是可用之才,正因為如此,曹操帳下聚集了大量的人才。 曹操也為曹丕留下了很多人才,但曹丕卻沒有利用好他們,尤其是曹操留下的5員猛將,都被曹丕害死了,否則司馬懿不敢篡魏。
  • 曹操病死沒能及時除掉司馬懿埋下隱患 司馬懿為什麼不反曹丕(2)
    司馬懿為什麼害怕曹睿?司馬懿為什麼不反曹丕?近日,觀眾們熱追大的劇恐怕就是大軍師司馬懿了,通過這個角色的視角將我們帶回到了三國鼎立的年代。司馬懿是一個謀冠天下的曠世奇才,曹操特別欣賞他。曹丕即位稱帝後,他的才能其實一般,沒有帝王之風範。這種情況下,司馬懿為什麼不反曹丕呢?
  • 司馬懿熬死曹家三代君主,等到70歲才敢造反,他到底在猶豫什麼?
    01司馬懿本來是東漢的臣子,後又投到了曹魏的門下,一向謹小慎微的司馬懿雖有稱帝的野心,卻不敢直接篡權,只好一直伺機等待,硬是生生地熬死了曹家三代掌權人後,才發動高平陵之變,成為了曹魏實際的掌權人,最終奪取了曹魏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