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帶外孫逛街,被誤認為媽媽,網友:怎麼會這麼年輕?

2021-01-20 騰訊網

導語

現在不管在小區還是公園,老人儼然已經成為帶孩子的主力軍。畢竟在生活壓力大,養孩子的成本高,父母的工作都比較忙。

不過老人帶孩子,大多數父母都是比較放心的,畢竟很多老人對孩子都有「隔代親」,而且還有豐富的帶娃經驗。

「最年輕姥姥」成了網紅

最近,一段「最年輕姥姥」的視頻在網上火了。在視頻中,姥姥抱著孫子去購物,這位姥姥很時髦,穿著背帶褲,搭配一件小背心,畫著精緻的妝。她看上去非常年輕,充滿活力,跟我們印象中的姥姥完全不同,就連旁邊的路上紛紛側目。

很快,這段視頻在網上引起了熱烈討論,一些網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紛紛表示:「這是孩子的媽媽吧,怎麼會是姥姥?」,還有一些網友羨慕這位姥姥的駐顏有方。

奶奶帶娃與姥姥帶娃有何區別?

1)教育理念

姥姥通常會給寶寶灌輸媽媽是非常愛你的想法,比如孩子想媽媽了,姥姥會告訴孩子,媽媽去上班賺錢給你買好吃的,下班就回家了。

而奶奶帶孩子,雖然也會很用心,但是如果跟兒媳有矛盾的時候,有一些奶奶會給孩子說「媽媽就是因為不愛你了,才會天天這麼晚回家」,讓孩子誤會媽媽。

2)溝通方式

帶孩子有很多問題和不同的理念。母女之間更好地溝通不容易產生矛盾和誤解。如果有分歧和意見,總是可以直接告訴媽媽,媽媽很容易接受。就算是把話說重了,她也不會往心裡去。

如果是婆婆的話,說出來之前就要先想一想,怎麼說更好,婆婆能不能接受,她會不會生氣,也會更小心。

比起外孫,媽媽更愛女兒

姥姥操心帶娃,不光是為了照顧孩子,更是為了照顧自己的女兒;奶奶帶孩子,多數的奶奶目的性更單一,想讓孩子能夠有更好地照顧。心疼兒媳還是比較少見,畢竟不是親的。

無論女兒多少歲,在姥姥眼裡,女兒和外孫都是孩子,她願意付出更多去照顧他們。比起外孫,她更愛女兒。

如何減少老人帶娃時的矛盾?

1)相互理解

老人的育兒觀念不一定都是陳舊的,其中有許多可取之處。所以遇到一些你不贊成的育兒方式時,首先要弄清楚這是否一定是錯的。如果對孩子影響不大,可以先試著理解為什麼老人要這樣做,如果老人不聽,可以適當給老人自由的空間,自己多關注一點這方面就好。

2)父母多帶娃

不管外婆還是奶奶帶著寶寶,目的都是減輕父母的負擔。因此,父母不能把撫養孩子的所有壓力都留給老人,他們可以在空閒時間,分擔一下我們的壓力。這樣,老人不會太累,父母也有陪伴孩子的空間。

3)多與老人溝通

畢竟是兩代人,育兒觀念肯定會有很多不同,但出發點是為了孩子好。因此,父母需要多與老人溝通,了解對方的真實想法,才能理清頭緒,減少矛盾的發生。

互動話題:你覺得姥姥和奶奶,誰更合適帶孩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注Frank育兒,學習更多實用的育兒知識,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個讚,分享給小夥伴!

相關焦點

  • 60歲姥姥為見外孫甘冒生命危險:這世上最愛孩子,或許不是媽媽
    但姥姥還是把他當小孩一樣,擔心他餓著,就揣著零食來給他吃,因為怕涼了,所以藏在衣服裡,捂在胸口。孫輩小的時候,姥姥盼著他長大,可不管長多大,在姥姥心中,他始終還是孩子。01有一種寵愛,叫媽媽的媽媽愛著我上個月,黑龍江的孩子複課,上學第一天,一位姥姥五點就起床,給外孫做了6道菜。
  • 姥姥離去外孫寫歌寄《思念》
    姥姥離去外孫寫歌寄《思念》  逝者:蔣秀英  性別:女  終年:85歲  籍貫:河南  生前住址:大興區新安裡小區  3月26日凌晨  在她的「頭七」紀念日上,外孫劉前播放了他專為姥姥寫的歌。歌名取之為《思念》,「當您躺在冰冷的列車上面,去開往一個美麗的世界,此時我們沒有任何感覺,眼前的一切真的來臨……」  打破傳統讓女兒上學  「在老家河南生活那陣,媽媽的生活來源就是靠一隻母雞下蛋來換糧食。」蔣秀英小女兒劉美萍說。
  • 「最年輕嶽母」火了,女兒表示壓力很大,網友:和女婿像是夫妻倆
    寶媽生下孩子之後,總需要有人在身邊照顧,而照顧寶媽的人選大多都是孩子姥姥。這不前段時間網上就有一位媽媽剛生下孩子,這位寶媽生下孩子之後,丈夫一直陪伴在旁。而婆婆身體不好,並沒有來醫院,所以在住院期間一直都是母親在照顧。
  • 「我討厭姥姥來我家」6歲兒子的話讓人心酸,卻說出了媽媽心聲
    文|秘籍君現在的孩子,好多都是姥姥帶大的,所以大多跟姥姥很親。而且,不少人長大之後,還會回憶小時候姥姥給自己拿糖吃,姥姥站在門口遠遠望著等自己,那種濃濃的祖孫情讓人動容。但是,也有孩子,對姥姥卻是另一番態度。昨天,到閨蜜家玩,閨蜜接了一個電話臉色立馬變了。
  • 「姥姥帶娃成主力」這說法掩蓋了多少事實?無數奶奶暗自哭泣
    但是,姥姥帶外孫,就是跟女兒女婿幫忙,而且帶來帶去外孫還是要回自己家,隨男方家人姓。所以大家就會覺得姥姥帶娃很憋屈、很偉大,然後無限放大姥姥帶娃的現象。以至於發展到最後,「姥姥帶娃成主力」被眾多人認同。
  • 本山大叔外孫顏值真是高,10歲就是「小戲骨」,網友:像易烊千璽
    所以現階段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出現了由老人幫忙照顧孩子的現象,雖然老人照顧孩子,也有一些寶媽覺得育兒理念不同,總是產生分歧,可是不得不承認,老人帶娃也有一定的好處,不僅減輕了父母的負擔,也是疼愛孫輩的表現。本山大叔外孫顏值真是高,10歲就是"小戲骨",網友:像易烊千璽。
  • 現在的孩子都跟姥姥親,不跟奶奶親了,看看帶娃的主力你就明白了
    「隔代撫養」,一直以來是年輕父母們的帶娃優選。以前大多是奶奶搬來和兒子兒媳一起住,幫忙照看孩子,可如今,帶娃的姥姥們漸漸成了主力軍。在廣場和公園,如果你去採訪「溜娃」的老人們,得到的答案多半是「我是孩子的姥姥」。中國新聞網前不久發起了一項投票:你家裡誰帶孩子?
  • 有個漂亮媽媽,是一種什麼體驗?網友曬出合照:出門被誤認是姐妹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我們在生活中總是會見到一些很年輕的媽媽,她們和女兒站在一起,完全就不像是母女,反而更像是姐妹。劉亦菲和媽媽的合照,看起來就像是姐妹的合照。1.這張照片中的女兒和媽媽穿著同款服裝,時尚又酷到炸的破洞褲和簡單的白T襯得媽媽更加地年輕有活力,也難怪這位女兒說:「出去逛街別人都誤認為這是我姐!」2.這張照片中的媽媽和女兒,都非常有氣質,女兒遺傳到了媽媽的優點。
  • 蒼老師帶雙胞胎兒子逛街,一臉疲憊,全職媽媽才是最辛苦的職業
    有帶娃經歷的媽媽一定會說:上班輕鬆多了。真的,帶娃這個過程太煎熬了,煎熬的點不在於身體的疲憊,更在於精神的疲憊,昨天下午寶寶睡醒以後,強打著精神帶她下樓玩耍,還買了一杯咖啡來提神,一起聊天的媽媽調侃說:單知道工作的時候需要咖啡提神,沒成想帶娃也得需要咖啡提神。
  • 外孫不解詞義邊哭邊背古詩詞,硬核姥爺親自出馬,東北話爆笑釋義解惑
    難為得孩子邊哭邊問媽媽「為啥要謝謝櫻桃啊?」 媽媽也被問得一頭霧水,看到女兒如此為難,外孫哭得如此傷心,一旁的姥爺非常心疼,立刻親自出馬,操著一口東北話,為外孫詳細解釋詩詞。 「櫻桃謝了就一個一個的落下來,這個謝,不是謝謝的意思。乍展芭蕉,乍,就是冷不丁的意思!
  • 公公來做飯,李晟2歲兒子能說會道還說英文,對姥姥比奶奶親
    女人外出逛街瀟灑,男人在家做家務,這個家風真的是很開明了。李晟的公公在家基本都不做飯,都是繼母來做飯的。這一回他也只能硬著頭皮進廚房來做飯,從刀功看來,他是真的沒有說謊。他真的不會做飯。所謂上陣父子兵,父子倆在廚房忙活了半天,做了6道家常菜來款待家裡的三個重要的女人。
  • 章魚哥難得一見的家人,姥姥脾氣依舊火爆,表弟是個非主流少年
    雖然只有七秒的記憶,但也不能這麼快就忘了自己是什麼品種吧!這時候章魚哥的姥姥突然現身!鼻子一聞,就知道章魚哥不按流程操作,因此,姥姥暴躁了,指著章魚哥的鼻子一頓臭罵,口吐芬芳外加拐棍攻擊,這真是你的親外孫嗎?
  • 中國姥姥的一天:為了減輕女兒的負擔,從早忙到晚,比上班還累
    案例劉阿姨為了幫女兒「帶娃」,提前辦了退休手續。作為姥姥,又有「隔代親」的因素在內,劉阿姨照顧小外孫時非常用心。 每天早上天不亮,劉阿姨就要起床,去離女兒家較遠的一個菜市場,買從鄉下挑過來的新鮮蔬菜。買菜回來,她還要準備早餐、給小外孫做輔食。
  • 一年漲粉2800萬,72歲的碎嘴「田姥姥」,背後「爆紅」原因不簡單
    她就是操著一口大東北鞍山風味普通話的「碎嘴田姥姥」,沒有拍攝團隊,僅憑著與她外孫的日常逗笑短短一年就吸粉2800萬,看似簡單,但其實「爆紅」的背後原因並不簡單!別人能模仿,卻不一定能超越。01田姥姥的形象深入人心其實田姥姥風格和許多野生主播一樣,走的都是接地氣的日常風。
  • 「外甥狗,吃完就走」,為啥孩子抗拒去姥姥家,背後原因很無奈
    還沒等玲玲媽媽說話,玲玲就急眼了,說道:「你兒子才是狗,你會不會說話,這麼大人了」。 說著說著,玲玲和弟妹就吵起來了。玲玲的兒子嚇壞了,看著兒子哭的不成樣子的玲玲,一把拽起兒子,就走了出去。
  • 姥姥專心餵娃吃飯,無意中成表情包,網友:這表情全國統一!
    想不起來也沒關係,最近就出現了這麼一位姥姥,她在餵外孫吃飯的時候,幾乎還原了所有人餵娃吃飯時的表情、動作,簡直做到了全國統一!姥姥專心餵娃吃飯,做出的表情、動作像極了自己在吃飯現在人們做什麼都喜歡講究一個儀式感,就算是簡單地餵孩子吃個飯也不例外。
  • 外婆是方言要改成姥姥?南方的網友集體炸了!
    圖源網絡  你平時叫「媽媽的媽媽」是「外婆」還是「姥姥」呢?這兩天,因為「外婆」和「姥姥」這個最日常的稱謂,網友又掐上架了。  事情的起因是,前天,微博網友「鋼筆様子」爆料稱,上海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文第24課《打碗碗花》(李天芳著散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  為什麼要把「外婆」改成「姥姥」呢?
  • 姥姥帶娃三年,孩子大了奶奶又來「賣好」,寶媽:你誰啊?
    其實,原因有很多種,有些是因為婆媳關係不好,奶奶覺得帶娃是給兒媳帶,索性不喜歡兒媳也不帶娃了。還有的是,兒媳不放心婆婆帶娃,更信任自己的親媽帶娃。當然,還有的是奶奶不喜歡帶娃,也帶不好,最後只能交給姥姥帶。
  • 農村老人常說:「家孫燒紙,外孫一指」,外孫真的是白眼狼嗎?
    前幾天,聽到同村的一個老人罵他的外孫,說他是白眼狼,真的是"外甥狗,吃了走"。幾番爭執下,農村老人嘆氣道:"等我百年後還能指望你什麼呢?人家都說'家孫燒紙,外孫一指'這老話果真說的不錯呀!"2、外孫:是指女兒那邊的血緣。二、家孫和外孫有什麼區別?首先,姓氏不同。家孫還是跟著自己姓,外孫就跟著別人家姓了。其次,親疏關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