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資者網
《投資者網》研究員 常陽
登上主動管理產品賺錢綜合榜前列的基金公司,包括天弘、易方達、博時等,它們2019年給投資人賺錢均超200億元;
混合型基金給投資人賺錢2034億元,接近總額「半壁江山」,是賺錢「大戶」,交銀施洛德位高居前5,得益於公司有良好體系和機制;
債券型基金為投資人賺錢1036億元,對行業貢獻多多,招商基金榮登前三甲,源於智慧和實力超群
5500億元,這是基金主動管理產品2019年給投資人賺得能「分紅」、能落到「兜裡」的真金白銀,同比增長145%。
「會買只是徒弟,會賣才是師父」 「會賺錢,能分紅」是高手。高水平基金公司,以持有人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將賺到的錢放到投資人「兜裡」。撥開「帳面富貴」迷霧,賺錢榜呈現基金「落袋為安」的能力。
在2020年「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活動上,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說,將繼續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導力度,繼續推進商業銀行發起設立基金管理公司。支持權益類基金產品創新,進一步拓展基金投資顧問服務,更好滿足大眾投資者理財需求。
重視賺錢能力和投資者體驗,基業長青,基金公司和投資人才能雙贏。
《投資者網》最新發布的基金賺錢榜。以基金年報中 「本期利潤扣減本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後的淨額」為計算基礎,統計2019年前成立(運作至少滿一年)的基金賺錢總額,由此找出為投資人賺錢的高手。
2019年賺錢增長145% 「強」公司領先
基金賺錢榜納入統計的主動管理(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和貨幣型)產品,共計超過6千隻,由131家基金公司管理。實力強勁者才能在榜單中留名。
以招商、交銀施洛德等為代表的19家基金公司,各家賺錢額都超百億元。
登上主動管理產品賺錢綜合榜前列的基金公司,包括天弘、易方達、博時等,它們2019年給投資人賺錢均超200億元。
分類型看,混合型基金給投資人賺錢2034億元,接近總額「半壁江山」,是賺錢「大戶」,交銀施洛德位居前5。債券型基金為投資人賺錢1036億元,對行業貢獻多多,招商是前3公司。
混基賺錢 交銀施洛德「前浪後浪」都強
在主動管理股基和債基中,混合型基金規模最大,2019年賺錢也最多。賺錢前10公司,每家公司給持有人的貢獻都超過70億元。
凸顯廚師水平的菜品,食客最愛。
在股市債市間博弈的混合型基金,最能體現基金公司實力,也最受投資人歡迎,近幾年規模持續增加,在各公司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
規模大、實力強公司的混合型基金賺錢多。與主動管理產品賺錢綜合榜類似,混合基金賺錢前10公司,也多為市場知名大公司。如華安、華夏、南方和富國,也有成立雖晚,但發展快速公司,如易方達、匯添富、交銀施洛德等公司。
交銀施洛德在混合型基金賺錢榜排名第5,比公司總體規模排名還領先。公司在此品種中多年深耕,現在陸續進入了收穫期。
交銀施洛德旗下有19隻混合型基金賺錢超過1億元,更有7隻超過5億元,前3甲分別是交銀精選、交銀新生活力和交銀阿爾法。
交銀施洛德旗下混合基金規模近幾年快速壯大。2014年公司此類產品總規模只有68億元,2015至2018年,總規模接近400億元。2019年正是最為突飛猛進時段,規模幾乎翻番達到了713億元。現在,公司旗下混合型基金數量近60隻,是業內「大部隊」集群。
交銀精選是交銀施洛德的第一隻產品。「元老」賺錢豈能落後?該基金2019年賺錢超10億元,是公司此類產品賺錢「冠軍」。
現在執掌交銀精選「帥印」的是交銀施洛德自己培養的王崇,在基金公司良好體系和機制支持下,此基金業績一直強勢。2017年至2019年,此基金在同類產品中,排名分別處於約前1/3、前1/7和前1/5。
2019年滬深300指數上漲36%,半導體和消費電子公司的股票漲幅居首。如是太過謹慎或持股不對,則會踏空。基金經理王崇稱,基金全年保持中性略高倉位,超配地產、醫療服務和器械及計算機。全年跑贏業績基準,單位淨值上漲58%。
前浪強,後浪也不弱。
交銀新生活力是公司此類產品賺錢亞軍,也是由公司自己培養的楊浩管理。2019年賺錢近10億元,淨值增長在同類中排名前1/10,基金規模也從42億元猛增至73億元。
巨人不是天生高大。交銀新生活力的規模大增,源自業績推動。此基金2016年11月成立 「生不逢時」。經歷過2015年的股災、2016年的「熔斷」,當時人心惶惶,基金首募規模也只有5.45億元。此基金成立後第一年,盈利幅度就排在同類1240隻產品中的第21名。後續業績同樣保持領先。從成立到今年5月15日,此基金年化收益率27%,在同類產品中排在前4名。為了保護原持有人的利益,從今年4月30日開始限制大額申購。
債基賺錢 招商 「大而強」
與混合基金大開大合不同,債券基金穩健盈利,同樣考驗實力。
債券基金賺錢前10者中,不乏有銀行背景的公司,但如何將股東優勢轉化成盈利能力,考驗基金公司智慧。
招商基金能夠在債基賺錢居於前3,就是源於智慧和實力。
招商基金並不是老十家,但致力於某個領域則速度驚人。公司2016年才在債基中開始發力,卻「一鳴驚人」。從當年6月發行招商招瑞純債A開始,規模越來越大,當年年底規模攀上600億元。到2020年一季度末,旗下債基約70餘只,規模較2016年增長近1.7倍。公司是業內債基規模前5公司。
招商添潤3個月定開A、招商招享純債A和招商招盛純債A,這3隻基金既是招商旗下債基2019年賺錢「鐵三角」(賺錢均在4億元左右),也是招商旗下3隻債基航母,每隻規模均超過百億元。
與股基限制規模不同,債基規模「以肥為美」。手中資金實力越強,在債券交易中議價能力越高。
招商旗下「航母」債基居多。全行業今年1季度末債基規模超50億元的基金約240隻,招商旗下獨佔了11隻。
招商管理大規模債基,經驗多多,貢獻也受到肯定。2015年「股災」時,監管層成立5隻救市基金,招商豐慶是唯一債基。到2018年2季度完成使命時,基金淨值增長34%,是救市基金中收益率最高產品之一。管理這隻產品,招商純粹 「義務」貢獻,沒有收取管理費用。
招商旗下債基規模大,業績好是硬指標。近幾年,招商旗下牛基頻現。2018年,招商招瑞純債A/C、招商招悅純債A/C,在同類基金排名在前1/10。
2019年,招商添利兩年定期開放、招商鑫悅中短債A/C、招商招利一年和招商招旭純債A等,排名也在前1/10。(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