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基金,並不能賺錢

2021-01-10 狐狸先森幾點鐘

去年,很多基金都翻倍,似乎應證那句話,「買股不如買基」。

當行情好時,誰都是股神。

所以,那群基金經理,是因為能力好選出好股票,還是因為行情好而取得好成績呢?

01

先簡單介紹基金吧。

市場上的基金很多,可以分為主動型基金,和被動型基金。

主動型基金,就是基金經理通過自己的調研、分析去找出好的股票買入,幫助客戶賺錢,這種一般叫做股票型基金。

而被動型基金,不需要基金經理分析股票,直接複製指數裡的股票買入就可以了,這就是指數型基金。

在《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這本書裡,彼得林奇舉了一個例子。

如果你買了 IBM 的股票後,它的股價下跌了,你的客戶和老闆會問:該死的 IBM 公司最近是怎麼搞的?

但如果你買的是一家不知名公司的股票,並且你買入後股價下跌了,他們就會這樣問:該死的,你是怎麼搞的?

這個時候,不管IBM值不值得買,你買就對了。

就像現在國內所有的基金都買了茅臺,你的基金不買,都不好意思出來和人家打招呼。

02

還有一個例子,老虎基金和量子基金的覆滅記。

量子基金很有名,操盤手是大名鼎鼎的索羅斯,就是那個戰勝英國央行的男人,又在1997年掀起亞洲經濟危機。

亞洲經濟危機這件事,老虎基金也有參與。

但這兩個基金都死於2000年的美國科技股泡沫中。

兩個基金死法完全不一樣。

老虎基金在1999年時,就認為科技感泡沫太大了,所以把持有的科技股都賣掉。

這個時候,科技股還在漲,客戶看到老虎基金不能給自己賺錢,就紛紛贖回。

在2000年3月的時候,因為投資者贖回太嚴重,老虎基金不得不清算退場。

這些贖回的錢去哪裡了呢?

去了量子基金那裡,因為量子基金不斷地買入科技股,賺了很多錢。

下面這張圖,就是當年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的資金流入和流出情況。

我們可以看到,老虎基金流出很多錢,這些錢大部分又流去了量子基金。

但也就在2000年的3月份,美國科技股開始下跌,量子基金虧損不止,當年也被迫清盤了。

這些例子告訴我們什麼呢?

基金經理並不能獨立思考去買什麼股票,他是受到投資者制約的。

並不是他想怎麼樣就怎樣。

03

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也會左右基金經理的投資行為。

基金又可以分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

公募基金是面向大眾募資的基金,誰都能買,錢多錢少無所謂。

私募基金,門檻就是500萬。

大家現在買的都是公募基金,老虎基金和量子基金是屬於私募基金。

公募基金裡的主動型基金的管理費率比較高,大約是1.5%左右,當然還有申購費贖回費、託管費,如果你買得時間長一點,有些基金公司會免去申購費贖回費。

這裡的管理費,是每年都收的,而且不管基金幫客戶賺不賺錢它都要收。

這個盈利模式就決定了,基金經理的首要目的不是幫你賺錢,而是擴大基金規模,規模越大,他賺錢越多。

私募基金,是按收益分成的,一般是20%分成。幫客戶賺了1個億,它就能分2千萬。

這裡的分成,是按年來結算的,不是最終盈利。

這個盈利模式,就決定了,基金經理會去賭市場,就像2000年的美國科技股泡沫,量子基金應該也是知道泡沫存在的,但基金正在賺大錢啊,客戶的資金也不斷流入,這個時候最理性的選擇,就是繼續買入科技股,泡沫持續得越久,它分成就越多。

反正虧了錢,又不用賠,當然梭哈啦。

如果站在基金經理的利益立場來看,量子基金比老虎基金聰明。

雖然下場都是清盤,但是量子基金賺了不少錢,雖然客戶是虧錢了。

04

我們說說國內的例子吧。

國內的基金行業,曾經爆出這樣的醜聞。

一個基金經理,通常會管理兩個基金以上。

為了方便,我們就取兩個吧,A基金和B基金。

這個基金經理,為了業績好看,他讓A基金先買入一堆股票,拉高后,讓B基金來接盤。

這樣A基金的業績就非常好看,吸引客戶買入A基金。

B基金虧損就虧損咯,反正不用基金經理賠錢。

你看,基金經理還需要搞什麼調研嗎?直接左手騰右手,自己做市就可以了。

當然,現在基金經理不敢那麼明目張胆了。

但如果是一個小圈子基金經理這樣操作呢。

假如現在大家都是管理不同基金的基金經理,今年我幫你做業績,明年你幫他做業績,後年他幫我做業績,輪著來,這樣監管機構根本沒法查。

05

炒股的人,都知道茅臺,知道茅臺的人,應該都知道但斌。

但斌是一家私募基金經理,以鼓吹茅臺出名。

但他管理的基金,卻只買入少量茅臺,行動和嘴巴,並不一致。

為什麼他在微博上使勁吹茅臺,但是就不重倉買入茅臺呢?

但斌這樣的行為,其實非常天才。

他嘴巴上吹茅臺,茅臺漲了,他能出名,微博上幾乎已經把茅臺和但斌兩個關鍵詞綁定在一起,出名了,就能吸引更多投資者買他的基金產品。

但管理的基金卻不能重倉茅臺,因為如果茅臺跌了,那他就身敗名裂了。

所以他的基金只買少量茅臺,哪怕茅臺大跌,他的基金也不會受到損失,這樣一來,他就能博得美名——出色的管理倉位能力。

你看,通過嘴上吹茅臺,行動上不買茅臺,這就讓但斌立於不敗之地,不管茅臺漲還是跌,他都擁有美名。

一個基金經理,能忽悠投資者購買自己的產品是最重要的,至於賺不賺錢,反正你買了,基金經理就已經賺錢了。

網上曾經流出一個錄音,但斌培訓公司內部人員,讓員工和客戶談時,要聊巴菲特,要聊價值投資,要聊茅臺,要聊萬科,把錢一直放在我們這裡就對了,我們會幫你做價值投資,放個二三十年,這些錢就變成我們的了——每年交管理費,不管客戶賺不賺錢,薅你二三十年,什麼毛都能被薅光。

06

從利益相關出發,基金經理並不想幫客戶賺錢,哪怕想賺錢,也受各方麵條件的制約,比如老虎基金,你以為你為投資者好,但投資者讓你清算離場。

其實吧,哪怕給足基金經理髮揮的空間,也不見得他們能幫客戶賺錢。

《漫步華爾街》這本書裡,提到一個例子,在20世紀90年代,《華爾街日報》曾啟動過一個扔飛鏢比賽,讓四位華爾街專家選出的股票,來PK四隻黑猩猩隨意扔飛鏢選出的股票組合,結果黑猩猩勝出。

所以所謂的投資精英的投資業績,其實也就是運氣好。

這些投資精英,確實是高學歷,高智商,個個都常青藤畢業,國內的基金公司也只招清北復交的學生。

但招這些人,不是因為他們投資能力有多強,而是名校畢業的學生,好忽悠客戶買他們的基金。

智商高,不代表投資就好,牛頓智商夠高了吧,他買股票照樣虧得一塌糊塗。

最後留下一句名言:我能算準天體的運行,卻無法預測人類的瘋狂。

上面說了那麼多大道理,有沒有數據支撐呢?

前段時間,有一個新聞,說上海一位大媽招女婿。

上海大媽,不要車不要房,條件是理財組合收益年化10%以上。

有媒體就給她算了下,從2259位基金經理裡,以10年周期,年化收益超過10%的公募基金經理僅有33位。

這裡的收益,還沒扣掉每年的管理費、還有其他費用,如果算上成本,這33個人,還得再砍一半。

這上海大媽的女兒,估計得孤獨終老了。

如果你想買對基金長期持有,從數據上看,比買對股票更難。

個別年份的好業績,並不能代表這個基金一路長紅,數據告訴我們,絕大部分基金都是虧錢的。

07

說了一大堆基金的壞話,那大家要不要買基金呢?

可以買,但不要買主動型的基金,道理上面說過了,基金經理沒能力幫你賺錢。

要買就買被動型基金,即指數基金。

以滬深300指數為例,這是從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裡,選取300個股票,選取標準是根據市值、營收、利潤等指標。

簡單地說,這300隻股票,是A股市場裡最好的上市公司。

你買入指數型基金,就相當於買入了這300家公司的股票。

因為指數基金不需要選股,直接按比例複製就可以了,所以管理費是所有基金裡面最低的,0.5%-1%左右,是上面提到的主動型基金的一半。

《漫步華爾街》這本書也提到了一個數據,在1997年至2012年指數基金投資在82%到90%的情況下,表現好於主動型基金。

所以,指數基金收益比主動型基金好,管理費也低。

其實,國內的情況,也是如此。

那麼,我們是不是把錢投到指數基金裡面就可以了呢?

不可以。

指數的波動也非常大,如果買入時機不對,虧損也很慘。

比如我們在2008年買入滬深300指數基金,現在還是虧損的。

最好的買入指數基金的方法,就是定投,每個月或每周固定投入一筆錢。

如果大家要定投的話,推薦大家一個組合:滬深300、創業板50、科創50。

美國的兩個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這10年來,納斯達克100指數漲幅明顯高於標普500指數。

標普500指數裡股票是比較傳統的公司,而納斯達克,就是網際網路這些高科技公司。

去年受疫情影響,美國股市漲漲跌跌,但網際網路公司的股票漲得很好。

今年中國的A股也是,創業板和科創板的漲幅明顯高於傳統主板。

所以這個組合,是在相對安全的情況下,追求高收益。

建議大家每個月拿工資的十分之一出來,買入這三個指數。

假如你一個月拿600塊做定投,那每個指數買入200塊。

如果是900塊,那就每個買入300。

既可以強迫自己存錢,又可以賺錢。

至少定個5年或10年的計劃,長期這樣做,100%賺錢。

每個月拿工資的十分之一做定投,工資越高,你投入的就越高。

所以,努力工作漲工資才是根本,大家還是要努力工作,別想著靠投資就能在短時間內實現財富自由,這不現實。

很多人很推崇巴菲特的價值投資,以為巴菲特是靠價值投資實現發家致富的。

那什麼才是價值投資呢?

下一篇,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我在廣西南寧的辛酸買房經歷

我為什麼一年內在南寧買兩套房

比巴菲特更傳奇的彼得林奇告訴我們:十倍大牛股,就在我們身邊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關注:狐狸先森幾點鐘。我們一起漲知識。

相關焦點

  • 同樣是買基金,為什麼你總是不賺錢?
    今年買基金你們賺了多少?2020年,萬萬沒想到我們會見證這麼多的歷史事件!而我和暴富的機會卻始終沒有擦出愛的火花~萬萬沒想到第一次買基金就輸的那麼慘!萬萬沒想到跟著大佬抄作業也能賠!萬萬沒想到同樣是買基金別人賺錢我卻在虧錢!
  • 基金分紅=賺錢or虧錢?
    親愛的基民朋友, 你買的基金分紅啦!
  • 基金哲學三問:基金真的賺錢嗎
    首先你得了解自己的投資目標、性格、風險偏好,其次你得了解基金的業績特徵、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最後你得了解和你一起投資基金的投資者的心態、預期。就了解基金而言,我覺得大家買基金最先關注的肯定是基金到底賺錢嗎?由於我們無法預知未來,想回答這個問題,只能從歷史數據找尋規律。
  • 買什麼基金容易讓我們賺錢?
    基金的種類很多,如果我們不想承擔風險,買貨幣型,和債券型基金即可。 而我們只需要選擇一家靠譜的基金公司,和一個靠譜的基金經理,就可以了。                     【主動型基金】 我們都知道,股票基金是一籃子的股票,買入股票基金,就等於買了一堆公司的股票。但是,股票基金分為主動型基金和被動型基金。
  • 1塊錢的基金值得買嗎?便宜就是王道?
    這裡補充兩個知識點:新基金的募集期和建倉期。募集期一般是1周到1個月,在募集期內,你的錢不能贖回,另只有活期利息收益,跟貨基收益差不多。而建倉期一般在1個月到6個月不等,通常在3個月內完成建倉。在建倉期的這幾個月裡,你也不能贖回的,基金也不會有任何收益變化。等到建倉期結束後,你才能看到基金經理拿這筆錢投資什麼,收益有多少。
  • 這樣買基金,節省97%手續費
    股票型基金又分兩大類。一類是由基金經理主動操盤的主動型股票基金,俗稱「股票型基金」,你買基金就是買這個基金經理的操盤水平,未來能不能賺錢,主要看RP。指數基金不用賭基金經理人品,我們只要看估值,聰明一點再看下行業和風格,然後用一套行得通的投資策略長期堅持,賺錢是板上釘釘的,比你賭基金經理的人品可靠得多。二是投資成本越低的基金,長期看賺錢越多。
  • 指數基金怎麼買才能賺錢?
    「買只指數基金,然後努力工作。」這是巴菲特對普通投資者的投資建議。巴菲特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需要生活需要工作,所以時間和精力都比較有限,那麼指數基金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01 指數基金是什麼?什麼是指數呢?指數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平均值。然後平均值的話包括算術平均值和加權平均值。那麼什麼是指數基金呢?指數基金就相當於是一攬子股票。
  • 2021應該買什麼基金
    讓買基像呼吸一樣簡單。 相信很多基民朋友都想買到高收益,低風險的基金產品。但是;自己對基金的常識,一知半解,所以選擇基金變得苦不堪言。
  • 做到這三點,買基金也能有買房般的體驗!
    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買基金也有買房般的體驗? 為什麼買房的體驗比買基金好? 為什麼過去十年買房的體驗比買基金好?有人會說是因為房價的波動更小。
  • 基金去哪買划算?
    有部分的投資者還沒買過基金,關於基金的概念是什麼,我就不給大家做太多介紹了,首先簡單地聊一下,把錢交給基金有什麼好處?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比如像股票交易,雖然進入的門檻很低,但想要在股票市場長期賺錢,這個難度很大。
  • 曉帆:基金經理為什麼要幫別人賺錢?
    轉自微信公眾號 問投資報(wentouzibao) 曉帆最近知乎上有人邀請曉帆回答一個很火的問題:基金經理如果真有穩定賺錢的能力,為什麼要幫別人賺錢?提問者是這樣說的:1、基金給投資人分成比例很高;2、融資手段很多;3、資金越大操作越難、單位收益相對越低。基於以上幾點,如果真有穩定投資賺錢能力的人,完全可以用自有資金和多種方式融資,自己拿大頭,何必要幫別人賺錢?
  • 好買基金網 - 好買財富 | 基金 | 私募 | 信託 | 專業的投資顧問
    持有人具有良好的盈利體驗,是權益類基金長期發展最核心的基礎。相比基金的淨值增長,持有人賺錢這一目標更難實現,因為不僅需要管理人的努力,還需要持有人的努力。
  • 為什麼最近買基金的投資者變得越來越多了?
    2020年馬上就要過去了,投資者會發現股票市場的成交量並沒有明顯地改變,然而基金市場的成交量卻是不斷地提升,年底出現的幾隻基金紛紛標出了「日光基」的字樣,相當於投資者將手中的資金投入到基金產品之中。為什麼最近買基金的投資者變得越來越多了?
  • 果然"炒股不如買基金"!A股3600點,五年多"零漲跌",基金卻大賺80%...
    這背後和公募基金市場話語權增大、市場越來越成熟理性有關,但也有觀點認為這兩年機構抱團嚴重,近期市場對此爭議聲四起。然而,對投資了解較少的普通投資者來說,僅從歷史數據看,若持有5年以上時間,買主動權益基金出現虧損的概率不大,選擇優秀基金經理管理產品做中長期投資(注意不要追漲殺跌),仍是一個較好的理財選擇。
  • 基金早知道 | 公募基金上半年利潤7183億,偏股基金成最賺錢品種
    &nbsp&nbsp&nbsp&nbsp得益於股市行情回暖,偏股基金(含股票型和混合型)成為最賺錢的品種,合計利潤接近5400億元,佔比74.82%。7183億,偏股基金最賺錢&nbsp&nbsp&nbsp&nbsp3、權益基金增近4000億份,公募持股周轉率上升&nbsp&nbsp&nbsp&nbsp4、知名基金賺錢效應顯著,主動偏股型基金收穫頗豐&nbsp&nbsp&nbsp&nbsp— —
  • 股市賺錢效應削弱?一季度基金銷售「虎頭蛇尾」
    今年一季度全球股市過山車般的表現令人大跌眼鏡,賺錢效應的削弱,也使得基金髮行市場短短數月經歷了從發行潮到賣不動的尷尬場面。整體來看,一季度基金新發規模突破5000億元創下新紀錄,但這主要得益於年初科技行情大好,相關權益類基金得以大賣。
  • 「基金賺錢榜」揭秘盈利真相|專題
    「會買只是徒弟,會賣才是師父」 「會賺錢,能分紅」是高手。高水平基金公司,以持有人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將賺到的錢放到投資人「兜裡」。撥開「帳面富貴」迷霧,賺錢榜呈現基金「落袋為安」的能力。《投資者網》最新發布的基金賺錢榜。以基金年報中 「本期利潤扣減本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後的淨額」為計算基礎,統計2019年前成立(運作至少滿一年)的基金賺錢總額,由此找出為投資人賺錢的高手。
  • 基金吧答疑:什麼時候能看到基金份額?折算是會賺錢還是會賠錢?
    問答小天:諮詢天天基金客服,點擊天天基金APP首頁右上角「小信封」左邊的「智能助理」標誌,進入智能助理頁面後輸入「人工服務」,將有天天基金客服為您服務。也可撥打天天基金客服電話,電話是95021。
  • 如何像吃「滿漢全席」一樣買指數基金?
    比如你想買藍籌的,可以買中證100或者滬深300。想買成長的,可以買中證500或者創業板。好處在於這裡面的股票,已經是精選之後的各個行業優良標的,就像火鍋配菜套餐一樣,有肥牛毛肚、雞魚蝦貝、青菜粉條,營養均衡,治療了絕大多數人的選擇困難症。
  • 買基金如何「貨比三家」?手把手教你看夏普比率
    因為在商品的購買中,我們的主觀願望佔了絕大多數的比例,使得我們更傾向於「自己喜歡什麼就買什麼」。   而在投資中,追求「高性價比」的基金就很重要了。   既不會有人因為哪只基金名字好聽就買了,也不會因為哪個基金經理長得帥就買了。   作為投資者,我們此刻都是很現實的,那就是「一定要買能讓我們賺錢,最好是長期賺錢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