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恆星軌道進動完全吻合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再度勝出

2020-12-21 十輪網

圍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運轉的S2恆星,是天文學家最喜歡拿來驗證愛因斯坦的研究對象;經過近30年監測,現在一篇新研究發現S2恆星軌道發生微小變化,並且該運動與愛因斯坦的理論完全吻合。

在銀河系的中心,有數百顆恆星都圍繞著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 運行。數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在關注恆星的運動,這是測試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最好的場所之一,在這其中,最接近黑洞的S2恆星最特別,其軌道周期約16年。

如果根據牛頓對重力場的描述,那麼S2恆星應以橢圓軌道運行,每趟周期都應沿著與上一個軌道完全相同的路徑前進,然而近代數據分析顯示:事實並非如此。相反地,S2恆星如廣義相對論預測那般,軌道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化。

一組研究團隊分析甚大望遠鏡觀察S2恆星長達27年的數據,首次證實恆星出現史瓦西進動(Schwarzschild precession)──就像你搖呼拉圈,軌跡不可能永遠留在同一平面,而可能上下偏移。這種進動最早在約一個世紀前水星繞行太陽的軌道中觀測到,而現在新研究表明,即使在最極端重力環境下,愛因斯坦理論依然成立。

S2恆星的史瓦西進動。

此外,廣義相對論方程還可精確預測軌道變化,計算結果也與S2的實際觀測值精確匹配。

這篇新論文也不是第一個利用S2恆星來驗證廣義相對論的研究了。自1990年代以來,天文學家就開始密切注視這顆恆星,2018年時,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學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 für extraterrestrische Physik,MPE)團隊研究證實,S2恆星在接近人馬座A* 時其重力紅移數據與牛頓預測的不一致、但與廣義相對論的預測完全一致,隔年,另一組獨立研究也證實了這些結果。

現在,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學研究所團隊繼續使用1992~2019年底的觀測數據進行超過300次測量,目的為檢測恆星是否也如廣義相對論預測出現史瓦西進動,結果也證明愛因斯坦又成功了。

天體物理學家Guy Perrin、Karine Perraut等人表示由於S2恆星完美遵循了廣義相對論預測,代表我們將能對人馬座A* 周圍存在多少不可見物質(如暗物質、或可能存在較小的黑洞等)進行嚴格限制,讓我們進一步理解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和演化。

新論文發布在《天文與天體物理學報》(Astronomy & Astrophysics)。

(首圖來源:歐洲南方天文臺)

相關焦點

  • 三十載磨一劍,首次觀測到恆星繞黑洞的進動
    正文譯自:https://www.eso.org/public/news/eso2006/史瓦西進動的藝術想像圖 (Credit:ESO/L.Calçada)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 VLT)進行的觀測首次揭示出,一顆圍繞銀河系中心處超大質量黑洞轉動的恆星,正如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所預測的那樣運動。
  • 如何證明廣義相對論?最靠近人馬座A的恆星完美詮釋史瓦西進動
    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是比鄰星,它距離我們有4.22光年。假如太陽位於銀河系的中心,那我們的生活環境可能就沒有這麼美好了。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名叫人馬座A*,它的質量是太陽的400萬倍,在它強大的引力作用下,周圍聚攏了許多恆星,恆星與恆星之間的距離很近,相互影響。
  • 大黑洞和相對論最詳細研究出爐—新聞—科學網
    Fuller ■本報記者 唐鳳 現在,研究人員在銀河星系中心巨大黑洞的附近進行了最全面的廣義相對論測試。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Andrea Ghez研究組在7月25日的《科學》上發表報告,支持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 牛頓無法抹平的水星額外進動問題,廣義相對論是如何解決的?
    現在我們知道,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已經凌駕於牛頓理論之上,因為如果我們利用牛頓定律,水星軌道的進動就會存在每世紀難以抹平的微小偏差,那麼廣義相對論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大多數時候我們會略過這個問題,但今天我們就詳細說下,廣義相對論到底比牛頓引力強在哪裡?
  • 雙語——由於它,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再次被證實
    【譯】用ESO的甚大望遠鏡(VLT)進行的觀測首次揭示了一顆圍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的恆星的運動,正如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所預測的那樣。【單詞】Observations 原型:observation 名詞複數形式 [ob-zur-'vey-shuhn][bz'ven] n.
  •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手稿原件
    著名的廣義相對論論文手稿原件、科學史上最知名的公式E=mc²、愛因斯坦與羅素最後的書信……8月2日,在愛因斯坦唯一到訪過的中國內地城市上海
  • 日全食退去科學繼續:廣義相對論被證實竟與此有關
    觀測到引力場中光線彎曲廣義相對論預言是真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大名家喻戶曉。1916年愛因斯坦發表了名為《廣義相對論的基礎》的論文,文中假定引力並不是一種力,而是時空連續體中彎曲的場,質量存在正是造成彎曲的原因。特別是在太陽系,牛頓的引力理論可以看作是廣義相對論的一級近似,通過測量水星軌道近日點的進動、引力場中光線的彎曲等實驗,是能夠驗證廣義相對論的。
  • 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後,牛頓的定律是錯的嗎?
    圖解:引力作用於形成銀河系的恆星。自艾薩克牛頓從蘋果上發現引力以後,我們對於引力的理解在不斷地完善,並且至今仍是。每當在引力研究方面有了新的發現,我們都能以一種全新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世界。牛頓不是第一個注意到蘋果從樹上落下來的人,他偉大的洞察力表現在,他以數學的形式展示了使蘋果落向地面的力一定與使月球按照軌道運轉的力是同一種。牛頓引力概念的核心——現在被稱為萬有引力定律——即宇宙中每個物體與其他所有物體間都存在吸引力。而且這力量的強弱與它的質量成正比,也就是說,一個物體質量越大,它的引力就越強。
  •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能解釋廣義相對論三大預測嗎?
    但是,對於大質量和高速運動的物體,牛頓萬有引力定律不再適用,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卻彌補了這一缺憾。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黑洞的存在和水星的近日點進動。這導致許多人認為,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和廣義相對論是對立的,當年廣義相對論的三大預測:引力紅移、光線偏折和水星近日點進動,牛頓定律是無法預測的。
  • 理解水星近日點進動,愛因斯坦給你答案
    如果宇宙只有兩個點質量——太陽和一顆行星——那麼那顆行星的軌道將產生一個完美的、閉合的橢圓,這樣,它每次繞太陽的旅行,都會使世界回到起始位置。但是,在一個這樣一個由牛頓引力控制的宇宙中,因為我們的太陽系有大量的天體,使得橢圓會在其軌道上產生進動或輕微旋轉。
  • 「項鍊」黑洞或顛覆廣義相對論
    (原標題:「項鍊」黑洞或顛覆廣義相對論)
  • 通俗的解釋愛因斯坦相對論到底說的是什麼?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一個著名的物理理論,但人們對此知之甚少。相對論包含兩個不同的元素: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首先被介紹,後來被認為狹義相對論是更全面的廣義相對論的特例。廣義相對論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1907年至1915年間發展起來的一種引力理論,1915年之後,許多人為驗證廣義相對論做出了貢獻。
  • 科學家花費26年,終抓住銀河系最恐怖一幕,完美證明愛因斯坦理論
    自愛因斯坦於1915年發表廣義相對論以來,我們一直在證明它的對錯,而最近一項為期26年的觀測活動提供了明確的證據,證明廣義相對論對恆星運動的影響。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親眼目睹了一顆恆星路過超大質量的黑洞,而這顆恆星其運動表現完全符合廣義相對論,也就是與愛因斯坦預測的一模一樣。在經過廣義相對論誕生的100多年後,再也不會有對與錯的爭論了。
  • 三城記:廣義相對論之路的戲劇舞臺|展卷
    為了得到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為之奮鬥了8年,為此他遇到了種種物理與數學的訴求。《相對論之路》(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年8月)一書通過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手稿的歷史線索導讀與思想脈絡闡述,引導大家去了解愛因斯坦的想法和態度。
  • 廣義相對論的誕生,還要記住這兩位先生!
    一個世紀以前的1915年11月,身在柏林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普魯士科學院會刊上發表了他關於廣義相對論的四篇簡短的論文。這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理論通常被看作是這位孤獨天才一個人的工作。而事實上,這位物理學家曾經得到過來自朋友和同事的大量幫助,他們中的大多數從不曾出名,並且已經被人們遺忘。
  • 科技手抄報資料:愛因斯坦相對論
    >科技手抄報資料:愛因斯坦相對論2012-12-29 00:29:02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點擊進入科技手抄報專題  相對論(Relativity)的基本假設是相對性原理,即物理定律與參照系的選擇無關。
  • 普朗克研究所:伽瑪射線爆發數據也證實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因此,與許多其他測試一樣,伽瑪射線爆發數據也證實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該研究成果論文發表在今天的《物理評論快報》上。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一個優美的理論,它解釋了質量和能量如何與時空相互作用,從而產生了一種通常稱為引力的現象。廣義相對論已在各種物理情況下和許多不同的規模上進行了測試和重新測試,並且假定光速是恆定的,因此它總是能夠出色地預測實驗結果。
  • 天文學家接收到110億年前的深空信號,愛因斯坦的預言再次應驗
    要說對現代物理學貢獻最大的人,莫過於愛因斯坦。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石都與愛因斯坦有關,他獨自一人創立相對論,並且也為量子力學的發展奠定重要基礎。作為愛因斯坦一生之中最令他得意的成就,廣義相對論在提出100多年來,得到了越來越多精確實驗的證實,例如,近年來直接發現了廣義相對論在百年前的預言——引力波、黑洞。
  • 愛因斯坦五個預言,水星近日點進動、引力時間延遲等已實現,未實現...
    愛因斯坦的主要成就有提出光量子假說、解決了光電效應問題,還創立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等,其中狹義相對論的基礎上又提出質能方程E=Mc^2,這為核能的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
  • 曹則賢2021跨年科學演講:什麼是相對論
    相對論的發展是一個長達300餘年的思想過程,在愛因斯坦1915年底奠立廣義相對論的那一刻達到了頂峰。相對論是純粹理性思維的勝利,是物理現實的內在和諧與數學表達的形式美學之間完美的相互激勵。物理規律的變換不換性是相對論的核心思想。沿著樸素相對論、伽利略相對論經由狹義相對論抵達廣義相對論,這一條綿密的思想河流上有最激動人心的關於物理學創造的歷史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