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幾天內,中國政府將通過尼泊爾和西藏邊境的吉隆口岸向尼泊爾發送燃料,以幫助其應對因鄰國印度供應限制引起的燃料短缺。關於運輸汽油的數量尚不明確,美聯社加德滿都10月25日報導稱,中國將向尼泊爾提供130萬升汽油,而據《印度快報》報導,汽油供應量為1000噸。
尼泊爾遭遇燃料危機,民眾擠爆交通工具
尼泊爾石油公司官員迪帕克·巴拉爾周日表示,汽油將運送至中尼邊境的一個城鎮。要把汽油運到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都需要100輛油罐卡車。這將是尼泊爾首次從中國獲得燃料。兩國邊境上有全球最高的山峰,但是兩個邊境口岸因4月份的地震而損壞。其中一個邊境口岸本月剛剛開放。
幾周以來,尼泊爾馬德西族人在該國南部抗議新通過的憲法,此事導致來自印度的燃料供應受阻。
《印度快報》網站10月25日報導,政府高層消息人士稱,中國政府將通過尼泊爾和西藏邊境的吉隆口岸向尼泊爾發送燃料,「貨物最早將於下周抵達」。
政府高層人士表示,由於印度和尼泊爾關係緊張影響了這個喜馬拉雅國家的燃料供應,中國將在未來幾天內向尼泊爾運送1000噸汽油。
過去五周,來自印度的燃料供應收到了阻礙,中國此舉對急需燃料的尼泊爾來說是很大的安慰。尼泊爾發生抗議後,印度政府因安全原因勸阻印度油罐卡車不要進入尼泊爾,從而導致尼泊爾石油產品供應暴跌,燃料嚴重短缺,在這個喜馬拉雅國家激起了反印情緒。
尼泊爾總理卡德加·普拉薩德·奧利周五與中國駐尼泊爾大使吳春太會面請求供應燃料。
消息人士說:「中國將首先儘快提供1000噸汽油,然後再商定條款。」
美國《外交政策》網站10月23日報導稱,尼泊爾9月底公布的新憲法受到一些國內外人士批評,印度也表達了反對意見。結果就是,印度對尼泊爾實施了非正式封鎖,禁止運輸車輛通行,禁止印度貨物和燃油運入尼泊爾。
印度的非正式封鎖似乎意在迫使尼泊爾政府對印度的要求作出妥協,同時彰顯印度左右尼泊爾國內政治的能力。然而,這樣的策略很可能損害印度的長期目標,促使尼泊爾重新審視對印度的依賴。這次事件很可能讓尼泊爾領導人意識到,印度並不是他們唯一的鄰居。
從中長期來看,尼泊爾的應對措施幾乎必然是遠離新德裡,倒向北京。不管怎麼說,尼泊爾試圖擴大對華經濟關係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不僅如此,印度和中國都在4月尼泊爾大地震之後伸出援手,就像在爭奪「最給力的鄰居」這一稱號似的。
中國以不幹涉原則聞名於世。儘管尼泊爾與中國西藏自治區之間的群山給兩國交往增添了障礙,但隨著中國西部迅速發展,推動兩國貿易發展、促進未來政治交往的可能性會變得越來越大,動機會變得越來越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