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棚御林軍,到底有多少兵力,雍正皇帝抓捕7個王爺?

2020-12-16 轉瞬間落日殘煙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影視劇《雍正王朝》中,一個淮安營的編制情況。今天,我們聊聊清朝的大內侍衛部隊。按照影視劇的劇情,面對老八胤祀等7位王爺的聯合逼宮,雍正皇帝已經退無可退。最後,雍正皇帝勃然大怒:「圖裡琛,給朕調兩棚御林軍來!」對於棚這個編制,相信很多朋友並不熟悉,那麼,兩棚御林軍,到底有多少人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聊聊清朝軍隊的組成部分。清朝的軍隊,分為了八旗軍和綠營軍。當然,到了清朝統治的末期,還出現了北洋新軍、淮軍、湘軍等眾多武裝,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以後再慢慢聊。今天,我們聊清朝中前期的編制情況。八旗軍是清朝的主要作戰力量,清朝的前身為後金政權。清朝入關之前,為了與龐大的明朝作戰,建立了著名的八旗制度(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後來,由於控制了北方蒙古各部,有接納了明朝一些投降部隊。

因此,清朝的八旗軍分為了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八旗。八旗軍的編制很有意思,八旗軍以八旗制度為依託。按照清朝的規定,一個牛錄有300人,5個牛錄組成了一個甲喇。換而言之,一個甲喇為1500人,5個甲喇組成了一個固山。一個固山就是一個旗。換而言之,一個旗總計有7500人。其實,具體的數量可能多,也可能會少。清朝入關以後,為了鞏固各個地區,清朝把八旗軍分散到了各地,同時為了拱衛京城的安全,在京城周圍也駐紮了大量的八旗官兵,形成了各地八旗和京營八旗。

八旗軍駐紮在全國各個省會城市和主要城市,由各地的鎮守將軍負責管理。例如杭州將軍、江寧將軍、西安將軍、廣州將軍、寧夏將軍等等,都是從一品官,由滿蒙貴族們擔任,負責管理兩三個省的八旗軍。清朝入關以後,由於自己的八旗軍兵力有限,總計不到20萬。根本就無力控制全國各地區。因此,清朝接納了大批的明朝投降部隊,足足好幾十萬。由於這些部隊採用了綠色的軍旗,因此被稱為綠營軍。

綠營軍由明朝投降部隊改編而來,編制與清朝的八旗軍完全不同。綠營軍的編制,很大程度上沿用了明朝軍隊之前的編制。清朝綠營軍的編制,分為:鎮、標、協、營、汛、棚等等。清朝每個省的綠營軍,由提督負責管理。提督屬於高級武官,品級為從一品。每個省的綠營軍,分為了2到5個鎮,每個鎮的長官為總兵,品級正二品。例如高州鎮、太原鎮等等,一個鎮的官兵大約擁有1萬人左右。一個鎮下轄了2到5個標和協,請注意,標和協並不是上下級關係,僅僅是隸屬的單位不同。

每個標或許協,隸屬於提督或者巡撫,一個標或者一個協下轄了好幾個營。一個營下轄了好幾個汛,一個汛又下轄了好幾個棚。棚是最低級的編制,一個棚由14個官兵組成。換而言之,兩個棚的官兵,其實只有28個人,遠遠達不到大家想像中的規模。作者小時候看《雍正王朝》,那個時候就在想「兩棚御林軍」估計最少也要幾百人。我們具體聊聊御林軍,認真的說,清朝並沒有御林軍的編制。清朝京城周圍的軍隊,分為了3層防禦。

其中,京營八旗基本上駐紮在密雲一帶,因此,也被稱為密雲大營,總兵力有好幾萬人,屬於清朝重要的野戰機動作戰力量。由於密雲的駐軍至關重要,一般由皇帝親自控制,沒有聖旨,親王貝勒也無權調動。在京城內,則駐紮了八旗步軍營和巡捕五營,兩大武裝力量加起來,大概有3萬多人。兩大武裝力量由九門提督負責管理,一般來說,九門提督也是皇帝的心腹重臣。在乾隆皇帝在位時期,寵臣和珅的勢力很大,和珅一直兼任九門提督等官職。

其實,清朝並沒有御林軍的編制,清朝皇宮裡只有侍衛部隊。按照編制來說,清朝的侍衛部隊,總計只有1000多人。侍衛部隊直接保衛皇宮的安全,地位非常重要。侍衛部隊由領侍衛內大臣管理,請注意,為了防止重臣造反,領侍衛內大臣並不是一位,而是六位,輪流值班的模式。清朝並沒有御林軍,皇宮的侍衛部隊,由滿蒙貴族子弟組成,當然不會採用綠營軍的編制。所以說,影視劇中,雍正皇帝的那句「兩棚御林軍,」其實是不存在的。

即便存在也只有28人,還不到現在的一個排。其實,影視劇中的很多編制都是沒有人,例如豐臺大營和西山銳鍵營。在清朝真實的編制中,豐臺地區確實駐紮了軍隊,不過只有幾十人,相當於一個路卡據點。至於西山,直到乾隆皇帝在位時期,才建立了西山健銳營,而不是西山銳鍵營。最後,我們聊聊雍正皇帝上臺的背後,軍隊的實力問題。雍正皇帝還是雍親王的時候,自己就是領侍衛內大臣,皇宮的侍衛部隊不用擔心,完全在自己的手裡。

九門提督隆科多,站在了雍正的一邊,控制了整個京城的治安。老十三怡親王胤祥,依靠自己在軍隊中的威望,控制了京營八旗。也就是說,京城周圍的所有武裝力量,都在雍正皇帝的控制之中。依靠軍隊的擁戴,雍正皇帝完全是底氣十足。至於老八胤祀集團,雖然天天籌劃各種陰謀,由於沒有槍桿子做後盾,一系列計劃都是空談。關於清朝軍隊的問題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中八王議政逼宮,如果十三爺不來,雍正能翻盤嗎?
    《雍正王朝》中八王議政逼宮,如果十三爺不來,雍正能翻盤嗎?雍正王朝中有一段:八爺作為總理王大臣,聯合八旗王爺、領侍衛內大臣兼九門提督隆科多接管豐臺大營兵權,控制宮中九門,意圖逼宮。最後十三爺及時趕到,才化解了這場危機,扳倒了眾多政敵。
  • 《雍正王朝》面對八王議政,除了老十三胤祥,雍正還有後手嗎?
    八王議政時期的雍正已經略顯老態,面對以老八胤禩為首的幾個旗主王爺以及負責京師防務隆科多的逼宮,這個垂垂老矣的帝王多少有些力不從心,最後還是因為老十三胤祥的突然介入,才使得雍正皇帝可以轉危為安。本文不討論史實,僅以雍正王朝電視劇為模板來分析面對八王議政,雍正真的只有十三爺這一個後手嗎?
  • 雍正王朝:八王議政逼宮時,康熙留給雍正的狼覃秘密部隊去哪了?
    在《雍正王朝》中最驚險的一幕就是老八胤禩一夥逼宮大戲了,有人提出假設,如果當時老十三沒有出現的話,雍正帝還有後手嗎?《雍正王朝解密》110:雍正王朝:老八逼宮時,康熙帝傳給雍正帝的神秘狼覃部隊去哪了?但是在《雍正皇帝》這部小說中並沒有提到狼覃這個人,八大山莊解圍時也不是派的狼覃部隊。所以劇中提到的狼覃部隊就只能靠分析推斷了。當然編劇不可能是空穴來風,狼覃基本的人設還是按照《康熙皇帝》中的情況設定。那麼狼覃部隊到底是一支怎麼樣的部隊,用來做什麼的呢?
  • 一個淮安營的駐軍,到底有多少兵力,為何能被斬盡殺絕?
    影視劇《雍正王朝》中,四川提督年羹堯率領500名四川綠營軍,千裡奔襲安徽省南部的江夏鎮。抓捕任伯安、劉八女的過程中,遭遇駐紮江夏鎮附近綠營軍淮安營的阻撓。年羹堯一聲令下,淮安營的官軍被斬盡殺絕。那麼,一個淮安營到底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看看清朝軍隊的組成。
  • 《雍正王朝》中,圖裡琛被隆科多坑慘後是如何反制裁隆科多的?
    圖裡琛能夠成為康熙和雍正兩朝皇帝身邊最親近的人,可見其不一般!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一般新皇帝登基都會用自己的人,尤其是身邊親近之人。雍正並沒有這麼做,老子身邊的人接著用,圖裡琛就是其中一個!圖裡琛身為「粘杆處」頭子,竟然事先沒有得到一點消息當八阿哥胤禩聯合隆科多以及四位鐵帽子王爺一起逼宮的時候,已經做了萬全的準備!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建營的兵力已經被四位鐵帽子王爺共管了,皇宮內的御林軍已經被隆科多調來的部軍統領衙門的人換防了!雍正得知這一切後,差點沒氣暈過去!
  • 《雍正王朝》有個狠角色,康熙和雍正認為他忠誠,其實都被他騙慘
    《雍正王朝》中有個狠角色,康熙和雍正都認為他忠誠可靠,其實,都被他騙慘了。就是他,關鍵時刻背後「捅刀子」,差點要了雍正的命。只有張廷玉看清了這個人,始終不信任他。誰呢? 大家可能不信,是雍正的小棉襖!他就是圖裡琛!圖裡琛是康熙最信任的御前帶刀侍衛,而且是侍衛總管,信任可見一斑。
  •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參加八王議政失敗以後,雍正為什麼卻沒有殺他?
    隆科多擁立雍正有功,不能殺。所以,電視劇中隆科多也沒被殺頭。首先,《雍正王朝》中說的八爺黨搞武力逼宮,讓雍正實行「八王議政」一事,是電視劇編劇杜撰的。原著作者二月河也沒有寫隆科多配合八爺黨武力奪權的事。而且,「八王議政」這個詞也是杜撰出來的,滿清從來沒有組織八個王,來主持政務。
  • 《雍正王朝》中雍正是個憋屈的好皇帝,那歷史上雍正到底如何?
    那麼歷史上的雍正帝,到底如何呢?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一、雍正帝雖非暴君,但也非善茬,對兄弟是相當殘忍雍正帝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皇帝呢?有人認為他是一個暴君,有人認為他如同《雍正王朝》電視劇刻畫的那般,是個好皇帝,也是個好人。其實歷史上的雍正帝,不是暴君,也不是一個好人,而是介於兩者之間的苛刻的心狠手辣的皇帝。
  • 《雍正王朝》評:康熙皇帝有沒有中意過八阿哥胤禩?
    《雍正王朝》評16:康熙皇帝到底有沒有中意過八阿哥胤禩?有沒有想過立胤禩為繼承人?這篇,我們只談劇情,不說歷史。我個人認為,劇中的康熙皇帝,確實有那麼一段時間,是看好過八阿哥胤禩的。熱河圍獵,康熙皇帝接待蒙古各部的首領,指令八阿哥胤禩代表自己,設宴為各位蒙古王爺接風,也表明彼時康熙皇帝對八阿哥是滿意的。
  • 一位王爺每年工資到底有多少錢,為何能夠天天大魚大肉?
    在中國古代社會,王爺們的日子都不錯,基本上天天錦衣玉食。比如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的老八胤祀,老八胤祀看上去風採不錯,被稱為八賢王。但僅僅是夏天的那一盆冰塊的費用,就足夠普通百姓一年的開支。這樣的王爺賢明嗎,所以說,王爺們的日子都不錯。
  • 哪天過小年不是關鍵,關鍵是灶王爺地位很獨特,祭灶王爺要有糖
    臨近過年,又一次南北之爭開始了,這次爭論的主題是到底是臘月二十三還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在我們的日曆上一般會對這兩個日期都註明小年,不過會加個前綴,臘月二十三是北方小年,臘月二十四是南方小年。這件事情追究起來還要怪雍正皇帝。小年是怎麼來的?先來說說小年是怎麼誕生的?
  • 在雍正皇帝身邊,被稱為拼命十三郎的胤祥,是怎麼樣的人
    愛新覺羅.胤祥,康熙皇帝的第十三個兒子;生母是敬敏皇貴妃章佳氏。雍正皇帝和他的關係極好,封他為鐵帽子親王。四十五歲英年逝世,雍正將其名「允祥」中的「允」字;改回「胤」字。不避皇帝諱,這還是清代歷史上的頭一遭。由此可見,他在雍正皇帝心中的重要性。在《雍正王朝》中,胤祥的表現相當突出;先是跟隨雍正去江南賑災,而後在主管刑部事務。
  • 清朝王爺一年多少錢?你的工資是什麼級別
    皇帝咱不必說,整個國家都是人家的,咱們從皇帝之外的人來看看。王爺,可以說是皇帝所有朝臣中的最高位了。其中又分為親王和郡王。親王專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為皇太子之子的封號,後來就多用於分封節度使等武臣,當然文官也有受封郡王的。親王是中國爵位制度中王爵的第一等,為什麼一個虛銜的王爺會受到這麼高級別的待遇呢?大概因為每個親王都曾經離皇位只有一步之遙,可能放在誰身上都會不甘。
  • 雍正王朝:「八王議政」時隆科多坑了圖裡琛,圖裡琛是如何反擊的
    反觀圖裡琛什麼事也沒有,依舊深得雍正信任不說,順便還坑了弘時一把,還獲得了下一代主子弘曆的信任。裝傻充愣是圖裡琛立足的根本和慣用伎倆,該糊塗的時候圖裡琛絕不精明,該精明的時候他決不含糊,只要皇帝讓圖裡琛參與的事,那麼被調查的那個人絕對沒有好下場,比如廢太子胤礽,八爺胤禩,雍正的兒子,山西巡撫諾敏,雍正的兒子弘時,還有我們要說的隆科多。
  • 雍正到底有幾個皇后 紀連海:不存在"純元皇后"
    雍正皇帝到底有幾個皇后  本文摘自《紀連海說甄嬛》,山東畫報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  平心而論,流瀲紫率先發布在網絡上的《後宮甄嬛傳》是一部非常好看的架空小說,大學裡面學過幾年、而後又在中學教了二十六年歷史的我,對這位八零後的作者不但有著如此深厚的歷史功底、而且還可以把這些歷史知識非常嫻熟的運用到自己的架空小說中
  • 雍正王朝當中,圖裡琛為何能歷經兩朝而不衰?從這件事就能看出來
    在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雍正皇帝在跟獄中的隆科多說完話後,雍正皇帝連忙寫密折命圖裡琛送到江南,讓在江南的寶親王弘曆立刻回京。另外叫在江南任職的李衛,親自帶五百人馬,護送寶親王弘曆回京,圖裡琛在雍正皇帝面前接過密折後,向雍正皇帝說道,皇上放心,奴才全明白,圖裡琛明白了什麼?圖裡琛是真明白,還是假明白?
  • 《雍正王朝》中八爺黨逼宮搞的八王議政是否由雍正帝導演的陰謀?
    (日堯居k古史侃談《雍正王朝》——第81期)看了電視劇《雍正王朝》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康熙皇帝的第八個兒子胤禩,想當皇帝都想瘋了,真的是不屈不撓,不穿給我也要爭一爭,八阿哥胤禩一直不死心,對這個皇位是著迷了,不惜押上身家性命也要一搏
  • 能夠讓和珅下跪磕頭的金大菸袋,到底是乾隆皇帝的什麼人?
    這位金大菸袋到底是什麼人,為何能夠讓權臣和珅屈服呢?其實,這離不開清朝的八旗制度,和珅也不得不服。在努爾哈赤起家的初期,為了方便管理和指揮,努爾哈赤建立了旗主制度。起初只有隻有4個旗,分別是正黃旗、正白旗、正藍旗和正紅旗。後來隨著自己的家底越來越大,就又建立了鑲黃旗、鑲白旗、鑲紅旗和鑲藍旗。
  • 雍正王朝:大將軍到杭州將軍,年羹堯被貶的這個官職,到底有多牛
    但在其「卓越」的作死表現下,雍正皇帝「頂不住」朝野壓力,將越來越張狂的年羹堯貶為杭州將軍。那麼,這個杭州將軍到底有多牛?讓被貶的年羹堯,囂張依然、炎威赫赫!當然,這個西北綏遠大將軍也沒有相應的品銜對應,所以當時的年羹堯雖然手握幾十萬兵力、節制西北四省,也只不過是被雍正皇帝臨時授予的特權,他實質上的官銜和品銜還是按照之前擔任的川陝總督來的,也就是正二品官員。那麼,在《雍正王朝》中,將一個正二品的年羹堯調至杭州擔任正一品的杭州將軍,為什麼說成是「貶」呢?
  • 唐朝有16個主力衛,一個右威衛真實兵力到底是多少?
    歷史上唐朝曾是最繁華的朝代,唐高宗和武則天執政時期更是使唐朝的國力達到了頂峰,不少的影片中都有關於唐朝軍隊抵禦外敵的場景,那唐朝到底有多少軍隊,戰力的真實情況又是怎樣的呢?武則天執政時期,契丹進攻中原,結果唐朝10萬右威衛幾乎全軍覆滅,唐朝有主力衛16個,如果有一個右威衛就有10萬人,那唐朝總兵力差不多應該有160萬,但據史書記載唐朝軍隊根本沒有這麼多,也就是說右威衛不可能有1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