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金融危機向世界其他地區蔓延,北歐小國冰島近來陷入困境。過去兩周時間裡,冰島最大的三家銀行相繼宣布破產、冰島股市出現暴跌、冰島貨幣克朗大幅貶值。由於外債數額巨大,甚至有傳言說,冰島整個國家都有可能面臨「破產」。
冰島地處北歐,人口約為32萬人,經濟總量約為190億美元。上世紀90年代中期,冰島股市一度繁榮,刺激了該國銀行業的發展。據統計,冰島銀行業資產總額相當於該國經濟總量的9倍。冰島四大銀行所欠的外債超過1000億歐元,而冰島中央銀行所能動用的流動外國資產僅有40億歐元。
分析人士指出,冰島銀行業相對於其他經濟部門過度快速擴張,為當前危機爆發埋下了隱患。在今年9月份美國次貸危機驟然升級後,冰島的銀行業受到嚴重衝擊,多家銀行瀕臨破產。
冰島政府近來一直努力採取措施,希望化解金融危機。但到目前為止,這些措施的作用有限。
由於無力獨自應對金融危機,冰島政府目前正在積極尋求外國援助。14日,冰島央行宣布,從挪威和丹麥的央行各獲得2億歐元的資金支持。今年5月份,冰島央行與瑞典、挪威和丹麥的央行達成貨幣互換協議。根據協議,冰島央行可以用冰島克朗從三個國家央行最多各換來5億歐元的資金。
冰島政府還在積極從俄羅斯尋求資金援助。14日,冰島政府代表團在莫斯科與俄羅斯政府舉行了磋商。據報導,冰島政府希望從俄羅斯獲得40億歐元的援助。此外,冰島政府還準備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申請援助。
冰島總理哈爾德14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強調,冰島作為一個國家並未「破產」,冰島政府也沒有「破產」。他還表示,冰島將最終從金融危機中復甦。但分析人士認為,由於冰島自身可以利用的資金有限,該國在短期內很難擺脫金融危機的影響。
(據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記者明金維)
美國 「國有化」拯救市場
美國政府10月14日宣布,將動用2500億美元購買「問題銀行」股票。
這意味著美國政府一改此前購買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的救市思路,走上與歐洲國家類似的「部分國有化」銀行之路。
喬治·W·布希總統14日用「史無前例」、「激進」等字眼形容救市新舉措。具體操刀這份方案的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也坦言,對於深受「自由市場」薰陶的華爾街而言,新舉措或許「令人厭惡」。
保爾森說,已有9家主要金融機構接受政府投資,分別為美國銀行、美林公司、紐約梅隆銀行、花旗集團、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史坦利、道富銀行和富國銀行。
美國媒體報導,這些金融機構中,並非所有都願意就範,乖乖把部分股權轉讓給政府。但保爾森在跟這些銀行高管談話時態度強硬,稱儘管官方層面上這一救市項目系自願參與,但銀行沒有多少選擇餘地。《華盛頓郵報》說,最終,儘管有銀行不情不願,但所有出席高管均作出讓步。
華爾街對「國有化」的抗拒在意料之中。根據計劃,這些銀行高管在接受政府注資同時,不得不在分紅、離職金乃至經營戰略等層面受到政府「緊箍咒」的束縛。
保爾森說,他樂於看到更多健康的金融機構向財政部出售優先股,以提高資本金,「這樣,他們能向全國的消費者和經營者提供更多信貸」。
新救市舉措存在一個漏洞,即接受政府注資的金融機構或許會將這筆錢用於美化自己的資產負債表,而不是向市場放貸。對此,財政部並沒有明文可以約束。不過,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等金融監管部門有望通過各種手段,促使這些銀行把錢貸給普通消費者或企業主。
(新華社供本報特稿/馮武勇)
俄羅斯 政府採取積極措施
10月14日,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左)和總理普京在莫斯科會晤。普京日前宣布,俄政府將劃撥最多達500億美元的資金幫助本國公司償還外債。新華社/路透
英國 開始金融危機「寒冬」
設在倫敦費爾法克斯大街的「基石連結」房地產經紀公司店面臨街,又緊鄰地鐵站和一個大電影院,原本生意不錯。
但當記者10月15日上午特地登門拜訪時,這家經紀公司已經是鐵將軍把門。隔著玻璃窗,可以看到地板上落了一層灰塵,四張辦公桌上凌亂地擺放著《絕佳位置》、《熱銷房產》等雜誌,房間門口則堆滿了各種期刊、信件和其他郵寄資料……
隔壁雜貨店老闆說,這家房地產經紀公司三個星期前已經關門,進入9月份以來,這家公司就好像很少有買家登門。
雖然規模不大,但由於店面位置絕佳,租金昂貴,外加要支付員工薪水,這家房產經紀公司開銷應該也不算小。沒有生意,關門歇業也是無奈之舉。
其實,感受金融危機和房地產市場「寒冬」的遠不止「基石連結」公司。
有統計顯示,9月底以來,英國平均每5分鐘就有一個人宣布破產,每天平均有104戶人家被迫變賣房產還債。目前,全英國平均每人包括按揭貸款在內的債務為9500英鎊(1英鎊約為1.7美元)。
英國9月份房產市場基本凍結。皇家註冊測量師協會的統計顯示,過去三個月裡,倫敦平均每家房產經紀公司只售出8套住房。協會發言人傑裡米·裡夫說:「金融市場的動蕩已經使人們的消費信心喪失殆盡,按揭貸款領域的流動性得不到恢復,整個房地產市場就會在很長時間內處於休眠狀態。」
除了住房,對英國普通消費者而言,日常消費壓力也在增加。9月份,英國的通貨膨脹已經上升到5.2%,遠遠高於2%的政府目標值。
英國人平日到超市購物都得盯著價籤比較半天,最近幾個月,物價上漲更使他們不得不精打細算。敏感的商家也發現了消費者的心理變化,特易購、ASDA等超市近來都爭著對自家商店的部分奶酪、麵包、西紅柿、雞蛋、麵粉大做促銷。
(據新華社倫敦10月15日電/記者馬建國)
法國 汽車銷售和售後遭遇融資困境
新華社巴黎10月14日電(記者蘆龍軍)金融危機愈演愈烈,法國的汽車銷售和服務企業也未能倖免。據法國全國汽車職業委員會14日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汽車銷售和售後服務業已經受到了信貸緊縮的嚴重影響。
該委員會近日對868家會員企業進行了調查,目的是了解金融危機對汽車銷售商和相關服務企業的影響。結果顯示,70%的受訪企業主表示由於很難申請到貸款,他們不得不推遲或重新評估原定的投資計劃;近90%的企業主認為,他們的客戶在申請購車貸款時也碰到了很大的困難。
委員會贊成法國政府日前公布的救市方案,認為該方案可以確保企業融資的連貫性和正常運轉。委員會表示,將向負責中小企業事務的國務秘書諾韋利陳述汽車銷售和服務行業面臨的困境及相關建議。
法國政府13日推出了總額為3600億歐元的救市方案,主要是為銀行中期債券擔保並通過各種方式救助困難銀行,以解決金融機構面臨的融資困難。
德國 金融危機 殃及農業生產
據新華社柏林10月14日電(記者胡小兵)德國農民協會主席松萊特納14日說,全球金融市場危機已殃及德國農業生產,導致農產品價格下跌。
松萊特納指出,由於投資者需要資金,他們便從農產品市場不斷撤資;另一方面,農產品買主從銀行貸款日益艱難;而農用化肥、能源價格持續處在高位,致使德國農民對未來前景感到悲觀和不安。
德國農民協會最新季度調查報告顯示,目前的農業市場景氣指數已由7月份的19點降至14.6點,為2006年秋季以來最低。
與此同時,儘管金融市場形勢嚴峻,但德國旅遊業不會受到影響。德國旅遊業協會主席萊普勒日前指出,今年德國國內旅遊相當興旺,年初幾個月外國遊客繼續增加,「目前德國各家旅行社的預訂形勢良好」。
不過,他表示希望德國政府降低餐飲業的增值稅。他強調,德國發展旅遊業有助於克服當前的金融市場危機。
據新華社柏林10月15日電(記者胡小兵)德國總理默克爾15日在聯邦議會發表政府聲明時表示,德國正面臨經濟發展的困難階段。
她說,世界經濟正在經受自上個世紀大蕭條以來最嚴峻的考驗。但她堅信,德國不會陷入長期的經濟不景氣,德國企業有能力抵禦當前這場金融危機。
她還說,德國政府準備組建一個專家小組,負責對制定金融市場新規定提出建議,同時她要求金融機構參與政府的救市計劃。
背景資料
歐洲地區金融危機大事記
以下為今年9月份以來歐洲地區金融危機重要事件:
9月18日,英國萊斯銀行宣布以122億英鎊(1英鎊約合1.7美元)收購英國最大抵押貸款銀行哈利法克斯銀行。
9月28日,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政府宣布出資112億歐元挽救因流動資金短缺而股價大跌的富通銀行。
9月29日,英國政府宣布將房貸機構布拉德福德-賓利銀行收歸國有。
9月30日,法國、比利時和盧森堡向德克夏銀行注資64億歐元。愛爾蘭政府宣布為該國銀行存款和債務提供擔保。
10月3日,荷蘭政府宣布出資168億歐元收購富通集團在荷蘭的全部業務。
10月4日,法國、德國、英國和義大利領導人在巴黎召開小型峰會,討論應對金融危機政策。
10月5日,德國宣布為銀行個人存款提供擔保,並宣布出資500億歐元拯救德國地產融資抵押銀行。法國第一大銀行法國巴黎銀行宣布收購富通銀行在比利時和盧森堡的分支機構,最終分別擁有富通比利時銀行75%和富通盧森堡銀行66%的股份。
10月7日,歐盟成員國財政部長同意在至少一年時間裡,把各國儲蓄擔保額度從2萬歐元提高到5萬歐元。荷蘭宣布把本國銀行個人存款的擔保額從每個帳戶3.8萬歐元增至10萬歐元。
10月8日,英國政府宣布向各大銀行注資500億英鎊。
10月9日,比利時、法國和盧森堡三國宣布將為德克夏銀行提供財政擔保,使其能夠從資本市場募集到總額達45億歐元的資金。
10月10日,荷蘭政府宣布為銀行間貸款提供200億歐元擔保。
10月12日,歐元區15國領導人在巴黎召開首腦會議,同意由各國為銀行再融資提供擔保併入股銀行。
10月13日,英國向三大銀行注資370億英鎊,法國、德國、義大利和荷蘭等國也宣布了各自的金融救助措施。歐盟國家最新一輪救市措施動用的資金超過1萬億歐元。
10月14日,冰島官員到莫斯科商談向俄羅斯借款事宜。冰島股市在數日關閉後首次開市,盤中跌幅超過70%。
(新華社布魯塞爾10月14日電/記者尚緒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