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心用情託起村民「致富夢」——記靖遠縣大蘆鎮常塬村黨支部書記...
用心用情託起村民「致富夢」——記靖遠縣大蘆鎮常塬村黨支部書記張廷祥 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李琴琴 「興產業、搞養殖、種蔬菜、人居環境整治……帶領群眾齊心協力脫貧致富」,提起靖遠縣大蘆鎮常塬村黨支部書記張廷祥種種事跡
-
記靖遠縣北灣鎮古城村下灣社村民...
黨員先鋒守初心 防控疫情擔使命——記靖遠縣北灣鎮古城村下灣社村民魏其花白銀日報記者 馬曉微 文/圖圖為魏其花拿著喇叭宣傳疫情防控知識魏其花,女,1960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靖遠縣北灣鎮古城村下灣社村民。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的時候,當家家戶戶正沉浸在與家人團聚的喜悅和幸福中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卻悄然來臨。
-
竹製品加工業發達 德清老年村民家門口快樂創業
浙江在線01月08日訊每天吃過飯,家住湖州德清縣鍾管鎮三墩村謝家角組的謝阿水就和71歲的丈夫、74歲的大哥一起開始在家編一種名為竹雞籠的竹製品。謝阿水笑著說,年齡大不能像年輕人那樣外出打工,但村裡竹製品加工業發達,幫助自己在家門口圓了創業夢,一年下來收入也不錯呢! 在湖州三墩村,像謝阿水這樣 在家門口就能創業致富的老年村民有不少。
-
農村甘甜清澈的井水,多少80,90後的回憶啊
井水,相信是很多70,80後小時候的回憶!今天,我們來到了平涼崆峒區馬莊村,剛進村口就聽到了潺潺流水聲,我們還想這裡怎麼會有這麼大的流水聲,就看見村頭有人在打水,我們走近一看,一根管道裡噴湧出大股的清水,我們詢問正在打水的阿姨,阿姨說:這是村裡打出來的井水,因為井裡水太多,今天正在大量放水,準備打幾桶放家裡喝。
-
村裡大旱三年,村口老井裡卻井水不斷,打水打出一物,村民愣了
幸好這村裡的旁邊有一個溪流,這裡的水是從山上的積雪融化而來的,水非常清涼甘甜,所以人們在這個地方住上一段時間來避暑。但是後來有人發現,在村口的有一個老井,一直都是被一個大石頭封著,當時村裡的老人說這個井裡的水不可以喝,會有大禍,所以這口井一直都是被封著,但是村民覺得現在也是沒有辦法了,村民們在井口跪拜之後就把井口上的石頭搬開了。
-
一點就著 長安區一村子村民家中井水變油水
一點就著,長安區一村子村民家中井水變油水。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都市快報》記者 魏尤佳)前兩天,住在西安市長安區北雷村的張師傅突然發現,自家井裡打出來的井水怎麼跟平時不一樣,而打上來的井水讓張師傅一家根本就不敢再飲用。井水變油水 村民吃不消記者趕到家住長安區北雷村的張師傅家,看到剛打上來的一瓶井水,呈黃色,聞起來有刺鼻的味道。
-
村民齊刷牆,「家門口」煥然一新
為持續性的推進道明鎮新華村示範社區建設進程,高效、有力的開展馮家林盤「養花放綠」社治品牌工作,對林盤周邊整體形態進行改造,並提高新華村「四融四創」參與式鄉村社區營造的路途探索項目成效,12月9日一早,馮家林盤管委會成員就召集村民在「家門口」開展了第二季家園行動,以刷牆方式美化院落,
-
一點就著 長安區一村子村民家中井水變油水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都市快報》記者 魏尤佳)前兩天,住在西安市長安區北雷村的張師傅突然發現,自家井裡打出來的井水怎麼跟平時不一樣,而打上來的井水讓張師傅一家根本就不敢再飲用。井水變油水 村民吃不消記者趕到家住長安區北雷村的張師傅家,看到剛打上來的一瓶井水,呈黃色,聞起來有刺鼻的味道。張師傅說,前幾天他們在自家井裡打出來的水,就跟平時不一樣了,他們懷疑打出來的不是井水,而是油。張師傅:「前幾天拔泵呢,發現井水變成這樣了,再一個就是房客說他們吃了這水後出現嘔吐、腹瀉的情況。」
-
「金凰後」圓了農家小康夢 ——西固區張家大坪村村民種韭黃圓致富...
割韭黃西固區張家大坪村的張正喜曾經有兩個夢:一個是吃飽飯,一個是住新房。如今,他的夢已經實現了。助他圓夢的正是名氣大漲的「金凰後」韭黃。「我家8口人擠在一間破房房裡,家裡條件特別差,飯都吃不飽,我就當兵了,家裡少了一張吃飯的嘴。」張正喜說,其間,家裡人來信說村裡開始種韭黃了,賣出去能換糧食,能吃飽肚子了。他還專門回了一次家,地頭上一走,他覺得回家有奔頭了。當時不敢多種,就種了一個角角。後來,一斤韭黃從一兩元漲到了四五元的時候,張正喜就放開了手種,賣的錢換糧食吃,不僅夠吃,還有了餘糧。
-
湖㳇223戶村民喜圓「別墅夢」
原標題:湖㳇223戶村民喜圓「別墅夢」 茶聖家園一景 村民現場辦理水電氣等業務 「雖說在外面租房住了3年,多有不便,但看到現在建成的別墅,我打心眼裡高興!」
-
村民籌資政府撥款 欲圓老人「出村夢」
村民籌資政府撥款 欲圓老人「出村夢」 qz.fjsen.com 2013-05-16 09:22 來源:泉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正在堆砌的路基讓村民看到了美好的未來,他們將有一條好路可以出行。
-
村口有座百年老井
百年老井-------左神州說起淮河邊古村落黃嘴村的水井,這裡的人都知道有兩口深水井。一個在村東頭,一個在村西頭,但兩口井的歷史年代不同,村東頭水井是解放後六十年代村裡集體圈修的,而村西頭水井則是在清光緒年間修建的。提起村西頭百年老井,還有段感人的故事要講給大家聽聽。
-
探秘凌源市城關鎮安杖子村「八寶玲瓏井」,傳聞井水還能治病?神奇了,我的家鄉!
傳聞這口古井裡的井水清澈透底,飲之不但甘甜可口,使人神清氣爽,而且還能消災祛病?這是真的麼?凌源果真有這樣奇聞異事?這究竟是咋回事呢?今天,文雍將帶領各位家鄉人走進安杖子村,探秘這口神奇古井,一起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
貴溪洋村民圓了新房夢
8月23日上午,貴溪洋村民小組異地安置房分配到戶,貴溪洋陣陣囉鼓聲、鞭炮聲響徹雲霄,村民朱秀珍帶著激動的淚水說「感謝政府,你們為民辦實事 ,村民終於圓了新房夢,在外租房多年,四處漂泊,終於有了自己的家」。
-
靖遠縣文化館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文化助推精準脫貧系列活動
今年以來,靖遠縣文化館積極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打通宣傳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創建文明城市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積極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組建了「三區」文化工作者宣傳隊伍,由黨員幹部帶頭,在烏蘭鎮營房村、河靖村、東灣鎮移民新村、大蘆鎮小蘆村等村社進行以「講思想、講政策、講道德、講文化、講法治、講科學、講新風」等為內容的活動9場次,紮實開展「便民式」「演藝式」「點餐式」「課堂式」的宣講活動。
-
湯塘除了有溫泉,還有這口百年神奇古冷泉
只要喝上一口就會感覺沁人心脾,清甜無比!據定公塘村村民介紹,這是他們村獨有特色——冷泉。冷泉最初來源於村內舊屋處的一口井。十餘年前,為充分利用水資源,村民陸續安裝水管接通冷泉以作生活所需。據村民介紹,這個井在他太白公在世時就有,應該有幾百年歷史了。
-
十年復興路 處處皆春聲——靖遠縣交通運輸事業發展十年回顧
交通緊扣民生,交通大環境明顯改善2018年5月8日,靖遠縣平堡鎮的村民放起了鞭炮,大家歡呼雀躍慶祝平堡鎮通上了去往靖遠縣城的公交車。平堡鎮黨委副書記吳生福在欣喜之餘作起了詩:「全程濱河風光好,靖平往來一瞬間,黨恩好比黃河水,滋心潤肺惠百姓。」
-
24萬住進250平聯排別墅,大堰山鄉村民圓了夢
(新建的聯排別墅) 上周末,奉化的康小豐師傅從奉化城區來到大堰鎮社家畈村老家,與工人落實新建成別墅的裝修細節。 社家畈村坐落在大堰鎮錦溪邊,海拔400多米,風景秀麗。今年7月11日,這個寧靜的小山村鞭炮齊鳴,迎來了喜慶好日子。經過一年多的梳理式改造,拆舊建新,村莊一期項目的16套聯排別墅和6套套房順利交付,世居山鄉的村民首次圓了「別墅夢」!
-
【防城鯉魚江村】有水管卻不來水 村民只能喝發酸的井水
今年年初,防城區鯉魚江村通心壩組鋪上了自來水管,村民以為從此無需再飲用發黃髮酸的井水。然而,大半年過去了,村民依然未能喝上自來水。12月21日,防城區水營街道辦的工作人員表示,因後期協調工作尚未完成,導致無法供水,他們將儘快做好協調工作,儘快為村民供水。
-
湖#15559;223戶村民喜圓「別墅夢」
茶聖家園一景村民現場辦理水電氣等業務「雖說在外面租房住了3年,多有不便,但看到現在建成的別墅,我打心眼裡高興!」6月28日下午,在宜興市湖#15559;鎮茶聖家園交付現場,該鎮洑西村村民詹根榮動情地說道。當天,洑西村共有223位村民跟詹根榮一樣喜提新房,圓了「別墅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