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興縣黃泥鎮六合村羊耳組村民終於圓了修路夢
「感謝共產黨,感謝駐村工作隊,感謝黃泥鎮及村支兩委,讓我們這山窩窩裡也有這麼好的路走,真是圓了我們山裡人多年的公路夢呀」,羊耳組村民曹海金看著這條嶄新的水泥路,一口氣連說了三個感謝。六合村位於黃泥鎮東南部,由原六合村和耒頭村於2016年4月合併而成,全村有21個村民小組,494戶,1997人,轄區面積26.6平方公裡,該村屬丹霞地貌,山勢壁立陡峭,眼見耳聽,近在咫尺,繞到對面卻要花費半天的功夫,真是「隔山跑死馬呀!」。村民除因病、因殘致貧外,最主要的障礙就是交通困難,基礎設施薄弱,被定為省級貧困村。
-
李乃珠代表:當好「大掌柜」 圓百姓「桃林華彩夢」_獨家報導_山西...
「村民反映的水質問題、單元門壞和樓頂漏水等問題,都安排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了落實整改,並都制定了解決方案,形成專人專管。」李乃珠說。 多措並舉 圓村民致富夢 當好百姓的「大掌柜」是李乃珠一直以來給自己的一份無形的責任。
-
24萬住進250平聯排別墅,大堰山鄉村民圓了夢
社家畈村坐落在大堰鎮錦溪邊,海拔400多米,風景秀麗。今年7月11日,這個寧靜的小山村鞭炮齊鳴,迎來了喜慶好日子。經過一年多的梳理式改造,拆舊建新,村莊一期項目的16套聯排別墅和6套套房順利交付,世居山鄉的村民首次圓了「別墅夢」!
-
村民籌資50萬 共建美麗小屋場
近日,筆者來到三封寺鎮蓮花堰村的洋鴨嶺屋場,只見建設歷時三個多月的「美麗屋場」已初見雛形,路通暢、花飄香、村民歡笑……今年,華容縣將因地制宜建設「美麗小屋場、美麗小廣場、美麗小舞臺和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提升農村綠化美化水平,進一步增強群眾幸福感。
-
馬媒:馬來西亞2新村獲撥款 解華小師生與村民水患之苦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馬來西亞雪蘭莪州鵝嘜縣轟埠新村與萬撓新村,共獲雪州政府撥款25.8萬林吉特(1馬來西亞林吉特≈1.68人民幣元),解華小師生與村民的大水為患之苦。預計9月動工鵝嘜縣鄉村協調官潘佩玲透露,她在2019年6月了解到兩村村民長年飽受排水系統不勝負荷,逢雨必災的苦況後,便即向雪州新村發展常務委員會主席黃思漢陳情,結果申請迅速獲批,預計兩村工程均可如期在9月動工,並在9月完工。
-
河南開封一回遷房爛尾:村民搭板房一住四年,政府稱正籌資安置
這項工程由政府定製。施工方負責人趙志成表示,由於開發商拖欠工程款,導致他們無法交房。開發商則提到,公司拖欠工程款,是因為政府後續資金沒有籌措到位。11月17日,龍亭區政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政府一直在為村民發放過渡租房費用,但很多村民為了省錢,所以在農田上搭建「貨櫃房」居住。
-
村級醫療互助新模式 福村寶為村民醫保添防線
村民都可以加入村級醫療互助,以戶為單位,每人的籌資水平是100元,其中個人出30元,村集體出70元。現在加入村級醫療互助的村民有7150人,參與率超過82%。「估計明年肯定百分百加入。」孫長福說,因為這是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之後,防範村民因病致貧返貧的第二道防線,效果大家都看到了:到6月20日,全村共有119名村民通過「福村寶」得到補償,補償總額達20.42萬元。
-
南陽同村倆耄耋老人被職業高校錄取,他們要圓什麼夢?
在學校學好技術以後,回去幫村民脫貧致富,這就是我們的目的。」李志新對上大學有著自己的想法。「人老心不老,到校來深造,掌握新科技,造福鄉裡,惠及鄉親。」「真贊,人人都該如此」……年過古稀的兩位老人圓了自己的大學夢,不僅將學習深造,還有造福村民的理想,這個消息令網友讚嘆不已。
-
湖㳇223戶村民喜圓「別墅夢」
原標題:湖㳇223戶村民喜圓「別墅夢」 茶聖家園一景 村民現場辦理水電氣等業務 「雖說在外面租房住了3年,多有不便,但看到現在建成的別墅,我打心眼裡高興!」
-
12年,懸崖上鑿通出村「最後一公裡」
當時有人給村裡的小夥說媒,一到村口,媒人和姑娘就反悔了,「進村都費勁,誰還敢嫁進來。」李華明無奈地說道,「即使嫁進來,姑娘也呆不下去,偷偷跑走的就有6個。」修路難 中途還曾被迫停工大山阻隔著巖頭村與外界的生活,很多老人上了歲數後再也沒有出過村。李華明認為,這一切都是因為路不通造成的。
-
「藝術家駐村」激發出村民內生動力
「政府大量資金投入新農村建設,往往村民參與性不強,政府『輸血』沒有達到『造血』的目標。」這是寧海縣委副書記李貴軍的煩惱。 「藝術家駐村」在寧海縣大佳何鎮葛家村的實施,解決了叢志強和李貴軍的煩惱,也探索出了一條藝術家以設計項目為載體激發村民內生動力、推動鄉村振興的全新道路。
-
湖#15559;223戶村民喜圓「別墅夢」
茶聖家園一景村民現場辦理水電氣等業務「雖說在外面租房住了3年,多有不便,但看到現在建成的別墅,我打心眼裡高興!」6月28日下午,在宜興市湖#15559;鎮茶聖家園交付現場,該鎮洑西村村民詹根榮動情地說道。當天,洑西村共有223位村民跟詹根榮一樣喜提新房,圓了「別墅夢」。
-
【新農鄉力家坨子村駐村工作隊:真情紮根基層 圓百姓脫貧夢】
長春市農安縣新農鄉力家坨子村駐村工作隊:真情紮根基層 圓百姓脫貧夢 2020-12-08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靖遠縣閆寨社村民圓了百年夢 家門口吃上了甘甜井水
本報記者薛長明攝 每日甘肅網-蘭州晨報訊(記者薛長明)對於位于靖遠縣偏遠山區的高灣鄉高崖村閆寨社的村民來說,「能在家門口喝上一碗水」是他們祖祖輩輩的夢想。5月9日,隨著300米的深井打成出水,村民們百年來的夢想終於成真,放鞭炮、扎彩燈……他們用當地最隆重的禮節向這口井以及打井人表示敬意。
-
桂林恭城政府撥款百萬硬化道路被施工方減料?村民:石渣摻雜黃泥
近年來,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平安鎮平安河剪刀山至觀音塘的村道道路一直沒有硬化,給村民出行帶來諸多不便。最近,村民們終於盼到了100多萬元道路升級硬化工程政府專項資金用於道路建設。但是,道路開始鋪設後,有村民發現施工過程存在「偷工減料」現象。村民反映的路段位於桂林恭城瑤族自治縣平安鎮平安河剪刀山至觀音塘道路升級硬化工程,全長3400多米。村民表示,該村組道路建設工程是政府財政資金,並設有第三方工程監理,施工過程中由村民輪流履行監督職責。
-
太康城郊又添一處賓館式居村聯養點 可容納500名特困老人入住
5月31日上午,太康縣王東月居村聯養點,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思民小心扶著一名老人走入一間臥室。屋內乾淨整潔,電視機正播放著豫劇穆桂英掛帥,老人摸著印著花邊的被褥,連聲說:「這被子是棉的,俺好多年都沒有蓋過這樣的被子了。」據了解,老人名叫楊天柱,82歲,是太康縣城郊鄉塘坊行政村村民。
-
廣西合浦三千多人飲水難 領導批示撥款卻未落實
海塘小學的學生在提水-數十米深的地表巖洞就在他們腳下(中廣網記者 白宇/攝)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近日有廣西合浦村民致電央廣新聞熱線稱他們生活的地方臨近海邊,井水不能喝,能喝的自來水至今還沒修通
-
廣東肇慶村路多成「泥水路」 病人死在出村路上
5.5公裡道路改造需要165萬元以上,地方財政承諾配套5萬元每公裡,但仍有55萬元左右的缺口,平攤到全村600多人頭上,每人要出近千元。 對此,古蠶村民梁錦松表示:"我們村就是太窮了才修不起路,每人要出1000元實在沒辦法。"
-
佛山順德駐村工作隊圓貧困戶「安居夢」
7月9日,雷州市龍頭村貧困戶楊小英的建房處,百餘平方米的兩層樓房與簡陋破舊的瓦房形成鮮明對比。 記者 劉冀城 攝「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謝駐村工作隊的大力幫扶,圓了我多年的心願。」日前,家住雷州市附城鎮龍頭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楊小英正在新房處忙前忙後,即將圓夢新居,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對我們說。7月9日,記者隨著幫扶幹部來到貧困戶楊小英的建房處,隨處可見施工人員忙碌的身影,有的在和水泥,有的在砌磚牆,有的在用桶裝水泥漿……即將竣工的百餘平方米的新樓房與其之前簡陋破舊的瓦房形成鮮明對比。
-
村集體提供土地、村民入股 海口夜市經營出現新模式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7月14日海口消息(南海網首席記者 康景林)海口市濱濂觀光夜市是由村集體提供土地,村民籌資入股,企業投資創建的。一期於去年開業後,二期即將在7月19日開市,以外省及臺灣小吃和南洋小吃為主。 夜市成為海口人夜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夜晚的購物、餐飲、休閒娛樂、文化消費等構成了繁榮的夜間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