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款預包裝拿鐵咖啡飲料中,伯朗原味咖啡的咖啡因含量較高,提神效果更佳。7款現磨拿鐵中,貓屎拿鐵更提神,COSTA和太平洋咖啡兩款拿鐵提神效果相對較弱。】
2014年,中國咖啡消費市場規模達1003億元。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咖啡年消費量保持在3——4萬噸之間,每年市場增長速度在10%-15%。但目前中國人均年咖啡消費量僅有5杯,與世界平均水平240杯相距甚遠。
為了提神,或是鍾愛咖啡的獨特味道,來杯咖啡是不錯的選擇。面對眾多品牌咖啡,消費者如何選擇?跨越廣闊地域的美、日、英、意、韓等多國咖啡品牌在國內「接地氣」嗎?咖啡控每天喝多少咖啡合適呢?
2015年6月,《消費者報導》向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送檢伯朗、雀巢、喬雅、雅哈、意利、悠詩詩、麒麟火咖等7品牌預包裝拿鐵咖啡飲料,以及星巴克、貓屎咖啡、Lavazza Solo café、咖啡陪你、COSTA COFFEE、麥咖啡、太平洋咖啡等7家連鎖咖啡店的現磨拿鐵咖啡,測試14款拿鐵的咖啡因含量,對比其提神功效。
結果顯示,無論是7款預包裝拿鐵,還是7款現磨拿鐵,不同品牌之間的咖啡因含量相差較大。伯朗預包裝拿鐵、貓屎現磨拿鐵這2款產品的咖啡因含量較高,更提神。
伯朗、貓屎拿鐵更提神
咖啡飲品眾多,其中拿鐵廣受消費者青睞。目前,市面上的拿鐵以預包裝咖啡飲料和咖啡店現磨為主。前者以水、咖啡、奶為主要成分,輔加了食品添加劑和一些營養成分;後者則使用新鮮的咖啡萃取液和熱牛奶混合而成。
2015年6月,《消費者報導》對265名網友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為什么喝咖啡」該問題上,41.5%的人是為了提神;39.8%的人為了好喝;另外18.9%的人出於裝逼或其他原因。
對「提神」的消費訴求,食品工程博士雲無心告訴《消費者報導》記者,咖啡的「功效成分」基本上就是咖啡因。咖啡因含量高低可以判斷咖啡「提神」效果的好壞。一般而言,咖啡因含量越高,「提神」效果越好。
喝咖啡為什麼能「提神」?「大量文獻表明,咖啡所含的咖啡因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延長腦部清醒時間,使思路清晰敏銳。研究表明,通過攝入咖啡因或飲用咖啡能夠提高運動表現,降低人的疲勞感,使人精神煥發。」雀巢(中國)有限公司接受本刊採訪時稱。
為此,本刊此次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對14款拿鐵咖啡的咖啡因含量進行測定。
從測試數據來看,7款預包裝拿鐵之間的咖啡因含量相差較大。其中,臺灣進口產品伯朗原味咖啡的咖啡因含量較高,是麒麟火咖、悠詩詩兩品牌拿鐵的兩倍之多,提神效果更佳。
而7款現磨拿鐵的咖啡因含量也差別明顯,貓屎拿鐵更提神,COSTA和太平洋咖啡兩家拿鐵的提神效果相對較弱。(如圖1)
「這可以看出貓屎拿鐵中的咖啡萃取液佔整杯拿鐵的比例較高。」廣州市咖啡行業協會秘書長孫海濤指出。
咖啡因攝入多少適宜?
「通常一杯美式咖啡的咖啡因含量為150毫克左右。一個人喝入200毫升美式咖啡,可進入提神狀態。」孫海濤表示。
以常見的每杯250毫升計算14款拿鐵咖啡的咖啡因含量,預包裝拿鐵以伯朗150毫克咖啡因較高,而現磨拿鐵以貓屎125毫克咖啡因較高。麒麟火咖、悠詩詩、COSTA、太平洋等4家的咖啡因含在61-69毫升之間,僅是伯朗和貓屎的一半。
針對有人喝完咖啡特精神、難入眠,而有人喝後毫無感覺的現象。雲無心解釋:「這是一種普遍的現象,跟同一種藥物,對有的人效果很好,對有的人完全無效是一樣的道理。咖啡因是神經興奮劑,不同的人對它的敏感性相差很大。」
星巴克中國回複本刊稱,「顧客本人對濃縮咖啡份數的要求以及個人身體對咖啡因的作用反應,決定了拿鐵對不同人的提神情況。」
接受本刊此次問卷調查的265名網友中,在「喝咖啡的頻率」上,一天一杯的人佔23.4%;兩天一杯佔12.8%;一周兩次佔34.0%。對咖啡控來說,一天喝幾杯咖啡是常事。
那麼,人體每天攝入多少咖啡因是合適的?
雲無心認為,咖啡因對健康的影響有很多研究,每天攝入多少「合適」或者「安全」沒有廣泛認可的推薦標準。根據各種資料來源,他個人認為,每天攝入4~500毫克咖啡因是比較適中的。
臺灣地區在2010年8月推出即磨咖啡「紅綠燈」標識,要求咖啡店在餐牌上標示各款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含量在100毫克以下為綠燈,100至200毫克列黃燈,超過200毫克為紅燈,一日最好不要飲超過一杯標示紅燈的咖啡。2015年7月31日開始,臺灣「衛生福利部」強制要求在即磨咖啡杯上標示咖啡因含量。
對此,臺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黃鈺生告訴本刊記者,「此做法主要是提醒消費者明白自己喝入的咖啡因含量。」
中山大學食品安全與營養教授蔣卓勤提到,美國推薦消費者一天飲用兩杯(以一杯250mL計)咖啡。
本刊此次送檢的14款拿鐵咖啡中,僅雅哈、意利兩款產品有在外包裝上標示咖啡因含量,且與本次測試結果相符。因此,消費者可參考本刊此次檢測結果,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拿鐵提神。 陳艾真
【《消費者報導》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檢測結果未經授權不得用於商業宣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