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瑞幸用最快的速度上市之後,也用最快的速度失敗了?
因為瑞幸犯了一個邏輯上的錯誤,他以為歐美人喜歡咖啡,能把咖啡當成一種生活方式,中國人一定也能將咖啡當成一種生活方式。
最後的最後,瑞幸不得不用一個錯誤去掩蓋另一個錯誤,造成了公司最終的退市。
而實際上,國人早就有自己的「咖啡」了,那就是奶茶。放眼我國所有的一二三線城市,凡是有購物街的地方,它可以沒有咖啡店,但一定不能沒有奶茶店。
曾有人拍過這樣一個畫面,短短200米不到的商業街上竟然開出了10多家奶茶店,基本上走兩步就是一家奶茶店。
目前,市面上的奶茶價格多數在10-20元檔之間,價格偏低的則在8元左右,價格較高的則能達到30元。
就在前不久,「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還登上了熱搜榜,價格竟然是52元。一時間不少男同胞們一臉懵的問:「現在的奶茶都這麼貴了?竟然要52元。」
其實,不管我們喝什麼奶茶,好像都把國內「奶茶鼻祖」香飄飄給忘了。這可是一家杯子連起來可以繞地球三圈的奶茶企業呀,這不禁讓人們開始發問:「為什麼人們寧願花30元買網紅奶茶也不願花3元買一杯香飄飄呢?」
1
香飄飄不行了?
實體奶茶店的火爆,總是給人一種香飄飄快不行的錯覺,那麼問題來了,香飄飄真的不行了嗎?
公司行不行,我們用數據說話,從2017年-2019年,香飄飄的營收分別為26.4億元、32.51億元、39.7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10.49%、23.13%、22.36%。公司淨利潤分別為2.68億元、3.15億元、3.47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0.63%、17.53%、10.39%。
這樣的業績雖然談不上亮眼,但是也絕對比一些普通企業優秀。尤其是在營收表現上,公司近三年的營收複合增長率依然超過了15%。
因此,如果我們說香飄飄不行了,這是完全不負責任的一種表述。
可能會有人說,你怎麼不拿香飄飄的2020年上半年報說事呢?
據悉,香飄飄上半年營收9.91億元、同比下降28%;淨利潤為虧損6388.24萬元,同比爆降371.5%。
如果從香飄飄的上半年報來看,香飄飄轉盈為虧,釋放出公司基本面變盤的信號。而公司之所以上半年業績表現不佳,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就是疫情的影響。
據悉,2020年第一季度,香飄飄營收為4.3億元,同比暴降48.61%,淨利潤為負8556.87萬元。而到了第二季度,公司營收則提高到了5.61億元,環比增長30.46%,淨利潤為2168.63萬元。
由此可見,香飄飄第二季度的表現要比第一季度好很多,後市依然可期。
值得注意的是,香飄飄上半年的果汁茶營收為3.57億元,經典系列只有3.36億元,果汁茶營收首次超過經典系列。
香飄飄果汁茶主要以Meco系列為主,最近幾年可以經常在一些綜藝節目的冠名中看到。反倒是曾經杯子連起來繞地球三圈的香飄飄經典奶茶很少見廣告了。
由此可見,香飄飄內部也注意到了公司主營產品的增長乏力,因此刻意將果汁茶更多的推向市場。
2
香飄飄的業績說明了什麼?
如果我們除去2020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香飄飄公司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弱,至少不至於用「日落西山」來形容。
但是如果從細分業務來看,公司的奶茶業務的確是增長緩慢,倒是重力打造的Meco果汁茶表現不錯,撐起了業績的增長端。
那麼問題來了,是不是現在的女生都太有錢了,以至於大家都更傾向於30元的奶茶而不是3元的香飄飄?
首先,奶茶的主要消費群體是年輕的女性,她們在消費上偏向於感性,口味至上。一般情況下,男生們買東西更喜歡性比價,女生則喜歡跟隨大眾。哪家店更多人排隊,她們就可能更願意去嘗試一下。相對於價格來說,她們更在意口味。
30元一杯的奶茶對他們來說很正常,因為要的就是這種feel,根本懶得去思考,店鋪可能一杯飲料就賺你27元(毛利潤)。
其次,香飄飄總給人一種年代感,帶有一點土味。說句不好聽的,即使香飄飄奶茶在大街上衝好免費去送給年輕女生喝,也沒有幾個女生會去喝,因為這會自我感覺很掉價。
可能是人們的潛意識在作怪,便宜的總是給人一種很low的感覺。
就像是小米手機,曾經在國內的手機市場大殺四方,一度衝到全國市場份額第一名,但是很快就降了下來。為什麼更多的人不再用小米手機?竟然是因為害怕別人覺得自己比較low。
接著,香飄飄並沒有給人新鮮感。為什麼可口可樂能夠持續經營100多年?按理說可口可樂也不算貴,年齡也很老,為什麼人們不會感覺它很土很low呢?
秘訣就是它一直在帶給人新鮮感,時尚感!
最後,人們真的在變懶。相比於現成的奶茶產品,誰還願意自己去手衝一杯奶茶呢?人們的懶已經超乎想像,這都是網際網路「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