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中村:曾是許多北漂青年的家,後被一場大火焚毀

2020-09-05 老王聊旅遊

文/老王聊旅遊(歡迎個人分享與轉載)

過去的,讓它過去,永遠不要回顧;未來的,等來了時再說,不要空想;我們只抓住了現在,用我們現在的理想,做我們所應該做的。

17年冬天,一場大火把當時的北京城弄得人心混亂,火災位於西紅門鎮新建村,一場大火讓這世界上失去了19條鮮活的生命,也正因為如此,那年冬天,整個北京都在治理隔斷房,公寓房,各個經常租房的地方也都面臨著迅速拆遷整改的命運

當年的新建村,400-500元就可以租到一間十幾平米的單間,大火發生之後,國家迅速整治整改違章建築,因此徐徐多多的年輕人便失去了價格低廉的住所,不得不在寒冷的冬天提上行李開始找房子,那年冬天,好多人迫不得已的離開了北京。

今天咱們就來說下17年以前的新建村,首先說下它的地理位置,位於南五環和南六環之間的它不僅交通相對比較方便,而且周邊有眾多的大型企業和單位,就單單是附近上班的北漂人員就佔很多數,而複雜且龐大的人流量帶來的就是各式各樣的攤販,小店,和交通擁擠。這裡有數不勝數的房東和二房東,到處貼滿了租房的小標語。

而現在的新建二村,雖然仍舊有一點點曾經的痕跡,但經過我們國家政府的大力改革整治後,已經變得煥然一新,很多新蓋的樓盤和小區也開始向外兜售,曾經活躍的街道也顯得有點冷清,曾經不管是網上還是街道上都遍布的租房廣告,現在也蕩然無存。

當年的冬天真的挺冷,也曾在網上看見過排著長隊的眾人提著行李箱,挨個打車前往自己下一個居所,當時也曾有人怪過政府不管他們,但是沒有血的記憶,怎麼能記住這些事情呢?因很多房東斂財,當時的新建二村,租戶基本是不是的跳閘,斷電,每天的生活都是跳閘,手動合住,然後繼續跳閘,也許那樣下去,就算不在那個冬天出事,那麼遲早也會在其他時候出事。

(所以說租房子的時候一定要看好哦,看價格的同時也要注意各種防火設施夠不夠齊全,電路是否安全)

而現在的北京,不管是城中村還是小區房也好,都好了很多很多,不僅政府不允許隔斷房的存在,而且就連城中村的所有房東都在搶裝防火防煙設施,居住環境和安全係數都高了好幾個等級。

所以說,這就是生活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你只有接受短時間的窮途末路,才能面對長時間的寬闊大路。

相關焦點

  • 北京「心酸」城中村,曾是10萬「北漂」的家,卻難逃拆遷「命運」
    北京作為我們中國的「名片」,它的一舉一動都代表著國家特色,代表著人民理想,更代表著光明的未來。在我們看來,北京無疑是美好的,是繁華的,是迷人的,吸引了無數年輕人前往拼搏,這些外來的打工人口被稱為」北漂「,為了生存,為了奮鬥,為了」衣錦還鄉「,這些人都承受了不少的壓力。
  • 北京曾經最大的城中村,北漂的初入之地,北漂真的無家可歸了嗎?
    城中村想必是大多數人在一座新的城市中的家,是一個可以給你溫馨的家。城中村可能我們看到了髒亂差,但更多的是看見很多人的希望,是在這座城市中活下去的資本,只有活下去才能談更好的發展。這裡車水馬龍,人山人海很是溫馨。首都北京經濟文化繁榮,一直是我們北漂的首選之地。
  • 超美城中村,上萬北漂者匯聚在此,構成北京一道靚麗風景線
    「城中村」這個名字肯定是不陌生的,畢竟城中村的房子比較便宜,而很多北漂人來到北京之後的第一站就是在城中村當中找一個住的地方,剛來北京的北漂生活肯定是非常艱難困苦的,有很多北漂的人在北京住的第一個地方可能是地下室,不過城中村大部分出租屋比起地下室來說環境好多了,城中村的發展也早已經不是我們想像當中的小村落的模樣了,甚至在這個大城市當中還能夠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今天就給大家帶來北京的一個城中村。
  • 6000元在北京安一個家 北漂青年建中國最小蛋形蝸居
    6000元在北京安一個家 北漂青年建中國最小蛋形蝸居 北漂青年建中國最小蛋形蝸居北漂青年建中國最小蛋形蝸居 目前,大城市生活的高房價讓年輕一代的80後們壓力重重,不堪重負。
  • 北京「最難忘」的城中村,北漂者的集聚地,「包夜」僅20元
    說起北京,你能想到的一定是高樓大廈和繁忙的都市生活。在大城市生活的壓力很大。誠然,小編在北京工作時感受頗深。北京充滿了無限的機會,但第一個問題是你能在北京生存下來。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生存,住房成了首要問題。不少剛去北京的「北漂」被高昂的房租嚇壞了。但這只能說明他們並沒有找到合適的租房地點。
  • 北京最神秘的城中村,各大網紅的集聚地,成就了無數的北漂女孩
    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北京最神秘的城中村:百子灣。這裡之前就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可是隨著時代的進步,這裡逐漸的發展成為了城中村。這裡與城市接軌後,自然也就迎來了一大批的外來人口。這裡已然是一副都市的樣貌,可是從總體的意義上來講,這裡就是一個城中村。
  • 北京「最溫柔」的城中村,北漂者的集聚之所,"包夜"不過25元
    在這裡生活的時候,我們能夠明顯地感受到一些壓力,小編的朋友申申在就北京生活過一段時間,她告訴小編北京的確給了人們無限的幻想,在這裡白手起家成功的人,不在少數 。可是大多數的人卻還是沒有結果灰溜溜的回到了家鄉,在這座城市中生活的時候,會有很多的機會。不過機會也是需要把握的,若是抓不住的話,想起這個機會的時候,可能還會讓自己懊惱。
  • 北京一難忘的城中村:出租屋又黑又擠,如今已被拆,卻讓人懷念
    文/城中村發生的那些事兒(歡迎個人分享與轉載)人生即是一場充滿意義的旅行,背起行囊轉身滿眼滄桑相信很多人都曾有在北京求學或者打工的經歷,這座城市也是許多人對大城市的啟蒙理解,讓一些初入社會的新人見識了都市的繁華以及人情的冷暖
  • 北京極受歡迎的城中村:出租屋小破擠,仍擋不住「北漂」扎堆
    而在大多城市中,市中心的居民樓價格相對較高,也是大多數年輕人初入社會難以支撐的,於是大多會選擇在城附近的城中村落腳,環境自然不如年輕人們所想像的那樣滿是理想化主義的色彩,畢竟在年輕人心中,對社會懷有著許多的想像,會幻想著自己的住宅或者自己租住的地方就像電視中所演的那般寬敞明亮,綠化,治安等自是不必多說擔心。
  • 天洋集團周政:北京LOGO,北漂青年安家的上上之選
    北京,是一座夢想之城,吸引著無數追夢的年輕人。然而,一面是高昂的房價,一面是不想輕言放棄的夢想。哪裡,才是一個兼顧麵包與理想的地方?於是,「燕郊」這片比北京更靠近北京的價值之地,成了眾多北漂青年安家的上上之選。
  • 記憶中的北京城中村,令人揮之不去
    北京有古城的千年傳統文化,也有國際大都市的現代文化。在人們的印象中,北京國際大都市文化有國貿CBD商業圈,有國家大劇院,有鳥巢。傳統文化有著名的故宮皇家歷史文化,也有北京老白姓胡同文化。大家唯獨沒有想到北京還有另外一種文化,那就是位於北京城鄉結合部的城中村文化。不過這種城中村的文化是時代發展的產物,也隨著時代的發展正逐漸在消失。
  • 北京一荒涼的城中村,租客在不斷的減少,卻等不到拆遷
    「北漂」是幾年前就已經紅爆網絡的詞語了,它見證和陪伴著很多的80和90後的人員成長,相信大家對於這個詞語是並不陌生的。它一度在大眾觀賞的電影,電視劇作品之中頻繁的出現著,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員,開始熟知這個群體,它的存在好像令我們的生活更加的詩意化了一些。即使是現在,大家每當踏上前往北京地區的火車,高鐵,飛機的時候,都會很自然地說上一句前去北漂了。
  • 北京一城中村,曾以髒亂差「最著名」,如今已經徹底消失
    ,經濟科技發達,歷史文物也是眾多,光是舉世聞名的長城就足以讓許多外國人對於北京流連忘返了,更別說是北京的繁華和發展速遞。:五道口八家城中村。八家城中村究竟有多出名,曾經在北京的人都知道,他們也會這麼跟你解釋這座城中村:「就這麼說吧,五道口有多出名,八家就有多出名。」
  • 北京「最知名」城中村,隱藏在市區CBD旁,被稱奮鬥者聚集地
    談到祖國的首都北京,即使沒有去過的人心中也不免發出嚮往與期待之情,這座全國人民心目中的「聖地」,在過往主要以它獨一無二的政治歷史地位吸引著無數外來人前去參觀,而在如今市場經濟的環境下,越來越多的人前往北京更多的是為了自己今後美好的生活,而在這座繁華的都市裡拼搏奮鬥。
  • 義大利佛羅倫斯大火,62家華人工廠被焚毀,不能排除有人故意縱火
    據義大利媒體報導,6月18日義大利佛羅倫斯的一處工業區發生火災,有62家華人工廠在大火中被焚毀,當地媒體初步估計每家工廠的損失都在10萬歐元以上,雖然部分中國商戶遭受了重大財產損失,所幸並無中國公民傷亡。目前大火已經被撲滅,究竟是意外失火還是有人故意針對華人工廠縱火,當地警方正在調查。
  • 臺灣「北漂」青年:「青春與大陸連接在一起」
    新華社北京5月2日電(記者李寒芳 尚昊)「年輕時在哪裡,有多重要?」這是微信上一篇閱讀量超過10萬次的文章題目。在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就讀博士的許晉銘已經作出了選擇,他的理想是畢業後在大陸找一份教職。  「五四」青年節前夕,新華社記者採訪了幾位在北京就學、工作、創業的臺灣青年。
  • 那個北漂人的家園-分鐘寺,變成了一片廢墟
    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是很多年輕人嚮往的地方,也是很多北漂人北漂開始的地方。在這裡寸土寸金,每個地方的租金都是相當高的,像繁華的三裡屯、西單、中關村等等地方。然而在北京三環內也有著這樣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是北京「最大」的城中村-分鐘寺。
  • 北京像素:3萬北漂的蜂巢,暫時安放尊嚴和夢想
    因為相對而言單價低,面積小,「商改住」市場成熟,關鍵是不限購,北京像素曾是北漂一族剛需型住宅的替代品。在地鐵6號線草房站北邊這片商住LOFT集群上,單位面積內分布著最多的年輕「北漂」,藏龍臥虎。這裡也是草房地鐵站附近唯一有「設計感」的建築群:外牆刷有紅綠藍三原色,呈凹凸面,活像一個個蜂巢;若從高空看,蜂巢又排列成了大風車。
  • 實拍蝸居地下室的北漂青年男女,孤單寂寞是常態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北漂一族也是越來越多,特別是那些懷揣著夢想的當代青年男女,他們在那裡尋找著機遇,渴望著成功。
  • 北京一處城中村:雖紅男綠女雲集,卻被稱「成年人的世界」
    北京一處城中村:雖紅男綠女雲集,卻被稱「成年人的世界」據說北京的三環以內都已沒有城中村很多初到者都會疑惑:這樣一片破破爛爛的城中村,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紅男綠女雲集?」,雖然名義上都是打工者,但「北漂」卻比「廣漂」、「滬漂」等多了一重含義,他們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心懷藝夢的逐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