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心酸」城中村,曾是10萬「北漂」的家,卻難逃拆遷「命運」

2020-12-24 小周的詩和遠方

文/小周的詩和遠方 (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

慢慢亦漫漫,燦燦亦燦燦,我們旅行的步伐從未停歇

提起北京市,大家一定會想起這裡繁花似錦的城市盛況,會想起這裡地道熱情的北京土著,會想起這個令我們驕傲的「中國首都」。北京作為我們中國的「名片」,它的一舉一動都代表著國家特色,代表著人民理想,更代表著光明的未來。在我們看來,北京無疑是美好的,是繁華的,是迷人的,吸引了無數年輕人前往拼搏,這些外來的打工人口被稱為」北漂「,為了生存,為了奮鬥,為了」衣錦還鄉「,這些人都承受了不少的壓力。

北京市消費高、節奏快、壓力大,讓許多年輕人都苦不堪言,但是這座繁華都市帶來的誘惑實在太大了,就算再苦再累,人們也不願意離開。高額的房租令人望而卻步,價貴的美食令人戛然止步,北京的東西就一個字:貴!於是,這些」北漂「一齊湧入了城中村內,畢竟,城中村不僅離市區近,且消費低,人們都可以承受得起。五環旁邊的史各莊就成為了年輕人租房子的首選地區,成為了他們在北京溫暖的」家「,據說,史各莊裡容納了10萬」北漂「,人口密度大。

史各莊的名字非常接地氣,它的生活環境更接地氣,充滿著濃濃的人間煙火氣,十分熙攘。史各莊房租便宜,物價便宜,在這裡吃一碗麵只需要6元錢,滿足了多數打工人的省錢需求。一到夜幕來臨,史各莊燈火通明,街上的男男女女說笑打鬧,小攤商販絡繹不絕,非常熱鬧,一直到凌晨還是如此,」人眼煙火氣,最撫凡人心「這句話說得真是不錯,史各莊容納了10萬」北漂「,給了他們一個溫暖的家,撫慰了他們疲憊的心靈。

來北京打工的大多都是年輕人,現代的年輕人有三個特點:抗壓能力弱、容易疲倦、不想受約束,來到大都市的他們可能並不能很快適應,城中村就給了他們一個良好的過渡階段,可以讓這些」北漂「逐漸適應忙碌的生活,讓他們充滿動力,史各莊村離市區近,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年輕人在村裡住得很舒服,很安靜,最重要的是,這個村莊治安做得比較好,女孩子也不用太擔心安全的問題,可以放心居住。

為了加快城市建設,也為了美化市容市貌,城中村的拆除是勢在必行的一件事,北京市的眾多城中村也開始慢慢的走向破敗和消亡,令人惋惜,史各莊村也難逃拆遷的」命運「,只能跟隨著時代的大流,孤獨的前進著,不管它最終是什麼命運,這個村子依然是那些年輕人的溫暖的」家「,承載著他們美好的夢想,和脆弱的心靈,現在驟然聽說要拆遷的消息,實在令人唏噓。

聽小編說了這麼多,大家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呢?歡迎大家回答。

大連某小島毒蛇遍地,驚恐之餘滿是好奇,它們從哪兒來?

深圳「堅強」城中村,為等拆遷堅守20年,最終結果敲定:屹立不倒

柳州一釘子戶,為增賠款「頑固抵抗」,最終結果敲定:得不償失

合肥老年大學走紅,容納3萬多人的老年學府,2020年正式「開學」

相關焦點

  • 廣州「心酸」城中村,為等拆遷苦守10年,現狀:村民頭髮都白了
    廣州市雖然繁榮,但繁榮的背後難免不會出現一些不足,城中村作為每個城市都特別頭疼的「瘡疤」之地,它們的拆遷之路是非常漫長的,就算在廣州市這樣的「完美城市」,也還是會有城中村的出現,為了優化市容市貌,也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改善村民的生活環境,對城中村進行拆遷改造是一件勢在必行的事情,所以,很多城中村都逃不過消亡的命運,但廣州市的洗村卻是一個例外,遲遲等不到拆遷的到來
  • 北京曾經最大的城中村,北漂的初入之地,北漂真的無家可歸了嗎?
    城中村想必是大多數人在一座新的城市中的家,是一個可以給你溫馨的家。城中村可能我們看到了髒亂差,但更多的是看見很多人的希望,是在這座城市中活下去的資本,只有活下去才能談更好的發展。這裡車水馬龍,人山人海很是溫馨。首都北京經濟文化繁榮,一直是我們北漂的首選之地。
  • 北京城中村:曾是許多北漂青年的家,後被一場大火焚毀
    17年冬天,一場大火把當時的北京城弄得人心混亂,火災位於西紅門鎮新建村,一場大火讓這世界上失去了19條鮮活的生命,也正因為如此,那年冬天,整個北京都在治理隔斷房,公寓房,各個經常租房的地方也都面臨著迅速拆遷整改的命運
  • 鹹陽一城中村要「時來運轉」,拆遷正在進行時,村裡居民有福了
    近幾年來,城中村無人整頓,環境變得極其糟糕,甚至變成了一座城市「美麗臉龐上的醜陋疤痕」,非常令人頭疼,如果再將其放任不管,不僅城中村裡的村民會叫苦連天,而且城市的美觀度也會逐漸下降。其實,城中村並不是都一無是處,但是那些帶來不好影響的城中村必須要整頓,為了城市,更為了人民的生活福祉,城中村的拆除是勢在必行的一件事情。在陝西省鹹陽市就有一片」髒亂差「的城中村群體——鹼灘片區。
  • 北京一荒涼的城中村,租客在不斷的減少,卻等不到拆遷
    「北漂」是幾年前就已經紅爆網絡的詞語了,它見證和陪伴著很多的80和90後的人員成長,相信大家對於這個詞語是並不陌生的。它一度在大眾觀賞的電影,電視劇作品之中頻繁的出現著,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員,開始熟知這個群體,它的存在好像令我們的生活更加的詩意化了一些。即使是現在,大家每當踏上前往北京地區的火車,高鐵,飛機的時候,都會很自然地說上一句前去北漂了。
  • 超美城中村,上萬北漂者匯聚在此,構成北京一道靚麗風景線
    城中村這個詞語大家應該已經不陌生了,尤其是在很多的大城市當中,因為經濟快速的發展,所以有不少的地方已經拆遷改造成了高樓大廈,但是在這些高樓大廈當中,還有一些村子依然保留並存在著,城中村也找到了一個在大城市當中發展的路線,而城中村一般出租房的價格都比較低廉,所以有不少外地人都會匯聚在城中村當中。
  • 北京"最難辦"城中村,拆遷4年才完成一半,或將成為新地標
    還有一些人,不甘於自己城市的發展,想要去北京大展拳腳,於是,在人們的印象中,就有了"北漂"這樣的字眼。對於這些北漂,在城市中,最熟悉的就是城中村。北京作為我國的首府,城中村未免就是老舊影響市容的一個存在,所以,北京在不斷的發展之中
  • 天津「留不住人」的城中村,租客急劇減少,拆遷之路遙遙無期!
    天津「留不住人」的城中村,租客急劇減少,拆遷之路遙遙無期!大城市是基礎設施建設和就業的機會,上面比農村有9個發展前景,因為嚮往美好生活的年輕人往往選擇離開家鄉在外面工作。這些在外面打工的人沒有房間,所以在人們的生活中出現了流浪他鄉、各種北漂、上海漂等頭銜。作為流浪者,我沒有很多錢,可以去租環境好的小區。 我只住在城中村這樣的地方。 這裡生活條件不好,因為房租比較低。天津近年來城市化發展迅速。
  • 深圳最大的城中村,15萬打工者的聚集地,拆遷以後他們該何去何從
    這裡曾是打工者的首選,但是近幾年看來,深圳慢慢的淡出了打工者的視線。在深圳有一個城中村,叫白石洲。它號稱深圳最大的城中村,這裡的人口頂峰曾達到15萬人!但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異鄉人,這裡的原住居民非常少。可以這麼說,最大的老闆就是白石洲的房東了,因為這裡有15萬人給他們「打工」。在這麼小的面積下住這麼多人,怎麼做到的?
  • 北京三環城中村:住的是窮人 拆遷說了十餘年
    操著地道北京口音的老人們說這裡是北京的舊城,廢品店老闆說這裡是個破爛市場,外地來的三輪車師傅管這叫「城中村」。貧窮、髒亂、治理無序和拆遷困難,是「村裡人」討論最多的話題。  住在村裡的都是窮人  下午,無事可做的男女老少穿著背心和拖鞋,在巷子裡閒逛閒聊,雜貨店店主和飯館的老闆娘斜坐在陰暗破舊的店鋪邊,拿著扇子睡著了。
  • 北京朝陽藝術區難逃拆遷命運 藝術家位置在哪裡?
    去年夏天,北京市朝陽區啟動了「推進城鄉一體化暨土地儲備」的工作動員會,涉及拆遷的有金盞鄉、崔各莊鄉等7個鄉,涉及土地達30餘平方公裡,這一區域內有10多個藝術區。  時間過去了一年,藝術區的拆遷毅然前行。日前有消息透露:包括798在內的近20個北京朝陽區的藝術區被劃入拆遷範圍。  這是不平靜的一年。
  • 廣州一「心酸」的城中村:「危房」隨處可見,拆遷卻遙遙無期
    對於平常人而言,如果你想很體面地生活在這個繁華的城市中,必須經歷過不體面的生活,這些事情在城中村是非常能夠體現出來的,而且這裡也是人們最容易忽略的一個地方。在城中村內,有很多大家都想像不到的場景。在街道上亂排放的汙水,樓層與樓層之間亂拉的電線,還有很多連最基本的垃圾場和生活區的分類都規劃的非常混亂,這些在城中村中都是最常見的場景。
  • 聚焦北京三環城中村:住的是窮人 拆遷說了十餘年
    操著地道北京口音的老人們說這裡是北京的舊城,廢品店老闆說這裡是個破爛市場,外地來的三輪車師傅管這叫「城中村」。貧窮、髒亂、治理無序和拆遷困難,是「村裡人」討論最多的話題。  住在村裡的都是窮人  下午,無事可做的男女老少穿著背心和拖鞋,在巷子裡閒逛閒聊,雜貨店店主和飯館的老闆娘斜坐在陰暗破舊的店鋪邊,拿著扇子睡著了。
  • 廣州「心酸」城中村,曾經是外鄉人的「避風港」,如今租客稀少
    目前來看 我國許多城市中的城中城並沒有等來政府的拆遷,而是繼續的守在城市的一隅,等待機會。像是很多大城市,比如上海、深圳、 北京等地,城中村的現象也十分常見。因為城市的發達,就業崗位較多,大城市中有著小城市無法比擬的就業優勢,所以吸引了無數外鄉人來此務工,但是在大城市中寸土寸金,房租昂貴,這些外鄉人為了省錢,所以就選擇城中村的房屋進行租賃,一是比較便宜,二是距離也不遠。在廣州就有一座這樣的城中村,那就是棠下村。
  • 北京一難忘的城中村:出租屋又黑又擠,如今已被拆,卻讓人懷念
    文/城中村發生的那些事兒(歡迎個人分享與轉載)人生即是一場充滿意義的旅行,背起行囊轉身滿眼滄桑相信很多人都曾有在北京求學或者打工的經歷,這座城市也是許多人對大城市的啟蒙理解,讓一些初入社會的新人見識了都市的繁華以及人情的冷暖
  • 北京「最難忘」的城中村,北漂者的集聚地,「包夜」僅20元
    說起北京,你能想到的一定是高樓大廈和繁忙的都市生活。在大城市生活的壓力很大。誠然,小編在北京工作時感受頗深。北京充滿了無限的機會,但第一個問題是你能在北京生存下來。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生存,住房成了首要問題。不少剛去北京的「北漂」被高昂的房租嚇壞了。但這只能說明他們並沒有找到合適的租房地點。
  • 武漢曾最大城中村:10萬「漢漂」集聚此地,現如今拆遷成大難題
    因此他們只能是來到城中村生活。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武漢曾經最大的城中村:華安裡。隨著越來越多的二手房東的出現,在城中村居住的人,也是越來越少。相信有過大城市打工經歷的人,都是可以理解這件事情的。尤其是近年來,二手房東越來越多,最重要的是對於這種現象的出現,還是很難改變的。
  • 北京最神秘的城中村,各大網紅的集聚地,成就了無數的北漂女孩
    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北京最神秘的城中村:百子灣。這裡之前就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可是隨著時代的進步,這裡逐漸的發展成為了城中村。這裡與城市接軌後,自然也就迎來了一大批的外來人口。這裡已然是一副都市的樣貌,可是從總體的意義上來講,這裡就是一個城中村。
  • 那個北漂人的家園-分鐘寺,變成了一片廢墟
    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是很多年輕人嚮往的地方,也是很多北漂人北漂開始的地方。在這裡寸土寸金,每個地方的租金都是相當高的,像繁華的三裡屯、西單、中關村等等地方。然而在北京三環內也有著這樣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是北京「最大」的城中村-分鐘寺。
  • 北京萬壽寺附近城中村開始拆遷 將恢復明清原貌
    佟一博/攝北京的文物古蹟眾多,其歷史價值舉世公認。然而,很多重要古建的周邊環境並不盡如人意。日前,市政協委員汪舟同本報記者一起走訪調查了萬壽寺等重要文保單位的周邊環境狀況。有關部門表示,萬壽寺、大鐘寺等周邊環境將進行綜合治理,萬壽寺東側的城中村開始拆遷,將恢復明清歷史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