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億年後地球會是什麼樣?盤點 4 種可能的超級大陸猜想

2020-12-18 IT之家

北京時間12月5日消息,地球固體部分的最外層,即我們每天行走在上面的地殼,其實是由一些大大小小的「碎塊」組成的,就像一個破損雞蛋的外殼。這些碎塊在學術上稱為「板塊」,每年都在以幾釐米的速度移動。時不時地,它們會組成一片超級大陸,保持幾億年後再各自分開。

接下來,這些板塊互相遠離,各自分散,經過4到6億年後,它們又會重新組合在一起。距離我們最近的超級大陸是盤古大陸(Pangea),大約形成於3.1億年前,並在1.8億年前開始分離。

科學家稱,下一個超級大陸將在2到2.5億年內形成,因此我們目前正處於板塊從分離走向重組的過程當中。問題是:下一個超級大陸將如何形成?為什麼?

▲在澳利加大陸的猜想中,澳大利亞將位於新超級大陸的中心。

關於下一個超級大陸的形成有4個基本猜想:新盤古大陸(Novopangea)、終極盤古大陸(Pangea Ultima)、澳利加大陸(Aurica)和阿美西亞大陸(Amasia)。這些大陸的形成取決於不同的過程,但最終都與盤古大陸如何分離,以及今天各個大陸如何運動有關。

盤古大陸的分裂導致了大西洋的形成,目前這個大洋仍然在不斷地變寬,而太平洋也因此變得越來越窄。太平洋邊緣有一圈俯衝帶,洋底被拖入板塊下方,進入地球內部。在那裡,古老的海床被「回收」並進入了火山噴流。太平洋東西兩側的俯衝帶也是當前世界上最活躍的火山帶和地震帶之一。

▲位於大西洋的兩個小型俯衝島弧可能會沿著美洲東海岸分散出去,導致再一次形成盤古大陸,即終極盤古大陸。

相比之下,大西洋有一條正在產生新海洋板塊的大洋中脊,但只具有兩個俯衝帶:位於加勒比海的小安的列斯群島弧和南美洲與南極洲之間的斯科舍島弧。

科學家認為,這4個場景中最可能出現的是新盤古大陸,因為它是根據目前大陸板塊漂移的方向做出的推測,而另外3個大陸則假設有別的過程參與其中。Aurica大陸的形成需要有新的大西洋俯衝帶;終極盤古大陸的形成則要求大西洋停止擴張並開始閉合,與目前的趨勢相反;阿美西亞大陸的形成則需要盤古大陸在地球內部留下某些異常。

▲除南極洲以外的其他大陸可能將繼續向北移動,最終集中在北極,形成名為「阿美西亞大陸」的超級大陸。

研究地球板塊構造未來的趨勢迫使我們不斷推進知識的邊界,並思考這些過程在長期時間尺度上如何塑造地球。此外,這些研究還將引領我們在整體上思考地球系統,並提出一系列問題:下一個超級大陸的氣候是什麼樣的?海洋環流將會如何調整?生命將如何演化和適應?這些問題不僅進一步推動了科學的邊界,也擴展了我們對未來地球的想像。

新超級大陸的模樣

新盤古大陸

假設今天地球上板塊運動的趨勢不變,那麼大西洋將繼續擴張,太平洋將繼續閉合,最終下一個超級大陸將形成於盤古大陸的對蹠點位置。

美洲將與向北漂移的南極洲碰撞,然後撞上已經結合在一起的非洲和歐洲。這個新形成的超級大陸就是所謂的新盤古大陸。

終極盤古大陸

大西洋可能還會繼續擴張,但是速度會逐漸減慢,並在未來某一時刻開始閉合。位於大西洋的兩個小型俯衝島弧可能會沿著美洲東海岸分散出去,導致再一次形成盤古大陸,即美洲、歐洲和非洲重新結合在一起,形成名為「終極盤古大陸」的超級大陸。

這個超級大陸將被一個超級太平洋包圍著。

澳利加大陸

然而,如果大西洋形成了新的俯衝帶——這一過程可能已經發生——那太平洋和大西洋可能終將閉合,這意味著一個新的海盆將形成,取代這兩個大洋。

在這種情況下,目前的泛亞裂谷將從印度西部開始穿過亞洲,直達北冰洋,形成新的大洋。結果就是澳利加超級大陸的形成。由於澳大利亞目前正向北漂移,因此它將位於新大陸的中心,而東亞和美洲相對移動,使太平洋閉合。隨著大西洋的閉合,歐洲和非洲板塊也將和美洲結合在一起。

阿美西亞大陸

這一預測與另外幾種預測都完全不同。目前有幾個板塊都在向北移動,包括非洲和澳大利亞板塊。一些科學家認為,這種漂移是盤古大陸遺留在地球深處——地幔部分——的異常引起的。

由於這種向北的漂移,一些科學家推測,除南極洲以外的其他大陸將繼續向北移動。這意味著,它們最終將會集中在北極,形成名為「阿美西亞大陸」的超級大陸。在這一場景中,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部分將依然存在。

相關焦點

  • 地球在2億年後會變成什麼模樣?科學家給出的猜想你信嗎?
    尤其是人類進入工業時代之後,科技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的資源,而地球母親無私地奉獻出了自己保存了數十億年的各種資源。人類有了這些資源的支持,科技才能夠突飛猛進,才能夠走出地球探索宇宙。可是當我們大量消耗地球資源的時候,快速發展工業的時候,其實也在快速消耗地球母親的生命。於是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地球在2億年後會變成什麼模樣?科學家給出了幾種猜想,你認可嗎?
  • 2億年後亞美大陸合併?科學家預測有這兩種可能
    超級大陸是指由多個大陸組成的巨大板塊,預計未來2億年後出現。近期,科學家通過超級大陸改造模型模擬了地球的「深度未來」(deep future)景象,並在12月8日召開的美國地球物理聯盟年會上展示了該項研究。
  • 人類在地球上能存在多久?2.5億年後超級大陸形成人類或將消失
    像鱟這種物最早出現於4億年前奧陶紀的海洋動物至今仍然活在地球上。鱟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4億年從38億年前生命誕生到現在,地球上一共經歷了5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在這些滅絕事件中很多動物都沒有挺過來滅絕了。動物為什麼會滅絕呢?
  • 地質學家:地球2.5億年後再現「盤古大陸」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德國地質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學說在今天獲得廣泛肯定。很多人相信,在兩億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個大陸,那就是「盤古大陸」。隨著巖石圈板塊的移動,「盤古大陸」分裂開來,形成了今天的各大洲。 依靠當今科技手段的不斷成熟以及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發展,地質學家們現在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 遠古時代的地球大陸是什麼樣的?
    大陸並不一直都是如今的樣子,但是,地球上確實一直都有大陸。在地球45億年的歷史中,目前地球上展現的7個正式大陸的熟悉形態已經經歷了許多變換。許多科學家認為地球一開始是一個巨大大陸,像一塊骨頭一樣乾燥。板塊構造不斷地改變著大陸塊的位置;一些板塊被分開,形成新的陸地,另一些則相互碰撞,形成了高山,如喜馬拉雅山脈,並結合陸地。在地球歷史的幾個時間點上,所有的陸地地塊都被粘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超級大陸。最新的這些超級大陸被稱為「盤古大陸」,意思是「所有的土地」。
  • 美洲亞洲2億年內拼成超級大陸
    地質學家們認為,大約經過5000萬到2億年之後,地球表面的各大洲將匯聚成一個超級大陸,就像它們在地球過去的地質歷史上反覆發生過的那樣。並且,根據一項最新進行的計算機模擬運算顯示,北冰洋和加勒比海將成為這場宏偉變化中最先消失的部分。
  • 幾億年之後,地球會發生什麼變化?科學家推測將形成「超級大陸」
    但是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畢竟先知這種東西非常的虛幻縹緲,我們連明天會發生什麼都不知道,有怎會知道幾百年、幾千年甚至是幾億年之後的地球是什麼一番景象呢?上個世紀,一次非常偶然的機會,德國著名的地質學家魏格納發現,地球陸地上的海岸線幾乎都十分的吻合,特別是大西洋兩岸的海岸線,幾乎可以完美地吻合。
  • 地球曾經吞噬過超級海洋!6億年和10億年周期!
    羅丁尼亞是一個超大陸,早於更著名的盤古大陸,盤古大陸存在於3.2億至1.7億年前。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由澳大利亞珀斯科廷大學(Curtin University)的李正祥(Zheng-Xiang Li)領導的科學家們提出:超級大陸和超級海洋以交替循環的方式形成和分裂,有時會保護海洋地殼,有時會將其循環回地球內部。
  • 科學家預測,一個巨大的超級大陸在遙遠的未來可以主宰地球
    超級大陸——由多個大陸構成的巨型陸地——在2億年後可能再次出現在地球上,它們在地球上形成的地方可能會極大地影響我們星球的氣候。科學家最近用超級大陸改造模擬了這種"深未來"的地球觀,在12月8日於網上舉行的美國地球物理聯盟(AGU)年會上介紹了他們的發現。
  • 阿根廷《民族報》:兩億年後地球七大洲久別重逢
    阿根廷《民族報》10月28日發表文章,題目是「地球未來的超級大陸」,文章摘要如下。     2.5億年後,地球依然存在。此時人類早已消亡,但地球仍然是各種生命的家園。不過除了少數神秘的化石,沒有任何痕跡證明人類曾經在地球上存在。     如果我們拜訪這個未來的地球,將會發現它非常陌生,難以辨認。
  • 宇宙到底長什麼樣?科學家提出了三種可能的猜想,你認可哪一個?
    當人類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都會對宇宙不約而同想到兩個問題,一個是宇宙是如何誕生的?另一個則是宇宙到底長什麼樣?人類生存的這個世界是三維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任何物質都有其一定的形狀,即使像液態水它在不同的環境下也會呈現出不同的形狀。
  • 地球45億年的地質史中,盤古大陸並非唯一超大陸,也不是最後一個
    但地球構造板塊的持續運動引出了一個問題:地球會不會出現另一個盤古大陸?答案是:會。在地球45億年的地質歷史中,盤古大陸並非唯一的超大陸,它也不會是最後一個。3億年後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在整個爭論當中,這部分沒有太大的疑義。」
  • 「盤古大陸」疑似2億年後重現,科學家意外發現地球秘密
    一次比較偶然的事情,研究地球時有了意外的發現。事實證明,地球陸地上的一些海岸線非常相似,特別是大西洋兩岸的海岸線。所以,魏格納認為,地球的陸地在很久以前是整體統一的。學過地理的人一定或多或少了解大陸漂移理論。事實上,是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學說。由於地殼劇烈運動,現在的地球分為四大洋七大洲。
  • 一億年後人類會是什麼樣子!
    你有沒有想過,一億年以後,我們的地球會怎麼樣,地球還會存在嗎,人類會滅絕嗎,要是沒有滅絕,人類會進化成什麼模樣呢!我們今天一起來探索一下!猜想一 人類可以在水裡呼吸隨著全球變暖的不斷進展,最終南北兩極冰川消融,北極熊和企鵝成為了只能在動物園才能看到得動物,陸地面積不斷減少,人類被迫進化出腮,以適應在水裡生存!
  • 想像一下,假如地球上各大陸拼在一起,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這會導致全球性自然災害嗎?這種新的大陸會持續多久?你知道位於你腳下的土地正在移動嗎?七大洲都位於巖石圈板塊之上,這些板塊漂浮在熔化的巖漿上,其移動速度和指甲生長的速度一樣,雖然這種運動看似非常緩慢,但慮到地球有45億年的歷史,各大洲已改變了它原有的面貌,有時在強大的碰撞中相互融合,有時彼此解體。
  • 超級地球是什麼樣的?
    超級地球是什麼樣的? 作者:劉慧根 2015年3月11日,英國天文學家發現「超級地球」。比如行星「克卜勒10b」,有4.6個地球那樣重,直徑大概是地球的1.4倍,但它距離中心恆星特別近,不在宜居帶內。又比如「克卜勒5b」,是質量非常大的行星。它的質量有地球的600倍左右。它被濃密的氣體包裹,溫度可能達到1600℃,也不可能存在生命。所以按照前面生命產生的兩個重要條件進行篩選,一共只有10多顆行星,大約2%左右,可能是「另一個地球」。
  • 10張圖看盡地球6億年板塊「漂流史」,未來,我們何去何從?
    對於古老闆塊的名稱有很多種,為了大家易於理解,我就按現在的板塊名稱來描述吧。 2、4.3億年前(志留紀)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之前的奧陶紀末期(4.4億年前),地球發生了第1次物種大滅絕,地殼的巨大變化估計是這一事件的罪魁禍首。 3、4億年前(泥盆紀)
  • 黃石火山一旦超級爆發 溫哥華會變成什麼樣?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資料,超級爆發等於每秒1000枚廣島原子彈爆炸,可能造成大面積破壞。一旦黃石火山超級爆發,溫哥華會變成什麼樣?最新一項研究分布圖說明黃石超級火山噴出的塵埃至少在空中噴發逾一個月,對北美洲造成很大的影響。下面分布圖由美國地質調查局使用2001年1月開發的風力信息新模型生成。
  • 地球出現過超級文明嗎?姆大陸上的人們到底去了哪裡?
    地球出現過超級文明嗎?姆大陸上的人們到底去了哪裡? 說道地球上的文明,大家肯定不會認為我們現在的人類是地球上的第一個文明,但是受到現在科技實力的限制,再加上出土資料的匱乏,人類對於史前文明一直是處於猜想階段。包括三葉蟲化石上的人類腳印,28億年前的金屬球等等讓考古學家們為之著迷。
  • 地球曾下過一場超級暴雨,雨過天晴,地球已經被另一種動物佔領!
    第二場大暴雨則發生在2.34億到2.32億年前,它有兩個結果,一個是導致了大量生物的滅絕,另一個結果則直接導致了恐龍的崛起,這個答案是不是有些詭異?但歷史就是這樣發生的! 三疊紀早期,地球上的大陸還連成一片(盤古超大陸形成於二疊紀末期),三疊紀初期已經有部分已經分裂,但大陸仍然是沒有完全散開,這會導致什麼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