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冰冷堅硬的鋼筋水泥叢林裡出沒,在川流不息的車水馬龍裡穿梭,喧囂的城市讓人無處遁形,匆忙的腳步讓心靈無法安息。
如果你感到疲倦又茫然,那麼,是時候在一個灑滿陽光的午後,或者寧靜柔白的燈下,窩在沙發,或者靠在床邊,打開一本書,走進廣袤無垠蒼涼粗獷的大漠,感受世界另一端迥然不同的鮮活生命,品味一個個令人忍俊不禁或者悲喜交加的故事,如同欣賞一支支時而歡快,時而哀傷的旋律。
你在纏綿的風沙中蕩滌,在落日的駝影中徘徊,在璀璨的星空下流淚.直到最後一頁,你蓋上書本,長長地吐出一口氣,心靈終於在這場放逐中得到喘息。
這就是三毛的散文故事集--《撒哈拉的故事》的魔力。
這本書出版至今,已過去40多年了,至今餘熱不減。它在華語世界掀起了「三毛熱」,喚起了無數人心中的撒哈拉之夢,它也被譽為流浪文學的經典之作。
三毛,這個有著一頭溫柔長發,聲音甜美的臺灣女作家,骨子裡是一個追求自由到處流浪的異鄉人。
她走過很多城市和鄉村,直到有一天,她翻到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上介紹撒哈拉沙漠的那一頁,她說:「我只看一遍,我不能解釋的,屬於前世回憶似的鄉愁,就莫名其妙,毫無保留的交給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
於是,她與愛人荷西雙雙走進撒哈拉,在沙漠艱苦的生存條件下,經營著有聲有色的生活。
著名作家白先勇這樣評價:「三毛創造了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瑰麗的浪漫世界,裡面有大起大落生死相許的愛情故事,引人入勝不可思議的異國情調.」
今天,就帶我大家一起走進三毛在撒哈拉的生活。
1.詩意地棲居,在貧瘠的大地
撒哈拉沙漠氣候惡劣,物資奇缺,偏僻荒涼。三毛和荷西租住在墳場對面極窄小簡陋的房子裡。
沒有家具,荷西薪水微薄,物價奇高,只能湊合買幾樣必需品。買十公升淡水要在在烈日下提著走很遠的路。
在沙漠的第一夜,三毛縮在睡袋,荷西包著薄毯,兩人躺在鋪了一塊帆布的水泥地上,在近乎零度的氣溫下凍到天亮。
如果說物質條件的艱苦尚且可以忍受,蝕骨的孤獨卻讓三毛軟弱。在大多數沒有電的陰冷的夜晚,她獨自一人聽著窗外如泣如訴的風聲。
荷西周五從工地回來,到周日晚上就要離開家。荷西走了,她一聽到門被帶上的咔嗒聲,就會流著淚衝出去哀求他留下。
大多數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往往會忍受不了,落荒而逃,恨不得馬上飛回繁華富足的現代化城市,投入舒適整潔的家園的懷抱。
而三毛卻並不氣餒,她覺得這只是自己在適應撒哈拉生活中的一點小小的挫折,她說:「生命的過程,無論是陽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嘗嘗是什麼滋味,才不枉來走這麼一遭啊!」
她與荷西積極裝修愛巢。荷西頂著烈日和寒風用棺材板做好了各種簡單的家具,把牆刷成白色。
三毛用各種材料組裝了漂亮的沙發。書架漆上褐色,擺上書籍,掛上燈罩,貼上書法。
三毛又獨具匠心,把廢棄的汽車外胎做成一個舒適的鳥巢坐墊,深綠色的水瓶裡插上一叢荊棘,營造出強烈痛苦的詩意,甚至汽水瓶,也塗上印第安人似的圖案和色彩。
總之,經過不懈努力,終於把他們的愛巢布置得舒適清潔而美麗,成了沙漠裡最美麗的家庭,一個藝術的宮殿。
貧瘠的生活,在有心人的澆灌下,終於開出絢麗的花來。這正是詩意的棲居啊。
我們總是抱怨生活艱難,但三毛初到撒哈拉的生活才是真正的艱難困苦,可以說是糟糕透頂。可是她沒有怨天尤人,冷靜地接受這一切,樂觀頑強地儘自己最大努力去改變現狀,最終創建了一個舒適快樂的小窩。
相比之下,我們不禁汗顏。屠格涅夫在《獵人筆記》中說:「任何不幸都是可以承受的,沒有走不出的困境。」
當我們對現狀不滿,深陷困境時,與其自怨自艾或者怨天尤人,還不如振作起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一點點做出改變,直到成功。
2.充滿熱愛的生活,就是詩和遠方
在我們的印象中,沙漠就是無邊無際的黃沙,單調荒涼。
而在三毛的眼中,卻美得不可方物:「早晨的沙漠,像被水洗過了似的乾淨,天空是碧藍的,沒有一絲雲彩,溫柔的沙丘不斷地鋪展到視線所能及的極限。在這種時候的沙地,總使我聯想起一個巨大的沉睡女人的胴體,好似還帶著輕微的呼吸在起伏著,那麼安詳沉靜而深厚的美麗真是令人近乎疼痛的感動著。」
沙漠在她的眼中好似有了生命,美得令人窒息。
因為三毛不僅僅是用眼睛看的,她更是用一顆熱愛的心去感受的。當一個人沒有用心的時候,再美的風景也是過眼雲煙,而用心去感受時,風吹過樹葉,小草吐出嫩芽,每一個平凡的景致都是難以言說的感動。
三毛也熱愛平凡生活的點點滴滴。三毛忽悠荷西,說煮雞湯的粉絲是春天下的第一場雨,又說是釣魚用的尼龍線,說豬肉乾是喉片,包飯的海苔是複印紙。
請老闆來吃飯,用小黃瓜和冬菇炒了一盤「嫩筍片炒冬菇」.他們嬉笑打鬧,饒有生活情趣。
單調的生活,因為有愛情的滋養而變得可愛起來。
三毛對大漠的美景神魂顛倒,對荒僻地區遊牧民族的生活形態也充滿好奇,對異族文化充滿熱愛。她最喜歡跟著送水車,背著相機到處拍照,拍各種景色和人物,不亦樂乎。
三毛對一切新奇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她原以為沙哈拉威人從不洗澡,後來無意中發現一個他們洗澡的地方,特地交錢去看。
聽說有人專門在海邊洗腸子,她又央求荷西開車帶她去看,果真大飽眼福。然而三毛看得太過癮,一時忘形,哈哈大笑起來,有人發現後氣勢洶洶地追上來,他們只好跳上車沒命地跑。
撒哈拉沒有任何娛樂場所,大部分時間漫長而苦悶。然而,三毛硬是憑著對大漠對生活的熱愛,把日子過成了詩和遠方。
泰戈爾說:「當我們熱愛這世界時,我們才真正生活在這世上。」想要真切地生活著,不想做行屍走肉,就要熱愛這個世界,並做自己熱愛的事,才能與理想的生活撞個滿懷。
3.控訴醜惡,是為了追求美善
撒哈拉的世界,除了美好,也有著落後愚昧,醜惡和痛苦。
在這裡,女性十歲左右就得出嫁,結婚初夜就被丈夫以暴力剝奪了貞操。娃娃新娘姑卡過去胖胖的臉,在五天之內瘦得眼眶都陷下去了。可憐的小女孩就這樣早早結束童年,淪為發洩性慾和生孩子的工具。
沙漠的貧富差距很大,窮人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富人錦衣玉食,還蓄養奴隸。奴隸的命就像牲口,過得十分悲慘。
三毛認識一個啞奴。他十分有教養,聰明善良,勤勞能幹,知恩圖報,深愛自己的妻子孩子,品德比許多平民要高貴,卻遭受著非人的虐待。
美麗聰慧的沙伊達因為信仰天主教而被信仰回教的人排擠,又因為是遊擊隊的妻子,而遭到阿吉比等人的凌辱和槍殺。
三毛親眼目睹自己的好朋友慘死,痛苦得不停地發抖,只聽見屠宰房裡駱駝嘶叫的悲鳴越來越響,像雷鳴似的向她罩下來。
芥川龍之介說:「我曾聽說住在羅生門的惡鬼,因為害怕人性的醜惡而逃脫。」三毛毫不留情地揭露這些醜惡,讓我們喚起對真善美更強烈的追求。
矛盾說:「對於醜惡沒有強烈憎恨的人,也不會對於美善有強烈的執著。」每個看懂三毛的無奈、憤恨和痛苦的人,都會倍加珍惜身邊的美好,多一份向美善靠近的力量。
4.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三毛跟著送水車去拍照。她常常帶著小禮物送給大漠的居民們,帶著小藥箱給他們看看小病,和善地請求他們讓她拍照。
有人以為拍照是收魂的巫術,圍住三毛和送水車不讓走。送水車司機十分傲慢地叫他們滾開。三毛也知道可以用不送水或者其他理由來嚇阻他們。
但是三毛認為,他們覺得自己被人拿走了靈魂,當然有權利索回,如果就這樣走了,他們會很害怕,會傷害了他們。於是她把軟片拉出來,告訴他們靈魂放回去了。果然,他們滿意地笑了。
我們常常對無知的人不耐煩,對幼小的孩子反覆做不好一件事情不耐煩,甚至因為年老的父母老是記不住微信的用法而不耐煩,我們為什麼不能向三毛一樣將心比心,理解和尊重別人呢?
三毛很喜歡啞奴,鄰居們告誡她不要跟奴隸來往,但是她還是處處照顧他,平等地對待他,把他當成自己的好朋友,為他的悲慘遭遇而傷心。
三毛考完駕照,讓荷西給為她加油的囚犯們送可樂和煙,因為在她眼中,關在牢裡的囚犯不一定比放在外面的人壞,自己的操守也不一定比囚犯高多少。
在生活中有的人是精英,有的人是文盲,有的人富貴,有的人貧苦,有的人聰慧,有的人愚鈍,但無論是誰,眾生平等,再卑微的人,都值得尊重。
三毛尊重所有人,包括那些被大家排擠的人,地位低下的人和格格不入的人。她的尊重是發自內心的,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少年時,我常常羨慕三毛的灑脫和無羈,幻想著自己某一天也可以仗劍走天涯。
人到中年,再讀《撒哈拉的故事》,卻明白撒哈拉的美承載著難以忍受的殘酷,三毛的灑脫背後是難以想像的艱辛,也許我們此生都不會走入它的懷抱,但三毛的撒哈拉是永恆的撒哈拉。
三毛帶我們的心靈走過,就已經給我們慰藉,也賦予我們生活的力量。
如果遠方遙遙無期,那就專注當下的生活,美麗的世界,自會在你腳下綿綿不斷地延伸。
願你眼眸有星辰,心中有山海,從此以夢為馬,不負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