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馮·肖爾蒂茨將軍傳記不惜違抗希特勒命令保住了巴黎鐵塔

2020-12-17 歷史的天空歷史的足跡

說到二戰時期的法國戰役,可以說是很少法國人正面敢提起的事情,因為這代表著恥辱,法國一戰時期怎麼說都是當時歐洲一等一主力強國,也正是有了一戰時期法國對德國正面戰場的全面牽制,最終第一次世界大戰才六年後取得全面勝利,說法國人沒有骨氣是不對,但唯獨是在二戰法國人居然會在39年時間被德國擊敗籤訂停戰協議書,當時法國投降時還有將近80萬士兵沒有抵達前線正式參戰,法國經過前期的一系列戰鬥,其主力基本還是健在的,只是有一半德軍切斷包圍了而已,但說到底風雲輪流轉,1918年一戰時期德國眼看就要打進巴黎了,最終也是因為高層出現重大問題才導致德軍在停戰協議書籤字。

而1940年法國6月18日,法國政府宣布停止抵抗,22日,同樣是法德籤訂邊停戰協定,法國戰役正式結束,法德籤訂邊停戰協定,這個協定對法國人就是一種恥辱,這協定的名稱是1918年德國籤署法德籤訂邊停戰協定是同一個名稱的,導致了德國放棄繼續進攻,對法國宣布投降。而希特勒就是以這樣的方式進行以牙還牙,並且還在法國成立維希政府,至此整個法國處於德國軍事管轄之一,阿爾貝·勒布倫就是當時法國籤訂協議的總統,但後來繼任者,亨利·菲利浦·貝當就才是法國當時最大賣國賊,他成為了當時法國維希政元首,甘心做德國人的傀儡,做出了籤署協定的阿爾貝·勒布倫不敢逾越底線的事情。而貝當最為一戰時期法國將軍直大都元帥,德高望重卻沒有領導法國人進行反抗,反而選擇甘心成為德國人走狗,這不僅是對法國一戰戰死士兵一藐視,同樣生而為人,難道就沒有一點點恥辱感。

這張圖片可以說法蘭西永遠的痛,在象徵法國最高藝術成就和工業的成就的巴黎鐵塔前,成為德國進行拍照的宣傳景點,象徵著整個法蘭西已經臣服在了希特勒的腳下。希特勒包括佔領法國的德國將軍,對法國巴黎鐵塔可是十分的喜歡,連續的拍照留念,因為巴黎鐵塔除象徵法國曾經榮耀與驕傲外,還是全世界當時唯一,一件至高無上的藝術品,問世界的鐵塔那一個最高,最壯觀,每個人心中都會想到法國的巴黎鐵塔,包括現在也是,人們談起法國時總是第一印象的說法國首都有一座巴黎鐵塔,巴黎鐵塔下是情人們約會好地方。

這張歷史彩照是小編能夠找到的最美的一張照片了,但一名德軍士官的背影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法國女人的美麗,德國士兵的英俊,這何嘗對法國男兒來說不是一種屈辱嗎?在巴黎鐵塔之下,就算這名德軍士兵與這位美麗的女士許下了海誓山盟,但在1944年盟軍登陸諾曼第之後,這一切美夢也將會化為泡影,變成了永遠的噩夢,這名德軍士兵必將會死在戰場之上,而這名女士也註定會成為歷史犧牲品,那些所謂法國起義軍,是不會放過這名美麗女士,她頭髮將會被剃光,她將會受到整個法國人民的千夫所指,然後悲慘的死去,而巴黎鐵塔所見證的將是一個又一個的歷史悲劇而已,猶如黑色幽默一般的諷刺。而法國女人法國戰役失去一次穩定依靠,諾曼第戰役又失去曾經勉強信以為真的美夢,說起來法國女人在二戰時期還真的是十分的悲慘。

隨著諾曼第戰役盟軍百萬大軍的登陸,德軍開始了節節敗退,不久後德軍就打到了巴黎的城下,希特勒最終惱羞成怒,決定下達一個代號為「葬禮」的命令,這命令的意思就是要整個法國巴黎為了德軍陪葬,為納粹的失敗而陪葬,而執行這個命令的將軍是德國步兵上將馮·肖爾蒂茨將軍,他是當時整個巴黎城的城防司令,1940年他曾經在戰場,遵從希特勒的命令將把整個荷蘭的鹿特丹市中心用火炮夷為平地,因此希特勒這一次再派他到法國巴黎任命為城防司令,確實是希特勒早就計劃好的一步,希特勒希望讓馮·肖爾蒂茨將軍在一次跟1940一樣,把巴黎變成了第二個鹿特丹市。

但原本對希特勒唯命是從的馮·肖爾蒂茨將軍這一次去巴黎赴任時在路上卻動搖了,當馮·肖爾蒂茨將軍站在巴黎鐵塔下面命令工兵準備炸藥時,馮·肖爾蒂茨將軍甚至還不敢抬頭看一看,這一座人類歷史最大偉大的建築之一,最終馮·肖爾蒂茨將軍還是抬頭看了巴黎鐵塔一眼,選擇了違背希特勒命令,並且命令德軍城防部隊在外圍進行象徵意義抵抗後,巴黎將宣布為了不設防的城市,這也意味著馮·肖爾蒂茨將軍選擇了向盟軍投降,巴黎鐵塔的美麗,從此真正意義上成為了永恆,馮·肖爾蒂茨將軍在二戰結束後,在法庭上,法官詢問他為什麼沒有摧毀艾菲爾鐵塔,他說到「我要對得起良心,對得起歷史!」

意思就是說德國的失敗在1944年已經無法避免,那麼炸毀巴黎鐵塔,我就是歷史罪人,識時務者為俊傑,這句話在大義面前為俊傑,在不是大義面前卻成為了威逼利誘,只能說馮·肖爾蒂茨將軍他最終守住他自己底線,盡他的能力保住當時珍貴歷史遺產巴黎鐵塔和巴黎這座歷史名城。1947年肖爾蒂茨將軍就從監獄中被釋放,當他故地重遊來到法國時,法國政府還為他專門製作了紀念獎章,以此來感謝他所作的貢獻。

巴黎燒了嗎,電影油畫

相關焦點

  • 1944年馮·肖爾蒂茨將軍傳記不惜違抗希特勒命令保住了巴黎鐵塔
    希特勒包括佔領法國的德國將軍,對法國巴黎鐵塔可是十分的喜歡,連續的拍照留念,因為巴黎鐵塔除象徵法國曾經榮耀與驕傲外,還是全世界當時唯一,一件至高無上的藝術品,問世界的鐵塔那一個最高,最壯觀,每個人心中都會想到法國的巴黎鐵塔,包括現在也是,人們談起法國時總是第一印象的說法國首都有一座巴黎鐵塔,巴黎鐵塔下是情人們約會好地方。
  • 二戰秘聞,1944年希特勒打算對巴黎屠城,羅浮宮堆滿了炸藥
    1944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天平已完全傾向反法西斯同盟國一邊。面對無法挽回的敗局,希特勒喪心病狂地下令:「把巴黎變成一堆廢墟。如有必要,巴黎守軍必須戰鬥至最後一人,與這座城市一起毀滅。」他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德軍大巴黎市衛戍司令迪特裡希·馮·肖爾蒂茨將軍。
  • 1944年8月25日,歐洲戰場盟軍收復巴黎
    1940年6月德軍攻佔巴黎 到了四年後的1944年6月,盟軍在諾曼第登陸,開始發動反攻。 法國抵抗運動組織在市內發動起義迎接盟軍 此時巴黎守城的德軍將領是8月7日剛剛升任巴黎軍政長官的馮·肖爾蒂茨中將。
  • 巴黎聖母院曾被塞3噸炸藥,計劃毀掉整個巴黎,德軍上將不忍下手
    1944年,盟軍已經在諾曼第登陸,行進路線步步逼近巴黎,而當時希特勒正在做最後的垂死掙扎,於是命令負責守衛巴黎的迪特裡希·馮·肖爾蒂茨上將炸毀巴黎,以此切斷盟軍的行進路線,此時的巴黎面臨著生死存亡的重大危機。
  • 德軍上將捨命挽救法國首都,巴黎聖母院艾菲爾鐵塔差點被炸
    1944年8月初,盟軍趁諾曼第戰役勝利的餘威逼近法國首都,希特勒對於巴黎新任城防司令的人選問題可謂是絞盡腦汁。最終,經過蘇德戰場三年的艱苦考驗、表現優異的迪特裡希·馮·肖爾蒂茨將軍(Dietrich von Choltitz)進入希特勒的視野。自從1944年7月20日的刺殺事件之後,德國元首對他的國防軍將領們已經沒有殘存多少信任。
  • 巴黎聖母院曾被塞3噸炸藥,計劃毀掉整個巴黎,德軍上將不忍下手
    1944年,盟軍已經在諾曼第登陸,行進路線步步逼近巴黎,而當時希特勒正在做最後的垂死掙扎,於是命令負責守衛巴黎的迪特裡希·馮·肖爾蒂茨上將炸毀巴黎,以此切斷盟軍的行進路線,此時的巴黎面臨著生死存亡的重大危機。
  • 德軍上將捨命挽救法國首都,巴黎聖母院艾菲爾鐵塔差點被炸
    1944年8月初,盟軍趁諾曼第戰役勝利的餘威逼近法國首都,希特勒對於巴黎新任城防司令的人選問題可謂是絞盡腦汁。最終,經過蘇德戰場三年的艱苦考驗、表現優異的迪特裡希·馮·肖爾蒂茨將軍(Dietrich von Choltitz)進入希特勒的視野。自從1944年7月20日的刺殺事件之後,德國元首對他的國防軍將領們已經沒有殘存多少信任。
  • 1944年,狼穴,「七月密謀」他們差點刺殺了希特勒
    011944年6月初,以英美兩國軍隊為主力的盟軍先頭部隊總計17萬多人,跨越英吉利海峽,在法國西部的諾曼第搶灘登陸。隨後,280多萬盟軍如潮水般湧入法國,勢如破竹,成功開闢了歐洲大陸的第二戰場。鐵路兩邊是由希特勒警衛部隊守護。鐵軌在高大的樹木中間蜿蜒,伸向一個小小的格爾利茨車站。從那裡下車後,就會看見兩座豎立在林間的通訊鐵塔。在兩座鐵塔的中間,一小片空地上,可以看見一個由巨石和混凝土構成的巨大入口。從那裡進去,就是狼穴。
  • 巴黎為什麼沒有燒?
    ——袁偉時  原德國總參謀長貝克上將1938年7月16日在一份備忘錄中說:「軍人服從是有界限的,這就是當他們的知識、良心和責任不允許去執行命令時。」1944年8月,巴黎見證了一個簡單的道理:良知和道義改變了一個鐵石心腸的納粹將軍,也改變了統率百萬雄兵的艾森豪。在歷史上,這樣的事情不常有,但只要有一次,總是使我們對人類懷有信心。
  • 尼祿法令:希特勒最後的瘋狂囈語
    1943年冬,德軍用這種「枕木破壞車」來系統地破壞烏克蘭地區的鐵路,相關內容請參閱本公眾號《鐵流:二戰德軍裝甲部隊的鐵路運輸小考證》  到了1944年8月,盟軍兵臨巴黎城下。希特勒決心炸毀巴黎,「讓盟軍只能得到巴黎的廢墟」。德軍城防司令肖爾蒂茨將軍接到了命令,在巴黎的各大歷史建築和紀念碑上安放炸藥。摧毀歷史文物在軍事上毫無意義,這純粹只是希特勒「我不好過,別人也別想好過」的毀滅欲發作而已。最終,肖爾蒂茨將軍決定留下巴黎,向盟軍投降。因為這個舉動,他被納粹德國缺席判處死刑,但也被稱為「巴黎的守護者」而在戰後的法國聲名遠揚。
  • 二戰中值得敬佩的德國將領,為保護士兵,多次違抗希特勒的命令
    馮.邵肯就是眾多德軍將領中最值得稱道的一位,邵肯與1892年出生於東普魯士的貴族軍官世家,繼承了普魯士軍官與生俱來的氣質和風範。雖然邵肯出身貴族,但是他並沒有印象裡貴族高傲的作風。對於普魯士的貴族來說都是身先士卒的,邵肯也不例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七次負傷,二戰中六次負傷。每一次戰鬥他都衝鋒陷陣,立下了赫赫戰功,多次得到表彰。
  • 圖說二戰歷史,法國巴黎為何沒被德國摧毀
    1940年5月10日到同年6月24日,德軍僅僅用了45天便攻佔法國,進入法國首都巴黎。之前法軍瘋狂吹噓的馬奇諾防線淪為笑柄,然而德軍進去巴黎後並沒有遭到抵抗,法軍沒有設防,德軍也沒有對巴黎進行破壞。圖為巴黎街頭的德國衛隊,拍攝於德國佔領巴黎時期。
  • 希特勒說「沒人能殺死受神保護的我」1944年8月1日刺殺希特勒失敗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1944年7月20日:德國軍官史陶芬柏格在東普魯士的狼穴指揮部中用炸彈暗殺希特勒失敗,只致其輕傷。史稱「7月20日密謀案」。8月1日陰謀分子被一網打盡,基本都被處決。聽薩沙說一說吧。
  • 世界城市志;巴黎是藝術之都、時尚之都、文化之都、浪漫之都
    (巴黎的古典建築。)2016年,巴黎的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7350.6億美元,而當年法國總GDP2.47萬億美元,一個巴黎相當於法國總GDP的百分之三十左右。而且巴黎還在不斷的擴張,巴黎相對於法國就像一個「島」;一個以巴黎為核心的法蘭西大區,它的法語名字,仍然是「法蘭西島」。(黃昏的艾佛爾鐵塔和巴黎城。)
  • 世界城市志;巴黎是藝術之都、時尚之都、文化之都、浪漫之都
    (巴黎的古典建築。)2016年,巴黎的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7350.6億美元,而當年法國總GDP2.47萬億美元,一個巴黎相當於法國總GDP的百分之三十左右。而且巴黎還在不斷的擴張,巴黎相對於法國就像一個「島」;一個以巴黎為核心的法蘭西大區,它的法語名字,仍然是「法蘭西島」。(黃昏的艾佛爾鐵塔和巴黎城。)
  • 二戰期間,德軍從巴黎撤退,為何沒有順手燒毀老冤家法國首都巴黎
    德國元首也看到了法國即將被盟軍收復,於是他就下令要把巴黎全部毀掉,其實德國元首這個喪心病狂的決定要是實現,可能法國會受到更大的重創,對於人類世界來說,巴黎這麼一座有著極大價值的大都市就這麼被焚毀,也是非常可惜的事情。不過德軍卻沒有執行德國元首的命令,負責駐守這裡的迪特裡希·馮·肖爾蒂茨主動投降,巴黎得以被和平光復。
  • 二戰期間,德軍從巴黎撤退,為何沒有順手燒毀老冤家法國首都巴黎
    德國元首也看到了法國即將被盟軍收復,於是他就下令要把巴黎全部毀掉,其實德國元首這個喪心病狂的決定要是實現,可能法國會受到更大的重創,對於人類世界來說,巴黎這麼一座有著極大價值的大都市就這麼被焚毀,也是非常可惜的事情。不過德軍卻沒有執行德國元首的命令,負責駐守這裡的迪特裡希·馮·肖爾蒂茨主動投降,巴黎得以被和平光復。
  • 對希特勒的命令不屑一顧,解密隆美爾不為人知的一面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隆美爾被卷進了密謀推翻希特勒的計劃中,在希特勒的逼迫之下,隆美爾被迫於在1944年10月14日在卡車上服毒自盡,時年53歲。在納粹德國的所有名將之中,隆美爾也許要算是最幸運的,儘管他的結局是一個悲劇,但他卻在戰場上擁有指揮的全權,可以任意發揮他的軍事天才,這也是其他德軍將領都很羨慕隆美爾的地方。隆美爾出生於德國的符騰堡,1910年7月從軍。
  • 炸死希特勒!納粹統治下德國貴族"拯救世界"計劃
    這批囚犯共139人,來自17個國家,包括奧地利前總理庫爾特·許士尼格(Kurt Schuschnigg)、法國前總理萊昂·布魯姆(Léon Blum)、大工業家弗裡茨·蒂森(Fritz Thyssen)、博吉斯拉夫·馮·博寧上校(Bogislaw vonBonin,國防軍參謀軍官,因為違抗希特勒的命令、指示部隊撤退而被捕。
  • 1944年德軍欲毀掉巴黎 法國遊擊隊發動起義取勝
    1944年8月,狗急跳牆的納粹德軍打算在英美盟軍到來前毀掉巴黎,法國人則決心奮起自衛,用一場起義來捍衛這座世界名城。以法國共產黨為骨幹的抵抗運動「內地軍」積極向巴黎輸送遊擊隊員和武器,並積極策反城內的偽政權警察。  不過,他們的人數雖然不少,但彼此缺乏聯絡,而缺乏有效的指揮系統很可能意味著起義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