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上將捨命挽救法國首都,巴黎聖母院艾菲爾鐵塔差點被炸

2020-12-10 騰訊網

對法國人而言,謝瓦利埃(Chevalier,20世紀早期法國著名歌唱家)歌聲下的巴黎是地球上最美麗的地方、藝術世界的中心。無論是塞納河畔的香吻,還是地鐵站邊纏綿的離別,都使這座城市瀰漫著愛的浪漫。手風琴奏出悅耳的牧歌,頭戴貝雷帽的男士隨著音樂漫步,角落裡還有人嘴裡叼著熄滅的香菸,一切都美得令人窒息,這就是巴黎。

早在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人就試圖徵服巴黎,在西線付出200萬士兵的生命之後卻鎩羽而歸。當時其中一個倖存者就是年輕的下士阿道夫·希特勒,他一直對這座城市抱有一種特殊的感覺。

■1940年6月,希特勒在法國投降後帶領一眾德國軍政高官遊覽巴黎。

1940年6月,德國人終於得償所願,擊敗了世仇法國人。德軍進駐之後,巴黎的每一處地方迅速打上了德意志的烙印,不過他們對這座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城的愛慕也顯而易見——德軍佔領的四年多期間,即使是在扣押人質、禁止爵士樂、頒布宵禁令這些方面鬧騰得很兇,對於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建築的保護卻一直做得很好。

1944年8月初,盟軍趁諾曼第戰役勝利的餘威逼近法國首都,希特勒對於巴黎新任城防司令的人選問題可謂是絞盡腦汁。最終,經過蘇德戰場三年的艱苦考驗、表現優異的迪特裡希·馮·肖爾蒂茨將軍(Dietrich von Choltitz)進入希特勒的視野。自從1944年7月20日的刺殺事件之後,德國元首對他的國防軍將領們已經沒有殘存多少信任。但是肖爾蒂茨來自普魯士軍人世家,對上級的命令唯命是從,因此希特勒認為他是負責巴黎防務的最佳人選。肖爾蒂茨1942年率領他的團參加了克裡米亞半島的塞瓦斯託波爾要塞包圍戰,期間他發動蘇聯戰俘幫助搬運彈藥,還吸收一部分人加入德軍,戰役結束後全團只有347人生還,他也手臂受傷。在轉入中央集團軍群服役期間,肖爾蒂茨一絲不苟地執行希特勒的"焦土"政策,不將撤退過程中任何有用的東西留給蘇聯軍隊。

■1942年夏,克裡米亞戰役期間的肖爾蒂茨(中間俯身者)正向第11集團軍司令曼施坦因介紹戰況。

經歷過東線殘酷戰鬥的肖爾蒂茨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城市破壞專家,但是他接到前往巴黎的命令時思想已經發生變化。他曾經兩次見過希特勒,第一次是1943年夏天在俄國前線,當時一次午餐的接觸讓他深深折服於德國元首的個人魅力;第二次就是一年之後到東普魯士拉斯滕堡領命之時,希特勒急劇衰老的狀況讓他吃驚不已。希特勒向他闡述了不能將一個完好的巴黎落入盟軍之手的重要意義,指示如果有任何市民不服從或者有恐怖主義性質的反抗都要毫不留情地堅決鎮壓,並承諾將給予"一切儘可能的增援"。希特勒還補充說到:"我們完全不用心痛摧毀巴黎。想想盟國轟炸機投下的炸彈已經毀滅了多少德國城市吧!"

在元首司令部期間,肖爾蒂茨有機會和帝國勞工陣線頭子羅伯特·萊伊(Robert Ley)交換意見。後者告訴他元首即將頒布一項新政策,把前線軍官的家屬扣押為人質,一旦有叛國投降的事情發生就要懲罰家眷。肖爾蒂茨對這個政策的實施非常詫異,驚嘆那豈不是回到野蠻的中世紀。經過一陣沉默以後,萊伊懶洋洋地說:"也許是這樣的,但現在是非常時期。"離開元首地堡之後,肖爾蒂茨對戰爭的前景感到黯淡,同時對自己新接手的任務十分擔憂:自己確實指揮過很多專業系統的破壞活動,但那是在俄國的窮鄉僻壤,這可是巴黎啊,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第二天,在接到自己晉升為步兵上將的消息後肖爾蒂茨的臉上沒有一點悅色,反而擔心起妻子和三個正年幼的兒女,他陷入深深的困惑當中,第一次產生了違抗命令的念頭。

■肖爾蒂茨上將在1944年8月7日被希特勒任命為巴黎城防司令,負責在必要的時候將整個城市徹底破壞。上級對他的評語是"從未質疑過任何命令,不管這個命令有多麼殘酷"。

1944年8月9日,肖爾蒂茨抵達巴黎,擔任德軍在此地的最後一任城防司令。希特勒希望巴黎守軍戰鬥到最後一人,2萬多名德軍已經在城市周圍設置起防禦陣地,第813工兵連則受命在城裡以及塞納河的若干座橋梁上安置爆炸裝置,巴黎的70餘座橋梁都已經作好爆破準備。肖爾蒂茨並不希望巴黎遭到毀壞,他熱愛這個美麗的城市,並為她的文化魅力所傾倒。看到局勢的發展似乎將要把整座城市淪為戰爭的殉葬品,而且這一切將發生在他手裡,他打心眼裡不願意成為這樣一個千古罪人。

盟軍已經兵臨城下,巴黎失守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在巴黎以西100多公裡的地方,勒克萊爾第2裝甲師的1.6萬名官兵已經被動員起來,這些士氣高漲的法國人迫切地希望成為解放首都的英雄。城內,數量多達3萬人的法國抵抗組織活動頻繁,四處襲擾落單的德軍。

■戴高樂在勒克萊爾的陪同下檢閱自由法國第2裝甲師。

■法國的反德抵抗武裝中絕大多數人沒有經過正規軍事訓練,裝備也是五花八門。圖中近處的抵抗組織成員使用一支蘇制波波莎衝鋒鎗,遠處一人則使用的是德國MP38或MP40衝鋒鎗。

8月16日,希特勒命令蓋世太保和非戰鬥人員撤離巴黎,因為在之前剛剛有8個德國人遇襲被殺,緊張的局勢似乎還要惡化。德國工兵在每一處重要的地點安置炸彈——下議院、外交部大樓、電話局、火車站、機場、包括擁有400多年歷史的盧森堡公園。城市的地下隧道中儲藏著大量的U艇魚雷,如果引爆將產生巨大的破壞效果。想到這些人類文化和藝術的財富即將從世界上消失,肖爾蒂茨就有一種深深的負罪感,他實在不想讓這種感覺伴隨他的餘生,這也是後來他遲遲不下達爆破命令的重要原因。

不過作為應付,肖爾蒂茨在給柏林的報告中提到他已經在城市的各大著名建築安置好大量炸藥,其中巴黎聖母院3噸,榮軍院2噸,波旁宮1噸……他還準備破壞馬德琳教堂,甚至計劃炸掉艾菲爾鐵塔來阻止盟軍向塞納河的推進。在一次同參謀部人員的晚餐上,他發表過這樣的言論:"到目前為止,我們的敵人依舊不願聽從元首的意見,這樣只會把整個戰爭引向更糟的境地。"肖爾蒂茨就在對國家的忠誠與對良心的譴責中矛盾游離,度日如年地關注著局勢的發展。

■時任巴黎市長的皮埃爾·查爾斯·塔汀格爾。

8月17日,巴黎市長皮埃爾·查爾斯·塔汀格爾(Pierre Charles Tattinger)來到忙碌的城防司令部,讓肖爾蒂茨為德國人在城市遍布爆炸裝置做出解釋。後者的回答是這樣的:"作為一個官員,塔汀格爾先生,您應該對我目前所做的工作表示理解。延緩盟軍前進是我應盡的義務。"雖然塔汀格爾同肖爾蒂茨目前是相互合作的關係,但對這種答覆依舊難以接受。突然肖爾蒂茨開始嚴重咳嗽起來,哮喘的老毛病又犯了,於是兩人來到陽臺透氣。塔汀格爾看到巴黎市區的景色一下來了靈感,他指著面前迷人的場景——孩子們在池塘中玩著小帆船,河邊的圓頂建築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遠處是標誌性的艾菲爾鐵塔,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和諧美妙。法國市長趁機呼籲到:"常常給一個將軍的命令都是破壞,而不是保護。設想一下,某天您作為一個旅客再次站在這個陽臺上看著同樣的美景,您能夠說:'我本來要毀掉這一切,但是我將它保護下來作為一份獻給人性憐憫博愛的禮物。'將軍,這難道不是一個徵服者最大的榮耀嗎?"

■巴黎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之一,正是這種魅力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肖爾蒂茨,讓他最終沒有下達毀城的命令。

肖爾蒂茨良久地看著眼前的羅浮宮,靜靜地說:"塔汀格爾先生,您是巴黎很好的擁護者。您要盡您的職責,同樣我作為一個德國軍人也有自己的責任。"其實他從接到任命的一刻就知道德軍沒有能力固守巴黎,他的任務更主要是破壞。目前的局勢確實讓他非常困惑,骨子裡甚至有些希望盟軍儘快到來結束這一切。但如果盟軍不能儘快到來,對城市的大毀滅真的要執行嗎?肖爾蒂茨開始動搖了。

接下來幾天裡,巴黎德軍與抵抗組織的衝突升級,看起來一場大毀滅即將拉開帷幕。此時戴高樂派抵抗組織成員通過中間人牽線,安排了一次同肖爾蒂茨的談判,瑞典駐法國總領事拉烏爾·努德林(Raoul Nordling)擔當起協調人的角色。努德林向肖爾蒂茨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建議雙方籤署一個停火協議。肖爾蒂茨知道希特勒絕對不會答應部隊未經抵抗就放棄城市,因此停火協議是個拖延時間的好策略,其實這也是戴高樂最希望看到的。

■瑞典駐法國總領事拉烏爾·努德林,他為保護法國首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8月19日晚,雙方商定停火,休戰將持續到24日。但停火協議沒有得到完全的實施,抵抗組織和德國巡邏隊依舊衝突不斷,到8月20日為止有106名法國人和差不多同樣數量的德國人在衝突中喪命。期間希特勒親自打電話來詢問肖爾蒂茨情況,後者一方面陳述各項爆破的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另一方面則解釋之所以延誤執行命令是因為他的部隊全被用來鎮壓起義。之後肖爾蒂茨又發表了一項重要聲明,表示他不會向法國抵抗組織投降,這就意味著出於榮譽和安全方面的考慮,德國人在盟國正規軍到來之前仍舊將戰鬥下去。

眼看肖爾蒂茨頭上的壓力越來越大,巴黎就要大禍臨頭,事情終於出現了轉機。德軍截獲了一輛小汽車,俘虜了三名戴高樂派抵抗成員。三人中有個人名叫帕羅迪(Parodi),正好是自由法國派駐巴黎的高級代表,肖爾蒂茨馬上看出這些戴高樂成員的巨大價值——讓他們充當德軍與盟軍之間的聯絡人,因此釋放了這幾個被嚇傻的傢伙。帕羅迪隨即擔負起前往盟軍司令部的聯絡任務。他將向盟軍高層和戴高樂傳遞一條最重要的信息——城內德軍已經是四面楚歌,如果盟軍能夠攻入城內,肖爾蒂茨很快將獻城投降。

8月22日晚,法國第2裝甲師接到向巴黎進發的命令,24日前鋒部隊推進到巴黎近郊。德軍位於莫裡斯酒店(Hotel Meurice)的城防司令部裡,肖爾蒂茨回想起最近兩個星期夢魘一般的折磨,對眼前的一切感到絕望。8月25日下午1點,法國第2裝甲師的一支小分隊闖進辦公室,領頭的一位年輕軍官對面前站立的德國將軍大叫到:"你會說德語嗎?"面前的肖爾蒂茨平靜回答:"大概比你說得好。""我是亨利·卡爾謝中尉,屬於戴高樂將軍的部隊。""馮·肖爾蒂茨中將,巴黎城防司令。""那麼,你是我的俘虜了。""是的。"押送途中雖然沒有受到私刑對待,肖爾蒂茨依舊遭到道路兩旁法國群眾拳腳和唾沫的光顧。

■法國第2裝甲師師長勒克萊爾(中間戴法式軍帽者)乘坐裝甲車進入巴黎市區。

■1944年8月25日下午,肖爾蒂茨代表巴黎德軍籤署了投降協定。

■投降協定籤署之後,包括肖爾蒂茨上將在內的17000名德軍放下武器成為俘虜。圖中法國民眾對德軍戰俘拳腳相加,這詮釋了一個事實——昔日的超人一夜之間變為了弱者。

■1944年8月29日,盟軍在巴黎城內舉行了盛大的勝利閱兵式,圖為美國和法國聯合部隊經過凱旋門後沿著香榭麗舍大街行進。

在勒克萊爾和法國抵抗組織指揮官面前,肖爾蒂茨籤署了投降協定,法國人開始舉國狂歡。在數千裡之外的東普魯士陰暗森林裡,希特勒得知盟軍進入巴黎的消息。他立即質問德軍最高統帥部作戰局局長約德爾:"巴黎已經毀滅了嗎?"在得到否定的答覆以後,惱羞成怒的希特勒馬上命令發起飛彈攻擊。然而此時德國軍隊指揮官們正忙於應對東西兩個方面的夾擊,準備本土保衛戰都顯得力不從心,哪裡還有力量去毀壞一座已經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的城市!希特勒稍後宣布肖爾蒂茨的行為為叛國罪,軍事法庭也展開缺席審判。但是肖爾蒂茨在軍隊掌權的一些朋友設法將審判拖延到了德國投降,最終使他的家人躲過迫害。

■1944年11月成為盟軍戰俘的肖爾蒂茨(後排左一),當時他被囚禁在倫敦近郊的一座公園內。

當年巴黎市長的話後來得到靈驗,戰後肖爾蒂茨作為一個遊客遊覽了法國首都,還受到當地政府的熱情款待。戰後一些人將肖爾蒂茨視為巴黎救世主的同時,也有人認為他不過是個投機的修正主義者,但是能頂著巨大的壓力對希特勒的命令陽奉陰違,最終獻城投降而沒有下令引爆遍布全城的爆炸物,這便是以實際行動拯救了巴黎。無論如何,這座城市算是有驚無險地度過了歷史上最危險的時刻,完好無損地回到了法國人民的手中。

■1947年,肖爾蒂茨從盟軍戰俘營中獲釋,定居西德直到1966年11月4日病逝。由於在處理巴黎問題上的態度,他一直得到法國人的好感,不少法國高級軍官參加了他的葬禮。

法國當地時間2019年4月15日下午6點50分左右,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發生火災,直到凌晨1點多明火才基本被撲滅。關於此次火災的具體原因暫時尚無定論,面對法蘭西國內近年來此起彼伏的恐怖襲擊和治安狀況急劇惡化的巴黎,真不知如今的法國人會作何感想。

■1944年8月光復巴黎之後,美國士兵在巴黎聖母院前面的廣場上向小販購買冰淇淋。

■1945年時的巴黎聖母院,因為德國守軍和平投降,在二戰期間法國首都的著名建築全部保存完好。

■法國當地時間2019年4月15日下午6點50分左右,擁有850多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發生火災,損失極其慘重,圖為高93米的塔尖倒塌的瞬間。

相關焦點

  • 巴黎聖母院曾被塞3噸炸藥,計劃毀掉整個巴黎,德軍上將不忍下手
    巴黎聖母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3月24日,位於塞納河畔、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哥德式基督教教堂建築,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一直都是法國人的精神象徵。巴黎聖母院自落成之日起,期間歷經無數次戰亂,在法國大革命時期曾被嚴重破壞,之後建築大師維奧萊·勒杜克耗費20年時間修復完成,於1864年才重新對世人開放。在二戰時期,巴黎聖母院曾被放了3噸炸藥,後被德軍上將所救,避免了巴黎聖母院再次毀於戰火。
  • 二戰初期,德軍閃擊法國首都巴黎,被德軍佔領的巴黎城
    1、這是一組反映德軍佔領法國首都巴黎情景的老照片。圖集整理:普希金皇村2:二戰德軍進攻巴黎如入無人之境,城市居民生活竟未受到影響3:二戰德軍進攻巴黎如入無人之境,城市居民生活竟未受到影響4:二戰德軍進攻巴黎如入無人之境,城市居民生活竟未受到影響5:二戰德軍進攻巴黎如入無人之境,城市居民生活竟未受到影響6:二戰德軍進攻巴黎如入無人之境,城市居民生活竟未受到影響7:二戰德軍進攻巴黎如入無人之境
  • 巴黎聖母院用英語怎麼說?
    所以 Notre Dame Cathedral 在中文裡譯作「巴黎聖母院」。亦可簡稱為 Notre Dame。巴黎聖母院始建於 1163 年,歷時 180 多年才全部建成。這座哥德式教堂因法國文豪雨果(Victor Hugo)所著的同名小說《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而聞名。
  • 繼巴黎聖母院之後,法國大教堂發生火災,始建於15世紀
    根據《雅虎》網報導,周六在法國西部城市南特著名的哥德式聖彼得大教堂和聖保羅廣場發生火災,法國官員隨後展開了縱火調查。大火摧毀彩色玻璃窗,從大教堂塔樓之間噴出黑煙。他們對這次事件與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的比較未作回答,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的屋頂和尖頂於2019年4月被燒毀。對許多人來說,南特大火將喚起人們對那場毀滅性的大火的回憶,那場大火差點摧毀了首都的中世紀豐碑。「在巴黎聖母院之後,位於南特心臟地帶的聖皮埃爾和聖保羅大教堂著火了。
  • 巴黎聖母院一半概率無法挽救 法國大革命以來首次無法過聖誕
    巴黎聖母院一半概率無法挽救 法國大革命以來首次無法過聖誕  Emma Chou • 2019-12-26 09:50:35 來源:前瞻網
  • 法國巴黎旅遊攻略 巴黎旅遊必去景點
    而在巴黎,我們的所見所聞都十分新鮮,這裡的博物館、美術館多如牛毛,米其林星級餐廳也數之不盡。那麼,巴黎旅遊必去景點都有什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巴黎旅遊攻略吧。走進巴黎巴黎是法國的首都,也是這個國家的心臟。
  • 去巴黎旅遊不僅有艾菲爾鐵塔,還有這些...
    法國巴黎往往被稱之為浪漫之都,而這裡最具盛名的地標性建築物是世界三大奇塔之一的艾菲爾鐵塔,但如果只知道艾菲爾鐵塔,那就你out了。巴黎不僅是浪漫之都,還是藝術之都,這裡湧現出許多的藝術家,如雨果、畢卡索,除此之外,居裡夫人也和這個城市有些淵源。
  • 巴黎聖母院火災後,這部電影被重新談起,男女主對話成神預言?
    當地時間2019年4月15日晚,法國巴黎著名地標巴黎聖母院起火。這一災難不僅僅是法國人民的不幸,更是全世界的不幸。巴黎聖母院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是巴黎大主教莫裡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正面雙塔高約69米,後塔尖約90米。
  • 重建巴黎聖母院,法國究竟需要多少年?
    法國政府相關人士稱,大火沒能燒毀巴黎聖母院實屬萬幸,政府將加速重修這座象徵法國國家文化的重要建築。目前,法國政府已經收到大量捐款。但專業人士指出,想要重修巴黎聖母院將是「艱難的任務」,因火災而造成的「傷痕」短期內無法撫平。
  • 19世紀末期的法國巴黎:看看當時的巴黎聖母院、艾菲爾鐵塔
    照片拍攝於1896年,巴黎聖母院前的馬車和行人,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地點位於巴黎西提島,是一座哥德式的天主教教堂,距今已有856年的歷史。不過,在巴黎時間2019年4月15日6點50分,巴黎聖母院發生了重大火災,整個尖頂和建築主體後部發生倒塌。
  • 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景點旅遊攻略介紹
    艾菲爾鐵塔概述  在法國首都巴黎,各國遊客最為集中的旅遊景點無疑是艾菲爾鐵塔。登上艾菲爾鐵塔、俯瞰「萬城之冠」的巴黎風光,這是每一位來到巴黎的訪問者和遊人最大的心願。艾菲爾鐵塔矗立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右岸的戰神廣場上,它是為迎接在巴黎召開的世界博覽會而於1889年建成的。
  • 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那些電影中出現的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對法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個位於塞納河畔、巴黎市中心的地標性建築,不僅是遊客必去的打卡景點,更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築之一。接下來,巴塞君就帶大家遊歷那些電影中出現的巴黎聖母院——01《巴黎聖母院》·《鐘樓怪人》儘管巴黎聖母院原只是宗教場所,但現在卻象徵著巴黎的某種浪漫氣質。就像法國作家雨果的小說《巴黎聖母院》用浪漫主義的方式,讓人們再次重視、感受巴黎聖母院的建築之美。
  • 巴黎聖母院:法國的原點與雨果的沉思
    最早島上僅住著幾百名高盧人的分支——巴黎西人(Parisii),這也是巴黎名字的由來。公元四世紀,羅馬人佔領了這裡。公元508年,法蘭克人佔領巴黎,國王克洛維一世將巴黎定為墨洛溫王朝的首都,他在這裡建立起木質的教堂和宮殿。
  • 法國「巴黎聖母院」——大文豪筆下的哥德式教堂
    法國「巴黎聖母院」——大文豪筆下的哥德式教堂雨果筆下的巴黎聖母院住著一個與世隔絕、相貌醜陋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難之際救下吉普賽女郎的故事。這座哥德式建築風格的天主教教堂,佇立在巴黎市區的中央,在艾菲爾鐵塔未建成的時候,是法國巴黎的地標式建築和巴黎的象徵。相信許多人了解巴黎聖母院也是從雨果的書和改編而成的電影開始的,這部書的傳奇和精彩使得許多人從小就埋下了好奇的種子:巴黎聖母院究竟是什麼樣子的?那裡是否真的有一個駝背又醜陋的敲鐘人?那位美麗動人的吉普賽女郎還在嗎?
  • 浪漫之都—法國巴黎
    如果到巴黎走一趟,你就會同意上面的說法。如果順著羅亞爾河觀賞如童話般的城堡,抑或一覽法國中南部的城鄉,你更會同意法國既浪漫又悠閒呢!巴黎位於塞納河(Seine River)中遊、巴黎盆地的中央,在所有歐洲國家的首都之中,巴黎無疑是最光彩奪目的城市,素來享有「花都」的美稱。它的宏偉建築,結合了高水準的生活、美食以及高級的服飾,給人深刻的印象。
  • 法國巴黎聖母院大火撲滅了:856年歷史建築被摧毀 這場大火標誌著...
    周一(4月15日),法國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數小時後,一名市政官員表示,該建築的結構已經被挽救。巴黎聖母院是巴黎市中心地標性建築,有著856年的歷史,不僅是這個國家歷史的一頁,也是科學和藝術史的一頁,是世界文化的圖標。
  • 艾菲爾鐵塔建造之始末,你知道嗎?它是如何最終成為巴黎象徵的?
    艾菲爾鐵塔建造之始末,你知道嗎?它又是如何一步步的最終成為法國巴黎的象徵與標誌性建築物的?「到巴黎不看艾菲爾鐵塔,就等於沒到巴黎」。實際上,到了巴黎不想看到它是做不到的,因為它太高了,塔身高312.27米,後來又加了20米高的電視天線,成為全巴黎最高的建築。艾菲爾鐵塔建成前,整個巴黎是一座石頭城,最高的建築是位於巴黎市中心的巴黎聖母院,還不到100米高。艾非爾鐵塔建成後,它擁有世界最高建築物的榮譽長達45年。
  • 法國巴黎聖母院為什麼著火 聖母院現場照片圖發生火災原因
    4月15日,在法國首都巴黎,發生大火的巴黎聖母院冒出濃煙。 新華社記者 楊一苗 攝  四天前,為了整修,頂上的十六尊於1860年安置的銅像已被卸下。巴黎聖母院發言人安德烈·芬諾特面對法國媒體時,最初曾表示:「一切都在燃燒,什麼都不會留下。」  巴黎聖母院起火後,當消防員趕到現場時,巨大的火焰將巴黎的上空變成了一片橙色的煙海,整座巴黎都被煙霧籠罩,飄散的灰燼瀰漫在巴黎聖母院的周邊區域。巴黎警方緊急關閉了周圍的地鐵站,同時封鎖了塞納河畔的道路。現場大約有400名消防員,使用高壓水槍等救火。
  • 旅行:艾菲爾鐵塔優先訪問門票,豐富多彩的古蹟中放鬆
    艾菲爾鐵塔優先訪問門票與主機使用此Viator免排隊艾菲爾鐵塔門票可節省時間。這張優先入場門票可讓您在一個世界上最繁忙的古蹟之一放鬆一小時,並由主人陪同。當您看到榮軍院,巴黎聖母院和其他城市地標時,您可以聆聽主持人為下面的景點添加豐富多彩的歷史和事實。
  • 法國夜未眠!一場大火,巴黎聖母院還剩下什麼…
    巴黎聖母院周邊,尤其是所在地西岱島上的交通幾乎完全中斷,警方也封鎖了通往聖母院的各條街道。法國總統馬克龍說,在巴黎各界,特別是500名消防員的奮力撲救下,巴黎聖母院的兩個鐘樓和正面建築得到挽救,但三分之二的屋頂已被大火損毀,特別是標誌性的塔尖已經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