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現金社會,各國如何推廣

2020-12-26 環球網

【環球時報報導 駐瑞典、日本、印度特約記者 黃雲迪 孫秀萍 周良臣 記者 趙覺珵】澳大利亞人似乎還不太習慣沒有現金的日子,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30日報導,澳洲養老金和退休金聯合協會表示,許多年長的澳洲人都十分擔心無現金社會的到來。而在中國,三年前如果出門一分錢不帶,絕大多數人會覺得有些不安。如今,許多人已經改變了支付習慣,非現金支付方式已經滲透到了各個年齡階段。日經新聞網稱,網際網路的出現徹底顛覆了傳統的發展階段論,中國已經走在無現金社會的前列。

北歐失去對現金的愛

儘管瑞典央行「八年磨一劍」,在2015年聲勢浩大地推出了新版貨幣,但縱使新貨幣設計得再有藝術感,也無法挽回人們逝去的愛。當大部分瑞典居民心中的支付列表只剩信用卡與數字支付兩個選項時,「無現金」社會似乎無需宣告已悄然變成現實。

根據瑞典央行數據顯示,2016年瑞典現金交易僅佔交易總額的2%。對於銀行而言,「無現金」意味著工作流程簡化、安保成本降低,他們在這場「無現金」革命中自然而然地扮演起推動者的角色。目前瑞典1600家銀行網點中大約900家不再在櫃檯保留現金,也不接受現金存款。

瑞典的鄰國挪威也正在上演同樣的故事。挪威最大的銀行諾迪亞銀行此前宣布,僅保留一家分行處理櫃檯現金業務,其他分行全部關停櫃檯現金服務。

與瑞典、挪威兩國銀行主導的「無現金」革命不同,丹麥邁向「無現金」社會的進程則充滿了政策導向性。丹麥政府此前向國會提交動議,除醫院、郵局等特殊場所外,免除所有零售商接受現金支付的義務。一旦國會通過該動議,商店有權拒絕顧客使用現金支付。

日本愛用信用卡

日本人愛用信用卡,和中國相比,日本的手機支付有些落後。除了24小時店鋪和少數飯店、書店之外,手機支付使用範圍並不廣泛。這主要和日本的信用卡公司過多有一定的關係。

《日本經濟新聞》記者稱做了一個月的無現金生活體驗,結果是只用信用卡和小額電子預付卡雖然可以在日本生活,但是會感到很不方便,支出也會增加。一些美術館、影院等娛樂設施多需要用現金購票,還有當地居民的小商店也只能使用現金,很多小地方的公共汽車也只收現金。

在日本,信用卡可以解決大部分支付問題。此外,PASUMO卡、西瓜卡、汪汪卡等儲值卡,一般最大儲值額度為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40元),可以有效地避免過度消費,因此很受歡迎。

日本部分移動運營商也開發出了「手機錢包」,只要上傳個人資料後就可使用,目前主要用於便利店和購買電車票。《日本經濟新聞》稱,2016年日本電子支付首次突破5萬億日元大關,而信用卡的支付額則高達49萬億日元。

印度「廢鈔」力推電子支付

本月31日是印度舊額大鈔的兌換截止日,這一日期也宣告莫迪政府自去年11月8日開始的「廢鈔行動」告一段落。之所以不是「終結」,是因為從印度新一財年4月1日開始,印度打造「少現金社會」的歷程將進入第二階段:大力扶植「電子支付」。

在新的預算案中,印度社會以現金形式購買的任何資產,額度不能超過1萬盧比(約合人民幣1060元)。另外,還規定在一天內單筆現金交易超過30萬盧比將被處以相同金額的罰款。

原先還是稀罕物的「二維碼」開始快速出現在印度城市的各種場景,就連新德裡地標性建築「印度門」廣場上賣零食的小販都用起了「掃碼支付」。與此同時,鑑於印度當前行動支付終端數量嚴重不足,政府將對相關產品製造企業免稅並推出「國家支付錢包」。

取代現金交易的手段是便利化電子支付。印度最大的電子支付平臺Paytm總裁維傑·沙爾馬認為,政府正在每一個領域推動電子支付,一系列稅收優惠和資金支持正在形成印度更加完備的電子支付商業系統。

中國跳過信用卡

2016年,中國行動支付交易金額達到38萬億元,約為美國的50倍,後來居上的勢頭已極其搶眼。英國《金融時報》稱,中國無現金化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源於中國跳過了「信用卡」階段。中國信用卡發展時間不長,雖然發展速度很快,但是普及程度仍然不足。而正是這個不足,使得電子支付沒有受到舊利益體系的阻礙,能夠更好地發展。

從大型百貨商店到街邊早餐鋪,在大城市很難見到只能付現金的店鋪。艾瑞諮詢分析師李哲峰對《環球時報》表示,目前,國內一二線城市行動支付基本到位,但三四線城市還有待進一步拓展。這種拓展一個是在商戶端,三四線城市的商戶端行動支付普及率還不是很高;另一個是用戶端,三四線城市的用戶支付習慣還在形成階段。

目前,微信和支付寶分別以8.3億和4億活躍用戶量佔據了中國電子支付的主導地位。電子支付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管控資金流向,有力地打擊非法轉移資金、洗錢、虛假交易等行為。李哲峰認為,將現金電子化,一是提高社會信息的透明度,二是提高社會運作效率,避免付出一些因為現金交易產生的額外成本。▲

相關焦點

  • 兩會熱議「無現金社會」 杭州被稱為全球最大行動支付之城 它有多...
    這樣的便利,很多人都享受到了,能不能在全國也推廣開來? 參加今年全國兩會的浙江代表和委員中,至少有4人分別提出了促進「無現金社會」發展的建議或提案。全國人大代表、原杭州市公交六公司駕駛員(註:今年1月份剛剛正式退休)虞純,是建議「全面推進無現金社會建設」的代表之一。 昨天中午,利用大會的午休間隙,她在駐地附近對北京的「無現金」狀況做了一次體驗。
  • 大陸將邁入「無現金社會」,臺灣呢?網友酸:原始社會
    在大陸,行動支付領域兩大品牌之一的支付寶,日前宣布8月將在特定城市舉辦「無現金城市周」活動,令人羨慕之餘,不由得想問「無現金社會」的願景距離臺灣還有多久?根據支付寶官方微博公布的消息,他們將在8月1日-8月8日舉辦「無現金城市周」。活動目的是為了早日推動中國大陸進入無現金社會。這次活動將邀請網友發揮想像力,提出可執行的點子。Idea被挑中者將獲得100元花唄紅包的獎勵。
  • 臺灣春節現金流通量大增 「無現金社會」遇阻
    現金流通量逐年上升,讓臺灣「無現金社會」目標遇阻力。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當局「金融監管委員會」於2015年提出「無現金社會五年計劃」,目標將臺灣行動支付比例從26%提高到52%。近年來,臺灣市場上出現多種行動支付工具,但從春節消費來看,民眾仍習慣於使用現金。
  • 董希淼三問「無現金社會」:商家可以拒收人民幣嗎?
    作者 董希淼(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中新經緯特約專家)  最近,在金融圈,除了「灰犀牛」一夜爆紅之外,「無現金社會」也十分炙熱,備受關注。  平時明爭暗鬥的兩大非銀行支付機構巨頭,不約而同地推出了主題和內容十分接近的「無現金」活動。支付寶雄心勃勃提出要打造「無現金社會」;毫不示弱的微信支付,開展「無現金日」活動也是大張旗鼓。
  • 臺灣OKmini自動售貨機啟動無現金推廣計劃
    OK mart與經濟部合作推動「OKmini無現金支付全臺巡迴推廣計劃」,即日起將在全臺舉辦10場消費者巡迴體驗活動,8月中還將進駐臺北市政府一樓的無現金體驗館。接下來展開的一系列巡迴活動,將陸續在學校周邊、夜市、公共服務等各種場域出現,首場是上周六日在臺北信義威秀前廣場,舉辦OKmini迷你便利店無現金支付兩天快閃活動,現場設有十臺OKmini與3,000項商品,讓消費者體驗無現金支付。
  • 菲版支付寶助當地實現無現金社會,馬雲旋風式訪問分享商機
    為此,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也飛往馬尼拉,出席了當天下午「菲律賓支付寶」的啟用推廣活動。馬雲24日晚抵達馬尼拉之後,一下飛機就立馬出席會議,第二日還安排了滿滿當當的行程。菲律賓Rappler新聞網26日報導稱,馬雲此次在菲馬不停蹄的行程,可謂是「24小時旋風之旅」。
  • 欲速則不達 無現金社會追求不能操之過急
    最近,有支付機構與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打造「無現金城市」,並提出「無現金社會」等宣傳語,受到輿論廣泛關注。與此同時,個別支付機構創建的新型超市出現無現金收銀臺,也引發人們一些質疑,並因此受到央行的約談,更是將「無現金社會」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簡單地說,無現金社會就是絕大部分商業經營活動往來通過數位化貨幣方式進行支付結算。
  • 支付寶在日本兩年了 這裡的無現金社會還有多遠?
    以阿里巴巴和支付寶強大的 ToB 能力為背書,支付寶在覆蓋大型連鎖商戶的時候進展可謂迅猛,也許接下來留給支付寶的難題是如何說服那些個體商戶去接入支付寶。日本無現金社會還遠著,中國人的無現金社會延伸了2016年中國智慧型手機支付額超過了600萬億日元,高於日本2016年的GDP總量537萬億日元。另一方面,日本70%的交易用現金完成。
  • 日本何時能步入無現金社會?
    日本政府為鼓勵國民使用無現金支付推出的返積分活動於今年6月底落下帷幕。歷時9個月的活動效果明顯,加上新冠肺炎帶來的貨幣接觸感染的隱患,日本的無現金支付普及率從活動前的27%一路攀升到活動結束的36%,實現日本政府提出的40%的目標貌似指日可待。在無現金支付之路上推進緩慢的日本是否已步入追趕中國的快速通道?這也是試圖打開日本電子支付市場的中國IT企業熱議的話題。
  • 日本剛開始奔向無現金社會,但老年人正扯後腿
    現金在日本是王道,對於這個國家快速老齡化的人口來說更是如此,他們仍然非常不願意放棄現金。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推動更多日本人轉向使用無現金支付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功,但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日本人是世界上最熱衷於現金囤積的人。
  • 數字貨幣+無現金,這個世界會更好嗎?
    投稿來源:螳螂財經現金一直在減少。國內行動支付領域,阿里系和騰訊系二分天下,短期較難被打破。而西方社會,由於新冠病毒的傳播,也進一步加速了「無現金社會」(Cashless society)的進程。同時有預言稱,各國政府亦將藉此次冠狀病毒大流行,啟動向數字貨幣的過渡進程。無現金社會的趨勢已然不可阻擋,然而,它帶來的都是好處嗎?
  • 推廣無現金支付 日本仙臺市要打造「全日本購物最方便的城市」
    人民網東京8月26日電 綜合日本《河北新報》的報導,近日,仙臺市、仙臺商工會議所、仙臺市中心部商店街活性化協議會共同公布了與當地企業攜手打造「仙臺無現金都市」的構想。 多個行業合作營造無現金結算環境,力爭將仙臺市建設成「日本購物最方便的城市」。
  • 支付寶在日本兩年了,這裡的無現金社會還有多遠?
    當然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旗下有支付寶、芝麻信用等服務)也一直考慮著如何進一步全球化,把自己的想像空間擴大。另一組數據則反映了,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全球化的一個有利因素:2016 年全國出境遊人次達到 1.22 億次。
  • 日本嘗試走出「現金社會」
    東京成田機場內商家為外國遊客提供豐富的支付方式。  事實上,日本社會普遍對於中國的「無現金化」進程之快感到震驚。有日媒認為,中國以智慧型手機為基礎,向客戶提供各類新服務,其在服務數量和規模上都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而在日本,因為沒有普及手機應用服務,自然也不會像在中國那樣十分便利地享受網絡約車、共享單車、外賣快遞等服務。
  • 樂天與日本最大的鐵路公司JR East合作推廣無現金支付
    日本電子商務巨頭樂天與日本最大的鐵路公司東日本鐵路公司(JR East)合作,推廣無現金支付。這一合作將使通勤者能夠通過樂天支付行動應用程式,對他們的可充電智能乘車卡(JR East的「Suica」)進行充電和使用。
  • 各國出入境攜帶現金規定
  • 為何日本需要無現金支付?
    從節目來看,日本人確實對中國的第三方支付的發展沒有詳細的了解,以支付寶為首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在日本的擴張,從目前來看是影響到中國出境遊的遊客,在國際化的同時如何做好本地化也是一個重要課題。其二,支付是交易的閉環,日本社會更仰仗現金交易和預付卡的充值交易。閉環生態是中國網際網路創新發展的指引之一,支付寶早期作為阿里電商體系的支付環節是推動電商體系整體交易便捷性重要的創新。
  • 意銳王越赴日演講中國行動支付經驗為日本無現金社會帶去啟示
    王越在演講中提到,2020年東京奧運會即將召開,日本社會各界正大力推進無現金社會,有望成為無現金化發展最快的國家。意銳將結合中國的行動支付實踐經驗,積極助力日本企業的支付方式創新升級。櫻美林大學是一所位於日本東京都町田市的著名私立綜合性大學。
  • 電子支付面臨惡意詐騙等新挑戰 無現金社會還有多遠?
    「天時、地利、人和」,無現金社會正在走近  來自第三方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第三方支付總交易額為57.9萬億元,同比增長85.6%。其中,行動支付交易規模為38.6萬億元,約為美國的50倍。在某種程度上,隨著行動支付的全速衝刺,中國已經一隻腳踏上「無現金社會」的門檻。  行動支付為什麼風生水起?這是「天時、地利、人和」綜合作用的結果。  天時,是全球向「無現金」邁進的大趨勢。韓國政府計劃2020年讓硬幣從流通渠道消失,丹麥也在去年允許零售商拒絕現金支付,僅接受移動、銀行卡支付。  人和,是作為基礎設施的移動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在中國快速普及。
  • 落後中國那麼多,日本距離「無現金化社會」還有多遠?
    咱們進入到無現金化社會已經很長時間了,相信我們身邊很多朋友早就習慣出門只帶手機不帶錢包,什麼現金信用卡根本就不用帶的境界了。可是我們也清楚,全球能夠享受到我們這麼方便的無現金化社會的國家並不是很多,尤其我們鄰邦日本,雖然說按人均GDP它比我們高,雖然說按經濟發達程度它比我們強,可是它還是非常喜歡使用現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