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剛開始奔向無現金社會,但老年人正扯後腿

2020-12-12 翔正有價值的海外研修

現金在日本是王道,對於這個國家快速老齡化的人口來說更是如此,他們仍然非常不願意放棄現金。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推動更多日本人轉向使用無現金支付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功,但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日本人是世界上最熱衷於現金囤積的人。日本越來越多的領取養老金的老年人抵制變革,這可能導致日本在採用移動應用支付和電子貨幣方面進一步落後於其他國家。

東京希望到2025年將無現金結算的比例,從當前的40%翻一番,最終達到80%,以刺激勞動生產率。與其他國家相比,日本相形見絀。據行業遊說組織日本支付協會(Japan Association)的數據顯示,韓國96%的交易和中國66%的交易是無現金交易。

向數字交易的轉型將有助於日本應對人口萎縮和勞動力市場吃緊的問題。無現金支付還將允許商店自動進行銷售估算,銀行也將削減成本高昂的自動櫃員機網絡。

10月1日,政府推出了一項退稅計劃,以減輕銷售稅上調帶來的痛苦,這一舉措提高了交易的吸引力,促使購物者放棄現金,轉而購買電子貨幣。

由於有著3000億日元的專項補貼,如果消費者在小商店和便利店使用無現金支付,將獲得積分形式的退款。

大型科技公司已採取積極行動,推廣其電子貨幣支付系統,其中包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 Corp)、雅虎日本(Yahoo Japan Corp)、電子商務公司Mercari和即時通訊應用運營商LINE Corp。

有些已經初見成效。由軟銀(SoftBank)和雅虎日本(Yahoo Japan)共同擁有的二維碼支付應用PayPay的會員數量自8月以來增加了500萬,達到1500萬,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政府的推廣活動。

東日本鐵路公司(East Japan Railway Co)的電子結算系統會員人數也達到了1100萬,自去年9月以來增加了100多萬。

東日本鐵路公司負責IT業務發展的副總經理Tomoyuki Soyama表示:「電子支付的便捷性令客戶受惠,而我們則收取費用,並以無票券方式降低成本。」「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瑞穗金融集團(Mizuho Financial Group)估計,涉及現金交易的直接成本(包括收銀臺的人工)每年約為7萬億日元,這意味著無現金化將大幅降低此類成本。

便利店連鎖運營商Lawson Inc負責金融服務和數字業務的高級副總裁Satoshi Kumagai說,無現金支付的銷售比例從10月份的20%上升到了25%。

熊谷勝對路透表示:「考慮到勞動力短缺,以及為客戶提供更多便利的需求,我們希望所有交易都能實現無現金化。」「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方法來幫助那些沒有現金難以購物的老年人。」

日本家庭一半以上的資產是現金和存款。這一比例隨著老年人的增加而上升,其中一些人堅持使用現金作為防止浪費的一種方式。

「每個人都喜歡現金,不是嗎?」東京一位65歲的婦女一邊看著一個無現金支付應用的橫幅,一邊說。「我對無現金化不感興趣。我覺得很不舒服,如果我丟失了我的手機。還不清楚我花了多少錢和從錢包裡拿錢相比。」

許多小企業也在努力向無現金支付轉變,或者認為這樣做沒有什麼好處。

日本超市行業遊說團體主席河野幸男(Yukio Kawano)說,夫妻店依靠每日現金收入來運營,因此不能過於依賴應收帳款。

由於引進機器的成本和高昂的交易費用,在大約200萬家被認為有資格獲得無現金支付補貼的小企業中,只有不到一半在政府campaign上註冊。

日本的低犯罪率、超低利率和遍布全國的自動取款機網絡,長期以來使現金在日本頗具吸引力,這使得日本人很少有動力轉向無現金支付。

然而,隨著商業銀行整合其自動取款機,減少消費者獲取現金的渠道,這一趨勢可能會逐漸改變。

儘管如此,說服佔人口近三分之一的老年人改變他們的做法並不容易。

在東京銀座繁華的購物區,許多小商店還沒有接受無現金交易。

70歲的Mitsuo Kotake是一家小花店的老闆,他說他三個月前就開始提供PayPay了。

但他補充說,對他的客戶來說,輸入密碼和設置應用程式簡直是太複雜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來為自己心愛的人的墳墓買花的老年人。

他說:「年輕人很容易使用,但老年人不熟悉。」「我自己不用現金。但現今無疑是必要的。」

翔正國際多年來一直不斷開發與完善日本商務考察深度研修服務。幫助國內企業赴日本進行企業遊學,深度考察,標杆學習,工廠參觀等服務,提供定製並有精益生產、智能製造、醫藥化工、電力電氣等多個主題可由您自由選擇;翔正國際每年都有定期出行的公開團組,一人也可隨團出行,更方便大家的選擇。助力中國企業看到更多,走的更遠。

翔正國際,做有價值的海外研修。

相關焦點

  • 日本何時能步入無現金社會?
    日本政府為鼓勵國民使用無現金支付推出的返積分活動於今年6月底落下帷幕。歷時9個月的活動效果明顯,加上新冠肺炎帶來的貨幣接觸感染的隱患,日本的無現金支付普及率從活動前的27%一路攀升到活動結束的36%,實現日本政府提出的40%的目標貌似指日可待。在無現金支付之路上推進緩慢的日本是否已步入追趕中國的快速通道?這也是試圖打開日本電子支付市場的中國IT企業熱議的話題。
  • 日本嘗試走出「現金社會」
    東京成田機場內商家為外國遊客提供豐富的支付方式。張冠楠攝/光明圖片  現在中國老百姓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智慧型手機,但許多中國遊客到日本卻發現難以像中國那樣方便地使用手機結算。在日本,許多人仍然在使用非智慧型手機,就連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近期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審議中也表示,他本人沒有智慧型手機。  事實上,日本社會普遍對於中國的「無現金化」進程之快感到震驚。
  • 無現金社會,各國如何推廣
    【環球時報報導 駐瑞典、日本、印度特約記者 黃雲迪 孫秀萍 周良臣 記者 趙覺珵】澳大利亞人似乎還不太習慣沒有現金的日子,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30日報導,澳洲養老金和退休金聯合協會表示,許多年長的澳洲人都十分擔心無現金社會的到來。而在中國,三年前如果出門一分錢不帶,絕大多數人會覺得有些不安。
  • 為何日本需要無現金支付?
    同一時期的中國網際網路剛處於萌芽階段,門戶時代競爭才剛開始,後來者BAT更是排不上座次。日本運營商的模式也成為了中國運營商們參考學習的對象,中國移動旗下的移動夢網就是如此。對比中國,相關部門數據顯示,我國從2015年開始,非現金支付佔整個支付系統的比例高達70%;2016年,中國非現金支付總計1251億筆,支付金額約3687萬億元。
  • 【國際】為什麼日本會成為亞洲無現金社會中罕見的「釘子戶」?
    韓國幾乎所有交易和中國大部分交易都是無現金形式,但約80%的日本零售交易依然使用現金。這是因為在日本實體的金錢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金錢是文化事物,在日本尤其如此。2018年,3000萬前往日本的外國人肯定已經注意到,禮節和尊重在日本十分重要。同時,看著中國行動支付的迅猛崛起,相隔不遠的新加坡和香港也決定開始快速推動無現金轉型。韓國已經轉型了20年,比如用信用卡支付可以享受減稅以及要求所有公司企業每年至少2萬美元通過無現金方式接受。現在韓國計劃2020年前完全實現無現金社會,先開始逐步停止鑄造硬幣。
  • 日本無現金支付能否順利推行呢?
    日本於今年10月推出無現金支付積分返還制度,但其積分返還制度略微複雜,剛開始,很多人擔心實際很少人使用無現金支付方式。實際上,現在很多人使用電子貨幣和二維碼支付等無現金支付,無論是中午還是午後、傍晚,在便利店裡有很多人使用無現金支付。在大型超市使用無現金支付可以得到2%折扣,而且在票據上也會標記折扣數目,這讓顧客感到划算,繼續使用無現金支付。
  • 落後中國那麼多,日本距離「無現金化社會」還有多遠?
    咱們進入到無現金化社會已經很長時間了,相信我們身邊很多朋友早就習慣出門只帶手機不帶錢包,什麼現金信用卡根本就不用帶的境界了。可是我們也清楚,全球能夠享受到我們這麼方便的無現金化社會的國家並不是很多,尤其我們鄰邦日本,雖然說按人均GDP它比我們高,雖然說按經濟發達程度它比我們強,可是它還是非常喜歡使用現金的。
  • 支付寶在日本兩年了 這裡的無現金社會還有多遠?
    日本無現金社會還遠著,中國人的無現金社會延伸了2016年中國智慧型手機支付額超過了600萬億日元,高於日本2016年的GDP總量537萬億日元。另一方面,日本70%的交易用現金完成。這一比例高於其他任何一個發達國家,發達國家的現金使用率已平均降至 30%。行動支付在日本發展緩慢有非常複雜的原因,涉及到國民性格、經濟乃至社會因素,這和日本大型網際網路公司不多、缺乏創業氛圍的原因是一脈相承的。某種程度上,支付寶可能是攪動日本支付市場的外來物種。
  • 日本人正拿鑽石換現金
    至少在日本,鑽石沒做到這一點。當前,該國的珠寶所有者正在拿不想要的珠寶來換現金,而這些被拋棄的珠寶正流向中國和印度。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民眾掀起了對鑽石戒指和耳環等貴重珠寶的購買狂潮。如今,受累於人口老齡化以及經濟長期不景氣,日本民眾對鑽石的熱情已經減弱。官方數據顯示,今年,日本二手鑽石出口增長77%。需要指出的是,日本本身幾乎不產鑽石。
  • 支付寶在日本兩年了,這裡的無現金社會還有多遠?
    日本無現金社會還遠著,中國人的無現金社會延伸了2016 年中國智慧型手機支付額超過了 600 萬億日元,高於日本 2016 年的 GDP 總量 537 萬億日元。另一方面,日本 70% 的交易用現金完成。這一比例高於其他任何一個發達國家,發達國家的現金使用率已平均降至 30%。
  • 在中國行動支付的幫助下,日本也開始「去現金化」了
    在中國行動支付的幫助下,日本也開始「去現金化」了 2019-07-22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欲速則不達 無現金社會追求不能操之過急
    與此同時,個別支付機構創建的新型超市出現無現金收銀臺,也引發人們一些質疑,並因此受到央行的約談,更是將「無現金社會」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簡單地說,無現金社會就是絕大部分商業經營活動往來通過數位化貨幣方式進行支付結算。
  • 日本央行拒絕日本向無現金社會轉變:雖很方便 但沒必要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彭博社1月29日報導,日本央行金融科技中心負責人日前表示,日本仍是一個以現金為主的社會,日本中央銀行目前沒有覺得有必要發行數字貨幣。日本央行部門負責人河合佑子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在這個無現金生活並沒有取得多大進展的國家,發行一種數字貨幣到底有沒有必要?」
  • 日本郵局將從2020年開始推行無現金支付
    人民網東京9月11日電 據日本電視臺報導,日本郵政窗口將從2020年開始推行無現金支付結算。 據日本郵政介紹,從2020年2月起,日本全國將首先在約50個郵局試點無現金支付結算,在郵局購買郵票、郵寄快遞等都將無需支付現金。
  • 中國手機支付助力日本社會「去現金化」-光明日報-光明網
    日媒報導稱,中國以智慧型手機為基礎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智慧型手機社會體系」,其中快捷方便的行動支付方式讓人讚嘆不已。日本是中國遊客的目的國之一,以微信支付、支付寶為代表的行動支付正在向日本拓展。據統計,2018年,訪日外國遊客總數實現了3000萬的突破,其中中國大陸遊客佔比26.9%。2019年一季度,中國旅客在日本共消費了4021億日元,佔赴日遊客總消費量的36%。
  • 借力2020奧運會,利用區塊鏈換道超車,日本無現金社會「野心」
    它裡面提到,日本的零售業在支付技術上是一個非常低科技含量的行業。因為各方面的原因(政府要尋找新的經濟增長行業、現金支付成本太高,每年要消耗180億美元、2020年東京奧運會將面臨外國遊客大量的消費能力等等),日本現在希望大力推行無現金支付。  這對區塊鏈來說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嘗試。
  • 行動支付在日本推行困難 大部分人堅持使用現金
    摘要:近期,首相安倍晉三正推動民眾改用無現金交易,雖然相關舉措已經有些成果,但仍不盡理想。據了解,在日本現金才是王道,特別是在日本人口結構急速老化、年長者極不願意放棄現金,並排斥做出改變的情況下,這也導致日本在移動支近期,首相安倍晉三正推動民眾改用無現金交易,雖然相關舉措已經有些成果,但仍不盡理想。
  • 大陸將邁入「無現金社會」,臺灣呢?網友酸:原始社會
    在大陸,行動支付領域兩大品牌之一的支付寶,日前宣布8月將在特定城市舉辦「無現金城市周」活動,令人羨慕之餘,不由得想問「無現金社會」的願景距離臺灣還有多久?根據支付寶官方微博公布的消息,他們將在8月1日-8月8日舉辦「無現金城市周」。活動目的是為了早日推動中國大陸進入無現金社會。這次活動將邀請網友發揮想像力,提出可執行的點子。Idea被挑中者將獲得100元花唄紅包的獎勵。
  • 臺灣春節現金流通量大增 「無現金社會」遇阻
    現金流通量逐年上升,讓臺灣「無現金社會」目標遇阻力。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當局「金融監管委員會」於2015年提出「無現金社會五年計劃」,目標將臺灣行動支付比例從26%提高到52%。近年來,臺灣市場上出現多種行動支付工具,但從春節消費來看,民眾仍習慣於使用現金。
  • 由於老齡化和勞動力緊張,日本老年人開始送外賣了
    在 2015 年的時候 Uber 就曾經在日本展開試點拼車服務,但是很快就被日本國土交通省叫停,因為這樣做很可能違反日本的《道路運送法》,在該法案中禁止無資質的車輛提供計程車服務,並且有可能導致索賠糾紛。▲ Uber 在京丹後市提供老年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