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4位死後成閻羅王的名人,包拯寇準上榜,這位被寫進正史!

2020-12-24 百家號

關於閻王的傳說,在中國很多的古代神魔小說,比如《西遊記》中都有過具體的描述。閻王是冥界權力最大的王,在中國就有十殿閻羅。將閻王和民間傳說相結合,在中國民間的普及非常廣。據說在中國古代,有四個歷史人物死後成了閻羅王,今天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究竟是哪四位。

一:包拯

北宋名臣包拯在中國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在包拯的身上,有很多傳奇故事。據說十殿閻羅中排名第五的閻羅王就是包拯,民間還說日審陽夜斷陰,掌管著陰間的刑法。執法清明的包青天,是一名流芳千古的清官,不僅有蒙受冤屈的人找包拯伸冤,就連受了冤屈的鬼魂也找包拯伸張正義。這個版本的閻羅王,也是流傳度最廣的。

二:韓擒虎

韓擒虎是隋朝的名將,戎馬一生,立下了無數的汗馬功勞。他曾經佔領健康城,俘虜了陳後主陳叔寶,後來被封為了上柱國,大將軍。據說突厥使者前來朝見的時候,對於這位一名功勳卓著的名將都畏懼萬分。公元592年,55歲的韓擒虎因病去世。相傳在韓擒虎臨終之前,他的鄰居看了了非常盛大的儀仗隊,這個人問裡面的一人,那人回答說是來迎接他們的大王。關於韓擒虎成閻羅王的事情,還被寫進了正史《二十四史》中,足可以看出這個故事深入人心的程度。

三:寇準

寇準是北宋的名相,為人剛正不阿,才華橫溢。1004年,契丹包圍了北宋的瀛洲等地區,寇準力主宋真宗親徵,從而穩定了軍心。因為寇準多次直諫,深受朝廷器重。不過後來逐漸受到朝廷其他佞臣的排擠,又聽完參與宮廷權利鬥爭,屢遭貶謫,1023年病逝。寇準愛民如子,即使後來左遷後依然為民做了很多好事。據說他在生前就知道自己要出任閻羅王,寇準死後,人們在房屋內,驛館內都掛上了寇準的畫像。

四:範仲淹

範仲淹是北宋傑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大家剛開始認識他應該都是通過教科書。範仲淹很有才能,曾經在1043年發起慶曆新政,但是不久便被貶出京。範仲淹雖然遠離政治中心,不過依然想著國家的安危,造福萬民。這樣一位清廉正直的好官,沒有被大家遺忘。因為範仲淹對國家和人民作出的這些貢獻,所以也被認為是閻羅王中的一位。

上面這四位都是傳說中死後成了閻羅王的人,這些人都為人正直,成為了鐵面無私的閻羅王原型。

相關焦點

  • 十殿閻王之閻羅王、卞城王,前者大公無私,後者專懲怨天尤人者
    在我國五千多年的歷史時期中,不僅上古時期充滿了神話色彩,各朝各代也會有著不同的傳說。俗話說「天上有神仙看眾生,地下有閻王掌管死後事」。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大家比較關注的十殿閻王之閻羅王和卞城王:閻羅王掌管著地府十殿中的第五殿,又稱「閻羅天子」,相傳姓包,生於陰曆正月初八。在民間閻羅王乃是十殿閻王中最出名的。
  • 十殿閻羅生前都是誰,生前忠義正直,死後成為地域的主人
    而他手下的十八位大臣也率領所屬百萬眾共同立誓,共治地獄的罪人。這十八位大臣就是十八地獄之小王,百萬之眾就是地獄的百萬獄卒。佛教傳入中國後,地獄閻羅的說法也一起傳了進來,對中國民間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與印度十八地域小王不同,中國流行著十殿閻羅的說法。在相關史書的記載中,生前至忠至孝的人,死後就能成為地下的主人。也就是說,只要生前是忠義之人,死後就能做閻羅王,因此十殿閻羅也並不是固定的人選。相傳十殿閻羅都是名人轉世,每殿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分別掌管不同的地獄。
  • 據說有四位死後做了閻王,一個是包拯,另一個百姓提起來就發抖
    歷史上的傳說有很多,雖然不知道真假,但是經過人們的口口相傳,也成為人們潛意識裡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今天小編講一個有意思的傳說,這個傳說是有關閻王爺的?閻王爺在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中就曾經出現過,這部名著也讓人們見識了閻羅王的厲害,那麼閻王爺是誰變的呢?據說有四個人死後做了閻王,一個是包拯,另一個百姓提起來就發抖。
  • 正月初八是「閻羅王」誕辰,這天眾星下界,有擺108盞燈花的習俗
    正月初八這天是十殿閻王之一「閻羅王」的誕辰,人們也將這一天稱之為「順星節」,民間更是認為這天是穀子的生日,所以也被稱之為是「穀日」。閻王誕辰在傳說中,陰曹地府的神職人員從上到下可以分為酆都大帝,接下來是五方鬼帝,然後是羅酆六天,之後是十殿閻羅。十殿閻羅中第五殿的閻羅王的生日就是在正月初八。
  • 死後成閻王相傳有3人,一個包拯,一個唐朝名臣,一個隋唐猛將!
    中國的陰陽學說已經有幾年前的歷史了,現在都講究科學,以前的那些看來全都是迷信,很多故事,也只能當個茶餘飯後的談資。古人都是非常迷信的,他們相信人死後都會去陰曹地府,實際上這些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組成。陰間這個詞不僅是在神話故事中有,很多道教典籍也有記載。
  • 冥界十王(中)第四殿 五官王 第五殿 閻羅王 第六殿 卞城王
    傳說中這位閻王,經常皺眉瞪眼,民間又叫他—仵官王。從名字上看似乎與人間的仵作有點關係。傳說姓呂,但沒有傳說他是何人轉世,五官王的形象是在左手在膝前握念珠,右手持笏放在膝間。根據這個形象以及查找相關資料推測他的本體可能是普賢菩薩。
  • 人人都怕閻王爺,閻王爺卻最怕這4個古人,死活不願意要他們
    閻王爺,又稱閻羅王,是神話傳說中的掌管地獄的神靈,大約相當於西方神話中的死神。閻羅王的最初起源,來自於印度佛經故事。在印度,閻羅王原本是掌管冥界的唯一神袛。到了國內以後,與本土道教和民間傳說結合,逐漸演化成所謂的「十殿閻君」,十位大佬共同掌管陰司冥界。
  • 歷史上有三位名人,都是家喻戶曉的人物,歷史學家闢謠:都是假的
    ——車爾尼雪夫斯基(俄)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639,閱讀約2分鐘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文明古國的大國,中國歷代名人軼事數不勝數,如叱吒風雲的秦朝開國皇帝秦始皇。東漢最好的發明家蔡倫;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遷;唐代著名詩人李白,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武則天。這些歷史名人的故事至今仍在大家腦海中迴蕩。但據歷史學家研究,中國歷史上有三位知名名人,其實都是後人杜撰出來的。
  • 十殿閻羅之五,閻羅王
    都說地府有十殿,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十殿閻羅,第五位閻羅王 圖片來自網絡閻羅王,亦稱「閻王」、「閻羅」、「閻王爺」、「閻魔王」、「閻羅大王」,為陰曹地府中第五殿的殿主冥王,是中國古代宗教神話信仰中的一尊陰間神祇,傳說為掌管人間地獄眾生靈壽命生死的鬼王
  • 十殿閻羅是哪十位?第五殿閻羅家喻戶曉!
    事實上,閻王並非是特定的一個人,而是對掌管地界的十位神仙的總稱,因此,民間也稱他們為「十殿閻羅」。本文就來說一說這十位掌控地界的閻王。第四殿 仵官王 呂岱仵官王為第四殿閻羅,形象為皺眉瞪眼,連耳長鬃,頭戴方冠,身穿長袍,左手在膝前握一個念珠,右手持笏放在膝間。掌管血池地獄,另設十六小地獄,用以懲罰欺詐交易,欠錢抵賴者,刑滿發往第五殿。
  • 此人戰功赫赫,死後被請去地府當閻羅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不過,與別國直接創造一個抽象的神不同的是,中國神話當中的閻羅王是有著現實原型的。據考證,我國神話裡的閻羅王最早來自印度教,後來經過本土化改良,才成為了我們在影視劇中常見的那個形象。在中國,人們常將喜愛的歷史人物和神仙聯繫在一起,像忠義無雙的關羽就成了民間供奉的武財神。
  • 在中國凡人也是能變成神仙的,比如閻羅王包拯,武曲星君關羽
    在世界上我們中國人在很多方面和西方人都是不一樣的,比如我們大都不信仰宗教。這在外國人看來是不可想像的,可是在我們眼裡信仰宗教的人才是不正常的。這在我們對待神仙的態度上就能夠看出來,在我們中國人看來凡人也是能變成神仙的,只要你有巨大的功勞,而且中國的神仙被人銘記也是因為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才有資格被人供奉。比如說女媧娘娘,她就是因為造人和補天等,所以我們才會那麼尊敬她,而不是因為她是神仙就會去尊敬。而且,在中國還有很多的凡人成神的故事,最多的那當然就是封神榜了,還有我們都熟悉的關羽等。
  • 閻羅王和地藏王菩薩哪個厲害?
    閻羅王和地藏王菩薩最初都是從佛教那裡傳來的。一、閻羅王原先在佛教裡面,閻羅王是冥界唯一的王。閻王,即琰摩、琰摩羅。意譯十殿閻王為"縛",縛有罪之人也。只是到後來,閻羅王被道教和民間傳說吸收進了去,將其改編為十殿閻王中的其中一位。十殿閻王分別是: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閻羅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轉輪王。《西遊記》裡面的十殿閻王就是這個樣子。這樣的話,閻羅王的權力被大大剝奪。
  • 連閻羅王都不敢收的3個狠人,其中一人13歲打死猛虎,你認識嗎?
    閻王,又被稱為「閻羅王、閻魔王、閻王爺」,乃陰曹地府中第五殿的殿主冥王,是掌管世人與動物生死輪迴的鬼王,關於他的記載,多不勝數。 韓家人不解,便詢問:「什麼王?」 對方回答:「閻羅王。」韓家人聞言大怒,當時就要趕他們出去,結果躺在病床上的韓擒虎突然大聲說道:「生為上柱國,死做閻羅王,好,好,好!」接著便咽了氣。於是乎韓擒虎死後成為閻羅王的故事越傳越廣,大家都默認他就是真的閻羅王。
  • 閻羅王是佛教的還是道教的?
    我們平時所說的鬼,就是真正意義上的鬼嗎?其實這是個問題。鬼怪傳說(資料圖)首先,中國人傳統觀念中的鬼和佛家六道中的餓鬼根本不是一個概念。餓鬼道屬於佛家的六道輪迴體系之一,分為外障鬼、內障鬼及飲食障鬼三大類。
  • 歷史上的包拯額頭上的月牙是怎麼來的呢?
    提到包拯人們頭腦中就會立刻浮現如「鍘美案」、打龍袍、鍘包勉等一系列民間故事,同時頭腦中就會立即浮現出一張黑漆漆的臉,以及額頭上的一彎月牙的黑麵包公的形象。那麼包拯的臉是黑色的嗎?額頭上的月牙又是怎麼來的呢?
  • 其實並不是閻羅王,更不是地藏王菩薩!
    由於被《西遊記》所誤導,很多人都認為十八層地獄的老大是閻羅王,或者是地藏王菩薩;但其實無論是閻羅王,還是地藏王菩薩,都不是真正的十八層地獄的真正執掌者。閻羅王其實是早期佛教和印度教神話中閻王是冥界唯一的王,但在道教創造的將閻羅王歸為其中一位的十殿閻王結合民間傳說將其與歷史人物結合的說法在民間廣為傳揚,佛教也將十殿閻王概念吸收,由此佛教神話中閻羅王冥界之王的神職被剝奪,佛教的閻羅王也成了和道教一樣由北宋包拯擔任的地府第五殿殿主。
  • 被「遺忘」的寇準墓
    寇準出生於北宋華州下邽也就是今天的陝西渭南。曾兩度入相,與白居易、張仁願並稱渭南「三賢」,在歷史上是很有名的廉相。但是,記者在市區隨機採訪了十位市民,僅有一位市民能說出三賢是誰,也知道寇準墓在哪兒。為了傳承先賢精神,記者尋找寇準的故裡,驅車來到了臨渭區官底鎮。我現在是在名相村,在來的路上很多人都知道寇準的故事,他的故事之所以能被廣為流傳原因在哪裡呢?寇準墓所在的村子原來叫左家村,前幾年更名為名相村。進村之後我們遇到了幾位老人,他們說,要問寇準的事兒只有找王老師,他最清楚。王老師是村裡的老教師。退休之後的他對歷史很有研究,特別是對寇準尤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