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最新一期政府公報獲悉,3 月 2 日,深圳市政府發文公布深圳市歷史風貌區(第一批)和歷史建築(第二批)保護名錄。
寶安區沙井古墟、福田區皇崗老村等 26 處古墟及古村被列為第一批歷史風貌區,南山區南山炮樓、寶安區石巖老街明星樓等 31 處建築被列為第二批歷史建築。
第一批深圳市歷史風貌區中,寶安區 7 個,龍華區 5 個,大鵬新區 5 個,龍崗區有 4 個,光明區 2 個,福田、羅湖、南山和各有 1 個。
湖貝南坊
羅湖區上榜的是湖貝南坊——湖貝片區的城市更新關注熱度一直高居不下。
此前,在湖貝懷月張公祠納入規劃保護範圍後,政府還從較大範圍對湖貝舊村南坊三縱八橫格局予以保留。
▲深圳晚報記者 王炳乾 / 圖
而此次將湖貝南坊列入深圳市歷史風貌區,則是將保護城市文脈落到了實處。
客家村落鰲湖村
還值得一說的是龍華區的客家村落鰲湖村,現多稱為牛湖村。雖在深圳的城市版圖中,它只是一個平凡的城際邊緣村,但有著近三百年歷史。
清康熙《新安縣誌》地理志 " 七都 " 村落中載名為 " 鰲湖村 ",清雍正三年觀瀾建的大布巷廟(乾隆年間重修改建為觀瀾古寺),鰲湖村人曾捐資修廟。
如今,老村煥發出新活力。來自 OTC、深圳雕塑院、香港等地的藝術家自發地聚集在這裡,並把這裡取名鰲湖藝術村。
經過多年來的對文化藝術的重新定位,現如今的鰲湖村已經從一個古樸老村華麗轉身成為藝術氣息濃鬱的藝術先鋒基地。
寶安區鳳凰古村
寶安區的鳳凰古村是廣東省內古建最集中、保存最好、面積最大的典型的廣府民居建築群之一,歷史、文化、藝術、科學價值突出。
▲圖片來源:晶報
它落位於寶安福永鳳凰山山腳下,始建於宋末元初大德年間,是深圳僅有的幾個古村落之一,是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而今的鳳凰社區 90%以上為文姓,古村現有古建築約 360 座,佔地面積 5.2 萬平方米,其中,明代建築 4 座,清代建築 60 座,民國時期建築 96 座,古井 17 口。
另外,文件中還公布了深圳市歷史建築(第二批)保護名錄。其中有許多為人所熟悉的地標,如深圳少兒圖書館(原深圳圖書館)、深圳科學館、新聞大廈、竹園賓館、深圳迎賓館、深圳證券交易所等。
也有見證經濟發展的浮法玻璃廠、深圳經濟特區同樂檢查站,文化底蘊深厚的橋頭戲臺、瑞靄吾廬炮樓、石巖老街明星樓等。
傳承歷史文脈,留住城市記憶。這 57 處印刻著時光記憶的地方,將與 " 深圳速度 " 下的現代文明,一同彰顯深圳城市特色。
目前,各區政府和新區管委會正抓緊開展該批歷史風貌區和歷史建築的測繪、建檔、掛牌,設置保護標誌,標明保護範圍,研究落實具體措施,高質量做好歷史風貌區和歷史建築的保護、利用與管理工作。
附名單:
【來源:深圳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