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後旗幟腰間喇叭成為護林員「標配」

2020-12-15 濟南日報
  

  本報3月16日訊(記者張曉涵)「山上風大,疫情期間沒事就別上山了。」日前,在長清區崮雲湖街道,一個個小喇叭在田間地頭不停廣播,護林員們正以接地氣的形式呼籲村民們做好森林防火、疫情防控工作。
  春季天乾物燥,防火形勢嚴峻。崮雲湖街道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森林防火,通過發放宣傳單、籤訂承諾書、設置黨員先鋒崗、喇叭廣播、加強巡查等一系列措施,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一面旗幟凝人心聚力量。「自從有了這面旗,我們少說了很多話,大多數想要上山遊玩的人們看到後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都自覺下山了。」據了解,自3月9日起,崮雲湖街道在各個防火點、每位護林員身後立了一面旗,是黨員的設為黨員先鋒崗,其他的列為先鋒突擊隊,護林員們走到哪裡紅旗就立在哪裡。
  除了身後有旗幟,腰間的喇叭也成為護林員們的「標配」,「別看這喇叭小,它有大作用!」護林員們手中的小喇叭除了可以在重要地段、重要時段播放森林防火條例等重要通知外,還能向進山人員「遠程喊話」,用最傳統的、最有效的方式將隱患排除,確保森林防火人人參與、人人知曉。
  為進一步做好街道轄區森林防火工作,強化森林防火責任意識,實行網格化管理屬地負責制,每個管理區為一個大網格,村居為中網格,各山頭、地塊為小網格,每個網格均設有護林員,責任落實到崗到人。針對重點區域開展防範巡查,做到見煙就查、見火就罰,及時制止隨意用火行為。

相關焦點

  • ​林草防疫|生態護林員,打通鄉村疫情防控「最後一公裡」
    來源標題:​林草防疫|生態護林員,打通鄉村疫情防控「最後一公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農村地區因為春節前大批務工人員返鄉、醫療條件相對較差而成為防疫戰的薄弱環節。連日來,在全國很多鄉村,生態護林員化身疫情防控宣傳員、監督員、教導員,忙碌在鄉村疫情防控一線,打通鄉村疫情防控的「最後一公裡」。
  • 綠水青山的守護者——杏子鋪鎮雙源村優秀護林員周國芳
    2017年,經雙源村村支兩委推薦為護林員,在鎮林業站的具體指導下,負責雙源村的護林工作。別看老周個子不大,可他護林的勁頭可大耶!周國芳擔任雙源村的護林員以來,摩託車上裝著手提式喇叭,每當晴天,他騎著摩託車在全村範圍內輪迴宣傳:「各位父老鄉親,森林防火,人人有責,誰失火,誰負責;保護野生動物,嚴禁捕殺鳥獸,嚴禁亂砍濫伐……」,雨天時,他就利用微信群或者上門向群眾宣傳森林法和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提高群眾自覺保護森林的法律意識。
  • 全國「最美護林員」:大山深處護林人
    34年紮根大山,慶元吳曉青榮獲全國「最美護林員」稱號——大山深處護林人 34年來,慶元林場隆宮林區主任吳曉青堅守在大山深處,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只為守護好這片鬱鬱蔥蔥的山林。在不久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的全國「最美護林員」名單中,吳曉青榜上有名,他也是我省唯一獲此殊榮的護林工作者。
  • 衡南縣:162位貧困戶當上護林員 實現家門口就業
    衡南縣公益林護林員陳元生(左一)正在發放森林防火宣傳資料。紅網時刻衡陽7月8日訊(通訊員 鄒高峰 廖湘杞 記者 石珊)「既能賺錢養家,還能照顧家庭,沒有比護林員更適合我的工作了,我一定要好好幹。」7月6日,衡南縣廖田鎮平山村貧困戶陳元生正在巡山護林,已經當了快2年公益林護林員的陳元生對自己能獲得這份工作充滿感激。
  • 鄭轉玉:大山深處的生態護林員
    2016年9月的一天,鄭轉玉在村委會看到貼出的告示:要招收2名國家級生態護林員(對象必須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小就熱愛家鄉大山和林子的她,及時回家和丈夫商量,想當一名生態護林員並得到丈夫的「鼎力支持」。到林業站報名後,她每天起早貪黑,通過手機查閱的方式,主動學習生態保護、林業法律法規等林業知識,一個月後,她順利通過了考察、面試、筆試等選聘程序,正式成為一名生態護林員,管護區面積為4200畝。
  • 恩施市為2750名貧困護林員兌現管護報酬1126萬元
    12月3日,記者從恩施市林業項目服務中心獲悉,恩施市全面落實生態護林員政策,在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選聘護林員2750名,並兌現管護報酬,實現綠水青山管護與貧困人口增收的互利雙贏。 恩施晚報訊(全媒體記者鄒明鎮 通訊員程陽 高明傑)12月3日,記者從恩施市林業項目服務中心獲悉,恩施市全面落實生態護林員政策,在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選聘護林員2750名,並兌現管護報酬,實現綠水青山管護與貧困人口增收的互利雙贏。
  • 湟中:建檔立卡戶成為「生態」護林員
    湟中:建檔立卡戶成為「生態」護林員 2020-04-13 14: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林業局:為2750名貧困護林員兌現管護報酬1126萬
    中國硒都網訊(通訊員 程陽 高明傑)12月3日,恩施市林業項目服務中心全面落實生態護林員政策,在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選聘護林員2750名並兌現管護報酬,實現綠水青山管護與貧困人口增收的互利雙贏。據悉,2020年全市以鄉鎮為單位選聘了2750個貧困人口擔任護林員,其中生態護林員2200人,天保工程管護員550人。由各鄉鎮制訂考核辦法,加強對護林員管理,對護林員工作成效進行考核,分季度兌現。截止11月30日,已發放護林員補助1126.49萬元,餘下部分將嚴格按照合同落實。
  • 峽江玉笥山林場護林員曾建國:莽莽青山守護神
    -陳福平文/圖  山路上,一個護林員,肩上扛著一把柴刀,腰間掛著一個水壺,手裡拎著乾糧袋,開始了一天的巡山。46歲的他在巡山路上走了20年,無論颳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他都以山林為伴,默默守護著莽莽青山。他就是全省勞動模範,吉安市「十佳最美林業人」,峽江縣玉笥山林場五七工區隊長曾建國。
  • 寧夏:六盤山護林員堅守「無火」新春
    護林員正在巡山。新華社記者謝建雯攝為確保森林資源安全,寧夏固原市六盤山林業局自1958年成立起就組建了護林隊,在打擊林區內盜伐盜獵的同時,夏季育林、冬季防火。目前,共有240多名護林員常年值守於寧夏境內的15個國有林場、76個護林點。
  • 堅守大山護林40餘年 奏響護林員的青春之歌
    在貴州銅仁,每當回憶起和丈夫周宏權共同值守山林的歲月,羅運仙總會回望身後的樹林。那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那時周宏權擔任高石坎林場場長,羅運仙擔任女子突擊隊隊長。一把鐵鋤、一頂鬥笠、一個水杯就是職工的標配。有人來、有人走,又有人來、又有人走,全場職工換了一茬又一茬,唯有他們沒有離開高石坎,持之以恆追逐心中的綠色之夢。
  • 秦嶺6名護林員的故事
    趙鋒、衛輝、楊波等6名護林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默默守護著5700畝國有林地。自從2001年分配到蒲峪,這6名護林員就暗下決心,要讓蒲峪4萬畝荒山改頭換面。他們住帳篷,吃野炊,經過半年的努力,在山坡下建設起了管護站。一身迷彩服,一個水壺,一把修枝剪,幾個饅頭是他們巡山的家當。深入山溝、礦區巡查制止破壞森林資源行為,蒲峪的溝溝岔岔情況他們都了如指掌。
  • 江門鶴山「輕騎兵」走遍全鎮揚喇叭
    防控疫情,人人有責……」自年初三(1月27日)起,一支裝置著擴音喇叭的摩託車隊每日準時騎行在鶴山市雙合鎮的村道上,用粵語和本地方言輪番播放《致雙合群眾的一封信》,強化群眾防控疫情意識。他們是負責該鎮防疫宣傳工作的「輕騎兵」。這支「輕騎兵隊」共有15人,平日裡的身份是護林員,負責騎著摩託車巡邏山林,做好防火工作。
  • 喇叭不停廣播,護林員帶銅鑼上山,廣東旅遊景區各顯神通防山火
    而素有嶺南第一險峰的連山金子山的護林員則帶銅鑼上山,通過古老的敲鑼提醒遊客注意防火。南丹山位於中國綠色名鎮三水區南山鎮,山上森林以亞熱帶雨林為多,擁有珠三角罕有的森林帶,景區大樹參天,樹木蔥蘢。高明凌雲山山火後,景區更加上好防火緊箍咒,在整個景區遊客通道,尤其是遊客休息處,貼著森林防火的告示與溫馨提示,提醒遊客隨時注意山火。
  • 最美護林員丨新疆張東權:愛林勝愛家 韶華獻青山
    最美護林員丨新疆張東權:愛林勝愛家 韶華獻青山 2020-10-14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常年不回家的護林員:巡山時經常就著雪水啃幹饃
    武雪峰 攝 大年初一那天,護林員王加軍站在護林站的樓頂,給家裡的老父親發了視頻通話,問候了家裡過年的情況,問候身體是否安康?然後也不知再說什麼,便是一陣沉默。「好,就這樣吧」。掛完電話,他許久站在樓頂沒下去,四十好幾的男人,差點落淚。
  • 用聲音詮釋豪華,凱迪拉克XT6標配14隻Bose「喇叭」,是個大學問
    作為一個BOSE粉,我對任何裝載BOSE音響的汽車有一種天然好感,只是聽到凱迪拉克XT6全系標配Bose Performanc至臻系列時,還是有點驚訝,這套音響在其他豪華品牌的選裝價格大概在1.7-2萬元左右,雖然不是什麼大價錢,但凱迪拉克就這樣大方的送了。
  • 貴州赤水:竹海護林員的奉獻與守望
    為了有效保障竹林安全,護林員們時常早出晚歸,對竹林進行巡護、除草、防火以及消防宣傳等工作。由於需要駐紮在林區,他們必須忍耐孤獨,通常一星期才能下山與家人團聚一次。李永福所帶領的護林員都生長在赤水,他們當中許多人繼承了父輩的事業,從事護林工作時間最久的已有36年,而時間最短的也有27年。
  • 2020年不可忽視的腰間風水
    在古代,錦衣玉帶,是官宦權貴的標配,而玉帶直到大清王朝時期才放棄了在官服上的應用。另外,在風水上的「玉帶纏腰」則是上等的富貴風水局。  可見,腰帶物件雖小,但在生活中卻應運一個人事業生活中的官祿與富貴格局。
  • 「我的脫貧故事」從貧困戶成為「最美生態護林員」丨獨山縣影山鎮...
    我叫楊佑培,生於1978年,水族,是獨山縣影山鎮紫林山村村民,現為達頭片區組管委成員、生態護林員隊長。2017年,我被聘為生態護林員,妻子也被聘為保潔員,有了穩定的收入,我們一家徹底擺脫了貧困,2018年順利地退出了貧困戶。楊佑培在清理路上的積石擺脫了貧困的我決心要用實際行動感謝黨、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