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早上9時58分,隨著挖掘機破碎頭的掘進,由中鐵八局七公司承建的成都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遊環線五標段陳家溝隧道左洞順利貫通,作為全線唯一隧道,該隧道將於今年底前完成剩餘工程施工。全線預計將於2021年底前建成通車。
全線唯一隧道
地質情況複雜、施工難度大
沿著成渝高速,翻越龍泉山,在五鳳溪古鎮的邊上,路基施工、水泥澆築……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火熱的施工場景,這裡便是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遊環線五標段項目現場,而全線唯一的隧道便位於此地。
龍泉山陳家溝隧道位於成都市金堂縣五鳳鎮金鳳村境內,總長1175延米(雙側),其中左線長598米,右線長577米,作為全線唯一一個隧道工程,具有交通和旅遊雙重功能。陳家溝隧道以泥巖、長石巖、粉砂巖及砂巖為主,屬極軟巖及軟巖類,構造裂隙較發育,地下水較不發育,屬典型的低瓦斯隧道,安全風險高。
「我們承建的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遊環線五標段包括隧道1座、橋梁12座、涵洞8座、路基5.21公裡。」中鐵八局七公司龍泉山旅遊環線項目部項目總工李全德介紹到,該隧道地質情況複雜,巖質地段斷面大,有斷層、湧砂、突泥等不良地質現象,施工作業難度大、安全風險高。
在存在「瓦斯濃度可能超限值」的環境裡,高溫、潮溼也考驗著施工人員,隧道內最高溫度達到40度以上,就像是一個「桑拿房」。「我們嚴格落實瓦斯隧道防控措施,全力構建起「三道保險」:第一道,使用兩臺110千瓦通風機24小時運轉,及時排煙除塵,確保隧道內通風。第二道,使用瓦斯濃度靈敏探頭跟隨開掘進程,一旦瓦斯濃度達到限定值,探頭即報警,同時探頭連接洞外的顯示屏顯示瓦斯濃度。第三道,聘請瓦斯監控人員使用手持瓦斯監控儀,在「炮前炮後」檢查。」項目經理雷明兵說。
規劃雙向4車道
全線貫通後有機串聯各景點
據了解,龍泉山森林公園旅遊環線起於成環路青白江區與龍泉驛區交界處,止於青白江區清泉鎮。線路全長約245公裡,環線規劃標準為雙向4車道,涉及高新區、天府新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簡陽市、金堂縣6個區(市)縣,是未來成都建設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重要保障。
旅遊環線以看風景為主,最初的規劃並沒有隧道,但為何又有隧道?「作為旅遊環線肯定是能不設隧道就不設隧道」,雷明兵說,由於該地地形用地情況複雜,如果不設隧道,一方面將佔用更多的耕地,對森林造成破壞,也不利於水土保持,另一方面將對五鳳溪古鎮的發展造成影響。
不僅如此,為保護環境,施工過程中項目部也時刻注意對環境的保護。據中鐵八局七公司龍泉山旅遊環線項目部黨支部書記張健波介紹,龍泉山作為四川盆地重要的生態屏障,為保護這一重要的「綠心」,項目部在洞口邊坡及河邊邊坡採用自然生態綠化防護,植草進行綠化,實現裸露地塊100%覆蓋,相比覆蓋防塵綠網,施工現場綠化抑塵能夠規避防塵網老化破損後汙染土地等問題。配合工地灑水車、圍擋噴淋、外架噴淋等防塵設備,有效防止揚塵汙染。同時,施工過程中嚴格加強棄渣棄土管理,保證黃水河、沱江等重要河流不受到汙染。
成都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為成都市生態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成都市「一心兩翼一區三軸多中心」的市域總體空間結構中,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就被放在了最重要的「一心」的位置,為成都市「東進」戰略的「橋頭堡」工程,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成渝城市群的重要連接紐帶。
而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遊環線有機的串聯了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各景點景源、特色小鎮及產業功能區。該隧道右線已於今年4月底貫通,全線貫通後,在連通成都「東進」三大新城的南北向重要通道、實現環線交通功能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閆宇恆 攝影報導
編輯 陳怡西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