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兩江新區龍興鎮影視城大橋施工工地,工人正在吊裝主橋橫梁。 記者 梅垠 實習生馬多 攝
10月14日,兩江新區龍興鎮影視城大橋施工工地,工人正在安裝橋梁鋼筋。 記者 梅垠 實習生馬多 攝
民國街是近年來重慶興起的一個熱門景點,不過由於道路不暢,每逢節假日都會出現堵車的尷尬。10月14日,記者從兩江新區管委會獲悉,影視城大橋預計12月實現初通,遊客從此不必再開車穿行場鎮小路。
在建中的影視城大橋橫跨御臨河,橋長220米,總寬29.5米,設計時速60公裡,為雙向六車道。據影視城大橋所在地龍興工業園有關負責人介紹,為配合民國街風貌,該大橋外貌的設計方案歷經多次調整、論證,最終形成了仿民國風格的大橋。
記者在現場看到,大橋的輪廓初現,橋下工程已完工,正在進行橋上建設。建設方中鐵十二局項目經理朱奎介紹,目前,整座大橋已完成工程總量的65%,現已進入大橋右幅板梁架設階段。按照每天架設10-15片板梁的速度計算, 到12月能夠實現右幅初通。
龍興工業園有關負責人說,現在從兩江大道去民國街的路程10多公裡,且為狹窄的場鎮小路,需要耗時30分鐘。待影視城大橋正式通車後,從兩江大道經影視城大橋開車到民國街,只有約3公裡路程,時間只需3-5分鐘。並且,建成後的影視城大橋,因其仿民國風格,可能成為兩江新區又一文化地標。
記者 陳鈞
6月3日,嘉陵江草街航電樞紐工程專用大橋及連接道正式對社會車輛開放。 市交委供圖
華龍網訊 (記者 楊永芹)主城市民到北碚澄江「十裡溫泉城」多了一個選擇:可走渝武高速從草街下道,直接過草街樞紐專用大橋前往—— 6月3日,市交委對外宣布,嘉陵江草街航電樞紐工程專用大橋(以下簡稱「草街樞紐專用大橋」)及連接道正式移交北碚區政府,這意味著重慶市第一座航電樞紐專用大橋向社會正式免費開放。市民自駕從主城到北碚澄江車程縮短20分鐘,只需40分鐘。
據介紹,草街樞紐工程專用大橋,是嘉陵江草街航電樞紐建設配套的附屬工程。它橫跨嘉陵江,連接北碚區澄江鎮與合川區草街鎮,2007年2月開工建設,至2012年4月全面建成。該橋按二級公路標準設計,全程700米,橋面寬12米,其中行車道寬9米,為雙向雙車道。
北碚區交通局有關人士表示,以前澄江居民到主城、合川,需經212國道,上渝武高速前往,約需1小時車程。
「該橋向社會開放後,當地居民經該橋,可在渝武高速草街上道,40分鐘左右可到達主城,到合川只需半小時。」上述人士表示,草街樞紐專用大橋對社會開放不但方便了當地澄江、鹽井、草街3個集鎮等近2萬群眾出行,也拉近了北碚縉雲山、十裡溫泉城及合川釣魚城距離,對促進這3個景區旅遊及連片開發有很大促進作用。
但因大橋緊鄰草街樞紐大壩,考慮到樞紐及大橋安全,通車後該橋將實行有限制通行——凡載重1.5噸並超高2.6米以上的中大型貨車,以及19座以上客車一律不予放行。
昨日,記者從機場南聯絡道項目部了解到,機場高速立交H匝道上跨橋建成,右幅通道實現雙向通車。機場南聯絡道橋梁結構部分已經完成,進入路面施工階段,整個工程預計年底完工。
施工方重慶建工市政交通工程公司機場南聯絡道項目部副經理陶濤介紹,機場立交H匝道右幅通道剛剛建好投入使用.共三車道。通過這座橋和已經建好的H、O匝道可以實現綠夢廣場和機場高速公路之間的互通。「從機場高速通過O匝道就可以上立交,往綠夢廣場片區單向通行。要從立交下機場高速的話就要通過H匝道。」
「H匝道上跨橋建成後代替老橋暫時雙向通行。接下來,我們將拆除老橋,再新建一座兩車道的橋作為H匝道的左幅通道。到時候,H匝道將是雙向五車道。」陶濤介紹,原有的橋只有兩個車道,不能滿足交通需求。新建的橋將緩解這裡的交通壓力。
據悉,機場南聯絡道工程連接三條進出江北機場的重要通道:分別為機場高速路、渝鄰高速和正在建設的機場專用快速路。目前,機場高速立交已初步成型,H、G、E等若干匝道已基本建設完畢。而在機場南聯絡道最東端的新龍灣立交,這裡上跨渝鄰高速公路,整個立交的主體已經完工,瀝青路面也鋪設好。「整個機場南聯絡道橋梁的結構部分已經完成,道路進入路面施工階段,馬上就是鋪設水穩層。」陶濤說,高腳水庫大橋也已經通過驗收,預計機場南聯絡道所有項目年底基本都能實現通車。
9月26日,鵝公巖長江大橋迎來第二階段施工,雙向六車道的通行能力縮減至雙向四車道。這一調整讓早高峰的謝陳路陳家坪往南岸方向一線擁堵突出,大橋周邊部分轉盤和主幹道也出現了交通積壓,九龍坡和南岸的早高峰延後約1小時。
第二階段施工轉換於昨日凌晨啟動,橋面除施工區域外,只有寬14.5米的路面供車輛通行,被黃色的虛線劃分為4個偏窄的車道。早上7點20分左右,隨著早高峰的來臨,橋面立即成為了交通瓶頸,並開始向大公館轉盤、石坪橋轉盤、謝陳路等路段和節點倒灌蔓延。其中,陳家坪往謝家灣大公館一線擁堵最為明顯,大量車輛出現了交通積壓;鵝公巖大橋北橋頭也較為擁堵,袁家崗、謝家灣、大公館3條主幹道車流匯聚在北橋頭,然後經過頻繁的並道最終進入橋面的兩個車道,造成了時間較長的交通積壓。鵝公巖大橋南橋頭也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積壓,趙家壩立交、大石路立交交通量明顯增大,早高峰海峽路雙向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緩行。
為保障主幹道的暢通,九龍坡、南岸交巡警對進入鵝公巖大橋的車流量進行了控制,對交通流量實時分段放行,確保沿線重要轉盤等轉換道路的暢通,儘量減小大橋維修對城市交通的影響。早高峰一直持續到上午10點,比平時延後約1小時。
鵝公巖大橋通行能力縮減至雙向四車道,市民該如何出行?九龍坡區交巡警介紹,往來九龍坡和南岸的車流,儘量選擇水碾立交—錦龍路—九龍隧道(限高4.5m)—李家沱長江大橋—巴南大道—渝南分流道—南岸片區一線通行。而平時來往主城南北的車輛,可以選擇嘉華大橋—嘉華隧道—黃沙溪立交—菜袁路(九濱路)—長江大橋一線行駛,這條道路目前不算太堵。
8月25日,隨著南萬高速公路關鍵性工程萬盛特大橋左線合龍,萬盛特大橋主體工程已全面完成。預計南萬高速年內通車,屆時從萬盛到南川只需要20分鐘。這是記者8月25日從重慶高速集團獲悉的。
南萬高速起於綦萬高速公路萬盛隧道口,止於渝湘高速南川互通,項目全長29.95公裡,四車道,設計時速80公裡/小時,沿線設有萬盛、叢林、南平、金佛山西、南川5處互通立交。
萬盛特大橋是南萬高速的重點控制性工程,全長780米。其中,萬盛特大橋右線已於7月順利合龍。
「南萬高速通車後,將拉近南川與萬盛間的距離。」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有關人士介紹,南萬高速將把G75渝黔高速和G65渝湘高速這兩條出省、出海大通道連在一起。屆時,萬盛到南川駕車只需20分鐘,比現在走303省道節省40分鐘。
嘉華大橋南北延伸段示意圖。 九龍坡區發改委提供
記者8月15日從2013年九龍坡區政府工作集中通報會上獲悉,備受矚目的嘉華大橋南延伸段二期工程將於明年底竣工。屆時,楊家坪商圈環道往江北方向的車流,只需10分鐘就可以經過直港大道通達嘉華大橋,九龍坡、江北兩區交通將更方便快捷。
嘉華大橋與直港大道、楊家坪商圈環道將實現直接連接
九龍坡區發改委項目辦負責人介紹,嘉華大橋南、北延伸段,都是嘉華大橋南北幹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北延伸段是李家坪至大慶村,目前已通車,成為江北商圈第二分流道,緩解了螞蝗梁的擁堵。南延伸段從嘉華大橋起,連接黃沙溪立交,並與大黃路相交形成大黃路立交,下穿鵝公巖大橋西引橋第四跨,與西引橋相交形成鵝公巖立交。線路再向南延伸,終點接李家沱大橋北引道,分三期進行建設。
一期工程現已建成通車,起於黃沙溪立交,終點在規劃中的景觀大道。二期工程將使嘉華大橋與直港大道、楊家坪商圈環道實現直接連接,實現鵝公巖大橋至直港大道之間的快速連接。
「也就是說,楊家坪商圈環道往江北方向的車流,將不再繞行直港大道九濱路段,只需10分鐘就可以通過直港大道直達嘉華大橋。」該負責人介紹,嘉華大橋南延伸段二期工程從鵝公巖大橋底下到直港大道立交,全長1公裡,整個南延伸段二期工程將採取無下穿道的高架橋模式,累計投資7億元。
此外,在建設嘉華大橋南延伸段的過程中,建設方將利用主線橋下空間配建車庫,增加停車位。在直港大道北側主線橋下方,將同時配套建總建築面積約3.8萬平方米的車庫,停車位1100個。這將是重慶市首次嘗試在橋下建整體框架式大型車庫。
九龍二塘長江大橋將有效連接九龍坡、南岸、巴南
每天上下班需要往返九龍坡和南岸的市民都深有體會,目前鵝公巖大橋的車行壓力非常大,而九龍坡去往南岸、巴南兩地,主要依靠鵝公巖和李家沱兩座大橋進行交通轉換。近日,隨著鵝公巖大橋大修,讓原本不堪重負的交通「雪上加霜」。
昨日的通報會上傳出好消息,這種擁堵狀況可望緩解——九龍二塘長江大橋項目已由市規劃局牽頭,正在考察項目選址、路線安排,並向國家發改委申報納入跨長江幹流橋梁規劃。
記者了解到,結合九龍半島最新控規,九龍二塘長江大橋路線設計起點為青龍嘴立交,往東延伸,下穿黃桷坪正街,跨越長江,進入南岸區後依次上跨南濱路及渝南分流道,設計終點位於學府大道,設計為雙向八車道。
這座橋位於鵝公巖長江大橋與李家沱長江大橋之間,可有效連接九龍坡、南岸、巴南三區。
白居寺和寶山大橋2015年前開建
重慶市還計劃在大竹林、果園港、寸灘等地修建跨江大橋
白居寺長江大橋、寶山嘉陵江大橋預計將於明後兩年陸續開工建設。昨日,市發改委發布消息,正式批准了白居寺長江大橋、寶山嘉陵江大橋「立項」開展前期設計。
「主城將再添兩座跨江大橋。」昨天市發改委發布消息,籌備已久的白居寺長江大橋、寶山嘉陵江大橋已獲準批覆,同意開展項目橋位選擇、橋型方案設計,以及相關環評等。
白居寺長江大橋的建設,將把主城南部和西部連在一起。
白居寺長江大橋從提出修建建議至今,已有七八年時間,這座跨江大橋處在馬桑溪長江大橋與魚洞長江大橋之間。
白居寺長江大橋南起李家沱鈦白粉廠附近,跨江連接大渡口茄子溪的釣魚嘴,並最終與內環高速相連。大橋採用拱橋設計,正橋與引橋共計3.38公裡,寬44米,規劃雙向6車道。
寶山嘉陵江大橋又稱嘉悅二橋。大橋建成後,將把北部新興的蔡家、悅來、空港等幾個新區連接在一起。大橋西起蔡家組團橫三路,經西橋頭立交,進入寶山大橋,跨越嘉陵江,東側通過椿萱立交接入椿萱大道。
寶山嘉陵江大橋,全長約3.3公裡,路基寬39米,按城市快速路標準設計,設計時速80公裡。
兩座大橋預計2015年前開工建設。
此外,重慶市計劃在大竹林、果園港、寸灘等地修建跨江大橋。
目前,嘉陵江上已有12座大橋,2座在建。長江上已建成10座,2座在建。到2020年,主城區兩江橋梁將達37座。
來源: 重慶日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