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關懷的蔥油餅店:每天做300個餅 每號限購5個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在上海,有這樣一位被街坊暱稱為「阿大」的老人吳根存,三十多年來堅持純手工製作蔥油餅,其餅香從上海飄入全國,乃至海外——上過日本雜誌,也被納入英國BBC紀錄片中。

  去年9月,老人的蔥油餅店因無證經營被舉報而關門,這樣一件在常人眼中或許天天發生的小事竟牽動了無數食客們的心,甚至受到了李克強總理的關注。「監管也不一定是冷漠的,要多帶一點對老百姓的感情。」總理當時說。

  一個月後,在各方的支持下,「阿大蔥油餅」店再度營業。阿大究竟是誰,他揉捏出的蔥油餅又散發著何種人生滋味?在過年前,廣州日報記者找到了這名被網友稱為「創業網紅」的上海蔥油餅大爺。

  文、圖 /廣州日報駐上海記者李曉璐

  春節前夕,在上海「阿大蔥油餅」店的新地址,就是一長排的隊伍。走到店門口才被告知,當天能領取的號碼都已領完——中午11時,阿大會發放20個號碼,每個號碼限購5個蔥油餅。

  邊角料也被食客買去

  餘下未曾領到號碼的人,只能碰碰運氣,看是否有多餘的餅可購。

  食客們一邊排著隊,一邊相互閒聊。有人感慨自己來了三次都未能買到一個餅,有人強調自己上午10時多就來取號排隊,直到下午1時多還未能吃上一口熱餅。

  在一間不足十平方米的小房間裡,60歲的駝背阿大正熟練地製作著蔥油餅。只見他將麵團揉成長條,然後揪成一個個大小均勻的小劑子,再用力將麵團壓扁抹上一層油酥,撒上一大把香蔥,再加上一塊豬油,餡料算是完成。然後,將裹著餡料的蔥油餅放在煎鍋上,用鐵盤按壓,蔥油餅瞬間迸發出吱吱聲響,夾雜著蔥花和豬油的香味撲鼻而來。

  大約18分鐘後,煎得兩面焦黃的蔥油餅被放在烤爐裡,靜候2分鐘。這道烘烤工序是阿大的秘訣,他說:「我的蔥油餅外脆裡嫩,不太油膩,因為蔥油餅是先煎後烤,用明火去浮油。」

  阿大說,每天只做300個蔥油餅,賣完即止。傍晚時分,食客依然絡繹不絕,隊伍越排越長。

  5時30分,阿大終於將最後一個蔥油餅交到食客的手上。阿大在窗戶口喊著:「不要排了,餅賣完了。」食客們卻不願離去,守在窗戶口問著:「沒了?真的沒了?那些邊角料賣不賣?」阿大想了想,將一些邊角料分發給食客們。

正在做蔥油餅的駝背阿大。

  「有溫度」監管小店重開張

  一天的營業時間終於結束了,阿大找了個椅子坐了下來。

  從凌晨3時開始做準備工作,阿大需要一直彎著腰站著——站著揉面、站著切蔥、站著做餅。長期的站立讓他的雙腿靜脈曲張,每日一碗中藥成了習慣。無法坐著,也沒有時間吃飯。

  阿大說:「年輕時做蔥油餅是為了養家餬口,現在做蔥油餅是為了那些喜愛自己做的蔥油餅的客人們。只賣300個餅是因為我確實年紀大,做不動了。」說話間,阿大不停捏著兩隻酸脹的胳膊,「如果身體可行,我想我會一直做下去,給客人們帶去老上海的味道,也算我回饋他們的一點心意。」

  阿大太知道這些食客們對自己的支持有多重要。去年7月,如往常一樣開著店、賣著餅的阿大突然收到通知,他被告知因自己無證經營所以必須停業。一時間,網上有關「阿大蔥油餅」店關門的消息引發熱議。

  其後,當地有關部門、相關企業為阿大尋找到了新店面,並解決其證照問題。去年10月,「阿大蔥油餅」店重新開張了。

  重開業那天免費派餅

  開張第一天,聞訊而來的食客們排著數十米的長隊為阿大捧場,為了向這些食客們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那天的蔥油餅只送不賣,每人可領取兩個餅。阿大在門口的布告欄上這樣寫道:「阿大將更加用心做餅,守護美食傳統,回饋大家的關心和幫助。」

  只有一件事讓阿大依然牽掛心頭——自己年歲漸長,如何找到接班人,是他心裡的一塊石頭。「做蔥油餅不難,但辛苦,純手工製作勞心勞力,又耗時間。可是簡化了流程,又怕失去了食物的傳統美味。」阿大敲打著胳膊說,「我收徒的唯一標準就是能吃苦。」

  每周三休息日,阿大會抽空去南匯監獄教犯人們做餅,教他們出獄後自力更生的本事。但阿大說:「只是幫助,不算收徒,畢竟『阿大蔥油餅』也算是一塊牌子。」

  從1982年賣蔥油餅起,一晃已三十五年。阿大隻做一種餅,賣一種味道,竟做成了上海的美食招牌,上過日本美食雜誌,還被英國美食家、BBC主持人贊道:「這讓我仿佛回到了兒時。」小小蔥油餅店,因此成了熱門網紅店。

蔥油餅大爺吳根存和他被食客熱捧的蔥油餅店。

  阿大其人

  兒子為他自豪

  阿大本名吳根存,1957年生於上海,因在家中排行老大而被稱為「阿大」——上海話裡「阿大」就是老大的意思。阿大還有一個兒子,從事廣告設計工作。用阿大的話說:「家中沒有一人是做這行的。」

  提及兒子,阿大的話稍稍多了起來,他說:「兒子26歲了,過去一直不太想與蔥油餅這件事有太多關聯,現在卻也會在周末幫我打打下手。」阿大笑著,眉眼間是抑制不住的欣慰。

  兒子念小學時,他每天的早飯就是阿大親手製作的蔥油餅,周圍好多同學也知道有一家藏在老房子裡的店賣的蔥油餅特別美味,可是兒子不願意讓同學們知道這是他父親做的蔥油餅。他回憶說:「小時候不懂事,總覺得有個做蔥油餅的父親是一種負擔,不敢和同學們說,在家中與父親的交流也很少,只管畫畫,做自己的事情。現在長大了,懂得了父親的艱辛,才覺得有這樣一位父親特別自豪。」

  2012年,學畫畫的兒子拿起畫板,用鉛筆第一次畫下了自己腦海中父親做蔥油餅時的模樣——一個彎腰駝背的男人,繫著圍兜、卷著袖口,站在爐子前,聚精會神地盯著眼前的蔥油餅。兒子筆下畫的是阿大的容貌,又何嘗不是阿大半輩子的人生。所謂匠人匠心的精神大約於此,用堅持刻下烙印,用烙印譜寫人生。

  對話

  有企業找他合夥沒答應

  廣州日報:怎麼會想到賣蔥油餅?

  阿大:1982年我下崗了,當時家裡上有老下有小,我得想辦法養活他們。我看到外面賣蔥油餅的生意很好,就想自己做點小生意。

  當時恰逢我朋友的父親是在工廠裡做點心師傅,所以我就向他請教如何做餅。大約學了幾個月後,我就自己出來做生意了。不過我改良了一下師傅的配方,用油和面,做出來的蔥油餅更蓬鬆。

  廣州日報:被告知停業到重新開業,心路歷程如何?

  阿大:一開始知道我要停業真的特別胸悶、忐忑,我是殘疾人,安分守己、自食其力,只想給大家帶來美味。但我無證也確實是事實,是歷史遺留問題。後來我就詢問相關人員要怎麼辦,他們說會幫助我解決問題的。這一個月裡,其實有很多企業找我合夥,但是我相信政府,所以一直耐心等政府幫我安排。後來,相關部門和有關企業幫我解決了我的難題後,我真的特別激動,所以開業那天我就想送蔥油餅給客人們。

相關焦點

  • 上海只收現金的蔥油餅店,8元1張每人限購5張,1天要賣60斤蔥
    但是今天我就不給大家介紹這些早就已經聞名中外的特色美食,而是帶大家一起來看看,上海這家開業了很多年,風評和口碑一直都非常不錯的小吃店,他們家的蔥油餅可以說是上海這邊最有名氣的蔥油餅了,價格也是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一份蔥油餅就得要8塊錢。
  • 大寧排名第一的蔥油餅店,日銷2000個!
    大寧排名第一的蔥油餅店,日銷2000個! 周到君昨日(10月31日)去了某點評上 大寧排名第一的蔥油餅店 這家店位於洛川中路和共和新路交界口
  • 餅店做蔥花餡餅,每天不停炸四個小時餅,老闆:前後三條街我最棒
    很多菜市場都會有賣一種味道誘人的麵食,這種麵食叫蔥油餅。在吃方面總有人會不斷鑽研出新花樣來,有的人覺得蔥油餅還不夠味兒,乾脆來個油炸蔥花餡兒餅,這樣吃起來那才叫一個過癮。 圖中這家餅店做的就是一種相當拉風的油炸蔥花餡兒餅,這種油餅前後三條街只有他們一家在做,餅店的位置靠近學校和菜場,基本上就是小本生意的雙重黃金地段。他們家生意好到什麼程度呢?連蔥花都是機器切,一般的餅店頂多也就是有個和面機,其他都是人工操作,他們家和面和切蔥花都是機器操作,人工只負責面案和灶頭,老闆很自信他說不是沒有過別的店和他競爭,但是最後炸的蔥花油餅都不如他們家的蔥花餅好吃。
  • 上海這家蔥油餅火了,1天只做300個,顧客排隊2小時才能買到
    蔥油餅全國各地都流行的一種美食小吃,幾乎是每個城市隨處可見;不同的是各地的蔥油餅做法稍有不同而己;而上海蔥油餅卻有很大的不同,上海的蔥油餅應該叫餡餅才正確;上海一家開在茂名南路的「阿大蔥油餅」,至少要排隊二小時才能吃得上;一個不起眼的油餅真的不可思議,太神奇了。
  • 全家網紅椰子凍來了,每店每天只賣5個!
    刷了一個多月的小紅書終於把它給盼來了▼要自己DIYの全家椰子凍明天開始,全城上線啦但剛得知一個壞消息每店每天只賣官方稱16號全城開賣,熟悉的店員告訴我,今天有少數店上架了,我趕快抱走了兩個。店員告訴我,在魔都測試後,每家全家都供不應求,所以深圳的全家要限量,每店每天只有5個。
  • 上海阿大蔥油餅在家就能做,個個香酥脆,比買的還香
    如今的阿大蔥油餅從5元已經漲到了8元,而且隨著賣餅的人越來越多,阿大索性出了個「告示」,說了說買餅的規則,比如每周三休息,每天限量供應,排隊時間1-4小時左右,每人限購5個等等,這樣想想,吃個餅也太難了!
  • 曾被BBC報導的上海蔥油餅,每天限量300個,顧客排隊數小時購買!
    別看這是一個非常普通的蔥油餅,它可是上海的網紅蔥油餅,每天都有很多的人排隊買來吃,這一份蔥油餅只要六塊錢,每天早上都會有很多的人在那裡排隊,而且最近有一位澳大利亞的夫婦,也是慕名前來,不過因為買點的人實在太多了,所以這家店的老闆就直接在店門口拉上了鐵鏈,防治出現擁擠的情況。
  • 嘉義九代蔥油餅店:老闆做蔥餅的手 寫詩也畫畫
    軍職退伍的陳文政賣餅兼寫詩,外皮酥脆,蔥香滿溢的蔥油餅遠近馳名。記者曹馥年/攝影(圖片來源:臺《聯合報》) 記者曹馥年/攝影 (圖片來源:臺《聯合報》)   嘉義市有間5坪大的蔥油餅店,店裡音樂輕柔,牆上貼滿詩作,書法墨寶穿插其間,玻璃桌墊下壓著素描與水彩畫,骨董老電視權充書架,擺滿中外經典文集;愛寫詩的老闆陳文政說,他要打造全臺最文藝的蔥油餅店。「我希望客人不僅到店裡吃餅,也共同品詩」。49歲陳文政認為,詩畫未必要配咖啡才對味,「配張酥軟蔥油餅有何不可?」
  • 上海這家蔥油餅火到BBC了,一天只賣300個,客人排隊都買不到
    (註:本文內容為小旺仔食記獨家原創,侵權必究)上海這家蔥油餅火到BBC了,一天賣300個,客人排隊都買不到。要說上海巷弄中讓人意想不到的美食,很多人可能都會提起這樣一家蔥油餅攤子。這家店開在上海黃浦區茂名南路的路邊,老闆名叫阿大。所以他的店又叫阿大蔥油餅,主要賣的就是蔥油餅,一天限量只賣300個,賣完了就收攤,想多吃都吃不到。阿大做的蔥油餅,可是最地道的上海蔥油餅,用的油都是豬肉,烤好的餅子特別的香。很多人都喜歡到他的店裡來買餅子吃,就算你不是上海本地人,吃過一次之後,保證你還想再次第二次。
  • 永嘉一麥餅店助力抗擊疫情 每天贈送百餘個麥餅
    溫州網1月28日訊 (通訊員 陳秋芬)連日來,疫情牽動著每一個永嘉市民的心。春節期間,考慮到戰鬥在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用餐可能存在問題,位於永嘉縣城望江北路的一家麥餅店也想貢獻一份力量。一家人決定提前結束假期,每天贈送100多個麥餅贈送給防疫一線的人員。  今天上午,汪永良夫妻倆又早早的從巖坦老家下來給防疫一線的人員製作麥餅了。汪永良說,今天預計要做120多個麥餅。「所以早上5點就從巖坦老家下來,並對店鋪做好酒精消毒就開始做了。」  臨近中午,30個麥餅終於製作完成。汪永良與兒子先開車送往縣人民醫院。
  • 你做的蔥油餅「太胖了」?大廚:少了「這2步」,難怪餅又硬又厚
    歡迎大家來到【吃貨百科學堂】,今天我又給大家來分享一些有關美食的小知識了,趕快看看有沒有你需要的,【先關注】每天都有更新呦!在南方是把米飯是當作主食的,北方的話則是把麵食當作主食。作為生活中經常會吃到的食物,麵食想要做的好吃也不容易。在很多的麵食中,既有甜味也有鹹味,鹹味面試中最好吃的,當然要數蔥油餅了。這個蔥油餅做法簡單,蔥香濃鬱,吃起來脆爽有嚼勁,深受大家的喜歡。你做的蔥油餅「太胖了」?大廚:少了「這2步」,難怪餅又硬又厚相信很多人也很喜歡吃蔥油餅。
  • 全家椰子凍登陸廣州,每天每店限量5個!又一抖音爆款!
    官方公布15號以後,廣州全部門店已上線!牌子叫「菲諾」,某寶上35+元以上,全家29.8元,算是椰子凍中的戰鬥機了。再悄咪咪告訴你們,每家店每天限量5個,拿到椰子的加薪感覺擁有了全世界!不僅能買到還未打開包裝就看到,是一整隻椰子做的椰子凍,包裝挺結實的,還有點不好拆。
  • 做的蔥油餅又幹又硬?教你3個和面小技巧,做出外酥裡嫩的蔥油餅
    大熱的天,周末吹著空調懶得出門,貌似不做點好吃的犒勞下忙碌了一周的自己,有點過意不去……那麼,簡單易學的蔥油餅做起來吧。說起蔥油餅,很多人都覺得做法非常簡單,明眼人一看就會。但是,會做的人很多,可做的蔥油餅又幹又硬?
  • 賞味臺北地道小吃 買個蔥油餅要預約
    01 蔥油餅 送禮不失禮見過有人把蔥油餅當成是禮物送人的嗎?聽過買個蔥油餅、韭菜盒還要預約嗎?秦家餅店就是如此。他家做的是幹烙蔥油餅,不加一滴油。要打比方的話,它就像素顏佳人吧,不是淡妝是裸妝,清淡得可以吃出天然面香。秦家餅店的蔥油餅、韭菜盒另一特色是用的冷水面,而非燙麵。
  • 「阿大蔥油餅」無證經營數十年被整治 上海好吃的蔥油餅還有這些——
    早上5點起營業每天只做300個蔥油餅有人為買餅苦等7小時有人凌晨兩三點來排隊老上海味道的阿大蔥油餅,【店名】:李向陽蔥油餅【地址】:斜土路558號【人均】:3元老上海蔥油餅在平利路這裡很有名氣,門面不大,是小小的店。生意不錯,經常要排隊,有時候早上、下午都要排隊買餅的。
  • 在家做的蔥油餅,外酥裡香!一口氣吃三個,做法簡單,一次成功
    視頻當中是一個駝背的老人,慢悠慢悠聚精會神的製作著一個又一個的蔥油餅。鄉裡鄉親大家都親切的稱呼他為「阿大」。其實大家口中的這位「阿大」本名叫做吳根城。一直在上海街頭的小巷裡賣著餅,光做蔥油餅就已經做了30多年了,每天只限量供應300個蔥油餅,如果說你運氣不好沒趕上,那就只有等到第二天趕早咯,不過小編是一次都沒有吃上過,每天去都排起了長龍,現在阿大的蔥油餅可謂是一餅難求啊。
  • 上海蔥油餅最好吃?你一定是在開玩笑
    有人早上6點到達,中午11點半才買到餅。不要驚訝於5個多小時的排隊時間,這並不長。因為現在就算排再久也買不著了——這家開在居民樓的小吃鋪因無證照經營,日前已被停業。可以和泰安門抱頭痛哭了,這家餐廳在獲得米其林一星一天後,就因同樣的原因被查封。人怕出名豬怕壯,阿大親自做的蔥油餅是暫時吃不著了。好在蔥油餅算不上什麼名貴食物,原料哪兒都買得著,製作步驟也不複雜。
  • 閔行有家「老五蔥油餅」 居然也一餅難求?
    這家閔行版「網紅蔥油餅」,就開在莘譚路367號,看起來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店,但門口已容不下排隊等著買蔥油餅的人了,人們需得在旁邊拐個彎才能繼續排上號。小店每天早六點開門,中午十一點半關門;下午兩點開門,傍晚六點結束營業。就在這段時間裡,排隊的人始終絡繹不絕,一天至少要賣掉一千多個餅。
  • 盤點魔都街頭巷尾的蔥油餅!咬下去滿嘴酥脆,味道好吃哭了!
    >地址: 武夷路269號(武夷路與安西路交口東北角)路口的小店,門面不大香氣卻是散的很遠蔥油餅外酥裡嫩,兩面煎的金黃地址:寧波路289號隔壁弄堂口(近山西路)開了二十多年的老攤子了這裡的蔥花餅人氣也超級旺!
  • 「一餅難求」還限購!新塍月餅購買攻略看這裡
    而新塍鎮的傳統小月餅,卻是另一番情況:因堅持自製餡料並以純手工加工,每年的月餅常出現「限購」,甚至「一餅難求」的情況。更難得的是,即使這樣「熱銷」,新塍月餅依然保持近20年未漲價。今天上午,記者來到位於鎮區一家名叫新旺記糕點的老字號月餅店,只見櫃檯上的品種沒有往日豐富,除了月餅,往日的雪餃、鹹燒餅、蛋黃酥、大麻餅等特色糕點都不見了蹤影,月餅也只有椒鹽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