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魚友的地方丨就會有魚友匯
《你該探索的末知,鯰科詳解 | 鴨嘴連載1》
《夢幻般的中大型油鯰 | 鴨嘴連載2》
點擊文字可回看
說起鴨嘴,恐怕沒有什麼魚能比紅尾貓和虎皮鴨嘴更令人記憶深刻了,這些非凡的魚種幾乎從水族貿易一開始就進入了玩家們的視野,如今,這些魚已經隨著貿易普及到了世界各地魚市的每個角落。我們今天的主角就是紅尾貓(紅尾護頭鱨Phractocephalus hemioliopterus)和虎皮鴨嘴(鴨嘴鯰屬Pseudoplatystoma spp)這兩種看似平凡卻並不平凡的魚種。
作為水族貿易中極為常見的品種,紅尾貓和虎皮鴨嘴都擁有強健的體格和超大的胃口,這讓他們即使在條件不良的水族箱中也能良好生存。但是超大的胃口也常常讓他們會吞掉同缸的其他魚,而且這些魚在營養充足的環境中生長相當迅速,加之成體的巨大尺寸,有時候會讓主人不得不放棄飼養這些魚。
護頭鱨屬Phractocephalus:
通用中文名:紅尾貓
通用英文名:South American Red Tailed Catfish
中文學名:紅尾護頭鱨
拉丁文學名:Phractocephalus hemioliopterus
護頭鱨屬(Phractocephalus)下只有一種,紅尾護頭鱨(Phractocephalus hemioliopterus)即紅尾貓。
作為亞馬遜的代表魚種,紅尾貓分布於整個亞馬遜水系和奧裡諾科水系,然而,紅尾貓的分布並不僅限於此,在東南亞,人工引進的紅尾貓也被養殖在池塘和人工湖中作為一種垂釣和觀賞用魚。
東南亞池塘中的紅尾貓
在飼養方面,這種魚不需要提供躲避物,但應使用較為柔和的光。紅尾貓是著名的合體帝,合體的東西可能不只是同缸其他生物,有時候還有水泵、溫度計等水族器材,雖然它們也會反芻,但是有時還是對魚造成嚴重的後果,最好的辦法還是儘可能不要用它們能吞下的缸內器材。
黃化紅尾貓
白化紅尾貓
短身紅尾貓
黃化短身貓
紅尾貓在漫長的水族貿易中早已站穩了腳跟,而紅尾貓的變異個體也時常出現,例如黃化紅尾貓、白化紅尾貓和短身紅尾貓等,這些變異個體往往因為更具觀賞性而被保留下來,甚至有些已經大量繁殖,而價格也在變異魚種中算是十分親民的了。
鴨嘴鯰屬Pseudoplatystoma:
鴨嘴鯰屬(Pseudoplatystoma)下的種類即虎皮鴨嘴,這些魚可以說是鴨嘴鯰的來源,在早期的水族貿易中,魚商們見到這些嘴巴長而扁的鯰魚就立刻想起了鴨子,鴨嘴鯰這個形象的稱謂也就流傳至今。
鴨嘴鯰屬的分類一直是一個學術上爭議的點,有些資料將其分為五種,有些將其分為七種,還有的將其分為八種,究其原因,就是鴨嘴鯰屬強大的雜交與融合能力與廣泛的地域分布所帶來的地理隔離對物種的影響。
軍艦鴨嘴
黃化軍艦鴨嘴
說到鴨嘴鯰屬強大的雜交與融合能力,最常見的例子就是軍艦鴨嘴(Pseudoplatystoma tigrinum×Phractocephalus hemioliopterus),這種跨屬雜交產生的後代幾乎完美融了父母雙方的特點,體型較虎皮鴨嘴短粗卻較紅尾貓細長,點狀的花紋分布於全身而不僅限於頭部,而父母雙方強健的體格,也在這種魚身上得以體現。
巴拉圭虎皮鴨嘴
而另一個關於雜交與融合能力的體現,就是所謂的巴拉圭虎皮鴨嘴(Leiarius marmoratus×Pseudoplatystoma spp),這種近年來常見的魚因其點狀花紋經常被誤以為是南美鴨嘴鯰(Pseudoplatystoma corruscans),但其實這只是一種野外的雜交產物罷了。
上圖的葡萄牙文的資料顯示,照片上方即為虎皮鴨嘴的一種(普氏鴨嘴鯰Pseudoplatystoma punctifer),而照片下方即為雜交種(Pseudoplatystoma punctifer×雲紋滑油鯰Leiarius marmoratus),而雲紋滑油鯰即為通常所講的梅花鴨嘴。
梅花鴨嘴
說完了雜交融合能力,再說一下地域分布,鴨嘴鯰屬的成員分布範圍非常廣,從巴拉圭的亞熱帶地區到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地區都有發現,如此廣大的區域分布加之此屬並沒有油鯰屬成員的洄遊性,那麼因為流域而造成的多種多樣的個體表現也就不足為奇了。另外鴨嘴鯰屬的許多成員分布區域是重疊的,野外經常可以同時捕捉到兩種以上的鴨嘴鯰,鑑於鴨嘴鯰屬本就強大的雜交與融合能力,那麼同屬間成員雜交並產生一種可繁殖的後代也不是沒有可能。
一同捕捉到的巨虎和花臉虎皮
一同捕捉到的大理石虎皮和普氏鴨嘴鯰
鑑於文章的科普性,這裡選取鴨嘴鯰屬的八種分類方法一一向大家展示:
1.南美鴨嘴鯰Pseudoplatystoma corruscans
南美鴨嘴鯰(Pseudoplatystoma corruscans) 即赫赫有名的巨虎,該種的體型是鴨嘴鯰屬中最大的,加之進口量一直較少,所以該種現在在國內相當受玩家的追捧。巨虎的紋路是點狀的,這一點可以輕鬆跟其他虎皮區別開,另有資料稱巨虎的嘴是喇叭口,這一點只在某些巨虎的身上存在,可能是流域種的差異,所以不足以作為區分標準。另外巨虎還有白子的個體進口,由於巨虎本就不多,再加上變異的稀有性,白子巨虎可以說是大型魚玩家心目中的夢幻品種之一了。本種也是鴨嘴鯰屬五種分類法、七種分類法中的一種。
白子巨虎幼魚
2.條紋鴨嘴鯰 Pseudoplatystoma fasciatum
條紋鴨嘴鯰(Pseudoplatystoma fasciatum)即花臉虎皮,該種與我們平時所見的虎皮鴨嘴類似,只不過條紋鴨嘴鯰的頭部有很密集的花紋,身上的花紋也更密集凌亂,本種最近未曾有進口,可能有零星夾帶,但也意義不大。本種也是鴨嘴鯰屬五種分類法、七種分類法中的一種。
3.變色鴨嘴鯰Pseudoplatystoma magdaleniatum
變色鴨嘴鯰(Pseudoplatystoma magdaleniatum)的花紋十分獨特,在體側均勻且筆直的分布,沒有雜紋和斑點,這種魚較同屬的其他種也更為細長,然而了解它的人幾乎沒有,本種在國內也未見進口。本種也是鴨嘴鯰屬五種分類法、七種分類法中的一種。
4.哥倫比亞鴨嘴鯰Pseudoplatystoma metaense
哥倫比亞鴨嘴鯰(Pseudoplatystoma metaense )有和巨虎類似的花紋,但是哥倫比亞鴨嘴鯰的花紋並不是點狀,而是點狀與條帶狀相間,這讓此種與巨虎區別開。國內曾經出現過這種花紋的成魚,一般是以巨虎的名頭售賣的,最近也有一些這種花紋的幼魚,混在大理石幼魚中售賣。本種不是鴨嘴鯰五種分類法中的一種,但卻是七種分類法中的一種。
5.高山鴨嘴鯰 Pseudoplatystoma orinocoense
高山鴨嘴鯰(Pseudoplatystoma orinocoense )的紋路較普通虎皮更細且沒有交叉的紋路,身上有零星的點狀花紋分布。近年來國內曾來過一條,因為要價偏高加之無人了解,所以後來也不見有進口。本種也是鴨嘴鯰屬五種分類法、七種分類法中的一種。
6.普氏鴨嘴鯰Pseudoplatystoma punctifer
普氏鴨嘴鯰(Pseudoplatystoma punctifer)的紋路與高山鴨嘴鯰十分接近,唯一的不同可能就是普氏鴨嘴鯰的條紋只從背部延伸到身體中部,而腹部只有斑點。本種國內也未曾出現過。本種既不是五種分類法中的一種,也不是七種分類法中的一種,只在八種分類法中存在。
7.網紋鴨嘴鯰 Pseudoplatystoma reticulatum
網紋鴨嘴鯰(Pseudoplatystoma reticulatum)即大理石虎皮鴨嘴。本種最大的特徵就是嘴型,大理石虎皮鴨嘴的嘴巴長而且略微上翹,憑著這一點,本種可以和本屬其他種很容易的區別開。由於本種的特徵非常明顯,所以其在水族貿易中也時常可見,國內大理石虎皮的數量相對較多,在魚友和魚商那裡也較為知名。本種也是鴨嘴鯰屬五種分類法、七種分類法中的一種。
8.虎紋鴨嘴鯰Pseudoplatystoma tigrinum
虎紋鴨嘴鯰(Pseudoplatystoma tigrinum)即最常見的虎皮鴨嘴,這種水族貿易中經久不衰的品種廣受觀賞魚愛好者的喜愛,也是各種新手小白的練手魚之一。經過這麼多年水族行業的發展,現在的虎皮鴨嘴多是東南亞繁殖場人工繁殖的幼魚,每年都有源源不斷的幼魚大包大包的發往國內,以滿足國內大量的需求。
白金虎皮
雖說作為常見的魚種之一,虎皮鴨嘴的數量眾多,價格低廉,難以滿足高端玩家的追求,但是每年也有從虎皮鴨嘴中挑出來的體色較淺的個體,以白金虎皮的名頭售賣,這種體色偏白的個體往往比原色的虎皮鴨嘴更具有觀賞性,所以白金虎皮也算是大型鴨嘴中的佼佼者了。值得注意的是,本種只是鴨嘴鯰屬七種分類法中的一種,而五種分類法中並沒有這種魚。
- THE END -
今日小編:張大蝦
圖片來源:網絡
不錯!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