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聞助農·旺財超市」正式開張嘍!打今兒起,旺財將把杭州城市角角落落、農村田間地頭搜羅來的新鮮「信息」,及時放上貨架,目的只有一個:為廣大農民兄弟提供增收線索,讓農產品與大市場實現有效對接!把你需要發布的農產品信息告訴旺財,旺財替你大聲叫賣;把你急需的農產品信息也告訴旺財,旺財為你大聲吆喝。
願廣大農民兄弟事業旺身體旺,這是旺財最大的心願!歡迎光臨旺財超市!王官法的魚苗基地設在杭州餘杭區瓶窯鎮塘埠嶺村。魚苗一般5月份供應。你現在如果有養殖意向,可以提前跟他聯繫。電話:0571-88526198、88587908。
由於鴨嘴魚養殖量不大,上市的數量只夠供應給酒店,普通的市場零售幾乎沒有。目前,他的基地在杭州農都市場B區18號設有專門的銷售點。如果市民想嘗嘗,可以在那邊買得到。
鴨嘴魚
它的嘴扁平酷似鴨嘴,卻比鴨嘴長几倍,50多釐米長的身子,又長又扁的嘴巴已經佔了一大半。周身光滑,深灰色的魚身像小海豚,沒有鱗片。在餘杭區瓶窯鎮塘埠嶺村,旺財見到了一池子這樣的怪魚。據養殖戶王官法介紹,「怪魚」學名匙吻鱘,民間又俗稱「鴨嘴魚」。原產於美國中部和北部的湖泊和海灣沿岸地帶,因嘴長得像一個長長的湯匙把而得名,是與中華鱘同屬一個家族的「兄弟」。王官法養的鴨嘴魚是前年從美國引進的,以提供魚苗為主。引進來的卵塊經過半個多月的孵化,等魚苗長到五六釐米長時,再供應給養殖戶。鴨嘴魚以吃浮遊植物為主,可套養,生長速度快,每年5月下旬開始放養,到冬天長到0.5公斤以上,便可捕撈上市。「別看鴨嘴魚樣子長得怪,可值錢啦!吃起來味道也不賴呢。」王官法說,鴨嘴魚肉質細膩,也沒有太多魚刺,吃起來有特別的香味。其魚子做成的魚子醬,一公斤能賣到500美元。
旺財自誇
在杭州的特種魚行業,42歲的王官法已算是前輩了。1994年的廣州,特種魚養殖剛剛蓬勃興起。「看著人家養殖的都賺了錢,便捎了一點八須鯰苗種帶回杭州試試。」由於特種魚在杭州還是稀罕物,八須鯰的市場行情日漸看漲,周圍的農戶看到了都紛紛前來請教。從幫忙引種開始,王官法沒想到,這一試就把自己試成了專職的「魚佬大」。養魚是個技術活,每種魚的耐氧性不同,對水質、飼料、溫度以及藥物反應都有所差別,甚至撈魚方式、運輸途徑沒有掌握好,都有可能導致血本無歸。為此,他北上哈爾濱請教專家,南下廣州和養殖戶交流經驗,並每年投入十多萬資金,進行市場調研和考察。王官法笑言,為了養好這一群性格各異的「孩子」,全國的「家教」都被他請遍了。經過12年摸索,如今,王官法的養殖基地已發展成為融水產品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科技開發、產品創新於一身的特種水產繁殖、育苗企業。其中一個300畝的魚苗基地,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20餘種特種魚、1萬餘尾的魚苗從這裡「遊」到全國各地。同時,另有兩個400畝特種魚示範養殖基地以及100畝的商品回收基地的建立,實現了他從苗種提供到示範養殖、農戶養殖一直到回收銷售的一條龍服務。「現在人都喜歡吃新鮮玩意,養的人又少,自然價格也高。」和養魚的技術難相比,說起特種魚的銷售,王官法顯得輕鬆多了。他還特意在魚苗基地宣傳冊的封面上印上了自己的銷售網絡圖,從杭州直達烏魯木齊,密密麻麻的箭頭布滿了整個地圖。
帳房盤點
雖然特種魚的養殖技術要求較高,而且成本大,但王官法給旺財算了一筆帳:一條6-7釐米的鴨嘴魚苗種為6.5元左右,成活率高的可以達到70%以上,低的只有20%,平均成活率在50%左右。等鴨嘴魚生長到0.5公斤,可以上市時,需要消耗飼料6元左右,另需承包費、人工費、電費3元左右。以50%的成活率計算,每公斤鴨嘴魚共計成本約為44元。根據當前的市場價格,每公斤鴨嘴魚的批發價在70元左右,零售價格稍有增加,約每公斤100元,做成成品菜之後的鴨嘴魚則上漲到每公斤220-440元。一般的農戶養殖,每公斤能盈利26元左右。而養殖一公斤普通的鱸魚,行情好的時候盈利大概只有2元,一般情況只能維持一元左右,相比之下,養殖鴨嘴魚的利潤高了整整十多倍。
風險預警
「養魚難,養特種魚更難。」王官法說,像鴨嘴魚類的特種魚養殖的市場大,風險也不小,哪怕是他這個養了十多年的人也不敢對任何一種魚掉以輕心。在他看來,首先,特種魚「面孔」生,在人們認識它之前,銷售起來比較難。其次,受到魚卵進口量的控制,生產規模無法擴大。據估算,去年一年,從美國進口的鴨嘴魚卵只有幾十萬苗。然而,擺在養殖戶面前更大的難題要數特種魚五花八門的管理技術了,鴨嘴魚的成活率跟養殖過程中的管理水平有很大關係。據王官法介紹,鴨嘴魚屬於植物性魚類,一旦遇到鯰魚、黑魚、鱖魚、黃鱔、白魚、鱸魚、汪刺魚等動物性魚類就容易被吃掉。這意味著,在放養前,對養殖池的清塘和消毒工作最為重要,湖泊裡就萬萬不能養了。他還提醒農戶,天上飛的白鷺也不能馬虎,一旦管理不善,鴨嘴魚就難逃被吞食的命運。同時,鴨嘴魚對鎂、鐵等重金屬較為敏感,對含有此類元素的藥物飼料都要儘量避免。
百貨鋪子
深加工成為玉米產業主方向在「2006中國玉米產業論壇」上,業內專家和學者認為,我國玉米深加工業發展迅速,深加工消費玉米量逐年遞增,已經成為玉米產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對市場價格的主導力量也在不斷增強。2000年,我國用於深加工的玉米總量為1380萬噸,2005年已經接近2500萬噸,今年1-6月份深加工消耗玉米量已經達到1560萬噸。目前,深加工消費情況對玉米價格的影響已經大大超過飼料行業。大米加工業產能嚴重過剩據中國糧食協會的統計,2005年我國大米年加工能力已達到1.2億噸,比上年增加2984萬噸,增長31.5%,而當年實際生產量只有2900多萬噸,生產利用率不到30%。許多米廠都是開開停停,半開半停。專家預測,大米加工業有可能步油脂加工業前兩年狀況的後塵,甚至出現「大洗牌」的現象。海水魚飼料市場空間大我國海域面積龐大,而淡水養殖空間有限;海水魚質量整體要好過淡水魚;海水魚養殖的利潤也高於淡水魚。這些都表明海水魚養殖的前景是光明的,第四次海水養殖浪潮即將到來。目前我國用小雜魚養海水魚的模式將被淘汰:小雜魚利用率不高,且汙染環境;小雜魚資源正在減少乃至枯竭,迫使養殖者接受人工配合飼料。目前國內海水魚飼料產量只有50萬噸左右,增加到200萬噸不是難事,按海水魚飼料目前的價格,將有150億~180億元的市場。(見習記者王力通訊員吳雲水姚貴記者李必罡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