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 去香港吃川菜?傳統川菜的演繹

2022-01-26 joneyandlei

收錄於話題 #港澳臺吃喝 16個

香港和川菜放在一起總覺得哪裡不對,從來沒有想過香港會有好吃的川菜,就像也沒有想過原來東京一家叫趙楊的店也有厲害的川菜一樣,世界就是這麼的奇妙有趣。

 

獲知鄧記,是因為食友吃了鄧記主理人鄧華東師傅的定製餐宴,讚賞不已。網上搜索信息,甚至看到有評論稱鄧記是Robuchon在港最喜歡的餐廳之一。鄧記做的是南堂川菜,簡單理解就是傳統川菜,講求百菜百味,而不是一味的麻和辣。鄧師傅每月到港一次,這次碰不上他的時間,作為初探,就先嘗試他徒弟的手藝。其實不會覺得特別失落是在於自己對川菜這一菜系說不上認識很深,若是一下子吃到頂級的,或許我也吃不出那種喜悅,就像我一直說的,每頓飯都是一次學習的過程。

 

飯局前,我還花了點時間閱讀川菜相關書籍,「真正讓川菜獨一無二的,就是調味的藝術,川廚中的複合味實在是龐雜精深、變化多端。比如魚香味,又比如煳辣味,煳辣味再調入點酸甜,就變成了宮保味。對調味的重視讓川菜成為自信而生機勃勃的菜系,它不用特別依賴於就地取材。面對外面世界,澆上一勺魚香醬汁,就變成四川的了。」

 

了解到川菜味道有諸如家常味、魚香味、怪味、麻辣味等的分類,內心就已默默打算按照分類點菜品嘗。當看到鄧記菜單早已按照口類分類好的時候,不猶大讚。

 

由於白天徒步了9小時,大家的腸胃都比較弱,所以先上了兩道湯品進行調劑。

 

豆湯海鮮小米粥

加上了高湯底的小米粥,從刻板印象中的樸素華麗轉身,美味異常,下次還想要喝。

 

國宴開水白菜

看著一滴油花都不見的湯頭,實則需要先用雞鴨豬骨及火腿熬湯,接著把大量的豬肉蓉放入掃湯三次,最後撈起再用紗布包著去煲,白菜只留菜心。喝到的是優雅清澈層疊的醇香,另外還能品到一層酒糟般的酒香。

 

冷盤

蒜泥白肉

肉質柔軟,辣椒油醬油的鹹香都不如那一絲醇厚的甜味來的突出,滿布的蒜蓉挑逗著味蕾。

  

家常味

 

火爆雙脆

食友推薦的菜式,菜單上沒有現成的,實際就是腰花和豬肝雙拼。腰花嫩而爽口,刀工漂亮,和腰花相比,豬肝火候稍過,配菜的萵筍木耳都很好吃。味道可以歸為鹹鮮

 

成都回鍋肉

其實我並不是回鍋肉的忠實粉絲,之前吃到的肉片口感都沒有很滿意。但這道回鍋肉,熱油爆香煸炒的肉片焦香可口吸取肉味醬料味的青蒜唰嘴卻又沒有丟失自己本身清甜。這道菜應該有加入豆瓣醬調味,同樣是鹹香下飯。

 

泡菜鴨血

一提泡菜可能很多人會想到韓國,我也是在成都廊橋用餐時,聽服務員介紹才了解到泡菜也是成都的日常飲食之一,根據季節變化而變更。泡菜鴨血的味道是我第一次接觸,無法用其他食物進行類比,鹹酸鮮辣接替在口腔登場,滋味繁複迷人。鴨血嫩滑,但據說若是鄧師傅操刀,夾起不斷入口一抿即化。這道菜毫無疑問是當晚的冠軍

 

 

荔枝味

所謂的荔枝味實則就是酸甜味以醋和糖調出近似荔枝的味道。我猜想會不會是是當年大家聽聞荔枝的美味卻無法品嘗,遂而讓菜式復刻這份滋味?

 

宮保雞丁

對宮保雞丁的印象還停留在北京的一頓快餐,更遠的記憶應該就是小時候去北方旅遊飯店吃到的。一直沒有意識到它是川菜的一部分

 

經典的宮保雞丁是雞肉花生米,配之以姜蔥蒜辣椒醬油料酒鹽醋糖旺火爆炒而成。這裡的以腰果替換了花生米。入口甜而微帶酸,一絲辣味緊接著是滿口鹹鮮。脆口月牙形的腰果,滑嫩塊狀的雞肉丁,片狀的蒜片,不同形狀不同口感也形成了這道菜的另外一番變化。

 

魚香味

 

魚香茄子

與荔枝味相比,魚香味的蔥蒜姜辛香濃鬱更突出,同樣的酸甜味,在鄧記我覺得魚香茄子的酸味比宮保雞丁來的稍重。茄條切的漂亮,喜歡。

麻辣味

 

麻婆豆腐

先不說味道,印象很深的是得益於豆腐都被滾燙的油包裹著,即便端上桌後我們還花時間拍照,入口的時候依舊滾燙熱辣,是其他地方都不曾給到過的熱度。每家的麻婆豆腐滋味都不同,就個人偏好而言似乎更愛廊橋的改良版。

主食

四川擔擔麵

對擔擔麵的印象一直是拌麵,或者說是醬汁稍多的拌麵,不知道是否被「臺灣版擔擔麵」

帶偏了,所以當上來一碗「湯麵」的時候還是愣了一下。

 

暫且放下擔擔麵是否帶湯汁這一論題,湯汁面臊色澤紅亮,帶著麻醬的濃香入口卻鮮而不膩,麵條細而爽滑,還有那些許酥香的炒肉臊,確實出眾。太喜歡這湯頭的我忍不住喝了有半碗吧

 

紅油抄手

對抄手的喜愛應該是從當年在成都朋友家住了10天開始的,當時最愛是她家每次來不及做飯快手做的抄手,無論清湯還是紅油都很愛。在臺灣學習的時候,又吃到了鼎泰豐的紅油抄手,醬汁少了麻辣卻多了幾分甜,依舊吃的歡喜。

 

不似福建的餛飩皮薄入口幾乎無感,抄手的皮滑軟有形卻不厚,肉餡飽滿鮮美。當晚的抄手醬汁我認為調的還是頗為不錯,可惜就是抄手皮沒做好,邊上些許位置厚而硬。肉餡與皮有點分離感。

甜品


紅糖餈粑 

輕薄的脆衣下柔軟黏糯帶著米香的餈粑,粘上濃厚的紅糖及黃豆粉,好吃。

桂花酒釀丸子

帶著桂花香的酒釀甜度恰當,酒香醇厚,甜湯底很喜歡,可惜丸子還能更好。

 

鄧記的川菜乾淨利落,清澈鮮明,確實有別於之前接觸到的川菜。即便沒有鄧師傅加持,出品也能保持中上水平,服務員的服務及時到位。可能因為這次沒點大菜,價格也頗為實惠,值得一嘗。當然對於我來說,下次是很想要試試定製宴席,例如川汁脆皮桂魚,香烤牛肋骨,又如甜燒白 。

就問一句,大家想跟著我一起探尋不同的味道嗎?(其實就是吃喝玩樂)

相關焦點

  • 穩居上海川菜必吃榜NO.1,火遍香港維多利亞港的川菜餐廳,在福州也能吃到!
    上海川菜「辛香匯」的子品牌「映水芙蓉」在香港維多利亞港營業引得無數香港食客到店打卡而後在上海商圈開業一年多依舊穩居上海川菜必吃榜NO.1現在在福州蘇寧廣場B區5樓也能到店打卡啦自是因為它受到兩位川菜界泰鬥的指點。上海淮海店開業之際,曾請來上過《舌尖》的川菜泰鬥陳伯明坐鎮。而後白玉蘭店開業,同樣請到了是川菜界的宗師級人物張中尤親自指導。若不是對它有所了解,僅透過落地窗看去,你也不會覺得這是一家川菜餐廳 。
  • 香港"最時髦的菜餚":民國川菜出川記
    其餘熱菜之中,有紅燒獅子頭,奶油菜心,神仙雞,紙包雞這幾種,也是拿手的,只是價目比京菜館來得昂貴;人少了去吃,很不值得,即平常好友邂逅,到飯館小酌,到川菜館也無意識。但一旦有貴客到來,或是賓朋雲集,那麼要算川菜館最為堂皇闊綽了。
  • 探店 | 香港新晉精緻川菜館,竟藏在北京這家商場裡!
    看完這篇推送,「吃不胖天團」紛紛表示想要辭職「移民」到成都去,過每天吃香喝辣搓麻將的悠閒生活。△ 浸滿紅油的川菜,看著就讓人流口水「吃不胖天團」成員莊素依是重度香港迷,幾乎每個月都要飛去香港一次。但,她又極度上癮川菜,每周都在「移民」地點究竟是香港還是四川上糾結。
  • 中國傳統文化,飲食文化,川菜走向世界
    先是派出了「川菜烹飪小組」赴香港,讓號稱「食的世界」的港九老饕們認識川菜。表演成功了,講究飲食的人們掀起了川菜熱。不久,順應潮流之所需,四川專業公司與香港有影響的飲食經營者籤訂了合同,在香港辦起了「錦江春」川菜館。有了第一家就會第二家、第三家。泰國、南斯拉夫、包門的商家也相繼與四川籤訂合同,辦了川菜館。
  • 重慶女子在香港開私房川菜館 吸引了周星馳馬雲
    懷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兒,每天天不亮,陳登群就到朝天門市場去批發塑料涼鞋等貨品回大足賣,短短五年時間她就掙了2萬多元。後來,家裡人覺得女孩子不該四處奔波,應當找個體面的工作,然後再嫁人。1983年,她進入大足菸草公司,成為一名文員,「菸草公司的工作比較輕鬆,每天就是坐在辦公室裡,不用再像以前一樣四處奔走販賣貨物。」後來因個人感情問題,她賭氣離開重慶到香港投靠姐姐。
  • 川菜翹楚,火遍香港、上海,川菜泰鬥張中尤老師坐鎮的國宴級川菜,送開業福利啦!
    論川菜翹楚,定有映水芙蓉一席之位!在香港維多利亞港,映水芙蓉從開業第一天起,人氣就超級火爆。吃著映水芙蓉川菜,欣賞著維多利亞港海景,成為許多香港食客享受生活的一種愜意方式。懂川菜的人都知道,川菜並非如外界所傳,是一味的麻與辣。川菜大小菜餚有一千多種,而辣菜只佔十分之一二。映水芙蓉一改人們對川菜的固有印象,還原最傳統的川菜技法,完美詮釋了「川菜,豈止麻辣「的烹飪理念。川菜遠不止江湖。細膩的食材,雅致的餐具,優質的服務,映水芙蓉打造了「精緻川菜」的視覺盛宴。
  • 火辣辣的夏天,火辣辣的川菜——香港川菜推薦
    鍋底38HKD,有經典香辣、秘制醬香(不辣)和特色麻辣三種可選,5款配菜起售賣。隔壁桌的小姐姐一個人點了一整份麻辣香鍋,獨享也是爽的不得了。雖說不是川菜,但也是在香港很難得能吃到的正宗社會主義味道。全家福牛肉麵 88HKD這碗面的分量實在是太太太太太太大了,我天真地單挑,吃到撐卻連一半都沒吃完;我強烈懷疑兩個人都吃不完。配料又多,又牛肉丁、滷豆幹、牛舌、牛肚和滷蛋;除了滷蛋,都很好吃。
  • 重慶女子將川菜館開到香港 明星大腕成常客
    1986年到香港發展,後來經營起一家名為「四姐川菜」的私房菜館,廣受食客追捧。眾多香港政要、商界精英、明星大腕等成為「四姐川菜」的常客。■ 感言:在香港要是想家了,就到四姐這裡來,四姐給你做家鄉菜!「四姐川菜」私房菜館隱匿於香港最繁華的灣仔告士打道,就在一棟被其他建築包圍的大樓裡。要找到這家私房菜館,只能靠熟人推薦、到當地美食博客上尋蹤或從賓館的門童處打探。
  • 香港尖沙咀創意川菜——川上龍 明星也愛
    香港川上龍川菜一覽尖沙嘴港式雞煲出爐。作為香港特色美食的改良雞煲獲得不少人的好評。不僅香料是四川的,配方是老闆從四川學藝獨創。不僅街坊食客愛吃。連明星都受吸引到店吃美食喔。他們專程跑到內地學師,將製作雞煲的秘訣、四川香料配方帶回香港,開設富特色菜館「川上龍」。內地川式雞煲一般用上大量香料、辣椒炮製,麻辣味重又油膩,店主們為迎合香港人口味,將之改良,令雞煲帶有甜味而不嗆喉,並分為大、中、小辣,客人可按喜好選擇。招牌雞煲味道層次豐富,全因用上多種香料和四川辣椒炮製,如子彈椒、西椒、川椒等,將材料炒香後加入三黃雞煮至入味,配上濃稠醬汁,入口啖啖香濃。
  • 川菜的經典是什麼?去川菜館必點的4道菜,吃出川菜的「靈魂」
    提起中國的八大菜系,大家經常吃的當屬川菜,它不像粵菜、徽菜那樣選用山珍海味,很多常見的蔬菜都能被其所用,所以川菜的價格比較親民,也因為其麻辣爽口、十分美味的特點倍受大家青睞,所以很多人在外出聚餐時都會選一些正宗的川菜館去吃,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來說幾道去川菜館裡一定要點的菜,如果大家沒有點
  • 專訪 | 鄧華東:潮流現在變化太快,但川菜萬變不離其宗
    「很多人和我說,鄧師傅你是傳統川菜的中流砥柱。但總有一天,我這塊石頭會消失。」香港鄧記川菜火鍋(Deng G )創始人鄧華東向《名廚》談到,「但好的東西總會留下來,可這也不是我一己之力能做到的。」2014 年左右,上海定西路上的餐廳鄧記食園裡,做了 37 年川菜的鄧華東師傅開始再次嘗試為食客創作南堂川菜。吃過他親手烹製私人宴席的食客,都會忍不住稱呼他一聲「鄧教授」。
  • 川菜的另一種華麗
    首先是生理上的不適應,他從小不習慣吃辣,一吃辣就胃痛,直到半年後才稍微習慣。另一方面是心理的不適應,林述巍做了接近二十年的粵菜,到了成都之後,他不得不面臨本土化的問題。林述巍開始研究川菜,走出自我的舒適區。林述巍稱當時自己學習川菜的狀態,就像一塊幹的海綿,「不停地吸收,思路很快打開。我做的一些川菜,不能說最傳統,不能說最正宗,也不能說最新。
  • 川菜老師傅傳統技藝研習會在蓉成立 挽救瀕臨失傳川菜
    安源攝中新網成都1月18日電 (記者楊傑安源)18日下午,四川川菜老師傅傳統技藝研習會成立大會在成都舉辦。包括元老級中國烹飪大師王開發、中國烹飪大師陳舜全、蔣學雲、梁長元、張元富、路明章、繆青元在內的120多位平均年齡70歲的川菜大師將復原瀕臨失傳的傳統川菜,再現地道川菜。
  • 紀錄片《川菜在民間》通過「民間尋味」記錄川菜傳統技法
    央廣網成都1月21日消息(記者賈宜超)1月20日,美食紀錄片《川菜在民間》在成都舉行新聞發布會並與現場觀眾見面。據介紹,該紀錄片不僅是拍美食,也將通過呈現散落在民間的川菜之日常珍奇,對瀕臨失傳川菜古法、傳統技法以及菜品進行搶救性的記錄。
  • 海外僑領建言川菜「走出去」:詮釋川菜文化
    中新社發 高寒 攝   中新社成都1月28日電 題:海外僑領建言川菜「走出去」:詮釋川菜文化 「奏」響中外合鳴  作者 嶽依桐  「近年來,中國一直在海外推廣中華餐飲文化,目前,川菜在美國已擁有一定的市場,但美國當地人喜歡的川菜口味是經過改良的
  • 「南堂川菜」 不一樣的川菜!
    南堂菜作為川菜的一個分支,汲取了大量當年居住在四川的江浙廚師的經驗,你說它是「改良菜」,那是不對的,頂多算是「融合菜」。但你若說傳統川菜理所應當是辣的,這就貽笑大方了。據鄧華東大師介紹,南堂川菜最早做的是江浙菜,與川菜無關。彼時,一些江浙人來四川做綢緞買賣,興旺的時候,成都有條街就叫做「江南館」。這條街上有很多江浙人開的飯館,起初只是自己人來吃,後來達官貴人也來吃,久而久之,去「江南館」吃飯成了身份的象徵。
  • 川菜並非都是辣的,打破原有的偏見,看看這些不辣的傳統川菜
    川菜並非都是辣的,打破原有的偏見,看看這些不辣的傳統川菜中國有八大菜系,但如果要論現在哪種菜系人氣最高、最受全國人民的喜愛,就非川菜莫屬了。說起川菜,想必很多人腦海中第一個浮現出的詞語就是"辣",隨之聯想起來的就是"麻、辣、鮮、香"等詞。"
  • 瑣談川菜(二) ——千變萬化川菜味
    後來,我發表的文章則是從川菜廚師在「花椒和辣椒」的使用上,選取精妙的角度,去闡釋川菜主體風味的特點。如果單論吃辣,四川人還不是最行的,貴州人、湖南人吃辣都要比四川人厲害。但是,在辣椒的運用上,國內其他省份的廚師沒有能像川菜廚師那樣得心應手的。四川是天府之國,物產豐富,因此釀造業也非常繁榮,出產了許多獨具特色的風味調味品,以及用於調味的輔助原料,如四大醃菜——冬菜、芽菜、榨菜、大頭菜。
  • 年度川菜、火鍋候選餐廳巡禮
    四海雲遊/ 半山百香果酸湯魚 半山酒館在傳統川菜的技法基礎上創新,融入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進行符合現代味型和出品方式的改良,注重味型的豐富與食材的健康
  • 周松芳︱民國川菜出川記
    其餘熱菜之中,有紅燒獅子頭,奶油菜心,神仙雞,紙包雞這幾種,也是拿手的,只是價目比京菜館來得昂貴;人少了去吃,很不值得,即平常好友邂逅,到飯館小酌,到川菜館也無意識。但一旦有貴客到來,或是賓朋雲集,那麼要算川菜館最為堂皇闊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