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市峰峰礦區打造全民健身新時尚

2020-12-20 中原新聞網

全民健身運動會激發峰峰全民健身熱潮。

連續三年舉辦中國峰峰·響堂武術文化節。

定期舉辦群眾性體育活動,激發群眾健身熱情。

響堂山森林公園,萬餘市民組成「登山大軍」,蔚為壯觀;太行躍峰渠景觀大道,騎行隊伍腳踩「風火輪」,上演「速度與激情」……一年一度的全民健身運動會,匯成歡樂的海洋,為綠色轉型中的峰峰礦區增添了一抹律動之美。

近年來,邯鄲市峰峰礦區將全民健身作為民心工程、幸福工程、未來工程,不斷加快運動健康城市的建設步伐,從群眾身邊的健身設施、組織、活動、賽事、服務、文化六個方面發力,實現了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的高度融合、蓬勃發展。運動軟體每日「打卡」,健身達人收穫「點讚」,公共健身場所成為社區「標配」,從老年人的長壽「必修課」,到年輕人的時尚「風向標」,從「要我健身」到「我要健身」,健康、自律、時尚的健身活動,被賦予日益豐富的內涵,正在成為峰峰人常態的生活方式。

1

便捷的「10分鐘健身圈」,增強群眾幸福感

每天清晨,位於北部新區的清泉公園內總有不少市民前來運動健身。76歲的張子濤老人說:「這裡環境好,鳥語花香,還有各種各樣的健身器材,早上來這裡鍛鍊,一天都有精氣神兒。」

幾年前,清泉公園還是滿目瘡痍的採煤沉陷區,經過生態修復、精心打造,如今已變成了北方少有的高品位生態公園。依託秀美的自然風光,園內開闢了健康步道、健身路徑,設置了4800米的輪滑場等功能區域,打造了適合休閒運動的羽毛球場、籠式足球場、籠式籃球場。這個大型公園以舒適宜人的自然環境、高標準的硬體設施、多樣化的體育運動項目,為眾多市民解決了「健身去哪兒」的問題。

一枝獨秀不是春。今年,清泉公園的11朵「姐妹花」在峰峰的11個鄉鎮競相綻放。按照貼近水源、貼近交通、貼近人群的「三貼近」理念,該區將生態修復與健身基礎設施建設統籌考慮、精心謀劃,形成了「一鎮一溼地公園,一鎮一健身主場」的完美格局。目前,50多個公園遊園遍布全區的「金角銀邊」,且健身功能齊全,成為群眾健身、休閒、娛樂的「吸鐵石」。

近年來,峰峰礦區不斷加大體育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先後投入1.7億元,重點打造主城區綜合性健身場所、社區體育活動中心、山區登山路徑、景觀騎行道等休閒健身場所,推進群眾身邊的場館、身邊的場地、身邊的設施「三個身邊」工程。聘請專業機構編制全區體育設施專項規劃,選擇城市社區、住宅小區、晨晚練點、健身站點、公園、河畔、廣場等作為基本空間,加大對健身圈健身器材的投放力度,健身項目涉及籃球、健身腰鼓、羽毛球、足球等十幾個項目。全區所有中小學校的體育場地分時段免費面向社會開放,成為健身高峰期的有益補充。同時,結合新農村建設,為全區10個鄉鎮和153個村配發體育器材,實現了村(社區)健身器材投放全覆蓋,補齊了農村健身設施不足的短板。

「花在眼前,綠在身邊,健身在家門口。」峰峰礦區區長陳珍禮介紹說:「峰峰目前總人口53萬,人均體育場地3.15平方米,除新建場館外,每年政府投資不少於1000萬元,用於體育設施的維護和更新。現在區、鎮、村三級健身設施網絡已經普及,『10分鐘健身圈』實現了全區覆蓋。」

響堂山巍峨峻秀,滏陽河蜿蜒而行,多樣化地形地貌成為公路越野、山地自行車、極限攀巖等體育運動充滿「野趣」的天然舞臺。北部新區以水韻花海為特色的生態涵養帶和以水上競技區、標準足球場、彩色健身步道為主,佔地650畝的城市運動公園振翅欲飛,現代化的鋼筋混凝土,彰顯著力量和美……「10分鐘健身圈」正濃墨重彩地勾勒出全民健身的「幸福半徑」,描繪出「健康城市」的壯美藍圖。

2

全面開花的健身活動,帶給群眾滿足感

從「健身去哪兒」到「10分鐘健身圈」,從場地設施建設日臻完善到健身理念深入人心,全民健身的美好願景應運而生,一場席捲全區的熱潮記錄著峰峰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昂揚的精神風貌。

峰峰歷來就有尚武健身之風,曾誕生過中國首位世界足球小姐孫慶梅、CBA得分王楊超、UFC草量級拳王冠軍張偉麗等一大批體壇精英。出拳起腳,跳躍翻飛……陳式太極拳、太極功夫扇、大洪拳、小洪拳、三截棍、五虎槍、春秋刀等「十八般武藝」精彩亮相。連續兩屆中國峰峰·響堂武術文化節暨傳統武術邀請賽的成功舉辦,使峰峰悠久的武術文化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作為全國武術之鄉,峰峰武術門派眾多,拳師遍及全區,僅2018、2019年在全國武術之鄉武術套路比賽中就取得11金10銀21銅的佳績。

「注意方向和力度!」「把後面的黃壺打出去!」隨著一聲清脆的撞擊,一隻紅壺將黃壺擊打出去後穩穩停在了大本營的中心……峰峰礦區外國語實驗小學的五年級體育課上,一群小學生正在老師的指導下練習旱地冰壺。發展冰雪運動,關鍵在青少年。對此,峰峰開展了冰雪運動進校園活動,舉辦冰雪運動會、編寫冰雪運動教材、推廣普及旱地冰球、旱地冰壺等項目,峰峰的冰雪運動開始了自己的「圈粉」之路。

優秀文化的傳承和創新運動的引領是峰峰全民健身的一個剪影。近年來,峰峰礦區努力推動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在「體育設施便利化、健身活動多樣化、品牌培育本土化」建設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體系,不斷豐富群眾健身供給,激發社會體育組織活力,深化科學健身指導,增強健身文化建設,使全民健身在服務民生中彰顯出良好的社會責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發揮出獨特的作用,更為健康峰峰建設凝聚了「精氣神」,增添了新活力。

4月12日,峰峰礦區第二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成功舉辦。大賽共設5個大項、28個小項的比賽,產生金牌180枚,有85個代表團參加比賽,參賽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達6000餘人次。從人人動起來,到城市動起來,「全民健身」收穫滿滿。「在春節、五一、暑假、國慶等,每個契機節點我們都會參與大型的健身文化活動。」區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會長李連和說。

據了解,現在峰峰礦區每年開展各類有組織的全民健身活動300多次,經常參加鍛鍊人數達17萬人左右,佔常住人口的32.1%。全區共有各類社會體育協會、俱樂部50多家,同時,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1034人,平均萬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19人。今年,新增體育舞蹈、摔跤等體育協會10個、健身站點20餘處,舉辦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10期以上,舉辦各類體育技能培訓班30次以上。峰峰還常年舉辦健康科普講座,推廣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免費為市民進行國民體質檢測,開具運動處方。今年開展的「體質監測進社區」活動,為3500多名群眾進行體質測定,印製5000餘冊《科學健身手冊》發放給社區居民,發放「全民健身券」5萬餘張,促進了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

3

「體育+」的多米諾效應,

提升群眾獲得感

2018年5月27日,全國首個以「企業家」命名的全公益馬拉松——中國峰峰·企業家馬拉松在峰峰礦區響堂山石窟博物館鳴槍開跑,來自6個國家,全國21個省區市的近1600名企業家及馬拉松愛好者齊聚峰峰,開啟了一場「體育+公益」的充滿正能量的跑者盛會。賽事獲得的公益款項,全部注入「企跑公益計劃」,用於峰峰全民健身公益事業。

2018年9月5日至6日,中國峰峰國際自行車文化節成功舉辦。文化節內涵豐富,將亞洲頂級的國際品牌賽事——千森杯公路越野大獎賽與小輪車BMX自由式表演、兒童平衡車大賽、公路越野公開賽、自行車英雄擂臺、大學生國際音樂節、小記者互動團、繪畫大賽等集國際體育競賽、國際體育表演、體育教育培訓與交流、體育活動參與體驗、體育文化展示與傳播等諸多業態,共同融入文化節這一載體,形成峰峰體育文化名片。

2019年,這兩大品牌賽事在峰峰人家門口再次舉辦,把峰峰「處處都是運動場,人人都是運動員」的全民健身熱推向高潮。近幾年,與「峰馬」一同落戶峰峰的國家級、省級群眾體育賽事共有數十項之多。基本形成了周周有活動、月月有比賽的全民健身格局。越來越多的峰峰人從體育事業的旁觀者變為參與者,在強健身體的同時也用蓬勃的精神風貌和積極的生活態度構築著一道道獨特的「峰景」。

一場頂尖級的體育賽事,不僅是全民的狂歡,更是城市的推介。高規格的體育盛宴,讓世界的目光聚焦峰峰。世界各地的選手和來賓了解了峰峰的秀美風光、悠久文化和城市的魅力。圍繞賽事的預熱和推介成為對外交流的絕佳平臺,開啟了「體育+文化+經濟+旅遊+招商」全新模式,引發了老工礦區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多米諾效應」。

「賽事舉辦期間,各地遊客蜂擁而至,較平日增加了三倍之多,賽後慕名而來的遊客仍然絡繹不絕。」響堂山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霍豔敏告訴筆者。古色古香的響堂山村,村民杜春梅正在熟絡地招呼遊客,喜悅溢於言表:「我在這賣涼粉3年了,每碰到有大型比賽,前後一個月就能收入1萬來塊錢。」

賽事的「多米諾效應」不僅帶動了旅遊發展,刺激了消費增長,同時將峰峰磁州窯、響堂石窟等歷史文化,山底抗日地道遺址等紅色文化,「和村三飯」「彭城三下鍋」等飲食文化,武術、剪紙、麵塑等非遺文化傳播到了全國各地和海內外。峰峰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抓鐵有痕的恆心,全域開展「修山、修地、修水、修氣」,「礦山變青山,濁水變綠水,礦區變景區」的精彩蝶變,真真切切地展現在世人面前。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峰峰共舉辦國家級體育賽事3次,區級大眾賽事100多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0.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9%和21.6%。

區委書記牛穎建深情地說:「在國際國內舞臺上,體育是展示一個國家、一個城市軟實力不可或缺的名片。峰峰密集舉辦各類比賽和群體活動,為的就是以賽事為平臺,讓外界進一步了解充滿活力的峰峰,激發全民參與熱情,投身到健康中國的建設中來。」

雨後春筍般的體育場館,風起雲湧的體育賽事,奼紫嫣紅的健身活動,一個健康城市的夢想逐漸成為現實。峰峰礦區的體育事業正在綠色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在人民幸福感、滿足感、獲得感的感召中,高歌猛進,續寫榮光。

相關焦點

  • 河北邯鄲市峰峰礦區:全域布局打造綠色宜居村莊
    河北新聞網訊(韓琳)今年以來,河北邯鄲市峰峰礦區把村莊綠化作為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的重點工程,按照「城市做園林、農村做生態」的思路,多層次推進村莊「五個一」綠化(構建一道環村林帶、建設一條進村樣板路、打造一條綠化樣板街、建成一批綠美示範院、建設一個休閒綠化廣場),提出每個鄉鎮(街道
  • 峰峰礦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峰峰礦區滏新街北延、滏順路、新民路...
    項目名稱:峰峰礦區滏新街北延、滏順路、新民路、春光東路、農場街道工程EPC項目編碼:HB2017073330020145項目聯繫人:韓濱山項目聯繫電話:15632038787採購人:峰峰礦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採購人地址:邯鄲市峰峰礦區採購人聯繫方式:0310-5167868
  • 峰峰從「礦區」到「景區」的華麗轉身
    在冀南巍巍太行山與廣袤的華北平原過渡區,邯鄲市西南35公裡處,有一個全國唯一一個疊音名稱的城區——邯鄲市峰峰礦區。峰峰礦區是1950年從磁縣、武安劃出部分鄉鎮成立的,1955年改為河北省直轄峰峰市,1956年12月撤市設區,成為地理位置不在主城區的邯鄲市的一個重要組成行政區。
  • 河北峰峰礦區:文明實踐潤「峰」景
    近日,邯鄲市峰峰礦區臨水鎮北留旺村民李玉華在觀看了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派單』的移風易俗專場巡演後激動地說。這一場景是峰峰礦區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在全區廣泛開展文明實踐活動的一個縮影。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主體力量是志願者。峰峰礦區在實現志願服務精準常態化上著力,做大做強「志願圈」,不斷增強動力、激發活力,優化志願服務新格局。在區志願服務總隊領導下,峰峰礦區以黨員幹部為核心、以基層群體為主體,著力打造「15+11+198+N」志願服務隊伍格局,即15支區級志願服務分隊,11支鄉鎮(街道)志願服務隊、198支村(社區)志願服務隊。
  • 邯鄲市峰峰礦區:8個棚改回遷安置房項目開工
    2019年10月08日13:12 來源:河北日報 日前,邯鄲市峰峰礦區8個棚改回遷安置房項目全部開工。
  • 【美在邯鄲】峰峰礦區演繹「礦山」到「景山」華麗蝶變
    6月22日,在邯鄲市峰峰礦區南響堂山風景區,記者看到聽到的就是這樣一派人與自然統一和諧的生態美景。  「挖了一輩子礦,看慣了滿山的石頭,沒想到如今還能看到青山綠水,我們礦區變成了景區!」家住響堂山下西紙坊村的村民李宏生激動地告訴記者。  自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峰峰礦區豐富的礦產資源曾給本地人帶來了巨額財富,同時也帶來了無盡的汙染。
  • 邯鄲峰峰礦區:風光美如畫 礦區變景區
    記者 李代姣 攝長城網訊(記者 李代姣)日前,包括石家莊、邯鄲在內的46個城市被確定為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先行先試重點城市的話題在許多人的朋友圈頻頻刷屏,當多數人還在對垃圾分類的到來熱切探討時,邯鄲市峰峰礦區前樸子村的村民卻早已對垃圾分類習以為常。
  • 河北峰峰礦區:牤牛河變身記
    峰峰礦區區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石家莊9月25日電 (肖光明 張帆)「雜草沒了、垃圾沒了、淤泥沒了、河水清了、環境美了,記憶中的牤牛河又回來了。」家住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崔莊村的索大爺說。圖為牤牛河治理前違建的廠房。
  • 河北峰峰礦區農村汙水治理觀察:用一村一策造良心工程
    圖為邯鄲市生態環境局峰峰礦區分局為每個村制定的治理方案。 張帆 攝中新網邯鄲1月26日電 (肖光明 張帆)當148份詳盡的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方案擺在記者面前的時候,可以感受到河北峰峰礦區區委、區政府關於全域治理農村生活汙水的決心,以及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
  • 千森杯中國峰峰-響堂山國際自行車文化節開幕
    第一屆中國峰峰響堂山國際自行車文化節現場  河北省邯鄲市體育局局長於新中、中共峰峰礦區區委書記牛穎建、千森集團董事長宋立山分别致辭。中共峰峰礦區區長陳珍禮主持開幕式。薩馬蘭奇體育發展基金會顧問高希生、河北省自行車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陸久海、中共峰峰礦區區人大主任馬明亭、中共峰峰礦區區政協主席段清峰、中共峰峰礦區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黃長福等出席開幕式。  牛穎建在致辭中說,中共峰峰礦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體育、旅遊事業發展,大力推進體育+旅遊,將其作為城市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重要內容,組織開展了一系列高水平體育賽事和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
  • 空心村變身文化創意村——峰峰礦區張家樓村嬗變記
    8月17日,遊客在峰峰礦區張家樓村遊覽。 河北日報記者 張昊攝「彭城街,五裡長,旮裡拐彎籠盔牆……」8月17日,峰峰礦區張家樓村「老缸調茶館」前,一曲樸實酣暢的「老缸調」唱腔,吸引著眾多遊客紛紛駐足觀賞。
  • 「打造城市名片 助力轉型升級」 2018中國峰峰國際自行車文化節...
    峰峰礦區區委書記牛穎建致辭峰峰礦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王軍方作招商推介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於淼):8月7日,「2018中國峰峰國際自行車文化節」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記者在發布會上了解到,「2018年中國峰峰國際自行車文化節」將於9月5日在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的北響堂風景區拉開序幕。本屆文化節以「越運動 越生動」為主題,是千森集團歷經六年在打造國際自行車運動文化基礎上與峰峰礦區人民政府協力共創的城市體育文化國際品牌嘉年華。河北省體育局副巡視員王春、邯鄲市體育局副局長許雷、峰峰礦區區委書記牛穎建、峰峰礦區人民政府的代表以及千森集團董事長宋立山等出席。
  • 打造城市名片 中國峰峰國際自行車文化節9月舉行
    人民網北京8月8日電 (田虎)8月7日下午,2018中國峰峰國際自行車文化節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 2018年中國峰峰國際自行車文化節將於9月5日-9月6日在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北響堂風景區舉辦。
  • 《尋龍之降妖西行》開機儀式在峰峰礦區藥王谷景區舉行
    2018年8月28日上午,60集大型連續劇《尋龍之降妖西行》開機儀式新聞發布會在峰峰礦區藥王谷景區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峰峰礦區旅發委、峰峰礦區商務局主辦,由峰峰太行藥王谷景區、河北綠坤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華啟文化發展(北京)有限公司、邯鄲鐵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
  • 文化和旅遊部公布名單,峰峰一人榜上有名!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2019年度鄉村文化和旅遊能人支持項目入選人員名單咱們峰峰礦區綠坤
  • 河北峰峰礦區:化解矛盾糾紛 提升社會治理水平
    近年來,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積極堅定不移地全面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和「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形成了預防和化解並重,政府治理與社區自治並舉,訴訟與非訴訟方式並行,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矛盾糾紛化解體系,提升了市域社會治理水平。
  • 河北峰峰礦區這些老舊小區實現華麗蛻變
    宋奶奶開心地說,自己居住多年的小區大變樣:多年黃土漫天的路進行了硬化,居民樓重新粉刷,還安裝了健身器材,以往亂扯亂掛的「蜘蛛網」也都埋到了地下,小區內還設計了文化牆,小區內秩序井然,整體面貌煥然一新。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滏陽新村小區曾是峰峰礦區的第一個成型小區,居民們都以居住在滏陽小區而自豪。
  • 峰峰礦區構建「一委一庭三中心」群眾糾紛化解模式
    日前,峰峰礦區居民到該區「一委一庭三中心」反映訴求,工作人員將其反映的問題錄入到信訪App系統。 河北日報記者陳正攝「真心感謝你們,化解了我們母子心裡的『疙瘩』,讓我們守住了親情。」近日,邯鄲市峰峰礦區義井鎮「一委一庭三中心」在李莊村村委會召開調解會,成功調解了村民李某母子之間的經濟糾紛,受到了當事人的感謝。
  • 河北邯鄲峰峰礦區南響堂森林公園:礦山變景山
    河北新聞網8月17日訊(河北日報記者陳正)今天下午,「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走進邯鄲,第三站來到位於峰峰礦區的南響堂森林公園。8月17日下午,在南響堂森林公園,峰峰礦區區委書記陳珍禮接受記者團採訪。
  • 河北峰峰:百年礦區的「綠色轉身」
    遊客在河北邯鄲峰峰礦區南響堂山森林公園遊覽(8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 河北邯鄲峰峰礦區是一座有著百年礦業開採歷史的老工礦區。近年來,峰峰礦區緊抓國家資源枯竭型礦區轉型升級的政策優勢,通過實施全方位的生態治理和修復,曾經的礦山「瘡疤」逐步消失,實現「礦區變景區」的綠色轉身。目前,峰峰礦區已修復露天礦山90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