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雙語」把戲無法把臺灣人變成外國人

2020-12-12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香港「大公網」9月14日發表署名為朱穗怡的評論文章。文章指出,蔡英文當局企圖把英語「官方化」,也無法把臺灣民眾變成外國人,更無法把臺灣從中國分離出去。

蔡英文當局在處理島內事務方面束手無策,「去中國化」卻是絞盡腦汁。最新的花樣是,「行政院長」賴清德將推動所謂「雙語國家」,把英文與中文並列,作為「官方語言」。然而,世界上不少把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的國家和地區都曾遭英國殖民統治,有其歷史淵源。臺灣並不曾是英國殖民地,卻突兀地把英語列為「官方語言」,其實就是為了要與大陸作區隔,玩的還是「去中國化」的老把戲。

賴清德說,把英語打造成「第二官方語言」,這番話著實好笑。請問賴清德,臺灣有「第一官方語言」嗎?答案是「沒有」。雖然「普通話」在島內實際運作中扮演著「官方語言」的角色,但在法律層面,臺灣迄今並無「第一官方語言」的「立法」。因為在民進黨眼中,「國語是外來語言」。蔡英文當年擔任民進黨主席時曾宣稱「中華民國是一個流亡政府,在臺灣統治的幾十年來,中國的思考、文化、語言在臺灣變成強勢文化與語言」。在「反中」思維之下,民進黨又怎會觸碰「第一官方語言」的立法事宜?然而,既無「第一」,何來「第二」?賴清德所謂「把英語作為第二官方語言」只會貽笑大方。

至於臺當局企圖通過把英語作為官方語言而增強民眾的英語能力,提升臺灣的競爭力。這根本就是開錯藥方。臺灣輿論指出,全球競爭力最強的北歐國家,全都沒有將英語列為官方語言:瑞典只列了瑞典語,冰島只列了冰島語,挪威只列了兩種挪威語,芬蘭列了芬蘭語和瑞典語,但這都不影響其人民多數可以順利使用英語溝通、競爭力睥睨全球。而在香港,雖然英語是官方語言之一,但全民的英語素質並不在世界前列。由此可見,將英語列為官方語言和提升人民英語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增強語言能力,有利於個人的事業發展,這主要是一種個人奮進的動力和意願。倘若沒有這種動力來源,政府即使把英語作為官方語言,仍無助提升民眾的英語水平。因為民眾在日常生活中仍講漢語、寫漢字。

世界上一些地方把英語作為官方語言,除了曾被殖民的歷史因素外,還因種族多元,才把英語作為共同語言,便於溝通。但臺灣地區漢族人口佔95%,即絕大多數人都講漢語,如此又有什麼必要硬把英語列為「官方語言」呢?

自蔡英文兩年前上臺以來,把高中語文課綱的文言文比例從45%至55%大幅降至35%至45%,而如今又圖謀把英語「官方化」。這種「輕國文、重英語」的做法再次反映出臺當局「去中國化」的心態。就算當局把英語作為「第一官方語言」,也無法消滅島內的中華文化,也無法把臺灣民眾變成外國人,更無法把臺灣從中國分離出去。

針對臺當局頻頻「去中國化」手段,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曾回應稱,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臺灣文化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去中國化」行徑都無法割裂兩岸的歷史和文化連結。民進黨當局的這一倒行逆施,已遭到臺灣社會強烈反對。「臺獨」分裂活動數典忘祖,必將遭到兩岸同胞更加強有力的遏制和打擊。

相關焦點

  • 廣東警方發中英雙語提醒:保障外國人合法停留居留權益
    (抗擊新冠肺炎)廣東警方發中英雙語提醒:保障外國人合法停留居留權益中新社廣州2月15日電 (記者 索有為)廣東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局2月15日用中英文雙語發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外國人出入境和停居留管理措施的提醒。
  • 外國人、臺灣人、新疆人——進藏指南!
    川藏線秀美的景色吸引著眾多人的目光,峻險之地一直是驚險挑戰者和旅遊愛好者的最愛,但我們在這條線路上卻見不到外國人,這是為什麼呢?外國人旅藏的有關規定Notes for foreigners to Tibet根據國家旅遊局規定,外國旅遊者、臺灣遊客和海外華人(香港、澳門居民持中國特區護照或回鄉證者除外)在藏期間不允許自行旅遊,不論客人人數多少,必須有組織、有計劃地組團旅遊。
  • 港媒:蔡英文和亂港分子吃"人血饅頭" 蔡的"饅頭"大
    對此,港媒評論稱,方仲賢本來就是「人血饅頭」生物鏈中的一個低級「饅頭」,稍微「政治不正確」,敢向美臺老闆叫板,肯定會被圍攻。這件事一巴掌打醒方仲賢之流的夢中人,你們只是一隻可憐的「爛頭卒」。方仲賢之流赴臺乞求做「難民」,本就荒謬至極,結果「難民」做不成,反而兩面不是人。香港前特首董建華曾直指,在香港事件的背後可以看到美國和臺灣兩隻黑手。港媒評論也指出,修例風波及其引發的暴力運動,本來就是美國、蔡英文當局在背後撐腰,蔡英文是「幕後老闆之一」。「老闆讓你辦事,你得到政治本錢已經是報酬,你卻不識趣,赴臺要求蔡老闆為你包底?
  • 臺灣苗慄火車站雙語錯誤多 民眾投書盼改善(圖)
    「Ticket」怎麼變成「Tickit」。  臺灣苗慄火車站雙語錯誤多 民眾投書盼改善  中國臺灣網8月14日消息 據臺媒報導,由於臺灣苗慄火車站中、英文雙語標示出現約20處錯誤,有位熱心民眾整理後向島內某媒體投訴,希望站方早日改善。
  • 港媒:美心創辦人伍沾德去世 享年98歲
    來源:環球時報綜合香港媒體報導,香港美心集團創辦人之一、名譽主席伍沾德已於10月29日辭世,享年98歲。集團主席、伍沾德侄孫伍偉國發公告敬悼,形容伍沾德既是高見遠識的領袖,推動美心集團發展壯大,同時還不遺餘力地為社會做出貢獻。
  • 世衛組織第二次公開拒絕參與美國打臺灣牌的幕後把戲
    作者: 弗拉基米爾 費奧多羅夫世界衛生組織「無授權」邀請臺灣參加世衛大會,世衛組織5月11日在日內瓦總部舉行的在線吹風會上宣布。這也是一周來世衛組織第二次公開拒絕參與美國打臺灣牌的幕後把戲。他當時透露,邀請臺灣參加大會的提案來自兩個國家。他沒有點名這兩個國家。他這次表示,會員國在這個問題上存在「分歧」。觀察家們推測,世衛組織總幹事以及在世衛組織日內瓦辦事處工作的其他高級官員有可能成為美國及其一些盟國在臺灣問題上的施壓目標。世衛組織已經兩次公開遠離個別國家將自己捲入反華把戲的企圖。
  • 港媒:臺灣高鐵何以債臺高築?
    原標題:港媒:臺灣高鐵何以債臺高築?  視頻:臺媒:高鐵增資案破局 「後馬時代」藍營民代「走自己的路」 來源:東南衛視   臺灣「交通部長」近日辭職,外界擔憂高鐵財改案遲遲未能解決,高鐵恐難逃破產的厄運。
  • 港媒:「兩制研究」走進臺灣民間是好現象
    港媒:「兩制研究」走進臺灣民間是好現象 2019年03月04日 10:0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是多元社會,民進黨當局以坐牢、判刑來恐嚇政黨、政治人物不得到大陸參與兩制臺灣方案的政治協商,卻無法禁止民眾表達思想、討論臺灣的未來。「獨」派可以發言主張「臺灣國」,進行各種造勢,「統」派何以不能討論「一國兩制」,進行宣傳?如果蔡當局只壓抑一方,莫非又要出現了新的政治犯?  「兩制」臺灣討論統一後如何爭取到更有利條件?
  • 港媒:幕後黑手黃春生幫200暴徒潛逃臺灣,他與李登輝關係密切
    日前,多名有案在身的亂港分子保釋期間想通過偷渡等手段潛逃到臺灣,結果被內地警方逮捕。事件曝光後,讓人關注「港獨」潛逃潮。港媒援引消息稱,大規模及有組織的偷渡運作,幕後黑手是臺灣神秘牧師黃春生。黃春生是臺北濟南基督長老教會主任牧師,與李登輝關係密切,自去年6月香港爆發暴亂以來,他一直出錢出力支援香港黑暴,還公開承認是港臺兩地「聯絡人」,幫逾200名暴徒潛逃臺灣。港媒報導稱,從去年6月至今年1月,至少200名暴徒經海空逃往他們視為「避風港」的臺灣。
  • 外國人評選最難吃的中國菜,「豆腐乳」上榜,第一讓人無法理解!
    眾所周知,中國擁有很多不同類型的食物,每種都有自身的特色之處,還存在著很大的誘惑力,深深吸引了外國人的目光。雖然外國人來到中國之後,肯定會品嘗不同的美食,但由於中國菜博大精深,並不是所有的菜品都能夠讓外國人接受,今天要說的就是外國人評選最難吃中國菜,小龍蝦豆腐乳上榜,第一名讓人無法理解。
  • 外國人、臺灣人、新疆人竟然難以去西藏,原來他們都受這些限制
    外籍人士無法以個人身份進入西藏, 西藏對外國人施行嚴格的管理措施,他們需要辦理複雜的進藏許可。就算獲得了進藏許可,老外們還需要入住西藏官方指定的酒店。這對崇尚自由的老外來說簡直就是變相的囚禁,他們難以接受。
  • 日本啟動新外國人居留證制 國籍增「臺灣」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林夢葉】日本9日開始實施新的外國人居留證制度,在日外國人必須申請新的「在留卡」。據日本新聞網、《產經新聞》等9日報導,在日臺灣人當天拿到的在留卡的「國籍、地域」一欄,不是像此前一樣記為「中國」,而是變成了「臺灣」。
  • 美國大選揭曉,港媒:對大陸只有兩條路,臺灣面臨選擇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美國大選態勢逐漸明朗,民主黨的拜登當選。對此,「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首席顧問趙春山,不管美國總統是川普還是拜登當選,臺灣和大陸只剩下兩條路,一是打,另一個是談,如果現在蔡當局還沒看清國際局勢,回到「九二共識」的軌道上,兩岸關係只會越發緊張,港媒也認同此觀點,如果不要打,就只有談。拜登取代共和黨的川普將入主白宮,外界擔憂,若拜登當選恐讓陸臺美關係有所改變。
  • 港媒稱內地放開二孩難應對老齡化:應引外來移民
    參考消息網11月17日報導港媒稱,雖然內地新的二胎政策會刺激消費需求,但是其對補充老齡化勞動力的效果在近20年內還無法顯現。內地勞動力人口已達到峰值,未來將加速下降。  也許不少人會為內地的經濟機會所吸引——如果沒有被學習中文嚇倒的話。已故的新加坡政治家李光耀認為難以吸引國際人才是內地崛起的重要挑戰。在這一背景下,不妨從華人族群開始改變。  報導稱,首先,北京方面可以從曾經的內地公民入手。自1978年以來赴往海外的350萬留學生中,約有一半留在國外。其中一些人已經取得了外國公民身份和居留權。
  • 日本新外國人居留證制度啟動 國籍增「臺灣」一欄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林夢葉】日本9日開始實施新的外國人居留證制度,在日外國人必須申請新的「在留卡」。據日本新聞網、《產經新聞》等9日報導,在日臺灣人當天拿到的在留卡的「國籍、地域」一欄,不是像此前一樣記為「中國」,而是變成了「臺灣」。
  • 臺灣秋鬥大遊行破6萬 港媒意外:規模超過預期
    華夏經緯網10月23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近30年最大規模的「秋鬥遊行」昨登場,以「反萊豬、反雙標、反黨國」為主軸,吸引6萬人走上街頭抗議,此場活動暴露出的民怨,港媒直言意外:沒有想到人數規模會超過預期。
  • JOJO:如果沒有不回頭小巷,怎樣對付廉價把戲?
    廉價把戲再怎麼妖孽也終歸還是替身,正好被白蛇所克制。如果廉價把戲依附在別人身上,白蛇直接劃開此人的腦袋,把廉價把戲的替身光碟取出來(由於替身光碟上會印有替身的圖像,所以認出廉價把戲的光碟應該不難。);如果是普奇神父本人被寄生的話,那問題也不是很大,直接從自己的腦袋裡取走光碟就行了,因為白蛇比天堂之門要強,它可以對本體使用能力,例如在決戰天氣預報時,神父就取下自己的視覺光碟(不知道神父能不能取下白蛇的光碟)如果想把廉價把戲徹底除掉的話也不難,雖然替身光碟無法被物理破壞,但只要插入瀕死生物的體內,隨著生物的死亡,光碟也會跟著一起消失。
  • 港媒:如同敘利亞叛軍 臺灣或從美國棋子變成棄子
    文章以敘利亞形勢類比,稱美國利用敘利亞叛軍推翻阿薩德政府不遂後,叛軍就由美國的「棋子」變成「棄子」,付出悽慘代價。如今美國又在玩臺灣牌這個新棋子遊戲,臺海形勢突現緊張對立,兩岸關係進入新的不穩定期。 大陸航母震懾美臺 報導稱,解放軍在聖誕節給了美日臺一份沉重的大禮——中國大陸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
  • 港媒曝有疑似亂港分子偷渡內地伺機轉逃臺灣
    港媒《星島日報》7月21日獨家報導稱,近期從海路偷渡到內地的情況有所增加,部分是走私客及逃避新冠病毒檢測的人;還有一些是疑似曾在「修例風波」中參與違法暴力示威活動的人,他們以假身份偷渡到內地,再伺機轉逃臺灣尋求「庇護」。
  • 港媒:香港襲警男子潛逃目的地曝光 臺灣……島內網友:專收垃圾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趙友平】多家香港媒體報導,襲擊香港警員在機場被拘的24歲黃姓男子,逃亡最後目的地竟是臺灣。消息傳到臺灣後,島內網友憤慨:「臺灣成了罪犯天堂?」臺灣「專收垃圾」。24歲的黃姓男子(左)涉嫌以利器刺傷警員據香港「東網」「星島網」等多港媒報導,經進一步調查後,香港警方10日再拘捕涉案5男2女,稱他們涉嫌「協助罪犯」。這7人包括黃姓男子的女友、父親、任職香港民航處空管主任的好友及「手足」,他們分別涉嫌協助黃購買機票、提供交通工具及通風報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