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位於中國的中部偏東南,在行政區劃上屬於中部六省之一,因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名,又因省內最長的河流為贛江而簡稱「贛」,江西省面積16.69萬平方公裡,境內有著名的廬山、鄱陽湖、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等,長江沿境而過,省會南昌是著名的英雄城,是著名的八一南昌起義所在地,境內有很多革命聖地。
陝西省位於中國的中部偏西北,在行政區劃上屬於西北五省區之一,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因境內是秦文化核心區域又擁有秦嶺而簡稱「秦」,陝西省分為關中、陝北和陝南三個部分,又被稱為三秦大地,省會西安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有名的古都,長安位居四大古都之首,有十三個王朝先後在西安建都,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西漢和唐朝都城都在西安,使得西安在歷史上榮耀無比。
江西和陝西兩省並不接壤,在地圖上間隔著湖北省,陝西在湖北的西北方,江西在湖北的東南方。兩省看上去沒有多大交集,在如今高速和高鐵暢通的時代,福銀高速(福州至銀川)將兩省交通緊密聯繫在一起,正在修建的西武高鐵將兩省的直線距離拉的更近。今天不是來攀扯兩省之間的關係,而是來介紹兩省境內讀音完全相同的兩個地名,究竟是哪兩個地方呢?我想很多人都想快速知道答案,就是江西潯陽和陝西旬陽。潯陽和旬陽,讀音都是[xún yáng],是讀音完全相同的兩個地名。在我國縣級及以上的行政區,基本是沒有同名的,但是同音的確實存在,今天就來分別介紹一下潯陽和旬陽。
潯陽,是江西省九江市的古稱,所以如今的九江市簡稱「潯」,九江市古稱除了潯陽,還有柴桑、江州等,都曾經是九江市的古稱,有著2200多年的江南名城。說起九江,很多人都比較熟悉,九江是江西省第三大城市,位於長江岸邊,江西省北部,是江西省的北大門,與湖北黃梅縣隔江相望,交通非常發達,與省會南昌合力打造昌九經濟帶,是江西省經濟發展的重點區域。九江市總面積1.88萬平方公裡,經濟發展位居江西前列。
九江古稱潯陽的原因是因古時流經此處的長江一段被稱為潯陽江,而古代縣治在長江之北,潯水之陽,所以得名潯陽。後長江改道,縣治變為江南,原九江郡分為江南江北兩地,南面即今江西境內的九江市所屬地區,北面包括今天的湖北省黃梅縣小池至孔壠一帶。如今,在九江人民的心中,潯陽這個曾經使用過的地名依舊擁有著極其強烈的歷史文化歸屬感。
歷史上的潯陽雖然已經更名為九江,但潯陽區卻保留了下來,潯陽區是九江市的中心城區,潯陽區的面積只有26平方公裡,總人口約30萬人,是九江市的政治中心,市委市政府的所在地。潯陽區地勢平坦,湖泊較多,擁有長江岸線近30公裡,境內有著名的九江長江大橋,有潯陽樓、琵琶亭、能仁寺等名勝古蹟,還有白水湖公園和甘棠公園等風景名勝。潯陽樓因《水滸傳》中的宋江題反詩而聞名,琵琶亭因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擔任江州司馬所做的《琵琶行》而名揚天下。
旬陽縣是陝西省東南部的一個縣,隸屬於安康市,位於秦巴山區東段,漢水上遊,與湖北省西北部的鄖西縣、竹山縣、竹谿縣等地接壤,旬陽因境內的旬河而得名,旬河是長江最大支流漢江的支流,旬河在旬陽縣城與漢江交匯,因旬河在旬陽縣城曲水環流狀若太極,被譽為「中華天然太極城」,旬陽縣總面積3541平方公裡,人口約46萬。
旬陽地處關中、成渝、江漢三大經濟區交匯地帶,具有承東啟西、連通南北的區位優勢。襄渝鐵路、西康鐵路在旬陽交匯,西康高速和十天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漢江航道可直達長江,是陝南重要的交通樞紐。 境內有太極城、蜀河古鎮、紅軍紀念園、高山草甸、田園風光、溶洞瀑布、漢江航道等自然人文景觀,是一個風景優美、頗具魅力的山水園林宜居之地。
潯陽和旬陽,一個位於中部地區的江西,一個位於西北地區的陝西,兩個似乎沒有多大關聯的區縣,其實還是有一定關係的。首先,潯陽區和旬陽縣是中國的兩個區縣,行政級別平等,都與湖北省相鄰,潯陽區位於湖北省的東南方,旬陽縣位於湖北省的西北方,從地圖上看還是有很長的距離,其實和位於湖北省東南部的黃梅縣和湖北省西北部的鄖西縣距離是差不多的,對在大中國範圍內來說其實還算是比較近的了。其次,潯陽區和旬陽縣都屬於長江流域,潯陽區位於長江幹流,而旬陽縣位於長江支流漢江岸邊,也可以說是一衣帶水。最後要說的關係就是兩個地名讀音確實完全相同,假如一個外地人用普通話來問候你是哪裡人,都會回答我是[xún yáng]人,還會被誤以為是一個地方的,如果加上所在的省份,或許就不會產生歧義了,是不是很有趣呢!
國內還有哪些縣級及以上行政區類似於潯陽和旬陽,同名或者同音的地名呢?歡迎留言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