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迅說得對!憑愛意都不能私有的富士山,竟然每年還要收租

2020-12-12 布丁魚皮餃

要是問問日本人,看完了櫻花,四五月間的日本還有什麼可看的?答案肯定是:富士山。

一年中的這個時節,正是富士山最美的時候。

在飛機上俯瞰富士山

那要是問問富士山屬於誰?基本上所有日本人都會告訴你,富士山是屬於大家的。

其實事實上並非如此。

山腳下的淺間大社

像陳奕迅的《富士山下》唱的那樣,魚皮餃一開始也以為,沒人能憑愛意讓富士山私有。但其實最顛覆三觀的是,富士山真的是私有的!

鳥居

位於東京西南方向80公裡處的富士山,位於山梨縣與靜岡縣相鄰的位置,是日本第一高山。每年僅在夏季(約7,8月)向公眾開放登山,其餘時間均只能在山麓附近觀賞。

新幹線上也能看到富士山

按照查好的攻略,魚皮餃搭乘新幹線從東京出發走關西方向,選擇了靠右側的位置,看到了沒有遮擋的富士山。

遠眺富士山

到達後,在山梨縣的鳴澤富士山博物館裡。魚皮餃詳細查看了富士山的歷史。最初的富士山,是誰發現就歸誰的。傳說江戶時代的德川家康將富士山捐給了富士山的本宮淺間大社。

富士山下安靜的村莊

因此自1606年起,富士山就是淺間大社的私有土地。明治維新時一度被日本政府回收,在二戰後又漸漸被淺間大社收回所有權。

淺間大社

現在,富士山3350米海拔以上的八合目(第八裡程石界)的所有土地的所有權都在淺間大社手裡。每年,日本政府要向淺間大社交天價的租金,才能在富士山頂開發旅遊業。

山頂的奧宮

淺間大社供奉的時淺間大神,主要是為了鎮壓火山的噴發等各種火山活動。富士山山頂八合目以上的土地,一直都是神社院內土地。

奧宮的鳥居

現在位於富士山頂上的,是淺間大社的奧宮(即分社)。在登山期間,達到九合目後就可以在淺間大社奧宮求到含有富士山紅泥的特殊御朱印。

淺間大社奧宮

隨著富士山信仰的傳播,現今在全日本範圍內有超過1300家的淺間神社,全是富士山淺間大社的分社。

山頂日出

告別了博物館,晚上夜宿在富士山山麓。令人驚嘆的是,那裡完全找不到一片垃圾,連臨時廁所都乾淨無異味。晚上過了8點,萬籟皆靜,讓人產生仿佛戴了降噪耳機的錯覺。

安靜的聖域

春夏間,到富士山感受一下私有領地的魅力,雖未能登頂,也是一樁幸事。感嘆一下,憑信仰和愛意,真的可以讓富士山私有。

相關焦點

  • 陳奕迅《富士山下》: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
    竟然忘了這一首《富士山下》。07年熱門港樂排行榜靠前的,必須有《富士山下》,陳奕迅也是憑著這首歌,被媒體譽為「香港歌神」,多少人因為這首歌,走進了港樂世界。其中就包括我。拋開那些聽不懂粵語歌的年歲時候聽的《紅日》《漫步人生路》們,我正經聽的第一首粵語歌真的是《富士山下》,那是我第一次懂得去看粵語歌的歌詞,對歌詞的意思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即使不懂「風褸」「車你回家」是什麼意思,也不懂「花瓣」的「瓣」為什麼念成粵語竟然是念成「fan」,但沒關係啊,聽歌嘛~開心就好。
  • 陳奕迅《富士山下》:誰能憑愛意將富士山私有
    對自己都明知故問的那一種。你說呢,為什麼會始終牽掛?自然是因為放不下。一個人是否思念你,或是你是否思念一個人,對方應該是有所感覺的。有時聽到對方的告白,禮貌性拒絕時,會回答,「謝謝。」如果是熟識的人,我可能會說:「知道。」你無論是喜歡,還是熱愛,其實,對方都可能,早已心知。有另一隻歌的一句歌詞是,「誰能預測,於對方心中的尺度。」
  • 富士山下 | 但憑愛意將富士山私有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陳奕迅的那首《富士山下》和背後的故事太過深入人心,還是富士山與日本文化的聯繫太過緊密,在許多人的旅行清單上,「去日本旅行」和「去看富士山」永遠是要寫在一起的。坐在搖椅上,望向窗外,富士山就在你的眼前了!這種驚喜和快樂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那一刻會突然有一種「將富士山私有」的幸福。即便不能長久私有,在這個小房間裡安靜地與之相對,也是極好的!
  • 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富士山下》富士山
    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富士山下》富士山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硬化的前塵只是石頭。陳奕迅略帶沙啞的聲音還在耳畔飄蕩「我絕不竿有,往街裡繞過一周,我便化為烏有便已成了「浪遊」路上最美麗的「流」……說不清是因為愛上了《富士山下》才喜歡富士山,還是因為喜歡富士山才戀上了《富士山下),但,這又有何妨?
  • 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
    簡單的介紹一下吧,《富士山下》是陳奕迅粵語專輯《what'sgoing on》的第二主打歌,由林夕填詞、澤日生作曲、Alvin Leong監製,於2006年發行。該歌曲獲得2007年度CASH金帆音樂獎「最佳歌曲大獎」、第三十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全球華人至尊金曲獎」和2007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十大勁歌金曲」等獎項。提到這首歌就不得不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林夕。
  • 富士山不屬於日本,每年還要交租金,這是怎麼回事?
    陳奕迅一首《富士山下》「誰能憑愛意將富士山私有」,吸引了多少人想去富士山的心。去日本旅遊,不免會想到富士山。作為日本最高的山峰,它彷佛是一個清純的少女,桃腮膚白,美不勝收。有沒有想背起行囊,來一次說走就走。聽說富士山的山頂在太陽升起和落下的時候,可以看到它發出鑽石那樣的閃耀。聽說富士山的雲可以預測天氣,且它預測得十分精準。聽說富士山有9個山峰,還圍繞著一個火山口,聽說富士山的聖誕節十分喜慶。你是不是和小編一樣覺得,富士山是屬於日本。什麼?富士山在日本的國土上,難道不是屬於日本的嗎?
  • 陳奕迅:誰能將富士山私有?淺間神社:我!
    陳奕迅有首很著名的歌,《富士山下》,裡面有句歌詞:誰能憑愛意將富士山私有?你還別說,富士山還真不是完全屬於國有,它的山頂,還真是私有的。日本政府為了發展旅遊業,每年都在苦哈哈地交租金。誰能憑愛意將富士山私有?
  • 富士山登山指南 | 憑愛意將富士山私有是不夠的,除了愛意,還要有準備.​
    想憑愛意將富士山私有🗻說:那你來試試啊。富士山一年有一半的時間都躲在雲裡,大家都說看見即是幸運。那在看不見富士山的時候,山上是什麼情況?我碰巧知道,點開視頻告訴你👇去年家庭旅行帶爸爸媽媽去河口湖玩,住在虹夕諾雅富士,每天的正經事,就是坐在露臺上看富士山。
  • 富士山:誰能憑愛意讓富士山私有
    陳奕迅的 富士山 下,伴隨了整個富士山行程。 箱根也在後續的行程中。從攻略上簡略有看到, 富士山 和 箱根 這兩個地方都是拍山景的好地方。實際走來, 富士山 是最近的點,有水有山,更能出片。富士山,只可遠觀。
  • 誰能將富士山私有
    陳奕迅在《富士山下》中有一句歌詞很讓人觸動,他說:誰能憑愛意將富士山私有。的確,現在的社會中快餐式的愛情充斥著生活,而那些用情至深的人卻往往不被珍惜,最終被遺落。人真的很奇妙,早已為你準備地方,就是誰都替代不了。誰又能憑愛意將富士山私有吶?每個人心裡都有一片白月光,可是時間長了它就是床前的白蚊帳。生活總是要繼續,友情會保質,愛情會變質,或變成親情,或變成無情。如果你也喜歡富士山,那遠遠的站在那裡守護她就好,有些東西註定只能欣賞,不能私藏。白月光照在胸膛,內心也不再有蕩漾。
  • 富士山屬於個人私有財產,你信麼?並且政府每年要繳納高額的租金
    陳奕迅有一首歌《富士山下》當年真的是火遍了大江南北,其中這首歌有句歌詞中提到過:「誰能憑愛意將富士山私有」初中時候聽到這首歌就覺得這句歌詞真的太唯美有愛了,覺得這是一句超級有愛的歌詞,當時也是年少懂得少,直到今年斌弟都25歲了,也是前幾天閒的無聊看書才真的明白,富士山這個山啊,真的真的真的真的,是屬於個人的,我這麼說你能聽得懂嗎?
  • 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何不把悲哀感覺,假設來自你虛構
    你說,你見我一面,就在火車站,讓我見見你。不是我絕情不見你,是我害怕,犯慫。是因為一年多沒見,那小小的怨氣支撐我做出分手的決定,我怕我一見你,就破功。一個眼神,一個擁抱,足以崩塌我的決心。陳奕迅的《富士山下》唱,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何不把悲哀感覺,假設是來自你虛構,試管裡找不到它汙染眼眸,前塵硬化像石頭,隨緣地拋下便逃走。你喜歡一個人,就像喜歡富士山,你不能把它搬走,你只能走向它。我走向你,第一眼喜歡你。你的氣息,你的擁抱,你的愛意。
  • 富士山那樣美,誰能憑愛意將它私有?
    今天想和大家說一說富士山。可能有人會感到奇怪,富士山最近有什麼熱點新聞嗎?——沒有。現在日本疫情這麼嚴重,難道我們還能去富士山旅遊嗎?——不能。所以,為什麼要寫它?22號的時候,我們公眾號的官方微博做了一條富士山圖集的更新,然後——瀏覽量突然就爆表了。
  • 情頭|誰人能憑愛意將富士山私有
    情頭|誰人能憑愛意將富士山私有
  • 陳奕迅說了假話,富士山還真的是私人所有,每年政府要交天價租金
    「曾沿著雪路浪流,為何為好事淚流,誰能憑愛意將富士山私有。」陳奕迅告訴我們說富士山不能被私人享有,其實這是假話,富士山還真的是屬於私人領地,目前歸屬人是淺間寺。不過在歷史上富士山所有權的歸屬也是一波三折。
  • 歲月長,衣裳薄,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
    有時候,有時候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相聚離開,都有時候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有時候,有時候寧願選擇留戀不放手等到風景都看透也許你會陪我看細水長流林夕寫的每一句歌詞都美得可以當做詩來念讀,淺顯的字句,毫不掩飾的深情,就算是未諳深愛的少年,也會忍不住地被打動。
  • 日本人眼中的富士山:"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
    到了今天,富士山依舊令人神往,甚至被人賦予了更多浪漫的意義,比如陳奕迅這一句歌詞「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源於林夕「喜歡一個人,就像喜歡富士山」的「富士山愛情論」。天皇收到不死藥,嘆息既然不能得見,有藥何用,遂命人帶去最高的山峰焚化,並將山命名為「不死(Fuji)山」,據傳即為現今之「富士(Fuji)山」。這故事本身與中國的嫦娥奔月有相似之處。最早,以信仰富士山成立的淺間神社祭祀的是富士山神就是女神,大概那個年代開始,富士山就像是優雅神秘的女神,「可以看到,但是不能私有」。
  • 日本人眼中的富士山:「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
    到了今天,富士山依舊令人神往,甚至被人賦予了更多浪漫的意義,比如陳奕迅這一句歌詞「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源於林夕「喜歡一個人,就像喜歡富士山」的「富士山愛情論」。在《竹取物語》中,輝夜姬為月中的女神,被伐竹老翁發現於竹子之中並撫養長大,與天皇結下了不解之緣。
  • 曾沿著雪路浪遊,為何為好事淚流,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
    每個國家都有一個能代表自身的東西,那是極具象徵性的標誌,一個民族文化濃縮的圖騰。富士山的來歷和讚美之詞不絕於耳,先後有大批日本的作家音樂創作者都為它謳歌獻祭。它曾出現在日本的傳統詩歌「和歌」中,也現身於日本古代詩歌《萬葉集》裡。不過現代人似乎更願意將富士山與人類的情愛產生點共鳴,所以有了陳奕迅那首膾炙人口的粵語歌《富士山下》。
  • 日本的富士山,竟然是神社的私人財產,就連政府都要交租金!
    在陳奕迅《富士山下》這首歌中,曾經唱到「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然而實際上這種類似於心靈雞湯的段子,卻再一次被打臉了,因為富士山其實真的是私有的。就連當地政府也都需要為在富士山建立的部分建築繳納一部分租金,這又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