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某日閒步墓園,忽見一方墓碑,鐫有古琴一張,樣式特別。碑額書「中興之祖」,琴上書「矢田雨窗翁墓表」,想是琴人無疑。碑左側有銘文,述其生平。
矢田雨窗及矢田夢蝶之墓。蘇枕書攝
春初以來,常至黑谷金戒光明寺散步,光陰匆匆,已是滿城梅雨。墓園闊大,若按日本史、學術史、醫學史、藝術史、軍事史等幾個題目尋覓線索,鉤沉歸類,應該很有趣。每番過去,總有所得。1922年,山本文華堂曾出版鄉土史學家寺田貞次著《京都名家墳墓錄》上下二冊,附略傳並碑文集覽。1976年由村田書店再版。此書以區域為大別,分列各寺廟名人墓所,註明位置、略傳、碑文。不過成書較早,昭和以來人物皆不在其列。竹村俊則所著《京都墓碑巡禮》(京都新聞社,1985年)可稍補此憾,但此書內容單薄,只收名人,體例亦不如前者。小川善明的兩冊《京都名墓探訪》(洛東編)很不錯,圖文說明之外,附有細緻的手繪訪墓圖。小川善明在訪墓愛好圈內很負盛名,足跡遍布全國墓所,與各處寺廟住持交誼深厚,可謂專業掃苔家,2011年以來組織京都墓園巡禮,追隨者頗夥。
某日閒步墓園,忽見一方墓碑,鐫有古琴一張,樣式特別。碑額書「中興之祖」,琴上書「矢田雨窗翁墓表」,想是琴人無疑。碑左側有銘文,述其生平:「翁名吉賢,通稱德右衛門,號雨窗,生於土岐氏,嗣於矢田氏。性溫藉謙退,不慕榮利,不好華美。嘗學琴於僧鳥海,臻其妙。其它眾技,靡不兼綜。晚年棲遲東山,吟彈自樂。明治十六載十一月十二日易簀,壽七十一。世行事可錄者多。嗟,良朋逝矣,豈不悽然。敢敘短言,以代挽哥。辱交河村與一志。 明治十七年二月不肖男矢田太郎謹建。」
歿於明治十六年(1883),壽七十一,則生年在文化九(1812)、十年(1813)間。僧鳥海,即鳥海雪堂(1782-1853),又名惠源、痴仙,號鳥海山樵、鳥海山人,生於山形縣飽海郡青塚願泉寺,入酒田淨福寺學僧公巖門下,後繼承父親的願泉寺,為第六代住持。因不喜僧侶生活,自稱耳聾,將住持之職讓與弟弟,攜妻遠遊。在淨土真宗光永寺第八代日藏上人蓮庵處習得琴曲十三支,又至伊勢津藩(今三重縣)琴師永田蘿道(1750-1826)門下學琴。蘿道師從小野田東川(1684- 1763)門人杉浦海嶽(1734-1792),是關西琴學的重要支柱。隨後,鳥海又向江戶安養寺琴社主人兒玉空空門人村井泰翁學琴,其後定居大阪,門人眾多。片山賢著《鳥海翁琴話》及岸邊成雄著《江戶時代琴士物語》對鳥海生平及門人有詳細介紹,但並無矢田之名。惟後者「京都琴士」一節有「矢田勝成,通稱矢田德右衛門,三條堀川,琴師不明」一句,引自慶應三年(1867)刊本《平安人物誌》。可見矢田學於鳥海翁門下一事並不為人熟知。
雨窗墓碑右側,有一座稍小的石碑,雲「矢田夢蝶之墓」,碑左側雲「明治二十三年十一月一日沒,俗稱太郎」,知為雨窗之子。墓碑後並立杉樹兩株,已蓊蔚入雲,不知是否為矢田家人手植。觀碑後卒塔婆記錄,最後一次掃墓似為2011年,署名有矢田家人,還有一位中井氏,似是大阪的醫生,不知與矢田家有何淵源。
中國琴自古便多流入日本,如正倉院的開元二十三年金銀平文琴、法隆寺舊藏開元十二年琴、嚴島神社藏仲尼式琴、小畑松坡家藏淳熙十六年劉日新作仲尼式琴。明琴較多,京都詩仙堂的石川丈山在東皋琴學流傳之前,已得陳眉公琴一張。古琴在日本一直很小眾,真正談得上略成規模,還要等到江戶時代,與書畫並為日本文人追慕中國士大夫風雅的一種修藝。當時文人的標準愛好,還有養生、本草、茶道、古董等。琴學系統源頭大約有東皋心越禪師及長崎渡來中國人(最著名的是朱舜水)。以京都文風之盛,自然琴人麇集,據岸邊成雄稽考,約有六十人。近人內藤湖南、吉川幸次郎等雖不習琴,但皆藏有名琴。
後來也數番流連這前,可惜難考這位矢田雨窗的餘事。湮沒無聞者何其多,有「棲遲東山,吟彈自樂」八字,已盡得風流,也可略想昔日舊都的文人趣味。黑谷墓地還葬有一位琴人:橘南谿(1754-1805)。其人本業習醫,久居(今三重縣)人,舊姓宮川,自幼修習漢學,十九歲至京都學醫,遊歷四方,任職宮中,著有《痘瘡水鏡錄》《傷寒外傳》、解剖書《平次郎髒圖》等醫書,紀行文《西遊記》《東遊記》,琴書《琴學雜誌》,亦擅斫琴,有琴傳世。墓地在文殊塔東南,碑雲「南谿院殿陽嶽義明禪定門」。
剛來京都時,為友人尋找岸邊《江戶時代琴士物語》一書,四處不得,到某琴學論壇詢問。不想一年後,得到青年琴士早川太基的回覆,當時他還在京大讀中國古代文學,不僅惠賜全書複印件,還親奏《瀟湘水雲》《漁樵問答》《龍翔操》等曲。如今京都有疇祉琴社,主人伏見無家昔於鎌倉主持琴社,前年轉居京都。我有同學在他門下,自己也動心很久,但瑣事紛繁,又愧學業無進,至今未去。(文/蘇枕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