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設計旅行,是在看見別人的路上,找到更好的自己——中國設計精英之旅第43期,2018首場臺灣考察即將出發

2021-02-13 設計家傳媒出版

最好的旅行,是見天見地見心,在看見別人的路上,找到更好的自己。2018,中國設計精英之旅臺灣考察,我們一起出發!

臺灣設計作為中國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特殊的歷史及現實原因,具備自成一體的獨特格局,這也是自2015年底設計家推出臺灣考察路線之後,迅速引發大陸設計師關注的原因所在。臺灣設計行業發展早於大陸數十年,建立了從人才培養、行業規範到工藝配套的完善體系,對人文美學和生態環保、資源節約等當代價值觀,有較為自覺的堅持,呈現穩定、均質的面貌。

在五月的暖陽與和風中,中國設計精英之旅將迎來2018年首場臺灣設計考察之旅。在成功舉辦42期之後,由設計家傳媒出版機構主辦、簡一大理石瓷磚承辦的中國設計精英之旅第43期——2018臺灣東方性設計考察之旅(全國團)會帶來怎麼的精彩呢?

從2018年5月6日起,來自深圳、哈爾濱、蘭州等地的謝永平、王東梅、陳海琴、聶文祥、胡丹、李申亞、薛鐳、辛明雨、金臣、朱俊翔、李豔青、譚斌、鄺惠、王碩、鍾求姣、肖龍、李可非、吳修英等設計精英,與《設計家》許曉東主編一起,將在臺灣開展為期6天的設計考察。通過對臺灣最具在地性、前沿思想性設計項目的現場考察、深入最有社會責任感及人文情懷的設計事務所、與最有創作力的設計師進行平等、對話式、互動式的交流,增強對臺灣東方性設計的真實認知,達成深層次領悟。

 2018當代東方性設計論壇


畢業於文化大學美術系、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現任臺南應用科技大學副教授、真工建築設計總設計師、中國室內裝飾協會設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重慶室內建築設計聯合會會長顧問、真品空間藝術藝術指導、明建築藝術細裝工程藝術建築士、聯合建築規劃環境設計師。連續三年(2015-2017)被評為中國設計年度人物。


藝術匠心

新作:寧波萬象府營銷中心

中原大學設計學博士、曾就讀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朝陽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現任青埕建築整合設計創始人/執行長、中原大學商業空間設計助理教授、美好關係發起人/執行長、TnAID臺灣室內設計專技協會 理事/副秘書長。作品曾獲得德國iF設計大獎、美國建築獎、英國Andrew Martin國際室內設計大獎、法國IDS國際大獎綠色空間設計金獎、日本JCD Award Best 100、義大利A』Design Award、中國築巢設計金獎等獎項。

新作:綠光 漫遊

院 | 拾光

 設計課程:手繪課

許華山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碩士、臺灣建築師公會第十三屆學術委員會委員暨建築師考試實務認證小組,臺北市建築師公會第十二、十三屆學術委員會委員,臺北市建築師公會第十五屆教育委員會委員,新北市建築師公會第一、二屆城鄉委員會委員,臺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創意設計學士班兼任講師。許華山的創作實踐多元化,涉及建築室內設計,家具產品設計等多方面,手繪作品也非常棒。


手繪作品

 走進知名事務所

▲近境製作設計總監唐忠漢

臺灣著名室內設計師,近境製作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畢業。擅長現代時尚風、簡約機能風、自然原始風。近境製作是一個獲獎無數的精兵團隊,在主持設計師唐忠漢的帶領下,以居家的舒適為主,個性鮮明又有質感的設計品味為輔,向來風格不受拘束,擅長將光影與空間完美結合,且重視創意的實用價值與機能再造,作品廣受菁英客層喜愛。唐忠漢被稱為「臺式風格」設計的代表人物,臺灣新生代設計界的領軍人物。唐忠漢16年來致力於追求回歸空間本質的優質室內設計,創作來自於「人」,從室內建築理念出發,主題概念與空間陳述為輔佐,講求非表面鋪陳,而是內在美學展演,突顯一種生活態度。

新作:近境製作新辦公室

 走進設計現場

在喧囂城市中,讓寂靜的美沉澱下所有的擾,將自然溫度帶進這方圓中。位於海景第一排景觀大廈,以自然風情為主軸,現代休閒為號召,打造出度假酒店般療愈風格。不僅讓回家成為休憩的享受,也讓環境氛圍的影響力滲透出人文情逸。

▲仝育設計總監莊媛婷(左)、仝育創意總監鄭瑞⽂(右)

 探訪臺灣高校


臺灣大學成立於1928年,是臺灣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大學,素有「臺灣第一學府」之稱。臺灣大學以自由主義學風而聞名,其教授、學生與校友皆對當代臺灣歷史發展有著重要影響,校園亦是多次民主運動、學生運動的發源地。其校訓為「敦品勵學,愛國愛人」。


校園規劃由貝聿銘、陳其寬、張肇康等人設計,以教堂和圖書館為校園中心,周圍規劃有教學區、宿舍區、活動區、與教職員宿舍區。校園建築是臺灣近代建築的代表,以中國園林精神為主軸,並用合院方式圍出進退的布局空間,產生空間實與虛的意境。校園景觀由灰瓦、磚牆、白牆、清水混凝土與各種樹木等構成。位於其中的路思義教堂(The Luce Chapel)是一座基督新教禮拜堂,始建於1962年,是著名臺灣建築師陳其寬與美國華裔建築師貝聿銘之作。

▲建築師:貝聿銘

▲建築師:陳其寬

 大師作品品鑑

為在圖書館的內部創造出猶如在樹林中的錯覺,伊東豐雄用純白色的細柱撐起蓮葉形的屋頂形成抽象的大樹,並通過幾何學的規律,由中心向外,由密到疏,將一棵棵「樹」漸漸擴散,繼而形成建築的內部、屋頂與外部立面。走入圖書館,可見自然光從「樹」縫間散入,柔和而層次豐富。

▲建築師:伊東豐雄

建築主體由清水混凝土與帷幕牆構成,依建築師安藤忠雄的設計,以正三角形為設計基本元素,將正三角形的平面分割成3個樓層,再錯落堆棧成不規則的無數個三角形。藉由錯落平移而產生的天井空間和戶外平臺,變身為雕刻臺、露天咖啡座等不同機能的區域。


▲建築師:安藤忠雄

 前沿設計考察

在設計概念上,MLD Reading捨棄風格一致一間大書店傳統設計方式,改以創造一個以「閱讀」為主題的山城小鎮,藉由活動豐富的廣場街道連接許多深具特色的獨立小書店。每個主題書屋都有獨特的建築形象與內部風格,形形色色的空間因此誕生,將逛書店轉化為一個小鎮的探索,豐富了整體空間的體驗層次。

▲宇寬設計師(從左至右):郭耀煌、郭壁瑩、魏志皇

 精品設計酒店與餐飲體驗

酒店位於日月潭涵碧半島上,由Kerry Hill擔綱室內設計。Kerry Hill稱涵碧樓是「Ongoing Style」的建築形式,意即「前進式」的獨特風格,現在十幾年過去了,仍不覺得老舊。整體建築大量採用木頭、石頭、玻璃及鋼構等建材,並將中國建築的意境融入其中,如月門、松竹植栽、水池、石牆及家具等,並採用中國宮燈識別系統,展現現代東方情致。

▲設計師:Kerry Hill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被稱為「溪山間的寶盒」的有朋會館,風格獨具,充分展現著與自然環境融合的建築之美。

▲有朋會館主人:陳明芳


風格獨特的高雄中央公園英迪格酒店,室內設計由HBA香港團隊操刀。HBA秉持Indigo品牌的定位以及高雄當地的風土人情,結合歷史和人文故事,將報關戳章、木箱、罐頭、舶來品、格子趣、童年零食等當地元素巧妙融入充滿藝術氣息的現代設計中。 


       誠品行旅隨處可見的本土藝術家作品、上千本精選書籍、104間特別設計的客房,都讓它顯得頗具書香氣。而伊東豐雄操刀建築設計,室內則是由臺灣本土建築師郭旭原及室內設計師黃惠美共同設計,誠品用一家酒店向旅客展現臺灣本土文化、營造當地獨有的溫暖與樸實感。


▲室內設計師(左)大尺設計主持設計師黃惠美、建築師(右)郭旭原建築事務所創始人郭旭原

旅店位於臺中城市復興區,前身為臺中早期的電影院,此次翻修以「一半」為設計主題,力在打造出既承載老臺中人對前電影院的美好記憶、又體現當代科技感與舒適性的空間。通過交錯組合象徵著往昔電影工業的舊物品,並在其中點綴童話般的奇幻元素,讓旅客彷如走入電影場景,時刻可以遇到奇遇與驚喜。

茶六燒肉堂刻意壓低、虛化量體,建築外觀設計內斂、靜穆。遠望外觀略高於建築物的細密格柵,序列間點綴植栽、水景、浮島、景石等水墨構圖慣用的元素,琢磨出面面有景的曲折邊際線。

▲周易設計創始人:周易

MLD臺鋁座落於高雄新灣區,原先為日治時代鋁業舊廠房,改造後成為高雄生活娛樂與創意文化場域。商場空間中保留了原有大Y字型的特色鋼梁結構,結合現代設計手法,為昔日重工業工廠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以北歐風為設計概念,打破一般蔬食餐廳的形象,希望提供用餐全新的視覺感受,設計師將空間打造成圖書館的概念詮釋,利落的線條加上交錯的柜子,一格一格的展示空間,讓整體感覺像座「圖書館」。


▲伊歐設計總監鄭又銘

全棟建築使用環保材質,餐廳外觀以單層日式建築為設計概念,使用大量落地窗加強室內的自然採光,並能在餐廳內360度將綠景盡收眼底。室內設計簡約、典雅。

(部分觀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想參加我們的臺灣設計考察之旅嗎?

想與臺灣著名事務所、設計師面對面嗎?

想體驗那些獨一無二的文創、民宿、酒店嗎?


機會來了——

由《設計家》和 簡一大理石瓷磚 

發起的2018年中國設計精英之旅

設計師招募ing!

我們廣撒英雄帖

歡迎你的到來!

報名方式:

電話、微信聯繫

許先生137-6167-6849

了解更多報名詳情!

了解設計考察之旅最新動態!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