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紅糖:甜蜜背後的尷尬 紅糖加工產品難獲QS認證

2020-12-23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11月11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龔望平)立冬過後,又到義烏紅糖飄香的季節。昨天,錢江晚報記者走進義亭、佛堂等紅糖基地的加工廠,聞著周邊的空氣也是甜的。

  甜蜜的背後也有隱憂。流傳百年的義烏紅糖,正面臨著轉型期的種種尷尬。土法熬製的紅糖,雜質多,標準難統一。這使得深加工產品很難通過QS認證,也就意味著產品不能進超市商場。廠家為此也不敢接大單,成為義烏紅糖發展壯大的絆腳石。

  尷尬一:

  看了現場榨糖

  沒了購買慾望

  昨天上午,市民董先生特意去了義亭一家紅糖廠,打算現場買點紅糖。但是看完工人操作,他就沒了購買的欲望: 「甘蔗根部的泥還沒洗乾淨,就直接拿去榨汁了,過濾就用幾個籃子。」

  錢江晚報記者採訪時也發現,在簡易搭建的房屋裡,家庭作坊式加工、銷售的紅糖廠,在義烏仍有。有的糖廠,操作工人沒有戴口罩,甚至有工人邊抽菸邊操作。

  義亭鎮是義烏紅糖的主產區,現有紅糖廠25家。雖然義烏紅糖這幾年名聲越來越響。但義烏市農技推广部門工作人員坦言,義烏紅糖還處於農產品粗加工階段,加工工藝和紅糖質量都較難統一。

  義亭鎮相關工作人員也坦言,產量在增加,規模在擴展,可是義烏紅糖廠家卻基本處於作坊式生產、散戶多、監管難的狀況。

  不過,這一情況也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今年紅糖開榨前,義亭鎮政府組織20多家糖廠開會,要求確保紅糖系列產品的質量。

  尷尬二:

  土法熬糖雜質多

  連行業標準都達不到

  在很多大型超市,義烏紅糖的加工產品卻不能擺上貨架。原因是沒有QS認證。

  QS是質量安全的英文縮寫,也就是企業生產許可。沒有QS認證標誌的產品,不得出廠銷售。

  記者了解到,作為初級農產品的紅糖並沒有嚴格QS認證要求,不過對於以紅糖為主要原料的麻糖、紅糖麻花等深加工農產品需要QS認證。義亭鎮25家糖廠中,產品通過QS認證的紅糖廠卻不多。

  義烏紅糖面臨的挑戰,最大的問題是雜質。

  義烏紅糖至今仍堅持用傳統柴燒鐵鍋煎熬製糖的土法,未經提純,雖然保留的養分較多,但因此統一標準很困難。

  比如說,秋天的糖蔗和冬天的糖蔗,榨出來的糖含量就有區別;糖熬得嫩一點老一點,變化就很大;種植糖蔗的泥土不同,紅糖的營養成分就會發生變化……

  「比如一級紅糖的行業標準,雜質含量是1公斤0.15克,而義烏紅糖的雜質一般都在1克以上,多的2克以上,至少相差6倍。」義烏市農技推廣中心工作人員坦言,衛生條件可以改變,但義烏紅糖系統產品通過QS認證最難達標的條件就是雜質含量過高。

  尷尬三:

  大訂單來了

  廠家卻不敢接

  這些尷尬也成為義烏紅糖發展壯大的絆腳石。

  小寶紅糖廠是義烏第一家私營紅糖加工企業,他們生產的麻糖、生薑糖、紅糖薑湯等三類產品是義烏市最早拿到QS認證的紅糖系列產品。他們在江西和蘭溪建立了600多畝的糖梗種植基地,保證了原料充足,只是到了旺季,日產3噸的量還是供不應求。

  前不久,一個福建客商要下100噸的單子,小寶紅糖廠因為產量有限不敢接單。記者問,義亭紅糖廠那麼多,為什麼不聯合其他廠家?

  負責人鮑小寶實話實說:「不放心,不能砸了自家多年樹立的牌子。」

  不敢接大單,成為很多紅糖廠的心病。

  「沒有食品生產許可證,產品沒有通過QS認證,不敢接大單。」義金紅紅糖廠負責人吳勝光坦言,義烏紅糖名氣越來越大,各地的訂單也紛至沓來,這是好事卻也讓他擔憂, 「就怕客戶揪著這一點來索賠。」

  改變:

  投入200多萬元

  義烏紅糖要拿下QS認證

  為此,吳勝光下定決心,要攻克QS認證。為此,吳勝光已經投入200多萬元,建成了全封閉無菌生產加工車間。

  「採用不鏽鋼鍋爐,增設了三道過濾裝置,延長了沉澱時間。為了減少粉塵,還改用導熱油鍋爐,替代傳統的稻杆燒火。」

  吳勝光說,通過各道工序的改善,目前他們生產的紅糖雜質明顯減少。前幾天,他特地取樣做了對比,發現半杯紅糖泡茶,以前最起碼是一層雜質,如今只有底下一點點,並得到了農技推广部門專家的肯定。

  這讓吳勝光信心大增:「過幾天,送去權威檢測。」他說,為了能讓自家生產的紅糖系列產品走進大型商場,甚至把義烏紅糖賣到國外去,他將繼續努力攻克雜質這一難關。

  記者從義烏市農合聯了解到,目前他們與義烏多家紅糖廠正在努力針對QS認證等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調研。

  「過濾、沉澱等工序做到位,達到行業標準的可能性很大。」義烏農技推廣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土法工藝不變,在流程上進行改善,更多義烏紅糖系列產品,不久的將來也有望通過QS認證。

相關焦點

  • 義烏紅糖:甜蜜背後的尷尬 紅糖加工產品難獲QS認證
    浙江在線11月11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龔望平)立冬過後,又到義烏紅糖飄香的季節。昨天,錢江晚報記者走進義亭、佛堂等紅糖基地的加工廠,聞著周邊的空氣也是甜的。  甜蜜的背後也有隱憂。流傳百年的義烏紅糖,正面臨著轉型期的種種尷尬。土法熬製的紅糖,雜質多,標準難統一。
  • 甜蜜背後有隱憂 流傳百年的義烏紅糖出路在何方
    如今,流傳百年的義烏紅糖,正面臨著轉型期的種種尷尬。去年,由義烏市市場監管局牽頭,組織義烏紅糖行業協會、部分紅糖企業成立紅糖標準起草小組。標準起草小組工作人員搜集查閱了歷年來的紅糖檢測報告,並對現有庫存的紅糖進行抽樣檢測。經過半年的調查研究、多次討論和修改完善,最終制定了《義烏紅糖》和《義烏紅糖加工技術規程》兩項標準。
  • 40年40人(25)樓光銓:用非遺技藝守護義烏紅糖
    樓光銓做紅糖的手藝不是一天兩天學成的,而是在年復一年的做糖過程中練出來的,正如他對紅糖的感情,在香氣四溢的紅糖加工廠裡慢慢升華。紅糖節讓義烏紅糖美名揚義烏紅糖是紅糖中的上品,歷來聲譽較高,據清康熙《義烏縣誌》及《洋川燕裡賈氏宗譜》記載,製糖歷史已有340多年。以傳統加工技術和早熟高糖品種製成的紅糖,嫩而黃略帶青色,散而像細沙,味鮮甜而清香。
  • 義烏紅糖麻花,來自紅糖的甜蜜回憶
    說到紅糖麻花,想必大家都會聯想到義烏。這個城市使用紅糖歷史悠久,紅糖也是其特產之一。紅糖麻花是義烏人的甜蜜回憶,伴隨著「咔嚓咔嚓」聲,小時候的歡樂湧上心頭。弄堂裡的叫賣聲,迎面撲鼻而來的小麥清香。一口咔嚓,唇齒留香!
  • 義烏紅糖進入甜蜜豐收季,是怎樣的製作,才能成就義烏紅糖特產?
    在往後的這幾月,義烏的村裡鎮上,開始架起賣紅糖的鋪子。作為義烏紅糖,成為入冬以來人們歡喜的零食與營養品。而義烏紅糖之所以能聞名遠揚,便是因其一貫堅守的古法熬製和品質傳承。就讓咱們來看看義烏紅糖的製作工序吧:榨汁:一捆捆蔗梗會被有序的送入電機榨汁,炸成的糖水則由下方的通道,自動送入房間內的第一口鍋中開始熬製。
  • 「鄉村版迪士尼」「紅糖第一村」……美麗畫卷在義烏鄉村鋪展開來
    義亭鎮西樓村被稱為「義烏紅糖第一村」,2017年以來,義烏積極開展紅糖加工行業規範改造和產品質量提升行動,「義烏紅糖」加工行業面貌煥然一新,農字號特色品牌逐漸打響。「十三五」以來,義烏紮實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治理,全域推進以「七個一」為標準的星級和美鄉村建設,做好精緻、精細、精妙文章,實現了一星村全覆蓋,創建一星級樣板村73個、三星村49個、五星試點村5個,獲評省美麗宜居示範村15個、省特色精品村15個、省示範鄉鎮4個,成功創建省級新時代美麗鄉村示範縣。
  • 福安第三屆化蛟紅糖文化旅遊節:甜蜜紅糖誘客來
    12月22日,恰逢冬至節氣,也是甘蔗成熟的季節,由福安市城陽鎮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三屆化蛟紅糖文化旅遊節在化蛟村盛大開幕。四面八方聞香而至的遊客與當地村民一道,共赴「甜蜜之約」,共享「甜蜜農事」,共品紅糖文化的獨特魅力。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古法紅糖:甜蜜又暖心
    海南古法紅糖原料選自生長在海南火山口萬年火山灰土壤中的老秋雪蔗,經檢測富含硒、鐵、鉀等微量元素,同時,為保證品質,熬製者通常只選冬至節前收割的節長兩丈的優質雪蔗,熬製使用古法九連鍋工藝,無化學物添加,純天然,口感醇香。但由於高昂的製作成本與複雜的熬煮工藝,同時在工業化赤砂糖產品的衝擊下,這一古老的技藝一度陷入瀕臨失傳的尷尬境地。
  • 義烏分水塘村參觀陳望道故居,紅糖麻花紅糖酥餅帶點回家,太好吃
    我們的下一站是義烏市的分水塘村,緊鄰浦江縣,因這個村裡的河流分別流入義烏和浦江,所以這個村就叫了分水塘村。這裡是著名的思想家、社會活動家、教育家、語言學家、共產黨宣言的翻譯者陳望道先生的家鄉。路上有個望道郵局。
  • 東陽畫水紅糖:家鄉的味道
    許國平原本是開拖拉機的,幫農戶送糖梗到義烏去榨糖。但每次到義烏後,由於排隊的人多,榨糖要等很多天。許國平萌生了自己辦紅糖廠的念頭。說幹就幹,紅糖廠在畫水辦起來了,但生意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前幾年,許國平幫人加工紅糖還虧了本,但他覺得這是東陽唯一的一家紅糖廠,應該堅守下去。許國平買過一臺木製榨糖機,古法榨糖,得由一頭牛拉著,才能運行。
  • 深入義烏紅糖原產地,我發現這味道真的沒法黑
    紅糖便是兒時鮮有的美好,記憶中最好吃的紅糖多是我哭鬧著要來的。小時候有換糖的小販路過,總要奶奶拿著雞毛去換,若是家裡沒有雞毛就放大招倒地越鬧越兇,方到紅糖塞入嘴中才能破涕為笑。後來才知道,孩子氣鬧了多次要來的紅糖來自義烏,從此心中只認義烏紅糖。
  • 學習雞毛換糖精神、品嘗紅糖甜蜜之味—敲糖幫來了一群「小蜜探」
    小記者們知道「雞毛換糖」與「義烏紅糖」的故事嗎?小記者們知道義烏紅糖的製作技藝嗎?還有,「雞毛換糖精神」是指什麼精神,12月13日,本社團60餘位小記者走進義烏市敲糖幫食品有限公司了解義烏紅糖的前生今世與「雞毛換糖」的故事。
  • 「巧家小碗紅糖」 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獲註冊
    原標題:「巧家小碗紅糖」 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獲註冊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註冊公告,「巧家小碗紅糖」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核准註冊。經過3年多的不懈努力,巧家縣首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終於成功註冊,實現歷史性突破。
  • 義烏紅糖之鄉:解密傳統紅糖製造全過程 過年期間家家戶戶必備!
    義烏紅糖的生產歷史已有七百餘年,「紅糖之鄉」的名聲傳揚已久。義烏青義烏紅糖色澤嫩黃而略帶青色,質地鬆軟,甘甜味鮮,又名「義烏青」。因未經提純,保留的養分較多,營養價值勝於白糖。吳村紅糖廠義亭鎮是義烏紅糖主產區,素有「紅糖之鄉」的美稱。甘蔗豐收的季節,走進義亭鎮吳村紅糖廠,參觀了紅糖生產全過程。
  • 紅糖發黴=無添加好紅糖?別鬧了
    ……近期,網絡上頻出關於紅糖發黴的帖子,很多網友表示自己買的古法紅糖竟然發黴長毛,還有些網友解釋說這是」因為古法紅糖沒有任何添加,所以才會發黴,證明你買的紅糖是真的古法好紅糖。」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紅糖發黴=無添加好紅糖?
  • 義烏紅糖開榨了!
    2017年,《義烏紅糖》和《義烏紅糖加工技術規程》兩項團體標準發布,明確了改進後的義烏紅糖生產工藝流程,傳統的古法製糖融入了現代標準:通過榨汁→過濾、沉澱、撈糖沫、二次過濾→熬糖、炒糖→出鍋做糖→乾燥等步驟做出來,才算是符合標準的義烏紅糖。
  • 一起嘗嘗義烏獨特傳統特色美食紅糖酥餅!
    一起嘗嘗義烏獨特傳統特色美食紅糖酥餅!一款美味的食物,總是令人尋味,前兩天,朋友從外地給我帶來了一個小點心紅糖酥餅。這個紅糖酥餅非常符合我的口味,真的非常的好吃,一個接一個好吃到停不下來。對,小編今天要說的就是網紅界的小酥餅,義烏紅糖酥餅。
  • 除了小商品市場,義烏還有什麼?快樂大本營同款紅糖麻花真好吃
    義烏是建在市場上的城市,市場是義烏髮展的命脈。義烏依靠「興商建市」戰略,走出了一條金光大道。說起義烏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義烏小商品市場。那麼除了市場,義烏還有什麼獨具特色的東西拿得出手的呢?我覺得非「義烏紅糖」莫屬。
  • 義烏紅糖麻花,外脆內酥,香甜可口,你吃過嗎?
    在浙江金華,紅糖麻花是義烏的特產,是由紅糖汁與麻花做成的。義烏的紅糖文化歷史悠久,是義烏的特產之一,其中,最好吃的就屬紅糖麻花了。許多人的童年記憶裡,都有這麼一款零食——麻花。金黃噴香、外脆裡酥的麻花,吃完心裡都甜滋滋的。在義烏麻花老字號的店裡,不論什麼時候去都排著長龍。
  • 「鄉村版迪士尼」「紅糖第一村」……美麗畫卷在義烏鄉村鋪展開來
    義亭鎮西樓村被稱為「義烏紅糖第一村」,2017年以來,義烏積極開展紅糖加工行業規範改造和產品質量提升行動,「義烏紅糖」加工行業面貌煥然一新,農字號特色品牌逐漸打響。「十三五」以來,義烏紮實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治理,全域推進以「七個一」為標準的星級和美鄉村建設,做好精緻、精細、精妙文章,實現了一星村全覆蓋,創建一星級樣板村73個、三星村49個、五星試點村5個,獲評省美麗宜居示範村15個、省特色精品村15個、省示範鄉鎮4個,成功創建省級新時代美麗鄉村示範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