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為了尋找第二故鄉,我一個人踏上了旅途

2021-02-24 西西弗女孩

我一個好朋友前幾天跟我聊天的時候,提到說,這是她出生到現在在家呆的最久的一次。

也有朋友跟我說,覺得一天天的過得好頹廢。

我很能理解這種感受,在同一個地方,以一塵不變的方式生活久了,人很容易會麻木、狹隘、失去動力。

於是,去年在我獨自旅行了三次後,我做了個照片牆,掛在宿舍的書桌上。

掛上自己的機票、有紀念價值的明信片、與旅行中遇見的有趣人們的合照,以此來提醒自己:

「無論眼前的生活有多苟且,永遠不要變得庸俗而短淺,要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今天就想給大家分享一下我陰差陽錯的兩次「半」獨自旅行,以第一次環島旅行為主。

(片尾有當時剪的旅行Vlog噢~)

第一次獨自旅行,是2019年的寒假。

說實話,那個寒假,我沒有跟任何人提過,那是我人生中度過的最毫無意義又頹廢的日子。

毫無壓力的情況其實是不太好的,尤其當你沒有給自己找事兒做的時候。

沒有外在力量push你去做些什麼的時候,人的內心就很容易失序,任由它失序的結果就是,各種各樣空虛和負能量會佔據人的心靈。

或許是想要逃離上海,又或許是因為一直想為自己找個第二故鄉,才一直想要旅行——去別處找生活

起初,我是跟朋友相約去臺灣環島旅行

但後來因為朋友家中有事,她放了我鴿子。

我是可以選擇打消旅行計劃的,但那時候我想著:

既然我一直都想去獨自旅行,為什麼不從這次開始呢?

就這樣,我瞞著爸媽的情況下,一個人拖著行李箱,認真地寫下pack list, 抄下要住的青旅的地址和電話。

規劃了下順時針的環島路線,訂好了高鐵和臺鐵票,我就這麼出發了。

其實出發的前一夜,就算做了很多攻略我還是很忐忑不安。畢竟是第一次一個人去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裡。

但是在落地臺北的那一刻,我發現,自己完全就被興奮佔據了心頭。

我特別興奮地拖著行李箱,跟著指路牌,按照自己的方向去取悠遊卡,去辦sim卡,去ATM機取錢。

當天還和我的臺北好朋友Lily相約見一面。距離我們上次在泰國曼谷相識,已經過去了半年多。

我跟Lily說了我的環島計劃,Lily很感興趣,之後風風火火的她就答應了。

晚上12點我們一邊喝著啤酒,我看著Lily飛速訂完了所有的車票和住宿。

於是我們,第二天,就這麼相約一起環島旅行!

我也不記得,那晚我們怎麼會想到要去看海。

明明大晚上什麼也看不清,也沒有燈。

我只記得我們跟著地圖,穿越了夜市,穿越了高速公路,看見了南濱公園,聽著海的聲音,向那個方向走去。

很黑,一點也沒有燈,我們打著手電筒,小心翼翼地在礁石上向海那邊走去。

Lily還拿起枯樹枝,我當時還問她為什麼要拿起枯樹枝。她說,萬一有蛇可以打一下。

哈哈哈我那時候真的給嚇到,有蛇嗎??

她說,她臺東老家那邊的海邊就會有些蛇什麼的,但應該沒事的。

我們爬到了離海比較近又比較安全的礁石上,坐下來。

黑夜中的大海起起伏伏

一次又一次拍打著礁石。

我們閉上了雙眼,

只是聽著海的聲音,

一片靜默

我們聊起自己過去的人生,聊起家庭、愛情和坎坷經歷。

但到今天,我似乎甚至不太記得她說了什麼樣的細節,我又說了什麼。

唯一清晰記得的是那天花蓮靜謐的星空,以及耳邊洶湧的海浪聲

查了天氣預報,6點多是花蓮日出的時間。

只睡了3小時不到,5點左右我們就在青旅躡手躡腳地爬起來。

走出青旅的時候,天空還是一片黑暗,街上沒有人,沒有店開著,海浪聲是這座城市的背景音。

有點兒涼,我們短袖外套著連帽衫向花蓮的最東端走去。

趕到那兒的時候,天已經微亮,零星幾個當地居民開始早鍛鍊。

身後甚至出現了清晰可見的彩虹

我們就這樣坐在礁石上等日出,看著天是如何一點點亮起來,直到那一道金光劃破天空。

神奇的是,整片天空都被點亮了,發出耀眼的光芒。

那是一種特別難以描述又驚嘆不已的感受!

把自己放置在世間萬物的背景之下時,才會覺得自己變得很渺小

甚至覺得自己在原有生活中的煩惱和苦悶其實不值得一提

愛與不愛,重要嗎?

對於自我價值的懷疑和尋找,有那麼複雜嗎?

和爸媽偶爾吵架,和朋友的不愉快,有必要嗎?

和這美妙的日出大海彩虹微風比起來,一切都太渺小了。

只是,人生真的值得

我從小就是個很怕水的人。

於是我自認為做過的最勇敢的事,僅次於一個人跑去非洲做志願者,就是深潛了。

想到去深潛,是因為一直想做一些挑戰自己的小嘗試。

當時真的就是一拍腦袋,沒有查太多,就去潛水了。後來嘗試了才知道,真的還是最好學個遊泳再去深潛好吧!!

(本人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剛開始我們先是做了培訓,潛水教練會教我們如何在水下呼吸,如何面鏡排水,如何使用呼吸器排水,水下手勢等等。接著帶我們乘船去海裡,背著氧氣罐跳海潛水。

下水的時候我都不敢跳水的,我真的太害怕了,我扶著船,像嬰兒拉著媽媽的手一樣緊抓著教練的手,反覆確認這樣可不可以。T T

隨著潛水深度的不斷加深,能感覺到壓強不斷在增加。

潛水的感覺就好像在做meditation一樣,一呼一吸

耳中的世界變得特別安靜,

就好像只有我一個人存在。

小丑魚尼莫,珊瑚,海龜…..

以前在紀錄片和電影裡看到的景象都變成了眼前可以摸得到的東西,真的有夠神奇!

悄悄告訴大家,我還摸了下珊瑚….(不要模仿我)

其實在這次經歷中,除了這些美好的時刻,還有很驚險的時刻。

因為面鏡排水不當,一緊張,呼吸一下子就也錯亂起來(這就是為什麼最好學個遊泳再去潛水比較好),沒咬緊呼吸器。

於是在深海10米下,成噸的海水都往我嘴裡灌

那時候我覺得自己簡直快死了,狂用手勢表示我不行了,就被教練拉上了水面。

調整了下呼吸,才再次下水。

半小時裡,都專注於調整自己的呼吸,真的喝了一次海水之後….

嘴裡一天都是「海的味道」.

這就是我第一次深潛的經歷,或許完全沒有照片看起來那麼精彩,甚至還有些狼狽時刻

我上岸之後還戲稱,深潛之前我只是不敢下水遊泳,深潛之後我是連船都不敢坐了哈哈哈。

可能就是這樣吧。

不是每一次嘗試,人都會有根本性的改變和突破,也不是每一次嘗試都是那麼充滿成就感和驚喜的。

有時候一些嘗試換來的是nothing,嘗試的結果甚至是不想要的,是讓你變得更害怕某件事。

但不斷拓寬舒適圈的過程,會讓你變得更好奇,更勇敢,更強大。

無論是克服恐懼,還是試圖克服恐懼,這難道不都是一種勇敢嗎?

聽青旅的老闆說,在恆春,就算你早上睡到10點都沒有人會叫你起床的。

在這裡的生活,大家都不急不慢的,生活節奏真的很慢,睡到自然醒。

天氣好的時候去沙灘衝浪、潛水,天氣不好的時候可能就呆在家裡呆一整天。

這樣的生活對我來說無法想像,因為我的生活日常,幾乎都是按分鐘計算的。

似乎很少有時刻是不追求「高效」,不「焦慮」的,

甚至都很難做到真正的「休息」,在休息時反而覺得更焦慮了。

我還一直堅信,正是這樣的生活讓我成為「越來越好」的人。

但跳出原有生活時,在遠處觀望自己的生活。

人才會突然思考:

過去我覺得習以為常的事,是百分之百正確的嗎?


我甚至對於「越來越好」的生活和定義都產生了根本性的懷疑

難道,achieve more就意味著「更好」嗎?

「越來越好」的人是否僅僅是外在評價標準上的那些「更有錢」「更有效率」「更美」「更聰明」?

如果我們追求好的工作,賺更多的錢,變更美麗,其實最終為的是「幸福」

那麼,以摧毀感受「幸福」為代價的工作和生活,是否是一種本末倒置呢?

我們常覺得,「犧牲當下的幸福」換取「未來的幸福」是一種絕對正確。

在那個時刻,我突然覺得,僅僅享受當下的幸福,不去憂慮未來,不也是一種幸福的生活方式嗎?

它又有什麼錯呢?

有些人說它短淺,但我現在卻要說,其實是一種智慧。

第二次去臺灣時,我失戀了。

我發消息給之前在恆春認識的潛水教練(也是酒吧老闆),問可不可以去找他聊聊天。

他說好,就幫我訂了樓上的帳篷青旅,這樣方便我晚上喝完直接上樓睡覺。

於是我就買了高鐵票,第二天就一路逃離臺北,從最北端跑去最南端,就為了找酒保用故事換一杯酒。

我給他講了我們相識-再見-相戀-停滯-分手的全過程。老闆只是告訴我,讓始於旅途的愛情終於旅途吧

他用紫羅蘭給我調了杯bluemoon,告訴我說』No regrets』(「沒有退路」)。

它的顏色藍藍紫紫,憂鬱且深沉,老闆說那是他少有調過的顏色最深的調酒。

我始終記得入口的感覺,那是我喝過最烈的調酒。花香撲鼻,但是每口入喉,都逃不過那烈酒味兒。

最後在老闆的吐槽下,把這杯一口氣喝完了哈哈哈,真的好烈,從來沒有喝這麼醉。但是卻感覺釋懷了許多。

真正認真愛過又被好好愛過,

有什麼好後悔的呢?

要一直勇敢向前走。

記得,和Lily在某個酒吧裡聊到說,就像我想逃離上海一樣,她也一直想逃離臺北

我說,上海很無聊,既沒有巴黎的浪漫,沒有紐約的繁華,也沒有臺北的小清新。

她說,臺北也很無聊,就很小一個地方,她在Vancouver最愛吃的壽司捲兒臺北都沒有!

而我卻說,臺北明明那麼有趣,有山有水有溫泉,完全可以用步子丈量,還有好多好吃的!臺灣人又都超級親切熱心的!

直到後來,我才突然發現,原來生活永遠都在別處。

我們嚮往的遠方其實是一些人再熟悉不過的故鄉。

我們想逃離的地方卻是一些人嚮往的遠方。

而生活在何方都是一樣的。

沒那麼多浪漫和精彩。

更多都是漫長的無聊和瑣碎時刻。

為生計而掙扎,為生活而精打細算。

時而歡喜,時而苦悶。

時而無聊,時而鬥志滿滿。

像西西弗斯一樣,每個人不斷將自己的大石頭推上山頂,待石頭滾落再循環往復

...

旅行的最初,我是為了逃離原有的生活,我也確實「成功逃離」了。

但回到原有的生活之時,這些旅途中遇到的人和事,見過的美景和嘗試過的體驗都活成了我的一部分。

變成我的勇氣、膽識、樂觀、堅韌、開闊的眼界和永不滿足的好奇心

和我一同上路

或許你還想問,回到原有生活會不會有落差?

起初絕對是會有的,會特別渴望再一次的「逃離」,甚至通過回顧過去的旅行照片和視頻來自我「逃離」。

但現在的我,回憶起過往的所有冒險和旅行經歷時,

我才發現,

其實我們也並不需要一次又一次的「逃離」來平衡生活。

寫在最後:

謝謝大家看到這裡~

以上是我回憶起臺灣時,想起的一些旅行碎片。

我覺得旅行最令人著迷的地方就在於——不期而遇

就像第一次的獨自旅行半途卻找到了旅伴,第二次規劃好和男友呆在一起的假期卻又變成了獨自旅行。

可是,不管怎麼樣,回想起來的時候發現,那些計劃中的還是計劃外的,平淡的還是充滿冒險意味的,有趣的還是毫無意義的時刻,似乎都共同構成了旅行的一部分。

期待下一次旅行啦~

你們呢?你們最難忘的旅行經歷是怎樣的?

未來最想去的地方是哪裡?

快來留言區或後臺聊聊吧!

相關焦點

  • 當湖北春暖花開疫情結束後,你是否願意踏上荊楚大地農村的旅途?
    只待春暖花開疫情結束時,我想踏上這片荊楚大地,再去擦身而過的黃鶴樓看看,再去朋友的故鄉走走,再去湖北農村看看。我嚮往的是有煙火的生活,有煙火的地方,就是農村。這次的疫情,讓全國的人們都關注到了湖北,讓多少人對湖北牽腸掛肚,讓多少遊子對故鄉望眼欲穿。當春暖花開疫情結束時,是否願意,去荊州大地湖北尋找歷史的痕跡?
  • 回家旅途中看風景的說說 我們都在旅途中尋找自己,所有的風景都有...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回家旅途中看風景的說說 我們都在旅途中尋找自己,所有的風景都有了心意 關於回家的旅途中看風景的說說送給大家,一起來欣賞吧! 1.人在旅途,難免會遇到荊棘和坎坷,但風雨過後,一定會有美麗的彩虹,我堅信。
  • 狼與香辛料:旅途的最後赫蘿最後回到故鄉了嗎
    《狼與香辛料》是日本輕小說作家支倉凍砂所寫,在2008年1月製作成了動漫播出,在2009年7月第二季隨之而出,《狼與香辛料》不管是輕小說還是動漫質量都很高,屬於優質老番之一,但是動漫的第三季屬於有生之年系列,赫蘿與勞倫斯的旅途終點迎來的是什麼樣的結局,想要在動漫中看到,估計是遙遙無期了
  • 為了尋找美味踏上旅途是怎樣的體驗?| 料理故事の摩洛哥
    很多人為了尋找美味踏上旅途,但比起純粹的味蕾享受,在旅途中收穫當地美食的烹飪技巧與其中奧義,與異鄉客因緣相識,並一起體驗親手製作的樂趣
  • 我心安處是故鄉
    我心安處是故鄉 2020-12-31 0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香格裡拉,我的第二故鄉
    香格裡拉,我的第二故鄉 文/杜永崗>曾經遠行,或正在遠行的人,都有一個第二故鄉。熱情好客的本地同事、朋友們關心我、支持我,讓身在異鄉的我溫暖如家。香格裡拉濃鬱的民族風情、悠久的傳統文化,壯麗的自然風光,深深的吸引著我。高原人民對黨真摯的感恩之情讓我敬佩,各族群眾堅定的信仰、質樸的本色讓我滿懷敬重。在這裡工作四年來,開放包容的香格裡拉給予我歷練和成長,讓我已然對她產生了故鄉的情懷。香格裡拉的發展建設,脫貧攻堅戰鬥中,作為一名參與者,我倍感幸運、自豪!
  • 單人旅途,一個人也可以前往的城市
    單人旅途,一個人也可以前往的城市現在的社會會有很多壓力,有工作,婚姻,感情,考試失利,職場的不順意。哪個你都離不開,活在這個圈子裡,你離得開誰?誰又能離得開你,都是由很多很多個「你」組成的。一個人的旅途主要還是在於心裡的旅途,而不是和別人分享旅途的樂趣。推薦了幾個地方相信,相信你一個人獨坐,也會相看兩不厭。廣西陽朔作為啟程的第一站,我為大家選擇了廣西這個地方。不僅僅是桂林山水甲天下,而是因為呼吸著森林的空氣。
  • 在路上,在旅途的路上
    「在路上」在旅途的路上,我是一個喜歡旅行的人,假期的到來喜歡出去走走看看。我的理想生活是自由自在的去旅行,體驗不同地方的文化生活。有人說旅遊像「越獄」,將自己在馬不停蹄勞累生活中解脫,逃離喧囂的城市去尋找一片寧靜 ,放鬆你的心情、為自己加加油,體驗生活本身的意義,停一停享受一下旅行帶給我們的快樂,體驗一下不同地方的文化風情。
  • 臺灣人在上海:上海,我的第二故鄉
    新華社上海4月22日電  上海,我的第二故鄉黃彥勳  在來上海之前,像我這樣的臺灣學生對上海的印象是從書本和電影上得來的:充滿神秘的色彩、十裡洋場、風情萬種的「萬國博覽會」外灘、霓虹燈閃爍的「夜上海」……這些舊有的繁華,勾勒出我們臺灣學生心目中的上海,引起過我無限的遐想和嚮往
  • 抖音就在我踏上列車回到我的家鄉是什麼歌 抖音告別都市歌詞
    十月一的期間裡,一首被改編的歌火了起來,動力火車的《當》改為了張亮亮的《告別都市》!一首從頭到尾都充滿了《當》的味道,就是這樣的改編贏得了無數的在外流浪者的共鳴,一句(我的青春獻給這座城市,走的時候感覺那樣悽涼)讓多少本來不打算回家的人踏上了歸途!回到家鄉探望雙親!我們都曾在外流浪、在外漂泊,都曾志得意滿的去認為自己可以闖出一片天地,也曾在獨夜裡懷疑自我!
  • 嘗試一個人出門旅行,不光是為了「豔遇」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提倡「小而精緻的獨遊」,因為他們說:多年旅遊的經歷下來讓我感覺自己一個人旅遊才是真正的旅遊。 是的,自己一個人。 驢媽媽大數據顯示,近一年來,單身女性出遊比例明顯增多。據統計,全年女性預訂出遊訂單中,單人預訂出遊比例佔出遊訂單總量的40%,雙人出遊訂單為31%,三人以上出遊訂單佔比為34%。
  • 你的理想在燈紅酒綠的北上廣,我的故鄉卻是相隔萬裡的撒哈拉
    文|水木魚工作坊2020/2/23還記得,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是高二時一個志趣相投的朋友送我的生日禮物,對於一個當時只知道語數英物化生的學生來說,這本書裡不管是撒哈拉獨特的景色還是精彩的故事經歷,都令我十分著迷。
  • 新疆喀什,遇一女兩男,發現一個人的旅途更精彩
    可是我回想我旅途中最難忘的記憶,幾乎都是一個人在路上的時光,比如這次獨自新疆旅行,在喀什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今天想寫的是關於一個女人和兩個男生的故事。我回頭一看,是位穿著衝鋒衣的女人,看年紀應該比我大一些,我說沒有。於是她坐了下來,可能是覺得坐著不喝茶不好意思,所以她進去裡面拿了茶單出來看,我說如果不介意的話,可以和我共喝一壺茶,剛好我一個人也喝不完。一般遊客如果是一個人大都只會點一杯茶,幾個人才會點一壺茶,像我這樣一個人點一壺的不多見。
  • 香港特區政府駐京辦主任:北京是我的第二故鄉
    與過去的日子輕輕揮手作別,新的一段旅途即將開始。啟程——這兩個字或許最能代表我此時此刻的心境。其實每每踏上一段新旅程,我都是充滿期待的。還記得2019年年初,我接任香港特區政府駐京辦主任一職,北上開始全新的生活。新的工作內容主要是進一步加強香港特區政府與中央政府及其他省市自治區部門之間的聯繫和溝通,促進內地與香港在經貿、文化等諸多範疇的交流與合作。
  • 不在旅途中讀書,就在讀書中旅行,推薦這幾本適合在旅途中讀的書
    作家畢淑敏說:「人生不可儉省的三件事:第一是學習,第二是旅遊,第三是鍛鍊。」她自己本人也很熱愛旅行。在423讀書日,紫玉和大家分享幾本既適合在旅途中讀的書,也適合通過這些書來雲旅遊,在書中尋找不同的見聞,豐富自己的知識。
  • 蔡國強:遠行,尋找更大的故鄉
    幾十年來,宇宙是我這個仰望星空繪畫少年的永恆之鄉,每當以中國發明的火藥為媒介探索宇宙主題的創作時,就仿佛踏上回鄉之路。 而在回顧蔡國強的作品和歷程時我們發現,這些年來,他不斷地「遠行」,其後「歸來」,然後又踏上新一次的「遠行與歸來」,不斷尋求創作的原點,同時也向遠探索更大的故鄉。
  • 獨自旅行,尋找旅行的意義,一個人旅行要注意什麼
    獨自旅行,尋找旅行的意義,一個人旅行要注意什麼旅行最終的意義無非就是體驗從未有過的生活,在旅途中發現感受新奇的事物,無論是歡喜或者失落,這都是一次經歷;旅行的意義,在於旅途中經歷的一切,能使人心生安定,沉著冷靜,可以看見最內在的自己。
  • 抖音就在我踏上列車回到我的家鄉是什麼歌 告別都市歌詞介紹
    抖音就在我踏上列車回到我的家鄉是什麼歌 告別都市歌詞介紹  抖音就在我踏上列車回到我的家鄉什麼?這首歌叫做《告別都市》歌手是張亮亮。>  每當我決定回家的時候  心裡總有些難過  我的青春停留在這裡  經歷過的總會留下足跡  我還是不能鼓足勇氣  不能鼓足勇氣  終於今天流下淚水回到了故裡  就在我踏上列車回到我的家鄉  突然感到心中一陣彷徨  我的青春獻給這座城市  走的時候感覺那樣悽涼
  • 奇億主管經歷告訴你 旅行真的能改變一個人
    旅行真的可以改變一個班人嗎,奇億主管說:「我旅行了很多年,去過了很多地方,我先告訴你我改變了什麼。」這篇分享很乾貨喔!奇億主管從2010年開始嘗試邊工作邊旅行,旅行對於他來說,帶給了他很多東西,也讓他學到了很多。
  • 在他鄉尋找故鄉
    □吳昆  吉田修一18歲到東京討生活,覺得自己既不屬於東京,也不屬於故鄉,孤獨和鄉愁便成為他寫書的動力。除了他們,公園裡還有很多其他人,除了來公園小憩的「我」以外,還有大聲嚎叫的男子,裹在毛毯裡的流浪漢,以及更多漫無目的走著的人,這些人都有一個特點,他們都想要在他鄉尋求一片溫暖。  書中有一句話直戳人心:「您說大家為什麼都會來公園呢?不就是為了喘口氣嗎?!」在日本這樣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每個人都異常忙碌,每天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而且還要時不時應對突然出現的孤獨感和挫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