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前,多家知名A級景區接連陷入破產漩渦一事,猶如重磅炸彈拋向了國內旅遊圈。如今,各地旅遊業加速步入復甦通道,這些景區的重整自救路又是否順遂呢?
8月23日,相關媒體報導,此前徘徊在破產邊緣的養子溝景區及野三坡景區已經或即將開啟投資人招募相關程序。其中,前者已基本完成債務審核,審核後成立債務金額約為1.95億元,目前破產清算管理人辦公室正逐步聯絡有意向的投資人,在確定有重整可能性後將正式進入重整程序;而後者已在上周發布了招募重整投資人公告,30日內接受投資人報名。在業內看來,疫情加速將一些知名景區推向破產邊緣卻也為其開啟了一條新的自救路。如果新引入的投資人能破而後立,帶領景區告別過度依賴門票等經營模式,或許能重新擦亮這些A級景區的金字招牌。
景區走向命運岔路口
野三坡、養子溝……這些曾風靡一時並被稱為「遊客必打卡」的地標性景區,在今年走到了破產的懸崖邊。
5月中旬,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的4A級景區養子溝向當地法院申請了破產,而破產的原因就是前任經營者大量借款用於景區發展等,令企業背負巨額債務,最終難以償還。一個月後,河北省淶水縣法院發布民事裁定書又顯示,野三坡景區運營方河北野三坡旅遊投資有限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目前明顯缺乏清償能力,根據相關政策,法院受理了關於野三坡公司的破產重整申請。此外,同期業界還出現了4A景區狼牙山因資金鍊斷裂而瀕臨破產的情況,一時間,A級景區的破產風波愈演愈烈。
時至今日,地方旅遊市場逐步回溫,這些身處水深火熱境地的A級景區,也走到了新的命運岔路口。
據野三坡旅遊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野三坡旅投公司」)管理人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日前公司已正式發布了《河北野三坡旅遊投資有限公司關於招募重整投資人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開始對外招募重整投資人,報名時間為《公告》發布起的30日內。報名方需符合為依法成立並有效存續的企業法人、近三年無重大違法行為、未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等條件。此外,根據《公告》,申報人還需在報名時按野三坡旅投公司要求交納報名保證金200萬元。據悉,野三坡景區目前負債達9億元,包含景區貸款、未結算項目工程等。「公司已經聘請了第三方重新對公司資產及價值進行評估,評估已進行了一個月左右,具體數據很快會出來。」上述工作人員稱。
無獨有偶,養子溝景區的破產重整也即將邁入新階段。養子溝景區破產清算管理人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據計算,養子溝景區接到申報債務金額為2.9億元,經過審核後成立的金額1.95億元,固定資產評估淨值為1600萬元,景區周邊還有一座已投資但僅進行了框架建設的老年公寓。目前,管理人辦公室將與有意向的投資人進行溝通並招募,如果有重整可能的話,景區將會進入重整程序。「重整開始會有15日的投資人報名期,管理人辦公室將對投資人的實力、對景區未來運營的規劃方案、團隊組成情況等進行評估,也接受投資人聯合投標。」
此外,據狼牙山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景區的承包經營權還在原運營方中凱集團手中,距離到期還有2年。目前景區雖未破產,但資金的確遇到了困難,近期各方均在協調,具體投資商目前正在談。不過,當北京商報記者隨後再致電中凱集團相關負責人時,該負責人又表示景區暫時不需要招商了。
客流復甦為重整鋪路
「對於那些在破產懸崖邊徘徊的景區來說,當前可能正是一個重整的好時期。」有知情人士表示,國內旅遊市場穩步復甦、限流「紅線」進一步調整,近期部分景區甚至出現了遊客接待過於火爆乃至停車場「一位難求」、門票難預約的情況。此時,各路資本對於投資景區的信心有所增強,A級景區、知名景區也可能在一夜之間就重新變成了市場上的優質資源。
上述野三坡旅遊投資有限公司管理人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該景區客流量恢復情況較理想,已達到疫情前的6-7成左右。公開數據顯示,野三坡景區總面積500平方公裡,與北京市房山區門頭溝區接壤110公裡,距北京市中心110公裡,距天津市中心160公裡,距石家莊220公裡,年接待遊客超過700萬人次。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景區客流旺季為每年4月-11月,部分景點周末或黃金周等熱門時期單日遊客接待量能達到4-5萬人,如果沒有疫情的影響,全年遊客量還是十分「可觀」的。
而狼牙山景區官方電話接線工作人員則表示,目前景區已正常恢復開放,遊客可前往景區售票處或線上購票。不需預約,景區內也沒有限流,遊客需出示健康碼進入景區。至於客流量的恢復情況,上述工作人員介紹,近期遊客恢復情況較好,雖然較疫情前相比客流量有所下降,但周末等出行高峰期,遊客數量都較多,一些項目還出現遊客排隊現象。
不過,在提及景區目前經營情況恢復進展時,養子溝景區破產清算管理人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應該大多數景區都很難比肩疫情前的水平。」就此,相關媒體致電一家開在景區內且準備轉讓的度假山莊時,該山莊負責人介紹,今年養子溝景區的遊客量和往年同期確實「沒法比」,整體來看只能用「湊合」來形容,直到旅遊旺季,景區的人氣才逐步恢復了一些。這位負責人稱,往年養子溝景區兩道大門之間的度假山莊、家庭賓館,基本一到旅遊旺季就家家爆滿,周末的房間必須要提前一周左右預訂,有時候家裡人忙不過來還需要多聘請幾個服務員來幫忙,「今年8月以來,來養子溝遊玩的遊客有所增長,景區內的住宿也逐步重新出現滿房的現象,基本在每周的周三、周四,周末的房間就全部預訂出去了」。
其實,近期多家機構都發布統計數據顯示,自7月中旬文旅部重啟跨省團隊遊以來,國內自然類景區客流量恢復情況還是好於預期的,部分景區通過免票或票價優惠活動,推動客流量加速復甦。以湖北省為例,當地近400家A級景區對全國遊客免門票後,截至8月14日,景區預約量已達350多萬次,入園遊覽約230萬人次。
破而後立的新挑戰
客流量的恢復讓景區重拾了經營信心,為重整打了一劑「強心針」。然而,在業內看來,不論是野三坡、養子溝亦或是狼牙山,頂著A級景區光環的傳統景區們,只有徹底改變經營模式才能真正走上改變命運的道路。
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副教授吳麗雲看來,走到破產邊緣的幾家景區均為觀光型自然景區,在運營管理上擁有一些「通病」。「疫情只是催化劑,資金鍊斷裂、破產等現象的產生,證明景區本身也存在一定問題。以野三坡景區為例,該景區體量和客流量確實較大,門票收入相對可觀,但其投資的一些景區和項目大多是慢回報型,僅依靠門票收入回籠資金難度會越來越高,長此以往,勢必無法支撐日常運營加上動輒幾十億元投資規劃。」她進一步表示,除了規劃方面的短板,這類景區還面臨著二消產品少以及遊客吸引力逐漸下降的現實。
對此,野三坡方面也直言,景區內可供遊客二次消費項目的確很少,此前雖然嘗試過一些網紅項目,如索道、網紅鞦韆等,但經營情況不如預期。此外,據了解,野三坡景區內部並無住宿餐飲等配套設施,附加消費也沒能成為景區的增收渠道。與野三坡類似,養子溝景區破產清算管理人辦公室工作人員也表示,目前景區內基本沒有住宿、餐飲等配套設施。而前文所提養子溝某度假山莊負責人介紹,景區兩道大門中間,其實是有一些由當地村民等興辦的賓館、餐廳、小超市的,景區並不對這些設施進行管理,物業也都是村民自家的房屋或者經營者向村委會租的房屋。「包括山莊配套的停車場、涼亭等,都是由我們自己投資的,景區很少幹預。」該負責人坦言。
景鑑智庫創始人周明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景區單純「靠門票」吃飯,是一種風險較高的營業模式,「景區抗風險的能力相對較低,營收模式單一很容易導致資金鍊『瘸腿』,且今年來景區門票降價又成為了大勢所趨,因此,經營方必須加快轉型腳步」。
那麼,到底如何轉型才能讓景區「起死回生」呢?
「首先是二消方面,景區不能繼續『燙剩飯』,體驗項目更不能盲目跟著網紅投資,要提高自身創新能力。同時,經營者也要合理利用自身優勢,如野三坡景區,雖然有著北京這一巨大客源地的『天然優勢』,但同時也要注意,北京周邊觀光型景區數量較多,如果轉型可能要瞄準目前市場存在空白的度假型景區等方向。」吳麗雲稱。周明岐也表示,向度假化升級或可成為門票依賴型景區的「出路」,「如能促成觀光景區向度假化升級,既有利於破除景區門票依賴,也能進一步推動景區迭代更新、促進旅遊目的地產業聯動發展」。
不過,吳麗雲也直言,度假景區對產品的質量要求非常高,在打造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周邊居民的休閒度假需求,通過完善配套設施,如住宿、餐飲、購物等,形成多元化的收入來源,從而實現良性發展。
智庫
董明珠|付一夫|梁中國|曾劍秋|李大衛|常繼生|周志懿
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
「國緣V9號」衛星|揚子江|西鳳|格力|蘇寧|魯花|月星
城市
深圳|青島
雜誌
張京康|丁佐宏|張正|鄭春影|郭俊陸|柳中輝
來源:今日頭條、北京商報
圖片來源:網絡
編輯: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