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太行「天路」精神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

2020-12-17 河北新聞網

矢志不渝的奮鬥「天路」

——井陘太行「天路」精神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

巍巍太行山,悠悠綿河水。井陘縣作為聯合國地名專家組評審的首批「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紅色文化、千年古蹟等資源都「相聚」於此。然而,美好的風光下卻潛伏著積貧積弱的發展困局。要想打破困局,出路何在?井陘縣委、縣政府經過反覆調研,決定打通一條連接千年古村的國家山區二級鄉村公路,引入開放的「活水」,破解貧窮落後的困局!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是井陘太行「天路」精神的靈魂根脈。對於這個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只有6個多億的經濟欠發達縣,在沒有任何「外援」的情況下,井陘縣把不可能變成了現實:完全依靠當地政府和幹部群眾,提前14個月讓井陘太行「天路」完美地呈現在世人面前。從修建張河灣、綿右渠,到災後重建、打通「天路」,井陘人寧可砸鍋賣鐵也要戰天鬥地,絕不錯失發展良機。這種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已經深深烙刻在全縣幹部群眾心中,成為傳承在骨子裡的基因和血脈,總是會在最困難的時候迸發出來,以勇往直前的姿態把各項工作推向前進。

●自力更生把握大好機遇

「這條路對我們來說,不只是一條連通外界的快速路,更是一條發展之路、希望之路,大家早就盼著修了。」這是記者在井陘太行「天路」沿線採訪時,聽當地幹部群眾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以前遊客來俺們村,大都是走平涉線轉元大線,因為這條路拉煤的大車特別多經常堵車,實在是難走,很多人來過一次就再也不願來了。大伙兒都盼著能修一條通暢的新路。」南障城鎮大梁江村黨支部書記梁瑞鎖說。

「以前,從於家村再往裡走幾乎就沒路了,到張井溝、南張井一帶只有僅能步行通過的山間羊腸小道。來於家村旅遊的人,想去大梁江得原路返回到平涉路上,非常不方便。」於家鄉黨委書記趙峰告訴記者,「修路是全鄉幹部群眾的期盼,不修路發展就沒出路。」

村民做夢都想修條路,但鎮裡和縣裡告訴他們,「錢」是修路的最大「瓶頸」。

井陘交通運輸局局長範彥軍告訴記者,面對災後重建、轉型升級以及生態改造等多重壓力,井陘的日子過得異常艱難。修建「太行天路」可謂困難重重。

然而,如果不修路,當地豐富的傳統古村落資源只能被塵封在歲月中,當地老百姓就會守著「搖錢樹」繼續受窮。如果修路,遷墳、佔地、砍樹可能帶來一系列問題,可以說處處是「雷區」。但為了回應老百姓走出大山、擺脫貧困的深切渴望,縣委、縣政府再三抉擇後果斷拍板,寧願自力更生、苦幹實幹,決不能讓老百姓苦熬,寧願砸鍋賣鐵,決不能錯失發展大好機遇。

「只有真正為老百姓幹事兒,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在範彥軍看來,「天路」修到了群眾的心坎上,不僅激發起了群眾積極參與的熱情,更讓全縣上下的心齊了,合力強了。

●眾擎易舉破解修路難題

2016年的初冬,寒風刺骨,於家鄉黨委書記趙峰從縣委領回了軍令狀:「兩年內必須完成12.5公裡的任務。」

面對軍令狀,他有些喘不過氣來。路線最長、難度最大、任務最重的標段在於家鄉,經濟基礎最薄弱的現實也在於家鄉,但修路資金只有90萬元,這路怎麼修?

從縣委回到鄉政府大院,趙峰看到辦公樓正中紅色的五角星和刻在石牆上的「人民公社好」幾個大字,心中百感交集:「上世紀50年代,前輩們在吃不飽飯、工具落後的情況下,照樣修成綿右渠。現在條件好了,如果修路在我這兒黃了,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黨委書記愧對於家鄉的百姓們啊!」

●立下軍令狀,就得幹出樣!

於是,趙峰召集了沿線黨員幹部群眾代表開會,經過廣泛的動員,統一了幹群的思想,不等不靠不要,挺起脊梁自己幹。從狼窩溝到高家坡,從紅土嶺到梁江堖,全鄉8個村9個標段12.5公裡的戰線全面拉開。

但是純山區修路,劈山開路,消耗巨大,補貼資金,杯水車薪,硬是撐了一年多,修路的資金鍊斷了……

一邊是山窮水盡的半拉子工程,一邊是縣裡立下的軍令狀,怎麼辦?趙峰冥思苦想,他想到了鄉裡僅有的幾個企業家,他們能否援助?

在一家小餐館,趙峰自掏腰包把幾個企業家聚到了一起,平時不能喝酒的趙峰倒了滿滿一杯,說,「大家在『7·19』恢復重建的時候,出機械、出人工,作出了很大貢獻,現在修路又遇到困難,我一想到這兒就說不出口,這樣,這杯我先幹了。」說完,一飲而盡,酒入口的剎那間,眼淚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

這個時候,雙源建材的曾志軍站起來說,「趙書記,俺們知道你今天叫俺們來的意思,不要為難,我年輕時候就參加過張河灣水庫建設,那時候千人大會戰,自帶乾糧自帶菜,不僅都是義務工,而且大家都爭著當標兵、當模範,哪裡講什麼回報?我就是今年白幹一年也支持鄉裡把路修通!」在座的企業家們紛紛應和贊同。

第二天,崇山峻岭中又恢復了往日機械的轟鳴聲,趙峰淚流滿面。

在修路期間,趙峰每天扎在工地上,常常熬到凌晨1點,與沿途幹部黨員群眾一塊兒幹,同吃同住同勞動,就這樣原計劃2年的任務,僅用了1年半時間全部完成。

在井陘太行「天路」修建過程中,沿線的幹部群眾有的不畏艱難、攻堅克難;有的主動請纓、帶病參戰;有的以愚公之志開山劈路;把一個個「不可能」變成「可能」,他們是「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忠誠踐行者。

●幹群配合同築「連心路」

「沒錢不是困難,幹群一心是最大的資源」。為了廣泛發動群眾,井陘縣幹部帶頭,始終以身作則,衝鋒在前,主動找機械、備鐵鍁,帶頭義務修路,堅持每天第一個到、最後一個回,做到風雪無阻,以實際行動帶動、感動群眾投身於共建上來。

2016年年底,縣委決定修建這條路時,天長鎮並不在規劃範圍內。天長鎮黨委書記何彥生看到鄰鄉都在熱火朝天地修路,坐不住了。他想,只要路通了,天長鎮藏在深山的歷史文化資源就會變成發展優勢。

何彥生懷著滿腔熱血到縣委請纓。「全縣剛剛經歷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恢復重建任務艱巨,縣裡拿不出資金,要想修路只能靠自己。」縣領導有些為難地對何彥生說。

條件再苦也要修!為了儘快把群眾的願望變為現實,何彥生領著村幹部們翻山越嶺、勘察定線,懸崖峭壁,荊棘遍布,不知跌倒、滑倒了多少次,只記得一次次跌倒,一次次又爬起來,連續幾天翻山越嶺,他的膝蓋「滑膜炎」復發,疼痛難忍,但他繼續堅持勘察。

在他的引領下,9個月的時間,天長鎮幹部群眾在沒有資金的情況下,發揚自力更生精神,沿途幹部群眾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打通了14.5公裡的路基。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幹部的真誠付出,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南橫口大型停車場和環村路施工,需要遷掉埋著二十多輩人、涉及四十多戶人家的大型墳墓群。「人家幹部這麼做都是為咱們好。好話說盡,就差磕頭下跪了。再不配合,祖宗都不答應!遷!」面對群眾的理解,曾經為此付出太多努力的鎮幹部李文玉哭了。「不是因為自己把工作做下來了,而是被大家的理解感動了!」在遷墳當天,他自始至終在現場幫群眾遷墳,直到當晚十二點多。

在井陘太行「天路」修建過程中,井陘縣注重發揮農村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基層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發動群眾人人上、集體攻,使全縣幹部群眾擰成了「一股繩」。在幹群配合下,歷經22個月,這條公路於去年10月份正式通車。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修建張河灣、綿右渠,到2016年「7·19」抗洪救災,一代一代井陘人始終保持著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為井陘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新時代的今天,井陘人民戰天鬥地,夯土架橋、挖山鑿壁,修建了一條高標準、高品位的「太行天路」,用行動詮釋了當代的「紅旗渠精神」。井陘「天路」,一條鄉村振興、通向全面小康社會的「金光大道」,一部氣吞山河、波瀾壯闊的奮鬥史詩,一座感召當代、流芳百世的精神「豐碑」,將永遠銘記那些曾經為之奮鬥的人們!(記者杜倩倩 見習記者李坤曉)

來源:石家莊日報

相關焦點

  • 井陘太行「天路」精神先進事跡巡講報告會圓滿結束
    11場井陘太行「天路」精神先進事跡巡講活動正式落幕,學習先進、對標一流的精神仍在全市持續高漲。在這11場報告會上,井陘縣於家鄉鄉鎮幹部王彤等6位宣講團成員圍繞心繫群眾、服務人民的為民情懷,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改革創新、幹事創業的責任擔當,苦幹實幹、無私奉獻的精神境界,用真實鮮活的事例、平實生動的語言,向廣大觀眾娓娓道出了蘊含在太行「天路」背後的精神力量。一次次的講述,贏得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 邢國輝:大力弘揚井陘太行「天路」精神
    邢國輝會見井陘太行「天路」宣講團並參加先進事跡報告會大力弘揚井陘太行「天路」精神凝聚建設現代省會經濟強市強大正能量井陘太行「天路」精神,是從石家莊市井陘縣幹部群眾修建古村落旅遊環路事跡中總結凝練出來的寶貴精神財富,集中表現為「心繫群眾、服務人民的為民情懷,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改革創新、幹事創業的責任擔當,苦幹實幹、無私奉獻的精神境界」。
  • 太行天路在井陘
    這條路便是井陘「太行天路」。60公裡的「太行天路」,王保龍有時候一天開車走走停停就要幾個來回。「太行天路」在建時工程進度怎樣、哪些村新開了旅遊點,建成後來了哪些商販、來了那些遊客,王保龍時常要看它、寫它,及時向縣裡領導匯報,也及時向井陘33萬對這條路關注和期盼的百姓匯報。
  • 井陘,太行天路西線攻略
    一、旅遊目的地井陘的太行天路,在2019年是徹底打響了名氣。
  • 井陘太行山裡石頭建成的古村落
    2020年十一黃金周,我們從天津來到了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西面20公裡處、河北省與山西省交界處的井陘縣,據《太平寰宇記》記載,「井陘」是周穆公賜名。這裡是「太行八陘」第五陘,是古時山西通向華北的交通要地。
  • 我用雙手拉起4個鄉鎮24個古村成為網紅路,我叫井陘天路
    井陘太行天路是我的名字,是我們井陘人民在艱苦奮鬥中建設起來的一條惠民路,幸福路。是井陘人用「實力」展現張河灣、綿右渠精神的又一次「飛越」。(航拍井陘太行天路)去年,河北省、石家莊市旅發大會前後,省內外官方媒體、新媒體用不同角度不同視覺給我井陘太行天路多次報導。
  • 走進山西昔陽大寨展覽館 感受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寨精神
    走進山西昔陽大寨展覽館 感受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寨精神9月6日,由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委、昔陽縣人民政府舉辦的「媒體記者看昔陽」宣傳採訪活動正式啟動。連續三天,來自全國百家主流媒體記者齊聚該縣,聚焦黨建、工業、農業、扶貧、文化、旅遊、民生、城建、美食、古村落等領域,走訪昔陽縣縣城、城區社區和12鄉鎮進行實地採訪,用鏡頭和筆觸展現大美昔陽的精彩變遷。
  • 井陘天路美如畫
    井陘素有「太行八陘之第五陘,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稱,自古以來扼燕晉之咽喉,是溝通山陝晉冀的交通要道。歷屆縣委、縣政府將突破交通瓶頸作為興縣、強縣的根本之策,動員和帶領全縣人民開山鑿嶺,鋪路架橋,用愚公移山精神,把一條條猶如彩帶般的公路鑲嵌在了陘山大地,譜寫了一首首激昂高亢、氣壯山河的交通發展進行曲……「大路無言是豐碑」,交通的大發展觸摸著井陘與時俱進的脈搏。
  • 周末哪裡去:井陘天路等你來
    周末哪裡去,井陘天路等你來井陘的秋天,總是充滿了期待和詩意。初入淺秋,秋味雖然不太濃鬱,但能感受到不少驚喜。「太行天路」它的顏值刷爆了朋友圈,這條路宛若蛟龍,盤踞於群山峻岭之間,舉目四望,目之所及溝壑縱橫、鬱鬱蔥蔥,遠處山巒環繞,美不勝收。周末了,小編帶你慢慢揭開它絕美的秋色面紗!
  • 2020國慶中秋雙節專刊 |井陘太行天路最美一號露營地驚豔你的每一次遇見
    2020國慶中秋雙節專刊 |井陘太行天路最美一號露營地驚豔你的每一次遇見國慶到哪都是人,導致很多人國慶都不想出遊了。其實,你不一定要去那些擁擠的景點,可以選擇一些比較清靜的地方放鬆一下。讓我們相約井陘太行天路一號營地—擁抱山地的寂靜,尋找最亮的星星。‬
  • 井陘太行天路上一個神秘的村落
    井陘太行天路分為東、西線。西線2018年開通,全長37.5公裡;東線2019年開通,全長17.3公裡,連接了秀林、天長、於家、南障城四個鄉鎮26個古村落。井陘太行天路的開通,極大的方便了天路沿線古老村落的通行,為這些古老村落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 商務·活動丨「天路賞紅葉、古村自駕遊暨汽車&特色農產品跨界行銷」活動圓滿成功
    「太行天路」。「天路賞紅葉、古村自駕遊暨汽車&特色農產品跨界行銷」活動,在井陘「太行天路」精神發源地舉辦。、改革創新、苦幹實幹、擔當奉獻」的井陘「太行天路」精神,重振我市汽車經銷企業擴大市場份額的信心;三是探索汽車營銷模式,助力井陘特色農產品推廣及旅遊業發展,努力實現「二者互補,跨界雙贏」。
  • 天津至河北省井陘縣太行天路
    2020年10月3日,十一黃金周,我們從天津出發,經過五個小時的車程,來到了位於太行山中東部山腳下的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太行天路。井陘西部秀林出口出高速後,直接右轉上S202向蒼巖山方向行駛1.8公裡,就到了井陘太行天路西線入口
  • 南太行藏著一個石頭鎮,「扁擔精神」堪比「紅旗渠精神」!
    攝於王相巖景區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 --曹操《苦寒行》南太行,巍巍莽莽,峰巒疊嶂,壁立谷深,道路行艱。艱苦的自然環境,歷練出了「不屈不撓、艱苦奮鬥、自力更生、謀求出路、團結奮鬥、勇於奉獻」的太行精神。其中尤以林州「紅旗渠精神」、輝縣「郭亮精神」、「回龍精神」最為突出。
  • 熟悉的太行天路西線,這裡是最詳盡的出行攻略
    一、旅遊目的地井陘的太行天路,在2019年是徹底打響了名氣。2019年的國慶,前往太行天路自駕遊玩的車輛排起了長龍,天路沿途秋季絢爛的景色給眾多旅遊自媒體、朋友圈、微信群印染了溫暖的氣息。在今年由於特殊的原因,石家莊人錯過了天路上春季的那一抹翠綠。
  • 紅色之旅——大寨
    他們艱苦奮鬥,治山治水,在七溝八梁一面坡上建設了層層梯田,並通過艱巨勞動引水澆地,改變了靠天吃飯的狀況。因此,得到了毛澤東主席的肯定和表揚,並於1964年發出了「農業學大寨」的號召,從而成為全國農業的一面旗幟。大寨大隊的黨員、幹部和群眾,雖然住在群山之中,但是並沒有被太行山的山峰遮住視線,他們身在太行,眼看全國。他們對於自己的集體,對於我們國家的未來,充滿了無限信心。
  • 井陘天路放歌
    井陘天路放歌趙來鎖你似一尾蛟龍,盤踞在太行山中井陘縣的群山峻岭之顛。你又像一條無限延伸的玉帶,飄逸在蒼穹與大地之間。藍天白雲與你呼應,日月星辰與你相伴。喜雨沐浴著你的夏天,日照豐盈著你的常年,四季分明著你的色彩,晝熱夜寒成就了你,大陸性季風氣候的特點。平均海拔1300米是你的身高,西高東低,蜿蜒纏環,溝壑縱連,是你身體的曲線。
  • 假期周邊遊之井陘:在天路趕山貨大集 在古村落賞民俗社火
    「十一」8天假期馬上到來,如果你還沒想好到哪裡玩兒,那麼就去井陘看看吧,這裡為遊客備好了豐盛的民俗文化旅遊大餐1、井陘天路山貨大集活動。井陘天路山貨大集地點位于于家鄉高家坡村天路沿線,這裡有山裡紅、老北瓜、連翹、花椒、蘋果、秋桃、向日葵、小米、梨、玉米面、山藥面、大棗、酸棗、紅薯等井陘特色有機農副產品,有燒餅、蕎麥麵餄餎、大鍋菜等井陘特色美食。2、「一眼千年 陶你喜歡」陶瓷文化、「好事成雙」節慶文藝演出等系列活動。地點:井陘縣秀林鎮南橫口村。
  • 從太行大峽谷到太行天路 看美起來的新林州
    在河南,林縣是一個特殊的地方;在中國,紅旗渠是一個特殊的符號;林縣的紅旗渠精神曾激勵和鼓舞了中國幾代人艱苦奮鬥開拓進取今天,我們就在紅旗渠紅色飄帶的指引下,從太行大峽谷走到太行天路來看看美麗的新林州。向上攀援至桃花谷景區的盡頭,即是太行天路的北起點
  • 河北「太行天路」國慶長假火了,遊人如織,秋色迷人
    平時去太行天路,彎彎區區的山路上很難看到車輛,可以隨時停下來拍照,欣賞風景。十一長假的第三天,開車去往井陘的太行天路,情況大不一樣。位於井陘縣境內,一條從石太高速秀林出口到大梁江村的旅遊公路,沿途有驛站,古村落,還有井陘縣秀林、於家、南障城、天長四個鄉鎮,這條路被遊人稱為「太行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