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歷史進入東周和春秋時期,前403年三家分晉標誌著戰國時期的開始(戰國的開始年限一直有爭議,此處採用《資治通鑑》的說法),幾百年的春秋戰國其實是一部諸侯爭霸的歷史,比如春秋有春秋五霸、戰國有戰國七雄,這一時期湧現了不少推動歷史發展的名將名臣和雄主,今天就來說一說春秋戰國時期的七對黃金搭檔,領略一下這些英雄人物的風採。
齊桓公和管仲
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也是春秋強國齊國的第十五任國君,他之所以能成就霸業和國相管仲是分不開的,兩人配合默契堪稱絕配,對內富國強兵,對外尊王攘夷、九合諸侯,終於使得齊國一騎絕塵成為當之無愧的春秋第一霸主。
闔閭和孫武、伍子胥
春秋五霸有多種說法,除了齊桓公和晉文公眾望所歸之外,其餘三人名單並不固定,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吳王闔閭、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各有支持者,比如《白虎通-號篇》認為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荀子-王霸》則把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列為五霸。
闔閭之所以成為霸主之一,孫武和伍子胥兩人功不可沒,吳國在他們手上連敗強大的楚國並攻入郢都,創造了春秋時期攻佔大國都城的先例,可以說闔閭、孫武和伍子胥三人堪稱黃金搭檔。
魏文侯和吳起
三家分晉後,魏國之所以能稱霸一時,成為戰國初期絕對的霸主,和魏文侯禮賢下士重用李悝、翟璜、西門豹、吳起、樂羊等人有莫大關係,特別是吳起不僅一手訓練出了縱橫列國數十年的魏武卒,還從秦國手中奪得河西之地並設立西河郡,魏文侯和吳起也算得上是黃金搭檔,可惜魏武侯卻不能做到魏文侯那樣對吳起有足夠的信任白白放走了吳起。
秦孝公和商鞅
這是歷史上很有名的一對黃金搭檔,進入戰國後的秦國早已不復春秋時的霸氣,國內為了爭位動亂不已,國外又面臨魏國的壓力,秦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被魏國壓迫得透不過氣來,不僅丟了河西之地還一度被吳起攻入腹地,直到秦獻公上位後局勢才稍稍有所好轉,但仍遠不是魏國對手。
商鞅變法是秦國崛起的根本,但是如果沒有秦孝公的鼎力支持,商鞅變法要麼夭折要麼無法進行得如此徹底,秦國想要稱雄列國要困難得多。
孫臏和田忌
魏國霸業衰退的直接原因就是連續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敗於齊國之手,而這兩場大戰的指揮者是齊軍主將田忌和軍師孫臏,孫臏負責出謀劃策、田忌負責執行,兩人珠聯璧合,圍魏救趙堪稱戰爭史上的典範。
白起和魏冉
白起的戰無不勝離不開四任秦相的魏冉的支持,魏冉是白起的伯樂,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年)的伊闕之戰中魏冉以白起為主將,此戰白起斬殺韓魏聯軍24萬一戰成名,自此魏冉主內給了白起足夠的支持、白起主外橫掃六國,兩人配合默契堪稱最佳組合。
燕昭王和樂毅
燕昭王高築黃金臺招賢納士,引來了名將樂毅為其效力,公元前284年樂毅率五國聯軍伐齊連下齊國七十餘城,只留下莒和即墨圍而不攻,齊國為此以離間計試圖離間燕昭王和樂毅,以達到換帥的目的,燕昭王用人不疑對樂毅保持了足夠的信任,可惜燕昭王撐不到樂毅徹底收服齊國的那一天,其子燕惠王繼位後中計換下了樂毅,使得樂毅伐齊最終功敗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