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篇):平遙鎮國寺

2020-12-25 往事推送

鎮國寺位於山西省平遙縣城東北15千米的郝洞村,始建於五代北漢時期,原名京城寺,明朝嘉靖年間改名為鎮國寺,延用至今,1965年被列為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作為平遙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鎮國寺總佔地面積1.3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餘平方米,現存山門(天王殿)及左右鐘鼓二樓、萬佛殿、東西配殿(觀音殿和地藏殿)、三佛樓等建築。萬佛殿建於北漢天會七年(963年),元明時先建山門及左右鐘鼓二樓,後建三佛樓及觀音殿和地藏殿,清代雍正、乾隆重修後形成現在布局。

主體建築萬佛殿面闊三間(11.58米),進深三間(10.78米),單簷歇山頂。殿身前後當心間闢門,前簷次間設窗。殿身無金柱,有簷柱12根,柱頭上有闌額無普柏枋,轉角處闌額不出頭。

萬佛殿內的所有塑像面目豐滿,身材健美,軀幹微曲,塑造手法近似唐塑風格,飽含五代時塑像的風韻。極有美學價值和歷史內涵。類似的塑像,除了在敦煌莫高窟有少量保存外,其他地方幾乎沒有。

鎮國寺各殿皆有塑像,其中萬佛殿內塑像最為珍貴,是五代北漢天會年間建殿時的作品。萬佛殿內佛壇寬大,長寬為6.09米見方,高55釐米,沿邊用青磚疊砌而成,約佔全殿面積一半。壇上正中設束腰須彌座,釋迦佛趺坐其上,全殿共有塑像十四尊。其中除三尊(觀音、善財、龍女)為明代塑造,清代重繪油彩外,其餘皆為五代原作,佛壇式樣,塑像配置均與五臺山唐代建的地禪寺大殿同略同。

萬佛殿用材相當於營造法式中的四等材,符合3開間小殿的規制,但其總高達到1.74米,鬥拱柱高比超過2:3,這個比例甚至較佛光寺更大。柱頭鬥拱為「七鋪作雙杪雙下昂」;下昂、耍頭皆作批竹形,承襲唐代簡潔有力的風格;出簷達到2.94米,也是古建築中的佼佼者。

鎮國寺後院,東為觀音殿(圖),西為地藏殿,中為三佛殿,除觀音殿外,各殿內塑像俱存,三佛殿內,還存有明代壁畫。鎮國寺內雜樹交蔭,綠葉蓬鬆,院內龍爪槐形似撐傘,枝幹曲屈,交織如網,頗具古風,趣味盎然。

相關焦點

  • 山西一座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寺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西是我國地域旅遊業中很重要的省份之一,也對其省份的地域表現中看來,它們所具有的旅遊經濟起到了比較強的社會動力,更是當地城市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因此變得更有社會發展動力的了,但從發展過程中看來,它所具有的發展優勢也會變得更大,更是當地城市很突出的資源和要素之一,所以在對這座寺廟看來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篇:福州華林寺大殿
    1982年,被認定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世紀80年代大殿落架大修之時,對各個主要部位的構件取樣,再經由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所碳-14測定,得出結果為:受測樣品時間普遍達1200年,時間最早者達1400多年。由此再結合對存留史籍文獻的研究,確認大殿建造年代乃公元964年。也確認華林寺大殿梁架與鬥拱等構架為最初的原物。
  • A級景區說之平遙鎮國寺
    鎮國寺是我國著名的AAAA級旅遊景區,坐落於山西省平遙縣縣城東北的郝洞村。1965年被列為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作為平遙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山西平遙鎮國寺
    在山西平遙縣城北邊的郝洞村,有座鎮國寺,離同蒲鐵路很近。 寺區雜樹成蔭,院內有龍爪槐兩株,形如傘狀,盤曲彎繞,饒有古趣。 鎮國寺創建於五代北漢天會七年(公元963年),明、清時寺廟頹廢,嘉慶二十年(公元1815年)照原樣重修萬佛殿。
  • 為什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量最多的是山西?而不是河南陝西
    據數據統計,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量前十的省份分別是:山西452處、河南357處,河北273處、陝西243處。為何自古繁華的江浙和古都雲集的陝西河南都不是第一,反而是山西。一是山西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史較長,古蹟也多。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4)——山西介休迴鑾寺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列遊記第74篇:山西介休迴鑾寺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這次經歷給我留下的印象至為深刻,也堪稱是我6月山西之行最想寫的一篇遊記,只是因近期的個人原因遷延至今。此番,終是動筆了結了這樁心願。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1)——大同善化寺
    2019年張家口、大同遊記第13篇&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41篇:大同善化寺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佛像及老照片除外),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善化寺正門善化寺與華嚴寺同為遼金建築遺珍,也均是1961年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善化寺已取消門票免費參觀,顯得非常敞亮。剛參觀了九龍壁不久,又在善化寺門前見到了一個五龍壁。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篇):南禪寺大殿
    大殿建於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臺山地區歷來就是佛教聖地,周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寺廟。唐中期的南禪寺,只是臺外由村民自發籌建的一座香火廟。唐建中三年(782年),南禪寺重修,殿內西平梁下留有墨跡「因舊名大唐建中三年歲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日癸未時重修殿法顯等謹志」,從而得知比佛光寺東大殿早75年。
  • 中國所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之一,國家級文物,山西省平遙鎮國寺
    鎮國寺,原名京城寺,位於山西省平遙縣縣城東北的郝洞村,始建於五代十國時期北漢天會七年(963年),明清時寺廟頹敗。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仿照原樣重修了寺內的主要建築萬佛殿。1965年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13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篇):長子縣法興寺
    1988年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法興寺坐北朝南,中軸線上有有山門、舍利塔、燃燈塔、圓覺殿、菩薩殿,兩側有關公殿、珈藍殿,其塔在寺前的布局為唐代風格。寺內存唐代石塔4座,元代石塔1座,宋代彩塑22尊,唐宋以來碑碣19通。圓覺殿是寺內主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單簷懸山頂,創建於五代後晉開運二年(945),現存主體結構及殿內附屬文物均為宋代原物。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篇):長治觀音堂
    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觀音堂坐北朝南,佔地7400平方米,現存天王殿、獻亭、正殿、鐘鼓樓及南北配殿,其中正殿為明代原構,餘為清代所建。圖為萬曆十一年(1583 年)的雕花匾額,為兵部侍郎郜欽所書。正殿及觀音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簷懸山頂,內有明代塑像五百餘件,極為精美。殿內泥塑被稱為懸塑。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篇):佛光寺
    1961年,佛光寺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6月26日,佛光寺連同其他五臺山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名目。佛光寺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唐朝時期曾是五臺山「十大寺」之一,法興禪師在寺內興建了高達三十二米的彌勒大閣。唐武宗會昌五年( 845年),大舉滅佛,佛光寺因此被毀,僅一座祖師塔倖存。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篇):長治崇慶寺
    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寺坐北朝南,天王殿和千佛殿居中,東西配殿為臥佛殿和三大士點,西北有地藏殿,東北有方丈院。千佛殿是崇慶寺的大殿。它完整地保存著北宋的建築結構,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單簷歇山頂,平面呈正方形。殿內有釋迦牟尼佛和文殊、普賢菩薩三尊宋代彩塑。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8)——山西渾源慄毓美墓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列遊記第58篇:山西渾源慄毓美墓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慄毓美(1778-1840),山西渾源人,嘉慶七年(1802年)24歲時以貢生身份入京,考取知縣功名前赴河南。他先是在省垣辦些差事,後於嘉慶十年(1805年)外任溫縣知縣,從此仕途一路順暢,直到道光十五年(1835年)任河南山東河道總督(正二品),主持河南、山東兩省之河務。慄毓美勤於任事,勇於創新,為官清正,治河五年卓有勳績,造福了一方百姓,也留得美名於世。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篇):汾陽太符觀
    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符觀整體建築坐北朝南,南北長177.5米,東西寬50米,有兩進院落,由南至北有照壁、牌樓、倒座戲臺(下層為山門,兩側有關帝廟、二郎殿)、昊天玉皇上帝殿(兩側有后土聖母殿、五嶽殿)等建築。圖為玉皇殿。大殿即昊天玉皇上帝殿,面闊進深均為三間,單簷歇山頂,殿內有明代塑像。正殿供奉的是昊天玉皇上帝的神像,也就是民間常說的玉皇大帝。
  • 山西 · 平遙,太原
    ,算著到了平遙古城站剛好坐公交到雙林寺。平遙古城連著雙林寺和鎮國寺一同被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但這兩個古城外的雙子星寺院來的遊客不多,格外適合雨後安安靜靜地在寺院裡遊走。鎮國寺禪意濃濃,雖簡單古樸但保存完好,安靜自在又不失生活氣息,村民會在門口曬太陽聊天,也會入寺進香禮佛,這樣的古建和文物保護不再高遠,也感受的到鄉裡鄉親對寺院很是珍惜。
  • 追跡攻略|山西大同3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覽
    它是以雲岡石窟為重點,名城大同為中心的特色文化旅遊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0處,其他各級文物保護單位300餘處。1961年,平型關戰役遺址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岡石窟批次:第一批類型:石窟寺及石刻地址:大同市城西16公裡武周山南麓雲岡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裡。現存主要洞窟53個,大小造像51000餘尊,佔地面積約40萬平方米。規模宏大,雕飾奇偉,是中國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石雕藝術寶庫。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5)——綿山雲峰寺石佛殿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列遊記第75篇:介休綿山雲峰寺石佛殿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歷史照片除外),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讓我頗感納罕的是,擁有如此多寶貝的雲峰寺,何以直到2013年才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文保項還僅僅是雲峰寺石佛殿,範疇顯得也忒小了些。直到回來後深入了解綿山的滄桑史,才略釋心中這一疑惑。
  • 山西被忽略的一處景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在太原
    這處景點是在山西的太原晉源區處,它規模宏大,建築雄偉,單是從佔地面積上看,它也有130餘萬平方米,由於它是紀念古代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而建設的,所以也是山西非常重要的一處文化景觀,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很多山西當地人對它的關注程度也比較高,也希望它能得到很好的保護,然後繼續流傳下去。
  • 「山西五日遊行程」五臺山、晉祠、平遙古城、王家大院、喬家大院
    這是我最近推薦給客戶的一條山西旅遊線路,山西雙飛五日遊行程安排,按照以下時間,門票優惠政策均能享受到。五臺山、太原晉祠、山西省博物院、平遙古城、王家大院、喬家大院、鎮國寺、【又見平遙】、雙飛五日遊行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