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人物:「諾貝爾替代獎」獲得者黃鳴

2020-12-12 中國網

新聞人物:「諾貝爾替代獎」獲得者黃鳴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1-10-09

  新華網山東頻道10月1日電(記者劉寶森)素有「諾貝爾替代獎」之稱的2011年「正確生活方式獎」29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揭曉。中國企業家黃鳴與國際糧食組織、美國教育家賈斯金、查德女維權人士穆代納獲此殊榮,這是30年來中國人第一次獲得這一獎項。

  正在丹麥訪問的黃鳴30日通過電子郵件表達了獲獎後的心情。他說,「正確生活方式獎」以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為主題,代表了世界未來的綠色潮流。作為第一個獲獎的中國人,他感到非常自豪。這說明中國新能源企業正逐步進入國際舞臺,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現年53歲的皇明太陽能董事長黃鳴有著近10個外號,包括太陽能瘋子、新能源大使、太陽能之王、太陽能「教父」等。懷揣「綠色」夢想的黃鳴說,他的夢想萌芽於大學時代老師的一句話「世界石油只夠用50年,中國是一個貧油國,中國石油能用的時間更短。」 

  黃鳴真正地與太陽能產業結緣正是出於對傳統能源消耗的憂慮。1975年高中畢業後,他幹了半年臨時工,後被招工到機械廠幹了兩年半機工。業餘時間裝修收音機、錄音機、電視機等,鍛鍊了動手能力。

  1978年到1982年,黃鳴求學於華東石油學院,當得知石油僅可開採幾十年時,對自己將要從事的「夕陽產業」產生深深的憂患。1982年1月他被分配到地礦部石油鑽井研究所,從事石油鑽探裝備研究。女兒出生後,考慮到孩子未來生存環境,對能源危機的憂患進一步加深,開始了尋找新能源替代之路。1987年因偶然機會,讀到一本由美國人著的《太陽能-熱能轉換過程》,開始學習研究並愛上了太陽能。

  1988年,黃鳴研製出第一臺太陽能熱水器。7年之後,黃鳴創立皇明,批量生產太陽能。在當時絕大多數中國人還不知道太陽能為何物時,黃鳴就帶領他的企業通過大規模的太陽能科普活動啟動了中國太陽能市場。

  如今黃鳴領軍的企業,引領中國太陽能產業推廣太陽能集熱器1.5億平方米,讓全球5000萬家庭,近2億人口用上了清潔環保的太陽能產品。

  2005年,黃鳴參與推動中國通過《可再生能源法》。2010年他建設完成了被譽為世界未來之谷的--中國太陽穀。整個中國太陽穀在辦公建築、居住社區、道路交通、企業生產、公用設施、能源使用等領域實現了「微排化」。例如谷內重要建築日月壇微排大廈,整體節能效率高達88%,每年可節約標準煤2640噸、節電660萬度,減少汙染物排放8672.4噸。

  「中國太陽穀」還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產、學、研、遊為一體的太陽能產業平臺,成為世界上重要的太陽能集熱器製造基地,每年有500多項新技術就地轉化為生產力。

  2010年9月,在第四屆世界太陽城大會上,黃鳴提出「微排地球戰略」,其主旨是實踐並完善世界未來之谷--中國太陽穀,並大面積向全球複製推進,以應對能源和環境兩大全球難題。黃鳴還提出了「微排地球」的路線圖,建議從2014年開始,每個城市先建一個微排示範區,並提出在中國德州建立微排特區的戰略構想,作為微排地球全球的戰略基地。

  2011年,黃鳴在太陽穀的基礎上,規劃將建諾亞方舟--微排立體城市,命名「未來方舟」。在黃鳴的規劃中,「未來方舟」是集十幾種生活方式、幾十種建築形式、上百種節能技術等為一體的微排綜合體,處處都能見到太陽能的應用;蔬菜水果在綠色農場種植,食品都經過安全檢測,不用擔心「地溝油」;打開窗戶就能觸摸到植物,在家就能享受原生態農房、水塘、植物等田園風光。

  「為了子孫的藍天白雲,實踐全球能源替代」,這是黃鳴的願景。為此,他希望自己建設的太陽穀能成為未來50年全球城鎮樣板,未來30年的全球人居樣板,代表未來百年全球新興產業運營樣板。

  「他的想法,極具理想色彩,但又頗具遠見。這就是眾多國際組織、媒體對他的評價。」皇明公司的許多員工說。

  「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有許許多多的夢想,有些夢想破滅了,有些夢想實現了,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已經實現的一些夢想,同時分享未來大家共同追求的那些夢想,也邀請大家一起來實現夢想。」黃鳴在企業教材中這樣告訴自己的員工。

  「正確生活方式獎」創立於1980年,由瑞典人馮·嶽克斯庫爾利用其郵票上的投資贏利設立,旨在表彰「為地球和全人類作出貢獻的傑出人士」,每年在諾貝爾獎頒發的前一天由瑞典議會頒發。在歐洲,它普遍被稱為「諾貝爾替代獎」,或「諾貝爾環境獎」。迄今為止,這一獎項已覆蓋全球61個國家的145位得主。

  責任編輯: 魯楠視頻來源: 新華網

相關焦點

  • 外媒:斯諾登獲"諾貝爾替代獎" 令瑞典官方尷尬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斯諾登(資料圖)參考消息網9月26日報導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9月25日發表題為《斯諾登獲得瑞典「諾貝爾替代獎」》的文章稱逃亡中的美國前情報洩露者斯諾登獲得了有「諾貝爾替代獎」之稱的2014年瑞典「正確生活方式獎」。文章稱,斯諾登和英國《衛報》編輯艾倫·拉斯布裡傑共同獲得這個獎項的榮譽獎。拉斯布裡傑根據斯諾登透露的情報深入報導了政府的監控情況。另外,今年獲該獎項獎金的是來自巴基斯坦、斯裡蘭卡和美國的另外3名活動人士。
  • 斯諾登獲得瑞典「諾貝爾替代獎」
    原標題:斯諾登獲得瑞典「諾貝爾替代獎」  2014年瑞典「正確生活方式獎」的榮譽獎授給斯諾登是為了表彰他「表現出勇氣和智慧,揭露了空前的侵犯基本民主程序和憲法人權的大規模國家監控計劃」。   逃亡中的美國前情報洩露者斯諾登獲得了有「諾貝爾替代獎」之稱的2014年瑞典「正確生活方式獎」。
  • 中國女律師獲諾貝爾替代獎,這個獎項有什麼不同?
    諾貝爾文學獎的最終獲獎者卻備受大家關注。 不少網友在為這些猜測的時候,卻不知道我們國家一位女律師已經獲得了諾貝爾替代獎。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跟真正的諾貝爾獎還是有區別的,那麼這個獎究竟有什麼不同呢?
  • 斯諾登獲頒瑞典人權獎 有「諾貝爾替代獎」之稱
    斯諾登獲頒瑞典人權獎 有「諾貝爾替代獎」之稱 2014-12-02 10:27:0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查雲帆     當地時間12月1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前美國安全員斯諾登通過網絡領取了有「諾貝爾替代獎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都畢業於哪個學校?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詹姆斯·皮布爾斯(獲獎原因:宇宙學相關研究)、米歇爾·馬約爾(獲獎原因:首次發現太陽系外行星)、迪迪埃·奎洛茲(獲獎原因:首次發現太陽系外行星)。1、詹姆斯·皮布爾斯畢業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 當鮑毓明遇上「諾貝爾替代獎」得主郭建梅
    2019年9月25日,中國女律師郭建梅和另外三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女性成為第40屆「諾貝爾替代獎」得主。諾貝爾替代獎的組織方說:「面對公民社會空間的限制急劇增加,郭建梅表現出了極大的勇氣和非凡的毅力。」由於郭建梅在維護婦女權益方面的開創性和長期努力,因而獲得本年度的「諾貝爾替代獎」。從業至今,郭建梅接手了近5600個案子。
  • 替代版諾貝爾文學獎!2018"新學院獎"獲獎者揭曉
    當地時間10月12日,2018年「新學院獎」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公共圖書館揭曉,瑪麗斯⋅孔戴(Maryse Cond�)獲得此獎項。「新學院獎」被視為是諾貝爾文學獎在2018年的「替代獎項」,此次「新學院獎」的評選流程融入了網絡投票的形式,更加透明與大眾化。共有4名作家從47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然而在這4名作家中,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婉拒提名,退出了此次競選。
  • 中國女律師獲諾貝爾替代獎,卻在國內沒濺起一點水花
    諾貝爾文學獎的最終獲獎者卻備受大家關注。不少網友在為這些猜測的時候,卻不知道我們國家一位女律師已經獲得了諾貝爾替代獎。中國女律師獲諾貝爾替代獎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正在揭曉,眾人紛紛期待。然而在此之前,2019年9月25日,中國女律師郭建梅和另外三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女性成為第40屆「諾貝爾替代獎」得主。據了解,來自中國北京市的郭建梅律師因為其多年來在女性權益保護法律援助領域的傑出貢獻,成為2019年四名獲獎者之一。
  • 諾貝爾經濟學獎花落氣候變化與技術創新:兩位美國教授獲獎
    人物簡介  儘管成功整合進了諾貝爾獎的評選體系裡,但諾貝爾經濟學獎爭議輩出。包括弗裡德裡希·哈耶克(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內的四名獲獎人,皆曾經呼籲廢除此獎。哈耶克領獎時表示,倘若當年徵詢他的意見,肯定不建議設獎。1997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機構呼籲瑞典皇家科學院廢除經濟學獎。
  • 這兩位分享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們都做了些什麼?
    「年輕」:不一樣的誕生記與其他諾貝爾獎項相比,諾貝爾經濟學獎尤為「年輕」。多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站了出來,評價當下疫情中的經濟狀況及為疫情後經濟復甦出謀劃策。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拉爾斯·漢森認為,全球新冠確診人數不斷激增,各大經濟體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中面臨艱難權衡。這次疫情暴發的確會在短期影響全球供應鏈,而各方採取的審慎措施,將很可能抑制新冠肺炎的進一步傳播。雖然一些國家的疫情已經得到控制,但仍必須保持警惕。
  • 吉野彰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年19個諾貝爾獎,日本到底憑什麼?
    接下來我們先聊聊這次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吉野彰,他是智慧型手機和電動汽車所使用的鋰離子電池的開發者,是日本旭化成公司的研究人員,還是京都大學大學院工學研究專業的特命教授。在此次諾貝爾化學獎之前,他也曾獲獎無數,被稱之為「重新定義了未來之人」!
  • 港媒:提名黃之峰,讓諾貝爾和平獎從「笑話」升級為「馬戲團」
    【編譯 觀察者網/奕含】據觀察者網此前報導,美國國會12名議員日前宣布,提名包括黃之鋒在內的三名參與非法「佔中」運動頭目角逐2018年諾貝爾和平獎。此舉讓香港社會唏噓不已,認為將這三人與「和平獎」劃上等號,是對「和平」兩字最大的諷刺。
  • 諾貝爾獎獲得者Peter Grünberg教授加盟山東大學
    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右)與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Peter Grünberg教授(左)籤訂聘任協議Peter Grünberg  齊魯網訊(通訊員 馮剛)5月11日,山東大學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Peter Grünberg教授聘任儀式在濟南舉行。
  • 諾貝爾和平獎揭曉,亂港分子:為何獲兩項提名仍不能得獎?
    其實,朋友們大可不必要為此唏噓,因為諾貝爾和平獎變味已經許久了。自從2009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歐巴馬,更加凸顯了評選委員會的「政治化」意圖。諾委會通過授予剛上任的美國總統和平獎以提升獎項的國際知名度,美西方政客也借諾貝爾和平獎的影響力裝門面,於是近些年出現了很多爭議較大的、甚至是臭名昭著的人物角逐諾貝爾和平獎的情況,堪稱互相利用的「典範」。
  •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沃爾夫岡·克特勒教授訪問西工大機電學院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沃爾夫岡·克特勒教授受邀訪問我校機電學院。機電學院院長苑偉政教授、副院長張映鋒教授等院系領導陪同參觀訪問。沃爾夫岡·克特勒教授的參觀從學院文化走廊開始。在這裡,苑偉政教授向其概要介紹了機電學院的發展歷史和基本情況。隨後沃爾夫岡·克特勒教授參觀了空天微納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阿富汗女醫生入圍2012年諾貝爾替代獎
    阿富汗女醫生薩馬爾   【環球網報導】據「德國之聲」當地時間9月27日報導,「正確生活方式」(Right Livelihood Award,俗稱「諾貝爾替代獎」)基金會27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2年度獎分別授予阿富汗女醫生薩馬爾(Sima Samar)、美國科學家夏普(Gene Sharp)和英國反武器交易運動。
  • 諾貝爾為什麼沒設立數學獎?
    諾貝爾為什麼沒設立數學獎?今天這篇文章,一起了解諾貝爾為什麼沒設立數學獎!諾貝爾為什麼沒設立數學獎?諾貝爾獎在全世界有很高的地位,許多科學家夢想著能獲得諾貝爾獎。數學被譽為「科學女皇的騎士」,卻得不到每年由瑞典科學院頒發的諾貝爾獎,過去沒有,將來也不會得到。因為瑞典著名化學家諾貝爾留下的遺囑中,沒有提出設立數學獎。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聚焦銀河系「最深處的秘密」
    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新華社發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6日電 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名科學家。   愛因斯坦之後對廣義相對論最重要貢獻者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新聞公報中說,彭羅斯使用巧妙的數學方法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他證明了黑洞確實可以形成,並對其進行了詳細描述。他的開創性論文被認為是愛因斯坦之後對廣義相對論的最重要貢獻。
  • 聚焦2020年諾貝爾自然科學獎
    (本報記者李晨陽 見習記者辛雨 劉如楠 田瑞穎採訪整理) 物理學獎 獲獎成果 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6時許,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其中兩個獲得者的發現——銀河系中心的所謂超大質量緻密天體,就是黑洞。 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員蔡慶宇:曾經的天文學並不包含在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頒獎領域中,從上世紀70年代後才被納入。我認為諾貝爾獎頒給黑洞研究的時間應該再早些,因為黑洞研究的黃金年代開始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如果再早幾年,霍金也能獲得諾貝爾獎。
  • 亞洲五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你知道是哪幾個嗎?
    很多人說「文無第一」,文學作品的價值不單單只有幾個維度就可以考量的,誠然,在世界文學史中,許許多多的大師們因種種原因與諾獎無緣,但並不妨礙這些大師的作品流芳百世,並影響人類至今乃至以後。這裡並非說諾獎就是評判大師的唯一標準,縱觀歷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經統計發現,歐美作家佔據壓倒性優勢,而其他地區則處於「邊緣頹勢」。這能說明歐美文學比其他地方文學更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