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登獲頒瑞典人權獎 有「諾貝爾替代獎」之稱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斯諾登獲頒瑞典人權獎 有「諾貝爾替代獎」之稱

2014-12-02 10:27:0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查雲帆

    當地時間12月1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前美國安全員斯諾登通過網絡領取了有「諾貝爾替代獎」之稱的2014年瑞典「正確生活方式獎」。此獎項為了表彰他「表現出勇氣和智慧,揭露了空前的侵犯基本民主程序和憲法人權的大規模國家監控計劃」。  

  中新網12月2日電 據外媒報導,「稜鏡門」爆料人、美國國安局前僱員愛德華•斯諾登當地時間12月1日通過視頻連線方式,接受了瑞典國會頒發的「正確生活方式獎」,以表彰他在揭露美國政府大規模監控公民一事上所做的貢獻。

  據報導,斯諾登目前仍在俄羅斯尋求庇護,他當天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出現在頒獎禮現場。斯諾登的親友和支持者無人為他領獎,因為他們希望有一天斯諾登能自由進入瑞典親自領獎。

  斯諾登在演講中說,「希望我們去年揭露的這一切,能成為改變世界的開始。」他還說,儘管有犧牲和付出,但一切都值得,相信只要有機會,人們還會這麼做。

  斯諾登和英國《衛報》編輯艾倫•拉斯布裡傑共同獲得這個獎項的榮譽獎。拉斯布裡傑根據斯諾登透露的情報深入報導了美國政府的監控情況。

  瑞典「正確生活方式獎」是一項人權獎項,有「諾貝爾替代獎」之稱。今年9月,主辦方宣布2014年的瑞典「正確生活方式獎」榮譽獎授給斯諾登,為了表彰他「表現出勇氣和智慧,揭露了空前的侵犯基本民主程序和憲法人權的大規模國家監控計劃」。

  2014年瑞典「正確生活方式獎」共有5名獲獎者,他們將分享該獎項150萬瑞典克朗(約合21萬美元)的獎金。

  「正確生活方式獎」誕生於1980年,由瑞典、德國雙重國籍出版家、慈善家及歐盟議員雅各布•馮•於克斯庫爾創立。該獎項以「諾貝爾獎替代獎」著稱。獎項的歸屬由一個國際評審委員會決定。

  於克斯庫爾當天在頒獎典禮現場稱,「斯諾登先生,你的正確生活方式獎等著你。我們相信有一天,你一定能親自來到斯德哥爾摩來領取這個獎項。」

  由於受到美國政府的通緝,斯諾登一直在俄羅斯尋求庇護。

相關焦點

  • 外媒:斯諾登獲"諾貝爾替代獎" 令瑞典官方尷尬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斯諾登(資料圖)參考消息網9月26日報導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9月25日發表題為《斯諾登獲得瑞典「諾貝爾替代獎」》的文章稱,2014年瑞典「正確生活方式獎」的榮譽獎授給斯諾登是為了表彰他「表現出勇氣和智慧,揭露了空前的侵犯基本民主程序和憲法人權的大規模國家監控計劃」。
  • 斯諾登獲得瑞典「諾貝爾替代獎」
    原標題:斯諾登獲得瑞典「諾貝爾替代獎」  2014年瑞典「正確生活方式獎」的榮譽獎授給斯諾登是為了表彰他「表現出勇氣和智慧,揭露了空前的侵犯基本民主程序和憲法人權的大規模國家監控計劃」。   逃亡中的美國前情報洩露者斯諾登獲得了有「諾貝爾替代獎」之稱的2014年瑞典「正確生活方式獎」。
  • 中國女律師獲諾貝爾替代獎,這個獎項有什麼不同?
    諾貝爾文學獎的最終獲獎者卻備受大家關注。 不少網友在為這些猜測的時候,卻不知道我們國家一位女律師已經獲得了諾貝爾替代獎。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跟真正的諾貝爾獎還是有區別的,那麼這個獎究竟有什麼不同呢?
  • 阿富汗女醫生入圍2012年諾貝爾替代獎
    阿富汗女醫生薩馬爾   【環球網報導】據「德國之聲」當地時間9月27日報導,「正確生活方式」(Right Livelihood Award,俗稱「諾貝爾替代獎」)基金會27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2年度獎分別授予阿富汗女醫生薩馬爾(Sima Samar)、美國科學家夏普(Gene Sharp)和英國反武器交易運動。
  • 中國女律師獲諾貝爾替代獎,卻在國內沒濺起一點水花
    諾貝爾文學獎的最終獲獎者卻備受大家關注。不少網友在為這些猜測的時候,卻不知道我們國家一位女律師已經獲得了諾貝爾替代獎。中國女律師獲諾貝爾替代獎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正在揭曉,眾人紛紛期待。然而在此之前,2019年9月25日,中國女律師郭建梅和另外三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女性成為第40屆「諾貝爾替代獎」得主。據了解,來自中國北京市的郭建梅律師因為其多年來在女性權益保護法律援助領域的傑出貢獻,成為2019年四名獲獎者之一。
  • 當鮑毓明遇上「諾貝爾替代獎」得主郭建梅
    2019年9月25日,中國女律師郭建梅和另外三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女性成為第40屆「諾貝爾替代獎」得主。諾貝爾替代獎的組織方說:「面對公民社會空間的限制急劇增加,郭建梅表現出了極大的勇氣和非凡的毅力。」由於郭建梅在維護婦女權益方面的開創性和長期努力,因而獲得本年度的「諾貝爾替代獎」。從業至今,郭建梅接手了近5600個案子。
  • 新聞人物:「諾貝爾替代獎」獲得者黃鳴
    新聞人物:「諾貝爾替代獎」獲得者黃鳴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1-10-09  新華網山東頻道10月1日電(記者劉寶森)素有「諾貝爾替代獎」之稱的2011年「正確生活方式獎」29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揭曉。
  •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再獲美費城「自由勳章」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莉蘭】法國國際廣播電臺10月22日報導稱,年僅17歲的巴基斯坦少女馬拉拉•優素福•扎伊在獲得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後 ,日前又獲得2014年美國費城第26屆「自由勳章」。此獎表彰她在艱難逆境中的勇氣毅力、並為被剝奪基本人權自由的人而大聲疾呼的精神。
  • 替代版諾貝爾文學獎!2018"新學院獎"獲獎者揭曉
    當地時間10月12日,2018年「新學院獎」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公共圖書館揭曉,瑪麗斯⋅孔戴(Maryse Cond�)獲得此獎項。「新學院獎」被視為是諾貝爾文學獎在2018年的「替代獎項」,此次「新學院獎」的評選流程融入了網絡投票的形式,更加透明與大眾化。共有4名作家從47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然而在這4名作家中,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婉拒提名,退出了此次競選。
  • 網紅直播稱化妝品獲諾貝爾化妝學獎 遭網友嘲諷
    近日,據媒體報導,某網紅在直播中稱推薦產品獲諾貝爾化妝學獎,遭網友嘲諷。報導中指出,該網紅在直播間介紹某款化妝品時,稱該化妝品成分非常香,獲得過諾貝爾化妝品獎,並且還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功效,是普通維C的172倍。
  • 諾貝爾為什麼沒設立數學獎?
    今天這篇文章,一起了解諾貝爾為什麼沒設立數學獎!諾貝爾為什麼沒設立數學獎?諾貝爾獎在全世界有很高的地位,許多科學家夢想著能獲得諾貝爾獎。數學被譽為「科學女皇的騎士」,卻得不到每年由瑞典科學院頒發的諾貝爾獎,過去沒有,將來也不會得到。因為瑞典著名化學家諾貝爾留下的遺囑中,沒有提出設立數學獎。
  • 馬拉拉獲費城「自由勳章」多名美國總統曾獲此獎
    馬拉拉獲費城「自由勳章」多名美國總統曾獲此獎 2014-10-23 09:49:36,和為被剝奪基本人權自由的人而大聲疾呼的精神。   中新網10月23日電 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22日報導,年僅17歲的巴基斯坦少女馬拉拉·優素福扎伊(Malala Yousafzai)在獲得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後 ,日前又獲得今年美國費城的第26屆「自由勳章」。  報導稱,此獎表彰她在艱難逆境中的勇氣毅力,和為被剝奪基本人權自由的人而大聲疾呼的精神。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波爾馬特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波爾馬特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3/6) 他剛剛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他說女兒是他的力量和靈感來源。中新社發 陳鋼 攝 發布時間:2011-10-05 09:08:28 【編輯:楊彥宇】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波爾馬特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 諾貝爾和平獎揭曉,亂港分子:為何獲兩項提名仍不能得獎?
    其實,朋友們大可不必要為此唏噓,因為諾貝爾和平獎變味已經許久了。自從2009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歐巴馬,更加凸顯了評選委員會的「政治化」意圖。諾委會通過授予剛上任的美國總統和平獎以提升獎項的國際知名度,美西方政客也借諾貝爾和平獎的影響力裝門面,於是近些年出現了很多爭議較大的、甚至是臭名昭著的人物角逐諾貝爾和平獎的情況,堪稱互相利用的「典範」。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聚焦銀河系「最深處的秘密」
    第四位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   蓋茲在現場電話連線時說:「科學對人類至關重要,我非常熱衷於教導年青一代提問和思考的能力,這對世界至關重要。」她表示,促使她進入該研究領域的,「首先是懷疑與興奮等綜合因素,我們仍然不知道黑洞中有什麼,這是令人著迷的一部分,這將有助於推動我們去了解新世界」。
  • 日本加拿大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據新華社電 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布,將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日本科學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學家阿瑟·麥克唐納,以表彰他們在發現中微子振蕩方面所作的貢獻。兩人將平分800萬瑞典克朗(約合92萬美元)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獎金。
  • 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美國經濟學家理察·塞勒獲獎
    剛剛,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理察·塞勒(Richard H. Thaler)獲獎,與此同時他也獨享了9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40萬元)獎金。理察·塞勒是行為金融學奠基者之一,行為金融領域著名學者。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他們的發現顛覆了對宇宙的認知!
    諾貝爾獎官網稱,本次物理學獎是為獎勵「對我們理解宇宙的演化和地球在太空中的位置所做出的貢獻」。 奇特的新世界仍在被發現,它們有著各種各樣的大小、形態和軌道,差異之大令人難以置信。它們挑戰了我們關於行星系統的陳舊觀念,迫使科學家們修改了行星起源背後的物理過程的理論。已經有更多的計劃開始尋找系外行星,我們最終可能會找到一個永恆問題的答案,那就是宇宙中是否還有其他生命。 今年的獲獎者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看法。
  • 斯諾登最新消息:時隔半個月首次露面 與人權組織在莫斯科機場會談
    聯合國難民署高級人權專員有權限「協助」斯諾登的行程。一名記者說,斯諾登與大約13名人權組織代表舉行會面。記者被禁止進入,此次會面過程也不允許攝像。據英國《衛報》報導,與斯諾登見面的「人權觀察」人員表示,斯諾登稱,自己已收到過來自委內瑞拉、俄羅斯、玻利維亞、尼加拉瓜以及厄瓜多五國的邀請,其中,委內瑞拉已通過正式渠道發出邀請。
  • 以色列總理、阿聯阿布達比王儲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據美國《國會山報》報導,以色列總理辦公室24日發表聲明稱,以總理內塔尼亞胡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王儲穆罕默德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他們為兩國關係正常化所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