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報全媒體訊 常州博物館將在「五一」小長假期間推出「《蘇軾艤舟亭圖卷》歸鄉特展」等新展,及豐富多彩的「同遊艤舟亭」社教活動。
毗陵我裡——錢維城《蘇軾艤舟亭圖卷》歸鄉特展
展覽時間:2020年4月29日至6月10日
展覽地點:常州博物館一樓臨展廳
此次展出的《蘇軾艤舟亭圖卷》由常州企業家劉燦放先生於2019年嘉德秋拍競得。這幅畫作紙本,淺設色,初為宮廷收藏,著錄於《石渠寶笈續篇寧壽宮》,由清代常州狀元畫家錢維城於乾隆皇帝南巡期間奉命所作,描繪了常州東郊蘇軾艤舟亭的景色,表達了對北宋大文豪蘇軾的懷想之情。此畫卷背後涉及諸多歷史人物與故事,昭示了常州深厚的文化底蘊,展現了常州人文精神的一脈相承。
《蘇軾艤舟亭圖卷》的回歸對於留住城市記憶,傳承常州文脈來說意義重大。在此,我們誠摯地邀請您來館參觀,了解這幅名作背後深厚的歷史積澱。
錢維城《蘇軾艤舟亭圖卷》(局部)
寄園師生藝文展——暨紀念謝稚柳先生誕辰110周年
展覽時間:2020年4月28日—6月20日
展覽地點:常州博物館一樓臨展廳
寄園,坐落在常州東門外白家橋北,西鄰劉國鈞先生開辦的大成二廠。寄園首創人是光緒元年(1875)舉人錢向杲,但在其晚年已幾近荒廢,真正使寄園成為常州文化和教育聖地的是其子錢名山。錢名山是光緒二十九年(1903)進士,曾任刑部主事。那時清王朝內憂外患、搖搖欲墜,他懷抱著一顆為國為民的赤心多次上書言事,都石沉大海。宣統元年(1909),他毅然棄官歸故裡,以讀書、教書、著書為務,兼以鬻藝為生。自1911年冬開園教授之後的二十多年裡,四面八方前來求學的弟子多達千人,培養出錢小山、錢仲易、錢叔平、謝玉岑,謝稚柳、程滄波、唐玉虯、鄭曼青、馬萬裡、王春渠、虞逸夫、錢璱之、謝伯子等一大批文化精英。
此次展覽展出錢名山及其弟子的書畫作品、信札、手稿等60餘件(套),反映了寄園師生們的互相往來,他們的文學、藝術成就,以及寄園人文精神的一脈相承。著名書畫鑑定家、藝術大師謝稚柳,對家鄉常州和寄園充滿了深深的眷戀,晚年作《憶寄園》一文懷念老師、寄園、和他少年求學的時光,還將老師錢名山和自己的作品捐贈給家鄉。今年適值謝老誕辰110周年,我們以此展來紀念、告慰謝老,也為闡揚常州燦爛光輝的文化而貢獻一份力量。
錢名山 致唐玉虯札 私人藏
謝玉岑 墨松圖軸 常州博物館藏
謝稚柳 落墨花鳥 冊頁 私人藏
謝伯子 寄園圖 私人藏
花草魚蟲皆可藥——常用中藥標本展
展覽時間:正在進行中
展覽地點:常州博物館三樓現代藝術展廳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祖先數千年來與自然抗爭、與疾病搏擊的智慧結晶。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發現並總結了中藥,進而湧現了許多著名的中醫藥學家及其著作,如張仲景所著《傷寒論》、孫思邈所著《千金要方》、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等。至現代,中醫藥兼容並蓄、創新開放,實現了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有機融合,並形成了獨特的生命觀、健康觀、疾病觀、防治觀。本次展覽共展示各類中藥標本70餘種,展品涵蓋植物、動物、礦物和古生物。展覽內容涉及中藥、中藥的臨床應用、藥用植物、藥用礦物、藥用動物、龍齒與龍骨、中藥的採集與貯藏和中藥的炮製等版塊。此外,為了增強可讀性,展覽說明牌增加了中藥標本的學科名稱、俗名、藥用部分及功效說明,方便觀眾對照理解。
人參
蟲草
「同遊艤舟亭」系列社教活動
時間:2020年5月1日-5日
第一項:學習手冊——答題闖關,帶你了解畫作前世今生的故事。
第二項:蓋章打卡——聽說乾隆愛蓋章?快來和他比手速!
第三項:合影分享——如果古代有微信,乾隆、錢維城、蘇軾的朋友圈是什麼樣?
友情提醒:
來館參觀前請提前通過常州博物館官方網站或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入館請配合檢查預約信息、個人健康碼,進行體溫檢測並登記相關信息。參觀期間請全程佩戴口罩,並自覺與他人保持1.5米安全距離,分散參觀。(蔣天穎聶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