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幅1.47億的畫,去認識狀元畫家錢維城丨私享

2020-12-21 私享藝術

2018年4月3日上午,香港蘇富比春拍上一件失蹤了近百年的帝王之寶——錢維城描繪天台山十景的山水畫作品手卷《臺山瑞景》重現人們面前,現場競爭十分激烈,競價時間持續長達近1個小時,終以146,794,000港元(含佣金,折合人民幣約1.18億元)成交,創造了2018年中國古代書畫的首件過億拍品。

大師鉅作 鉤沉帝寶

清宮百年遺珍之錢維城《臺山瑞景》

狀元畫家錢維城,深得乾隆帝寵信,經常隨駕出巡。香港蘇富比2018春拍專場呈獻錢維城《臺山瑞景》,共分十段,字畫相間,標名識地,附以考證。不但收入《石渠寶笈續編》內,每段更有乾隆御題詩共十首,吟詠臺山,懷念愛臣。此卷原藏於故宮寧壽宮,二十年代初經宣統帝溥儀賞溥傑流出宮外。

《臺山瑞景圖》卷為紙本,設色畫。全卷縱33、7釐米,橫458釐米,依所繪各景分段接紙,各紙長度約略相近,最短者44、5,釐米,最長者46、5釐米。分段繪製山嶽神秀、峻極壯麗的浙江天台山十景。每段紙尾以花青或汁綠淡染一窄條,附錄小楷書對該處山川景物的考證文字。末段署款:「臣錢維城恭繪並敬跋」,鈐印二:「臣錢維城」、「敬事」。乾隆內府鑑藏印「八鑑全」,並鈐「樂壽堂鑑藏寶」。另有宣統二璽。各段畫心均有乾隆御書詩,署「甲午暮春下澣御題」,詩後分鈐御用文房小印若干。

掩帙始知筆墨好,臥遊從此扃柴荊

——讀錢維城《臺山瑞景圖》

文-楊丹霞

乾隆時期正值清代宮廷藝術的鼎盛之際,仰承祖、父輩的涵養積澱,加之乾隆本人的熱衷,不僅使內府庋藏超邁前代,且在藝術鑑賞、創作方面空前活躍,而尤以書畫為盛。那些由科舉入仕,書畫兼能的文學侍從之臣在政務之餘或奉敕恭製,或曲意奉獻,成為宮廷藝術創作的主體,頻邀睿賞,錢維城就是活躍其中的佼佼者。

青溪煙景

錢維城題款

天台縣城西門,曰通越門。由門西行五裡為青溪,縣北紫凝山,有飛瀑自洞天嶺界而下,會百丈龍湫、桐溪、桃源諸水達於是溪。宋慶元間,建橋長四十丈,名曰「鶴仙」。今架平槓二以濟涉。溪北為走馬崗。謝靈運《登臨海嶠詩》「旦發青溪陰」,唐元宗賜司馬承禎詩「青溪阻逸人」,皆即指此。

乾隆御題詩

源出洞天嶺,滙流溪漾。鶴仙緬遙年,徒杠涉今浪。人字起蘆汀,去去赴雁宕。

錢維城(1720 - 1772)初名辛來,字宗盤,後更字稼軒,晚號茶山。世居江南武進(今江蘇常州)南城內。他出身文學世家,幼讀詩書,跟隨祖父、叔祖得見四方名宿。稍長,循謹而慧,10歲能詩,12歲能賦,作古文則斐然可觀,17歲隨父遊京師,曾以「天碧欲無山」詩句傳誦都下。

乾隆十年,維城26歲,殿試狀元及第,授修撰。三年後散館,任右中允。次年,以文學侍臣命南書房行走,繼而授翰林院侍講學士,充日講起居注官。乾隆十六年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二十二年任工部侍郎,二十六年調任刑部侍郎,二十七年任浙江學政。三十四年奉命會審貴州威寧州知州劉標銅鉛廠虧帑兼巡撫良卿、按察使高積營私骫法等案,並剿平古州苗人叛亂。

赤城霞標

錢維城題款

赤城山,去縣最近,山不甚大,而象特嚴麗。如金城百稚,莫可梯越。其石作殷紅色,苔蘚不侵。孫綽《天台山賦》所以有霞標之目也。山半有巖如夏屋,僧就架楹為寺。巖中泉水滴瀝,對之涼沁心脾。曲折千餘級為上巖,亦有僧寺依之。巖上小洞鐫有「玉京」二字,道家以此為茅盈所治之第六洞天。

乾隆御題詩

巖石色殷紅,赤城名以寓。如稚堞入雲,可證審言句。孫綽意如斯,莫謾錯注賦。

錢維城少年得志,學問精洽,才具出眾,但從未因此放任自滿,他為官精謹持重,勤勉任勞。任浙江學政期間,鑑於兩浙向為人文淵數,然士子工揣摩、實學者少,他黜浮靡、重根柢、崇經術,尤以立行為先,令士風為之一變。在刑部,他深鬯律意,體察情狀,往往能從糾結、互疑處反覆辨別,對成法中之歧誤、未當處予以剖悉精審,疏請更改,皆得旨下部議行,即便是老於刑名的同事也遠不及他。貴州虧帑案勾連六案,牽涉多達數百人,案值逾二十九萬餘兩,錢維城皆悉心鞫論,不枉不漏,人贓各得實證,順利結案,獲得乾隆帝嘉許。

國清松徑

錢維城題款

國清寺左右二澗,自佛隴山發源,分折而下,合於寺門。南流至神蹟石,匯入大溪。隋開皇十八年,僧智顗始建寺。相傳顗初至天台,夜夢古佛指授,有「寺若成,國即清」之語,因即以「國清」為寺額。唐貞元間,寒山、拾得現寺中。太守閭邱蔭知於豐幹,遂訪之。二人方據火灶下談笑。閭邱前揖,遂馳遯。今遺有寒拾舊灶及豐幹橋。橋畔為萬松徑,歷磴道而上,為金地嶺。

乾隆御題詩

閭邱訪二士,豐乾笑饒舌。攜手相與去,入崖祗一瞥。寺額雲夢兆,未識金剛偈。

由於先天稟賦不足加之宦途奔波辛勞,錢維城中年罹患消渴症(即糖尿病),身形瘦削,面容憔悴,勉力支撐。乾隆三十七年春,其父亡故,錢氏兄弟千裡奔波,回鄉丁憂,因哀毀過甚,復感寒症,以致宿疾惡化,於當年十一月磕然而逝。乾隆聞訊深為軫惜,命內閣按例典並施恩加贈尚書銜,益文敏1。

時人嘗惋惜錢維城的詩才、文筆為畫名所掩,觀其《茶山詩文集》,文章疏達淳茂,絕去規仿。詩宗李、杜兼及蘇軾,吐屬清雋,不同凡俗。他的詩歌得益於廣闊的遊蹤和見識,故其座師錢陳群稱讚他「詩境清越奇拔,得江山之助居多2。」而同時期詩人趙翼亦稱其「人如東晉達,才有大蘇豪3」。錢氏懷古紀遊詩氣格磅礴,交遊倡和詩真摯磊落,應製詩恭謹至誠,題畫詩清新自然,與其弟維喬並稱詩壇「常州二錢」。

佛隴經壇

錢維城題款

自金地嶺下折谷中,深篁密樹間,二水穿絡。一曰螺溪,相傳智顗放螺於此。一曰幽溪,與螺溪別源同委。上有靈響巖、圓通洞、稍西為高明寺。寺後峭壁千仞,大雷峰左支也。又西過銀地嶺,有摩崖「佛隴」二大字,隴上為大慈寺。顗初居大慈,一日登佛隴講經,經被風飄去。跡至溪,愛其幽勝,復營高明寺焉。寺有聽海缽、貝多葉經,俱隋代流傳。

乾隆御題詩

西方極樂國,金田銀界道。是地嶺為名,其義殊易曉。納於芥子中,分疏自了了。

維城工書法但所作不多。楷書尚「鍾、王」及歐陽詢,端莊俊秀;行書宗蘇軾,豐潤舒展。除去合作的數件之外,《石渠寶笈》各編著錄錢氏獨立創作書畫作品共計160件(套),其中書法作品6件(套),均為奉敕臨寫古人書跡或抄錄御製詩文冊,如《秘殿珠林續編》著錄《臨蘇軾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冊》、《石渠寶笈三編》著錄《書御題八香圖詩意冊》等。

華頂凌雲

錢維城題款

華頂峰高萬八千丈,上出雲表,雖晦雨可見日出入,天台最高處也。其逕自銀地嶺北上十餘裡,為寒風闕。天風蓬蓬,有挾人凌虛之勢。又北過察嶺,漢隱士高察舊居也。頂上有右軍墨池、太白書堂,又有龍爪潭。泉源沛發,覽者異之。再上為望海尖、有伏魔塔、禮經臺,傳並智顗故蹟。

乾隆御題詩

天台最高處,凌雲數十裡。陰晴皆見日,殊難明其理。經臺傳何人,依稀始智顗。

錢氏一門風雅,母吳根擅畫,曾經在皇太后七十萬壽時進獻水墨《觀音大士圖》獲賜如意、貂鼠。維城、維喬兄弟自幼隨母習畫,皆擅山水、花卉。關於錢維城的繪畫師承,以往畫史所述或有乖誤,言其「初從陳書學畫寫意折枝花果」,乃將其母吳氏誤記為錢陳群之母陳氏。至於山水畫,錢維城則在早年臨習古人的基礎上,入仕後受到了同為內閣學士的書畫家董邦達、宮廷畫院老畫師張宗蒼的指授。董、張山水皆屬「婁東派」一脈,師法王原祁而上溯宋元諸家,特別是「元四家」中的黃公望、倪攢,在習古之餘追求章法莊穩,筆墨渾厚的格調。同時,內府收藏博大精深,也為錢維城開闊眼界提供了範本。

他在一段題跋中明確闡述了內府珍品對他的啟發及多年摹古、創作的心得:「平生不能畫,好畫乃性生。不於古人求,無以成其名。石渠富煙雲,片紙世所驚。廿年事編摩,頗亦探其扃。名家有大小,妙理無岐程。要在能運筆,書譜實畫經。一筆有不見,此筆為無情。筆筆皆可見,合之成至精4」。由此亦可看出,錢維城入值內廷二十餘年,通過參與乾隆帝頻繁的書畫鑑賞活動,心追手摹,其繪畫獲得了豐厚的滋養和長足進步,終於確立了花卉典雅蘊藉,清麗明快,山水丘壑幽深,氣韻沉厚渾穆的個人風貌。

石樑飛瀑

錢維城題款

石樑兩山對峙,一臣石橫架其頂,廣不逾咫,或亦謂之「藍橋」。上遊千澗之水滙成巨淙,望梁而墜,一落千仞,注乎淵潭。復盤躍而出,夭矯蜿蜒,掛於林杪,臺山中第一巨觀也!其右蓋竹洞,道家謂之三十六洞天之一。釋家謂昔五百應真隱入石中,樵人牧子,時於洞聞鐘磬之音雲。

乾隆御題詩

雲標滙眾流,望梁千仞懸。匡廬堪伯仲,其餘皆眇焉。石橋原可度,清詞憶少連。

從創作用途而言,錢氏書畫大致分兩類,一為饋贈至親好友者,如《三分水二分竹書屋圖卷》、《為樹參弟畫山水長卷》等;一為應製奉獻者,乾隆帝十分喜愛錢維城繪畫,無論是用於宮苑裝飾的「貼落」如《遠澗泉聲圖》,還是紀遊、紀實的《避暑山莊千尺雪圖》、《棲霞山全圖》(圖一)及《平定淮噶爾圖》等,都是奉敕創作的。據筆者不完全統計,乾隆御題錢氏繪畫詩多達200餘首,最早在乾隆十五年,最遲則在錢維城卒後十年,乾隆重觀錢畫作時感嘆「偶展重如遇昔人5」 言語中滿含對才子早逝的惋惜之情。

瓊臺酌醴

錢維城題款

瓊臺當大壑之心,上下皆絕壁,惟峰腰懸磴可度。三面翠巘,周遭衛如郛郭。南臨深潭,正面所對山,為雙闕。峰嶺環繞,中有道院,曰「桐柏宮」。真誥云:「吳有句曲之金陵,越有桐柏之金庭」。因以桐柏為七十二福地之一。唐景雲時,司馬承禎築宮於此。下有醴泉,甘美可蠲疾。右有清風祠,祀伯夷叔齊石像。

乾隆御題詩

瓊臺懸中天,金庭擅桐柏。道宮築唐時,其下淙靈液。一酌便登仙,奚藉藍橋驛。

錢維城中壽而歿,其傳世書畫除宮廷舊藏,坊間流傳數量有限。筆者統計,錢維城書畫作品除故宮博物院藏161件(套),其中含82件摺扇,其餘按《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各冊所載中國大陸各文博機構收藏僅43件(套)。近廿餘年來,拍賣所見內府藏錢氏畫作,多為溥儀兄弟從宮中盜出者,如著錄於《石渠寶笈續編》的錢維城《蘇東坡艤舟亭圖》、《四序同春圖》、《雁蕩山圖》等,而本文所及《臺山瑞景圖》亦屬此類。

據近人陳仁濤、楊仁愷先生記載,1949年後此卷曾入「社管局」(即今國家文物局)留存,當時的局長鄭振鐸,延請鑑定大家張珩、徐邦達二先生辦公於北海公園團城,鑑別各古玩商家淮備出讓給公家的書畫、器物,此外,捐獻者藏品、被沒收充公者如靳伯聲、嶽彬等人的藏品亦皆在此聚集。1953年徐邦達先生進故宮工作,將經他鑑別的、各種來源的3217件(套)書畫,如著名的王希孟《千裡江山圖》、黃公望《九峰雪霽圖》、王翬等人《康熙南巡圖》第十二卷等藏品悉數帶到故宮成為館藏。這批文物中,也不乏錢維城的精品如《石渠寶笈》著錄的《回部四果圖》卷、《雪浪石圖》卷等。《臺山瑞景圖》以及數年前拍賣的《四序同春圖》都曾留存「社管局」,應是在團城等待專家審閱時,被楊仁愷等先生寓目、記錄的。很有可能此二圖並非捐獻、沒收之物,而是屬於古玩店,而且彼時尚未開始「公私合營」運動,不少古玩店還是店主完全自主的私營企業,或因價格未談攏,或緣於其他可能,它們終未能進入博物館收藏,被原物主取回,繼而被輾轉售賣。

桃源絢春

錢維城題款

由護國寺至桃源塢,繡壁參差,夾澗駢立,澗曰「鳴玉」。凡九折中道有蘭若,曰「桃花庵」。折而北東,山阻源迷,望若無路,飛梯一轉,靈境忽呈。溪流噴灑成瀑,有巨潭承之,曰「金橋潭」。潭上數百步,雙崖合匝,一洞潛通地底,深窅莫測。洞口鑿石構小屋,曰「儷仙室」。屋旁千樹桃花,春時絢爛若錦。漢永平間,郯人劉晨、阮肇採藥遇仙。元微之、曹唐有詩詠之。

乾隆御題詩

繡峰復繢磵,絢綵紅霞如。千樹桃已然,萬年藥豈虛。緬憶劉阮蹤,寧讓武陵魚。

從各圖的用筆風格、墨色呈現及文字書寫狀態看,此卷並非時作時輟,而是較短時間內一氣呵成。其構圖,除青溪、赤城兩段外,多用充滿式的「深遠法」,便於呈現天台山峰巒聳峙,壑險穀幽,流瀑縈廻,林木靈秀,古蹟密佈的特點。其構圖多從畫幅中部起勢,上下縱橫貫通,左右穿插揖讓,手法老練而多有精微奇妙處。在表現技巧方面,用筆偏乾,墨色枯淡,勾勒施以中鋒輕筆,筆觸勁健而松秀,正如董其昌所云:渴筆取研。皴擦多於點染,皴法細密而層次豐富。在淡墨皴染之外,罩染則以淺絛、淡花青、汁綠為主,賦色清透,濃淡相讓,風格明快。此圖在整體韻致上神似王原祁,雖蒼渾老辣稍遜,但疎散秀潤之氣,較之與他亦師亦友的董邦達不遑多讓,可稱是錢維城盛年山水精品。

雙巖佛屋

錢維城題款

寒明二巖同一山,以脊相背而倚。過孟湖三茅繞峰而東,為寒巖,高百仞。前有立石五色,名「綬帶山」。又一石極方正,昔寒山大士宴坐處也。上構石室,宋米芾題曰:「潛真巖」。內平廣容千人,嵌置佛屋,不藉瓦覆。西南臨絕壑,有石樑架兩崖間。險峻不可攀,名曰「天橋」。東轉三四裡至明巖,峭石夾峙,道不容軌。北數百步有兩巨石,側立相湊,前後通天,名「合掌洞」。

乾隆御題詩

寒巖與明巖,若斷復若續。對峙鏡光暎,嵌崖有佛屋。義在法華經,分座人天伏。

此卷作者未紀年月,按乾隆御書題詩時錢去世已兩年。查閱《御製詩文集》發現了此卷御題墨跡中沒有的小註:「錢維城視學浙江時經遊天台,因圖其景以進。茲維城歿又二年,惟存此卷矣6」。錢維城1763至1765年任浙江學政,因此可由此推斷此圖是錢在任期間或稍遲一段時間所作。

至於圖中景物,多數人恐怕會和乾隆皇帝一樣,想當然地以為此卷一定是錢維城在天台山飽遊沃看之餘揮灑而就。但筆者認為,非也。因為,錢維城畢生從未上過天台山。這在他的詩文集中有明確記載:1762年他初遊雁蕩後,雖受邀往遊,但因冬雨溼滑而未能成行:「張綸宣司馬邀遊天台,阻雨,詩以謝之」、「阻雨不得遊天台,因宿樂天張老人宅,貽主人」7,其詩曰:「天台濛濛,雨不得住;赤城在望,落葉飛去……惜我匆匆未能上,定看海水連天浮」8。1764年再遊雁蕩後希望又落空了:「年來兩度到台州,悵望金庭天際頭。還與仙人仍後約,未甘辜負石樑遊」9。天公不作美,兩遊均未果,之後其足跡亦再未到此地。因此,《臺山瑞景圖》卷與那些錢維城對景寫生的作品不同,它是畫家根據古人記述,結合自己兩遊雁蕩,遠眺天台的感受,運用豐富的想像,以大半生對山水畫的深刻感悟和閒熟技法為基礎完成的創作,這不僅僅是筆墨技法上的寫意,也是寫懷古之思、抒才子之情的寫意,更是中國傳統文人畫在創作上、在審美上注重和追求文學性表達的高妙境界,它引領人們遺形而得神,澄懷以觀道。

萬年福海

錢維城題款

萬年寺,在縣西北八峰山,唐太和時建。其東南十裡為羅漢嶺,下為鐵船湖。傳有羅漢曾泛鐵船於此。兩澗水,自寺門合流,縈於南出。沿澗皆巨杉,鬱鬱蒼蒼,盛夏不見炎晷。旁峙一小山,曰「釣山」。壑內怪石礧礧,猿經鳥伸,不可方物。晉僧曇猷嘗憩此四顧,有真福地之羨。

乾隆御題詩

萬年對碧峰,淨業修福海。應真泛鐵船,石湖至今在。衡文寫境人,與彼同千載。甲午(1774)暮春下澣御題。

相關焦點

  • 錢維城10歲會作詩,26歲中狀元,他的繪畫具有文雅的氣息!
    錢維城是乾隆十年的狀元,十歲的時候能夠作詩,二十六歲中狀元,是一位博學多才的人,但是當我們說到錢維城的時候,往往會想到他的繪畫。花鳥畫自古有之,歷朝歷代的大家也有不少,比如陳洪綬、齊白石等等藝術大家,但是錢維城的花鳥畫與眾不同。
  • 清代康雍乾三朝的「兼職畫家」:董邦達、錢維城、鄒一桂
    宮廷中的專職畫家一般都被視為「南匠」或「畫畫人」,集中於「如意館」,代表畫家有焦秉貞、冷枚、陳枚、丁觀鵬、禹之鼎、徐璋、金廷標、唐岱等。在清代康、雍、乾三朝還有一些科舉出身的文士擅長繪畫,雖然也供奉朝廷,但不隸屬於「如意館」,而居「南書房」,以此身份有別,應是「兼職畫家」,如張宗蒼、董邦達、錢維城、蔣廷錫、鄒一桂等。
  • 錢維城山水畫作品欣賞
    錢維城(1720—1772)清朝官吏、畫家。初名辛來,字宗磐,一字幼安,號紉庵、茶山,晚號稼軒,江蘇武進人。乾隆十年狀元,官至刑部侍郎,諡文敏。書法蘇軾,初從陳書學畫寫意折枝花果,後學山水,經董邦達指導,遂成名手,供奉內廷,為畫苑領袖。
  • 錢維城《蘇軾艤舟亭圖卷》歸鄉特展開展
    本報訊 「毗陵我裡——錢維城《蘇軾艤舟亭圖卷》歸鄉特展」昨天上午在常州博物館開展,將展出至6月10日。市領導陳濤、陳建國、陳正春、張耀鋼出席展覽開幕式。錢維城出身於「一門風雅」的常州錢氏家族,為乾隆十年狀元,官至刑部侍郎,集官員、學者、詩人、畫家等多重身份於一身,是名震一時的詞臣畫家,被尊為「畫苑領袖」。
  • 才華橫溢的清代進士——錢維城
    清 錢維城 《溪山佳境圖》軸 墨筆 瀋陽故宮藏錢維城(1720—1772)清朝官吏、畫家。初名辛來,字宗磐,一字幼安,號紉庵、茶山,晚號稼軒,江蘇武進人。乾隆十年狀元,官至刑部侍郎,諡文敏。網絡配圖書法蘇軾,初從陳書學畫寫意折枝花果,後學山水,經董邦達指導,遂成名手,供奉內廷,為畫苑領袖。曾隨乾隆帝在木蘭圍場狩獵,帝以神槍殪虎,命維城繪圖刻石紀事。著有《茶山集》。
  • 人生贏家,朝中重臣,畫壇高手,清代錢維城繪畫《晴山秋樹》
    從19歲鄉試開始,錢維城像開掛一樣,一路前行,年僅26歲就高中狀元。在封建社會,中狀元是全天下讀書人的最大夢想,錢維城還不到而立之年就達到了堪稱人生贏家。進入官場後,還有另外一番機緣奇遇等著他。錢維城擅畫花鳥、山水,他的作品細膩唯美,追求逼真寫實的細節,具有濃鬱的裝飾性美感。這樣的作品讓乾隆愛不釋手,開始對他各位關注。有了皇帝的認可,錢維城的家門口馬上貴客盈門討要書畫作品。不得已之下,錢維城只能請了一些潦倒畫家替他代筆。這造成了有很多錢維城款的作品質量一般,風格草率,影響了後人對他的評價。
  • 百家齊放,百家爭鳴——詞臣畫家筆下的牡丹
    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本文共計1451字,閱讀僅需3分鐘~乾隆朝,除皇帝外,宮廷中還有以鄒一桂、錢維城、董誥、汪承霈、福長安等為代表的詞臣畫家。他們為迎合乾隆皇帝的審美趣味,以寫實、工細的畫風為主,真實再現了牡丹的枝容葉貌,表現技法雖不盡相同,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劉益謙3450萬元競得錢維城《花卉冊頁》
    北京商報訊(記者 胡曉鈺)10月17日晚,中貿聖佳「璀璨—中國書畫及古代藝術珍品夜場」中,錢維城的《花卉冊頁》經過激烈競價最終以3450萬元成交,被著名藏家劉益謙收入囊中。
  • 錢維城折枝花卉冊,太驚豔了!
    鈐印:乾(朱) 隆(朱) 錢維城(1720—1772),初名辛來,字宗磐,一字幼安,號紉庵、茶山,晚號稼軒,武進(今江蘇常州)人。錢維城幼時即從族祖母陳書(1660—1736)習畫,為日後「馳譽丹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常州博物館五一活動多多 清狀元錢維城畫作在展
    毗陵我裡——錢維城《蘇軾艤舟亭圖卷》歸鄉特展展覽時間:2020年4月29日至6月10日展覽地點:常州博物館一樓臨展廳此次展出的《蘇軾艤舟亭圖卷》由常州企業家劉燦放先生於2019年嘉德秋拍競得。這幅畫作紙本,淺設色,初為宮廷收藏,著錄於《石渠寶笈續篇寧壽宮》,由清代常州狀元畫家錢維城於乾隆皇帝南巡期間奉命所作,描繪了常州東郊蘇軾艤舟亭的景色,表達了對北宋大文豪蘇軾的懷想之情。此畫卷背後涉及諸多歷史人物與故事,昭示了常州深厚的文化底蘊,展現了常州人文精神的一脈相承。《蘇軾艤舟亭圖卷》的回歸對於留住城市記憶,傳承常州文脈來說意義重大。
  • 他是年輕有為的英國畫家,畫了一幅中國地圖,一處細節令人稱讚
    他是年輕有為的英國畫家,畫了一幅中國地圖,一處細節令人稱讚文/秋香作為一名中國畫家,畫中國地圖不足為奇。不過,如果外國畫家來畫中國地圖就是一件新鮮事了。有一個名叫Jeff Murray的英國畫家,他年輕有為,不僅技藝精湛,而且創作的作品頗有創意,總是能夠引人注目。另外,他還畫了一幅中國地圖。
  • 一幅「銷魂」的裸女畫:為何值十個億
    這幅袒胸露乳、姿勢銷魂的裸女畫,最終以1.704億美元(約合10.85億元人民幣)的天價,被中國藏家劉益謙拍得。而一幅西洋畫,卻讓中國藏家豪擲了 10 個億!在繪畫技巧上,畫家巧妙地以裝飾的手法,運用流暢緩和的曲線,展現了一幅優雅而銷魂、飽含色慾而絲毫不淫亂畫面。整幅畫的「銷魂」,不是來自肉體與欲望,而是來自這無可挑剔、比例協調到了極致的軀體感官之美,也來自深藏不露的眼神裡那暗潮湧動的內心世界。
  • 抽象畫家,畫一條「直線」賣7億,美術生看不懂,專家:寓意深刻
    外國抽象畫家,畫一條「直線」賣出1.057億美金,美術生表示:看不懂!專家:寓意深刻!見過冷軍的超寫實,人物以及事物形象逼真得像是照片;也見過梵谷難以看懂的星空,但是星空卻是很唯美。而本文要說的這位抽象畫家最厲害的就是,畫了一條「直線」買了7億的人民幣,真的是匪夷所思!
  • 女畫家畫一幅「鬼畫」,賣出3次都被退回,最終成為禁畫
    用畫筆在紙上畫出鬼,也不是多麼誇張的事情,不過,烏克蘭有一位女畫家畫一幅「鬼畫」,而她的這幅畫賣出3次都被退回,最終成為世界禁畫,再也沒有人敢買,這位女畫家更不敢賣。二.色調深沉的《雨中女郎》這位烏克蘭畫家名叫斯韋特蘭娜,而她的這幅畫則是《雨中女郎》。光是聽名字,怎麼也不會將它與「鬼畫」聯想到一塊,畢竟雨中女郎一聽就很有氛圍,在雨中漫步的少女,踮著腳撐著傘,就算大雨滂沱,但恐怕也掩蓋不住少女的身姿。
  • 王學仲:文人畫是中國畫的核心,學問是文人畫的特色丨私享
    北宋 文同 墨竹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文丨王學仲積澱了幾千年來的中國文化,在文學領域最集中地反映在《紅樓夢》這部作品中,在繪畫領域則最集中地反映於文人畫中。關於他「痴絕」的故事很多,如他認為他失去的畫是「登仙」而去。在晉代還有個坦腹東床的王羲之,在宋代則有拜石的米顛、號稱梁瘋子的梁楷,在元代則有山水畫家黃大痴、具有潔癖的「倪迂」「懶瓚」(倪瓚),在明代則有患了瘋癲病的徐文長等人。
  • 張大千花500兩黃金,仿了兩幅畫賣1.5億,他更牛仿了一幅就賣8億
    陳洪標|文張大千花500兩黃金,仿了兩幅畫賣1.5億,他更牛仿了一幅就賣了8億!在他47歲那年,碰到了一幅五代南唐的國畫真跡,出自山水畫大家董源之手的《江堤晚景圖》。他為此花了500兩黃金,外加20幅名貴字畫,將這幅寶貝收入囊中。董源是五代南唐的南派山水畫開山鼻祖,山水畫中的「披麻皴」就是由他所創,米芾稱他的畫「平淡天真,唐無此品」。董源與李成、範寬在中國繪畫史上並稱「北宋三大家」。曾任北苑副使,所以又稱「董北苑」。
  • 知名女畫家畫了一幅「鬼畫」三次賣出後被退回,最後成為世界禁畫
    用刷子在紙上畫出鬼影並不誇張,但是,烏克蘭的一位女畫家畫了一幅「鬼畫」,她的畫賣了三遍後歸還,最終成為世界被禁止的畫。,沒人敢買了,這位女畫家也不敢賣了。 2.深沉的「雨中女孩」 烏克蘭畫家的名字叫斯韋特蘭娜,她的畫是《雨中女郎》。
  • 說名畫:法國最窮苦的畫家卻畫出了最溫暖的畫
    《餵食》 讓·弗朗索瓦·米勒法國 布面油畫丨60×74cm |1872 作品賞析 這是法國北部鄉村極為平常的一幅生活場景,畫面上一座農舍石牆的門口。
  • 徐悲鴻雖是畫馬大師,但畫的牛卻最貴,一幅賣出2.6億天價
    徐悲鴻其實賣的最貴的畫不是馬,而是牛,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徐悲鴻的牛居然比畫牛大師李可染賣的都貴。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徐悲鴻先生的父親,本來在私塾教書,但是家裡依然沒有什麼錢。但是徐悲鴻並沒有輕易說不,他非常刻苦用功讀書畫畫,終於後來能夠賣畫補貼家用。小時候的這段兒經歷,讓徐悲鴻一生受益無窮。
  • 無名畫家畫出雙猴圖,為何能拍出3億高價?專家:看印章
    不是所有畫家的作品都能被別人看見的,畫家千千萬,我們看到的只有冰山一角,一幅作品的好壞不僅取決於作者自己,還取決於時代、環境、社會,還有欣賞的人。不是只有著名畫家才能畫出上等的作品,只是我們缺少發現的眼睛,還有很多作品被歷史蒙上了灰塵。一個無名畫家畫出了雙猴圖,竟然拍出了3億的高價,這幅作品不只是我們看到的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