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灣眷村到蘇州,古稀老人用50年鄉愁熬製一碗牛肉麵

2021-01-13 我有飯

食物的味道治癒味蕾

而食物的溫度治癒心靈

一種食物

有時候代表著某一段回憶

也粘附著某些人的印記

一經觸碰

或開心、或悲傷、或溫暖

五味陳雜

當來自臺灣眷村的磨奶奶帶著那一碗牛肉麵回到蘇州

大概便是懷著那樣的心情



磨奶奶今年70歲

而在這70年的光陰裡

有50年的時間她都在專注於一碗牛肉麵

儘管時光帶走了她年輕的容貌

但每當說起那一碗眷村牛肉麵

她眼裡仍然淌著鮮活的熱枕

怪不得如今她的牛肉麵店能夠成為蘇州城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從山東到臺灣


1949年,是跌宕的一年

因為國共內戰

100多萬來自大陸的人們背井離鄉來到臺灣

只能被國民政府安排了臨時的居所——眷村

而磨奶奶一家就在這100多萬人之中

那一年她還是襁褓中的嬰兒

對於自小在眷村長大的磨奶奶來說

大陸的一切有些許陌生

卻又切切實實地存在於她的生活中

山東饅頭、四川涼麵、湖南臘肉、八寶飯、獅子頭……

這些地道的大陸菜

與對故鄉深深的眷戀融合在一起

陪伴著眷村的第一代孩子長大

由於父親本就是山東籍的軍人

來到臺灣之後

他便開了一家牛肉麵店


眷村小餐館


當地土著本不吃牛肉

第一批眷村人把牛肉帶到臺灣

他們才漸漸愛上了牛肉

從此那裡的牛肉店比比皆是

直至今天

眷村牛肉麵在世界上已經擁有了不可撼動的地位

也許是身上流著山東人的血統

也許是父親專注做牛肉麵的耳濡目染

磨奶奶從小便偏愛著父親做的那碗牛肉麵

還經常偷跑到廚房

記下父親的手法以及調味

成年之後她順理成章接過父親的班

傳承父親的手藝

一做便是50年


臺中的牛肉麵店


一碗在蘇州定居的眷村牛肉麵


10年前

年邁的磨奶奶隨著兒子回到故鄉

輾轉來到蘇州定居

把那碗家傳的牛肉麵也一併帶了回來

歲月不饒人

時光催人老

但磨奶奶對牛肉麵的那股執著卻不滅

這次,她的店一開就是十年



期間想要加盟的人絡繹不絕

都被磨奶奶一口回絕

因為她深知現在的餐飲店擅長複製

卻不懂得用心

而磨奶奶為了做好這碗牛肉麵

已經花了半輩子的時間

店可以複製

但匠心無法複製

經過了50年的專注

磨奶奶在繼承父親手藝的基礎上

還一次又一次進行食材的革新與升級

如今她的牛肉麵已經成了一絕



多年來

儘管慕名而至的食客絡繹不絕

做好這碗牛肉麵依然是她最大的信仰

每天早晨天剛蒙蒙亮,磨奶奶就來到店裡

打開店門,倒好茶水,準備好食材

開始一天做牛肉麵的生活

從湯底開始

磨奶奶用煤球火來燒制湯底



煤球的火溫潤

小火苗持續滾著湯底

將牛骨的骨髓和油脂都熬了出來

骨髓和油脂覆蓋在湯上面作保溫層

就算第二天,火苗沒有了

煤球的餘溫依然還在

所以湯底可以一直保持小滾的狀態,

以這樣穩定的溫度,將整鍋牛肉湯一熬到底。



湯底要熬48小時,中間不揭蓋不加水,

這樣的濃湯

倘若食客喝剩下半碗便離開

磨奶奶就會心疼起來

對於她來說

最欣慰就是看到食客將滿滿的一碗湯喝完

並滿足地對她豎起大拇指的模樣

另外在食材上

磨奶奶堅持選用澳洲牛肉

因為牛肉是一碗麵的精華

如果肉質不優質

客人一吃便知曉




除牛肉麵以外

在磨奶奶的店裡還能看到

臺灣當地大部分的主食和小吃

孩子們最喜歡香腸飯和滷肉飯



碰到來蘇工作的臺灣人到這裡吃飯

問起磨奶奶家的牛肉麵,開心地大笑



雖然年事已高

當磨奶奶似乎一點都不覺得辛苦

每天往廚房一站

就是十幾小時

偶爾她會偷個閒

跑去逛逛香料市場

不管是懂的還是不懂

她都會嘗嘗看

若是喜歡

還會捎點回家

慢慢搗鼓出新的味道來



臺灣和大陸的食材不一樣

磨奶奶如同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的孩子

總是不停地嘗試

找到最合適的食材

她唯一擔心的,就是走得太快

會丟失小時候那種純正的味道

「賣了一輩子了,我就是對它有感情啊。」



- END -


推薦閱讀


編輯 |  Nini

圖片 | 來源於網絡

投稿 | yami@yami.ren



相關焦點

  • 一口牛肉麵裡,藏著50年思念的味道,這位70歲的古稀老人從臺灣回到蘇州 ,用時光打磨美食,治癒了鄉愁
    >牛肉麵沒有宣傳,沒有特別的裝修雅致地藏在琳琅滿目的商鋪間卻靠口口相傳這樣老舊的方式在蘇州的吃貨群裡傳開磨奶奶做了50年的眷村牛肉麵這是一個不論怎樣看來都很漫長的數字但磨奶奶覺得50年的光陰只是眨眼間的事
  • 70歲阿婆從臺灣回到蘇州,用賣了50年的牛肉麵,治癒了鄉愁
    1949年,磨奶奶一家離開了大陸那一年她還是襁褓中的嬰兒100多萬來自大陸的人們背井離鄉來到臺灣住在當地政府安排的臨時居住地——眷村眷村小餐館 磨奶奶小的時候父親為謀生活賣起牛肉麵她看著一碗一碗的面逐漸對牛肉麵的味道和做法瞭然於心後來的歲月裡,磨奶奶都用心烹調這一碗麵
  • 鄉愁的滋味,舌尖上的「眷村牛肉麵」
    看過舌尖2的人一定對眷村牛肉麵記憶猶新,軟爛筋道融合一身的牛腱子,紅燒和清爽完美結合的湯頭,帶著濃濃的鄉情,將大陸和臺灣融合在了一起
  • 這一碗牛肉麵,曾漂洋過海,載滿鄉愁
    「眷村」其實是臺灣一種特殊的聚落形態,1949年國民政府帶著大批軍隊來到臺灣,為了安置各省國軍和眷屬,政府劃分出特定區域以供他們居住,形成了我們所知道的「眷村」。,用臺灣本土的黃牛肉,蔥蒜姜,加上豆瓣醬和客家酸菜,成就了這一碗美味。
  • 福州也能吃到地道的臺灣眷村牛肉麵,手工製作口感勁道!
    臺灣牛肉麵是臺灣的平民美食,遍布臺灣的大街小巷,前幾天剛從臺灣回來,對臺灣的美食念念不忘,當然也少不了一碗正宗的臺灣牛肉麵,這家梁老爹臺灣牛肉麵店十月剛開張,迫不及待衝進去,回憶臺灣味。眷村中的北方人居多,麵食文化就此加入了臺灣的菜單。
  • 臺灣紅燒牛肉麵,絕對讓你停不下來的滋味...
    臺北永康街的老張牛肉麵店招牌牛腱面:採用高級腱子心,配合精心熬製的牛大骨高湯,口感更為濃鬱滑順。超大塊的牛腱肉絕對讓你物超所值。這濃濃的臺灣眷村味,值得你的品嘗。這一碗臺灣牛肉麵,是臺灣社會演變的一個縮影,它夾雜著濃濃的鄉愁,是一碗有故事的面。
  • 泉州新開的「臺灣眷村牛肉麵」,跨越400公里海峽,來的人都吃紅了眼…
    臺灣牛肉麵,最早出現在「眷村」附近。而眷村其實就是臺灣為安置各省國軍和眷屬畫出的居住所。如今的眷村,早已改造拆遷,對於這些漂泊一生的眷村老兵來說,對故土的思念,卻藉由著這碗牛肉麵長久的留存下來。 ▲臺灣牛肉麵之神:一碗牛肉麵賣到2000元 老王精研10年,花3個月訪遍臺灣的牛肉麵知名大咖,甚至親自向「牛肉麵之神」王聰源當面請教,為了就是這一碗飽含鄉愁的臺灣牛肉麵。
  • 老張牛肉麵 | 番茄牛肉除了炒菜,還可以做成完美湯麵,一碗回魂,兩碗成個人翻曬來
    我煮個面給你吃啊!」這句用爛了的對白感動了我們很多年。今天這碗番茄牛肉麵,也足以感動我一年。臺灣老張是一個退伍老兵,他以現熬骨湯手工製造臺式番茄牛肉拉麵,一來養家餬口,二來慰藉鄉愁。這一做就是60年,認真做好一碗麵。
  • 正宗眷村牛肉麵,店裡連小酒都有,堪稱魔都版「居酒屋」
    魔都「最貴牛肉麵」店裡專做1:1復刻臺灣牛肉麵起點的「眷村牛肉麵」,早在70多年前,四川老兵撤退到臺灣被安置在眷村,用家鄉的辣椒種子種植製作的辣豆瓣醬,一起衍生出了這碗如今風靡臺灣的「眷村牛肉麵」。麵條、湯底、澆頭的品質都怒甩別家店10000條gai!
  • 在蘇州,沒有一碗麵解決不了的問題
    陽春麵其實就是不加任何澆頭的素食麵,因為沒有澆頭,所以對湯和面的要求就顯得尤為苛刻。豬排骨、調料包,經過兩個多小時的熬製的麵湯,藏著蘇州面最本真的味道。這家店絕對是相城人最懷念的麵店之一。下班了,來這裡吃一碗;唱完歌,來這裡吃一碗;打完牌,來這裡吃一碗...晚上開門,第二天上午9點多關門,名副其實的老蘇州深夜食堂。
  • 憑什麼臺灣這碗牛肉麵,讓世界也瘋狂.....
    」 → 點選「設為星標 ★ 」「臺灣最有代表性的食物」,就是「臺灣牛肉麵」。這碗面,是遊客去到臺灣必吃的,成為臺灣人引以為傲的標誌。這一碗臺灣牛肉麵,是臺灣社會演變的一個縮影,它夾雜著濃濃的鄉愁,是一碗有故事的面。
  • 臺灣牛肉麵 | 漂洋過海來吃你
    去「飽島」臺灣,當然不能虧待自己的胃別以為填滿內心空虛感的美食只有蛋糕+咖啡來一碗接地氣的牛肉麵才不辜負「飽島」的盛名牛肉麵可以說是臺灣的平民美食,遍布臺灣省大街小巷,只要味道正中,無論是老招牌還是夜市小店,門前都會大排長龍。
  • 在豬肉價格飛上上天的對日子裡,我默默捧起了一碗牛肉麵
    這一碗臺灣眷村牛肉麵,完全採用進口金錢腱,要事先經過炒制、熬煮...步驟來烹製,紋理結實而細膩,吃進嘴巴裡都是實打實的。店內的各式高湯都必須用文火至少熬製6h以上,悉心全程緊盯老母雞湯、牛肉高湯、辣味牛肉湯的火候,使湯底濃鬱鮮醇。
  • 那一碗臺灣牛肉麵唷 附臺北牛肉麵地圖
    文/Lena一直覺得,臺灣的味道是要一碗麵一碗麵吃出來的,吃慣了那個味道,這輩子都很難忘記。每每半夜驚醒,發現嘴裡空空,特別不是滋味。出門騎車去吃個豆漿油條,好像是發生在上個世紀的事了。酷愛吃麵的我,一有機會就走進大大小小的麵店,點上一碗牛肉麵,刺溜刺溜地吃上個半小時。上海的臺灣麵館總是開了一家又一家,從幾十元到百元,從紅燒牛肉麵到半筋半肉牛腩面,從街邊小巷到商場店鋪,這一碗麵是越吃越高檔,越吃越講究。到最後,吃一碗臺灣牛肉麵,竟成了件挺奢侈的事。
  • 一碗牛肉麵10000塊,他用26年光陰熬製!世界最貴還要排隊兩個月,憑什麼?
    牛爸爸店裡只有四張桌子,而元首牛肉麵一天只賣10份。很多人要預約排隊兩個月。甚至有人為它包機到飛到臺灣。把牛肉麵做到極致,老闆王聰源花了26年。年輕時,他在臺灣做地產、建築行業生意,後來移民到加拿大溫哥華。在溫哥華,他吃過一碗讓難以忘懷的牛肉麵,讓他決定回到臺灣開一家麵館,1990年,他不顧家人反對辭掉工作,回臺灣跟他的好朋友合夥開了一間麵館。
  • ️深藏麵館的「中式居酒屋」,1:1復刻了60年前『眷村牛肉麵』!
    中國人,習慣用食物縮短他鄉與故鄉的距離。60多年前,四川老兵來到臺灣被安置在眷村。帶來了豆瓣醬,衍生出了如今風靡臺灣的「眷村牛肉麵。」被冠以了川味名號的眷村牛肉麵,香氣濃鬱。精髓就在一碗牛肉湯頭中:①要選帶筋的牛腱心肉,膠質含量高,燉煮後才能口感彈牙!
  • 來自臺灣的正宗牛肉麵,肉比面還優秀!
    七十年前,二十餘萬國軍將士遷至臺灣,他們聚居成集,誕生了一個獨特的地域——眷村。在西安,就有這麼一對來自臺灣的兄弟經營了一家正宗的臺灣牛肉麵館,讓古都人民可以在家門口嘗到寶島風味,它就是——厚食堂。『臺灣土著開設的正宗小店』開在興善寺西街的厚食堂由兩位臺灣青年創立,他倆都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一位來自臺北、一位來自新竹。
  • 來自中國臺灣的正宗牛肉麵,肉比面還實在!
    七十年前,二十餘萬國軍將士遷至臺灣,他們聚居成集,誕生了一個獨特的區域——眷村。在西安,就有這麼一對來自臺灣的兄弟經營了一家正宗的臺灣牛肉麵館,讓古都人民可以在家門口嘗到寶島風味,它就是——厚食堂。暖色的燈光讓人感受到溫馨的氛圍,牆上的海報在介紹著牛肉麵和其他美食的文化,店中播放的音樂更讓人愜意放鬆。一碗好湯是牛肉麵的靈魂,臺灣牛肉麵的湯使用帶有牛骨髓的牛大骨熬製,加入中藥等料包,經過24小時的慢火熬製,將牛骨髓的精華全部釋放,牛骨湯呈現出琥珀色,再加入紅燒牛肉的原汁,成就了這一碗清亮鮮甜的湯底。
  • 臺灣天價牛肉麵2000元一碗 「牛爸爸 」牛肉麵資料介紹
    店老闆王聰源和他兒子王尹奇為記者演示一碗2000元的牛肉麵怎麼製作出來。2000元的頂級牛肉麵配有專用的金邊面碗(圖上左),麵條有寬有細、有圓有扁,按照顧客對麵條軟硬的具體要求來進行選擇(圖下左)、一碗頂級牛肉麵裡配有五塊來自四個國家的頂級牛肉和牛筋(圖上中)、麵湯共有五六種,也都是用牛身上的不同部位熬出來的(圖上右)、牛肉和麵條裝碗後,澆上熬製好的牛肉湯汁(圖下右)(4月19日攝,拼版圖片)。­  一碗頂級的牛肉麵可以賣多少錢?
  • 1:1還原臺灣第①碗牛肉麵的麵館,還有臺灣夜市最火的鴨頭
    制面全程綠色、高纖、零添加,經過獨特手法做出來的面,不僅勁道Q彈,哪怕放一會再吃,口感依舊爽滑,不會坨到一塊兒。▲原湯牛肉湯底每天一大早,整間店就開始準備一整天的湯底。所有湯底當天做當天賣,賣完即止。店裡的牛肉麵除眷村牛肉麵外,都以進口牛肉熬煮的牛肉原湯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