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於1894年-1905年,曾經作為王室的專用教堂,內飾極其華麗,它的室內金碧輝煌,裝飾著線條複雜的柱子和精美的壁畫,甚至柱頭都是鍍金的,地上建築有4層,最高處高達114米。
Berliner Dom是德國柏林的一座基督教路德宗教堂,位於柏林市區博物館島的東部,曾是德意志帝國霍亨索倫王朝的宮廷教堂。由於其英文寫作Berlin Cathedral,柏林大教堂有時被誤譯作「柏林主教座堂」,但該教堂屬於路德宗,並不是主教座堂,也從未有主教進駐。天主教柏林總教區的主教座堂為其不遠處菩提樹下大街上的聖海德維希主教座堂。
比起歐洲同類型的其他教堂,柏林大教堂在規模上一點也不遜色,但是整體外牆偏黑,據說是在二戰的時候被轟炸的遺留下的痕跡,我們今天看見的教堂也是修復後的產物,那些黑色的痕跡沒有讓教堂灰暗,而是更顯得肅穆、偉大,它一直看著柏林的變遷,無論好壞,一直相伴。
教堂正立面的臺階用花崗巖鋪成,弧形拱門頗為矚目,兩側由希臘式的科斯林石柱支撐,門上裝飾有青銅浮雕和馬賽克壁畫,浮雕描繪了馬丁·路德為首的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家與普魯士王室探討問題的場景。
教堂共有四層,內部裝飾富麗堂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八角形的布道堂,大廳內的支撐柱頂分別矗立著宗教改革家和普魯士皇室成員的全身雕像,這裡除了舉行宗教儀式之外還經常舉辦音樂會。
入口兩側擺放著德國著名雕刻家安德烈亞斯·施呂特( Andreas Schlüter)為國王雕刻的靈柩。與布道堂相比,洗禮堂的裝飾十分簡潔大方,中心祭壇懸掛著畫家卡爾·貝佳斯於1820年為普魯士國王腓列特·威廉三世創作的作品《聖靈降臨》,這是柏林大教堂最重要的藝術品之一。此外教堂內的管風琴也很值得一看,管風琴有7269根風管,曾是德國最大的管風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