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中的數學

2021-01-18 讀童話學數學

對聯中的數學

對聯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一項瑰寶。不少對聯與數學結緣,成為佳聯妙對。

數字聯即在對聯中嵌入數字,使數量詞在對聯中有某種特殊的意義,用數量詞組成的對聯的作用主要有:創造形象和意境、加大對仗難度、進行數學運算、數字合稱詞的闡釋、連續嵌入自然數等。

枯燥乏味的數字經文人之手,嵌入對聯之中,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令對聯朗朗上口。數字聯看上去只是由幾個數字組成,可是卻具有深藏不露的意義。

數字入聯

1.據傳,呂蒙正曾作如下一幅對聯: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橫批:南北。

【賞析】這對聯全部由數字組成,初看平淡無奇,實則聯語、橫批含蓄深刻,對聯運用了諧音手法,意為缺衣(一)少食(十),沒有東西。這也成了條內涵豐富的謎語。

 

2.下面一幅為竊國稱帝的袁世凱撰寫的對聯,用數字來嘲諷袁世凱。

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禮義廉。

【賞析】上聯少八,下聯少恥,其寓意是嘲諷袁世凱是王(忘)八無恥。

 

3.有一秀才進京趕考,途中投宿一寺廟,方丈出聯相考:

萬瓦千磚,百匠造成十佛寺。聯中的「萬」、「千」、「百」、「十」這些數字使秀才難以對出。第二日,秀才登舟赴京,路過四仙橋時,靈感勃發,對出下聯:一舟二櫓,三人搖過四仙橋。

 

4.清代,有一個人稱潘官的山東人去江南任知縣。初來乍到,當地幾個秀才在宴會上想以對聯將潘官一軍:「千山千水千秀才。」潘官出語不凡:「一泰一岱一聖人。」下聯以「一」對上聯「千」,大有以少勝多之妙。

 

5.有一幅讚賞教師的長聯寫道:

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晴雨,加上五臟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誠滋桃李芳天下;十卷詩賦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緯地理,連同六藝五經四書三字兩雅一心,誨而不倦點點心血勤育英才澤神州。」

【賞析】此聯是對教師生涯的真實寫照,堪稱絕妙。上聯升序從一到十,下聯降序從十到一,各用十個數目字排列,實在不易。它生動地寫出了教師甘作蠟燭願為春蠶的無私奉獻精神。

 

6.1953年,中國科學考察團出國考察。途中,數學家華羅庚出了上聯「三強韓魏趙」,讓同行的錢三強、張鈺哲、趙九章、貝時璋等科學家對下聯。上聯「三強」是指韓國、魏國、趙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三個強國,同時「三強」又暗指在座的科學家錢三強。眾人一時難以對出。最後還是華羅庚自己對出了下聯:「九章勾股玄」。「九章」既指我國古代最早提出勾股玄定理的數學名著《九章算術》,同時又暗指同行的趙九章。眾人皆驚嘆不已。

 

7.某鄉村小學一對數學老師結為百年之好,工會贈予一對喜聯:

恩愛天長,加減乘除難算盡;好合地久,點線面體豈包完。

【賞析】上述對聯語言樸實,淺顯易懂,尤其是運用數學名詞表達美好祝願,自然別致。

 

8.相傳明朝時,有個窮秀才頗有才學,但因當時科舉場上徇私舞弊之風盛行,他屢試不中。又到開科考試了,他聽說主考官廉潔奉公,任人唯賢,於是再次赴考,卻由於路途遙遠錯過了考試。主考官決定給他一個機會,便出題要求他用一至十這十個數字作一聯。秀才聽後,就藉機說明自己誤考的原因:「一葉孤舟,坐了二三個騷客,啟用四槳五帆,經過六灘七灣,歷盡八顛九簸,可嘆十分來遲。」主考官暗暗稱奇,接著,他又要求秀才從十至一作一聯。秀才便朗聲說:「十年寒窗,進了九八家書院,拋卻七情六慾,苦讀五經四書,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主考官聽罷,連連稱妙,又出聯求對,秀才皆能對答如流。這一年解元的桂冠,就這樣被這位窮秀才奪走了。

 

9.蘊含數學趣題的對聯: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傳說有一天,他去金山寺為詩僧老友佛印禪師祝壽。席間,即興為佛印禪師寫了一幅壽聯,上聯是:「花甲一周,尚餘半百歲月」;下聯是:「古稀雙度,猶欠三十春秋」。

【賞析】實際上這幅為禪師祝壽的對聯,上下聯都是說的佛印禪師的歲數。上聯中的「花甲」是指60歲,「半百」是指50歲,「尚餘」就是還多的意思。可列算式為:60+50=110(歲)下聯中的「古稀」是指70歲,「雙度」是指2個70歲,「猶欠」就是還差的意思。可列算式為:70×2-30=110  (歲)  所以佛印禪師當時的年齡是110歲。

 

10.蘊含數學趣題的對聯:

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遇到一位老壽星,當即乾隆皇帝贈送一幅對聯的上聯給老人:「花甲重開,又加三七歲月。」一同來的紀曉嵐馬上對出下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兩人說的都是這位老壽星的年齡,聰明的你能算出老壽星的年齡嗎?

 

11.題保溫瓶巧聯

一口能吞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孤膽敢入十方百姓千家萬戶門。

【賞析】全聯抓住保溫瓶的兩個顯著特點來寫。上聯突出保溫瓶能貯水的特點,從水瓶容水加以發揮,擴大誇張,以「二泉」、「三江」說明它的美好,以「四海」、「五湖」說明它的廣闊,按自然數的順序連用「一、二、三、四、五」,依次遞增,有情有趣,渾然天成。下聯突出保溫瓶能保溫的特點,既宣傳它的實用性,是家用必需品,又讚揚它的質量好,深受群眾歡迎,因而能進入「十方」、「百姓」、「千家」、「萬戶」門。因水瓶有膽而寫它「孤膽無畏」,以「孤」代「個」,也按自然數的順序,形成「個、十、百、千、萬」依次等比遞增,自然幽默,極具特色。

 

12.四川眉山三蘇祠聯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賞析】運用數詞巧妙構思,高度概括。上聯「一門父子」,實指蘇洵與其子蘇軾、蘇轍「一家」出了「三位」著名的詞人;下聯「千古文章」,虛指多少年代以來最著名的文章只有「四大家」,即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氏父子三人。全聯突出了三蘇在文學上共同的貢獻和影響。聯語對仗工整,讀來琅琅上口,富有音節美和音韻美。每個數詞的位置合適、穩固,移動不得,也更換不了。

 

13.某市一對數學教師,幾經波折,終於結為秦晉之好,同事撰一聯相賀,聯云:

愛情如幾何曲線; 幸福似小數循環.

【賞析】「幾何曲線」形象地表述了這對數學教師愛情歷經坎坷曲折;「小數循環」是一個無窮無盡的數值,藉此祝賀新人的美滿幸福,天長地久,實在是神來之筆.

 

14.「北鬥七星,水底連天十四點;南樓孤雁,月下帶影一雙飛」。

【賞析】上聯採用倍數計算,由星空、水底、孤雁、月影,構成一幅月夜雁飛圖,充滿著詩情畫意。

 

15.北京有一家餐館,店號「天然居」,裡面有一副著名對聯: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賞析】這副對聯,不但意境好,文字更顯得精巧。把上聯「客上天然居」倒過來讀,剛好變成下聯「居然天上客」。如果把整個一副對聯倒過來讀,結果還是原聯不變。這種既能正讀、又能倒讀的文字,叫做回文。用回文寫成的對聯,叫做回文對聯,又叫「捲簾聯」。據說清代的乾隆皇帝把天然居這副回文對聯兩句並成一句,作為新的上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出對容易對對難,對出回文對聯更難。以一副回文對聯為上聯,要能對出下聯,可謂難上加難。倒要看看,有誰能對出下聯來呢? 乾隆皇帝手下有一位大臣,名叫紀昀(「昀」字讀「yún」),居然把下聯對出來了: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

 

16.爆竹二三聲人間改歲,梅花四五點天下皆春。

【賞析】此聯緊扣時令,以點代面,在「二三」、「四五」中就感受到「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吉慶祥和氛圍。


相關焦點

  • 暗藏玄機的數字對聯,帶你走進中華傳統文化——對聯
    對聯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偶語句言簡意賅,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的獨特藝術形式,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時至今日,每逢春節,家家戶戶依然會在大門上貼出鮮紅醒目的對聯,以此來歌頌美好的生活。大門上的對聯看似簡單,其實卻暗藏玄機。
  • 10種趣味對聯:讀點有趣的對聯,做個有趣之人
    這一副對聯中,既有同音同形諧音的「子路」「顏回」「夫子」,也有同音(或近音)異形諧音的「重泥」。含義雙關,頗有樂趣。這樣的對聯還有很多,如:兩艇並行,櫓速不如帆快;八音齊奏,笛清難比簫和。對聯不卑不亢,才思敏捷。09數字聯:構思精妙,對聯中運用數學運算在對聯中出現數字,算是對聯的一種重要手法。
  • 六則精妙絕倫的對聯,不看絕對遺憾
    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一、西池青鳥使;北塞蒙鴉軍。
  • 5個妙不可言的絕妙對聯:語言雖然含蓄,味道已經十足
    對聯俗稱對對子,是傳統文化的瑰寶,得到很多朋友的喜愛。古往今來,眾多好對聯流傳在民間,得到了知音的賞識。一些對聯蘊含諷刺,但是語言上面卻很微妙含蓄,令人會心一笑。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喜歡對聯的讀書人。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賞5個妙不可言的絕妙對聯:語言雖然含蓄,味道已經十足。
  • 數學裡那些有趣的數字
    但是,一直到19世紀,這些研究成果還只是孤立地記載在各個時期的著作中,也就是說還沒有形成完整統一的。儘管如此,許多科學家、數學家等卻能在數學研究的領域中感受到數字神奇的魅力。克卜勒說過:「數學是打開科學大門的鑰匙,是通向宇宙之美的關鍵。」狄拉克也曾說過:「數學是特別適於處理任何種類的抽象概念的工具,在這個領域中它的力量是沒有限度的。
  • 生活中的數學運用
    ,服務於生活,將學生應用於數學過程興趣化,生活化,為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提高數學能力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 關鍵字:數學;生活 中圖分類號:g623.5 學數學就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其實數學問題就產生在生活中。比如說上街買東西自然要用到加減法,修房造屋總要畫圖紙。
  • word中的數學公式數學符號怎樣插入?
    在寫數學論文或者 是日常工作生活中,經常會遇到插入數學公式或者是插入特殊的數學符號,這些符號如果不是經常使用電腦敲打,就不知道從何下手了,今天小編以word2007為例,講一下如何插入特殊的數學符號和公式。
  • 小學數學教學中,重視數學思維的培養,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數學思維是學生運用數學的觀點去解決問題,這是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能力。學習數學實際上就是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能夠將複雜的問題用數學的方式簡化和解決。數學思維包含逆向思維、發散思維、數形結合等,這些思維能力不僅在數學上至關重要,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上也有觸類旁通的作用。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小學學習中起到舉足輕重的地位,重視數學思維的培養,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是當前數學教師的重要研究方向。
  • 旅遊中常見的文學形式(對聯介紹之一)
    對聯是旅遊中常見的文學形式,在一些建築物前常可看到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的好的對聯。廖廖數語,便能將山林湖石、亭臺軒榭的意境給勾勒點染出來;或者將人生哲理揭示的入木三分。對聯有哪些特徵和分類呢?下面就給大家粗淺地談淡它的特徵:約定性:對聯必須是兩句,故稱一幅對聯。其中右邊的一句叫上聯,左邊的一句叫下聯,也可分別叫做上句或下句,出邊或對邊。對聯必須豎著寫、讀、貼。對稱性:對稱是藝術美的規律之外一。
  • 探究生活中的數學
    洛溪新城小學開展「情境教學」與生活中的數學課例研討活動  本報訊
  • 春節對聯哪家強,人工智慧對得狂
    AI對聯背後的技術關於AI對聯所採用的技術,微軟周明在博客中曾經寫過這樣一段話:「我設計了一個簡單的模型,把對聯的生成過程看作是一個翻譯的過程。給定一個上聯,根據字的對應和詞的對應,生成很多選字和候選詞,得到一個從左到右相互關聯的詞圖,然後根據一個動態規划算法,求一個最好的下聯出來。從上述文字我們可以知道,AI對聯採用的是一系列機器翻譯算法。
  • 旅途中的數學日記
    旅途中的數學日記 2011/02/11 10:17 來源:溫州日報 瀏覽:7098
  • 日常生活中的數學
    一直以來,我都比較關注「數學啟蒙」,也在竭盡所能地跟恬恬玩一些數學遊戲。其實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只要有心,一定可以讓孩子不知不覺地參與到數學中來,感受到數學的樂趣。數數想必大家在平常的點點滴滴中都會滲透到數數遊戲,可以讓孩子數手指,數餃子,數餅乾,數樓梯,數琴鍵等,一切可以用數量來衡量的都可以讓孩子去數一數。讓孩子在數數的過程中理解基數原則(最後的數字代表最終的數量),也能讓孩子從中間某個數順序數下去。
  • 在我們的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
    同時人的生活實踐都離不開數學,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像花朵,蝸牛等都含數學美。 我們學習數學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了數學,所以我們學習數學然後再應用到生活中去。學校的數學與現實中的數學應該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學生所學的數學應該是通過他們自己熟悉的現實生活逐步發現和得出結論的。
  • 盤點對聯之最,第一副一個字寫完上下聯,最長的對聯1612個字
    學者道:「既然袁世凱對不起中國人民我的對聯就只能這麼寫了。」(注):這是解放前,某數學教師窮困潦倒染病成疾倒在講臺上,撇下家中孤兒寡婦與老爹,匆匆而去。與其同校教英語的妻子痛不欲生,寫下上面的輓聯哀悼亡夫。
  • 書中雜趣:你知道對聯中的飛白聯是什麼意思嗎?
    對聯我們並不陌生,尤其在清朝,對對聯幾乎就和吃喝一樣重要且常見,就是現在,我們也離不開對聯,春節要貼春聯,有些個長輩或是領導喜愛舞文弄墨的,可能也會在飯局上出一兩副對聯讓大家對對,再有些網站社區沒事兒也喜歡出一兩副對子供大家娛樂消遣。
  • 什麼是小學數學模型?小學數學中有哪些模型?
    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還提到一個核心概念,就是模型思想。什麼是模型呢?許多數學教育工作者認為,一個數學表達就是模型,比如,方程就是模型、甚至一個代數式就是模型。就廣義來說,這樣理解模型是可以的,但更確切地,單純的數學表達是模式而不是模型。
  • 建築中的數學
    數學,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因而顯得平常,建築則更是普遍存在於視野裡,但是如果建築和數學結合起來,那成果肯定會讓你嘆為觀止。接下來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具有「數學美」的建築吧!
  • 淺談圓錐曲線中的數學思維
    圓錐曲線(Conic Section, 又稱圓錐截面、二次平面曲線)是平面解析幾何中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高考中佔比較大的部分。它包括橢圓、雙曲線、拋物線,反映出數學的特徵和本質屬性。圓錐曲線蘊含著函數與方程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化歸與轉化思想,其中數形結合思想是圓錐曲線的核心思想!
  • 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美
    生活中的數學美通過對數學美的不斷學習,我更加認識到數學無盡的魅力,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隨處可以看到數學在其中起的作用.可以說,應為數學讓我們生活更美好,世界更美麗.全詩共14個字,寫在圖中的外層圓圈上。讀出來共有4句,每句7個字,寫在圖中內層的方塊裡。 這首迴環詩,要把圓圈上的字按順時針方向連讀,每句由7個相鄰的字組成。第一句從圓圈下部偏左的「賞」字開始讀;然後沿著圓圈順時針方向跳過兩個字,從「去」開始讀第二句;再往下跳過三個字,從「酒」開始讀第三句;再往下跳過兩個字,從「醒」開始讀第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