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臨江仙》:「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在浩浩湯湯的世界歷史中,各個國家都紛紛登臺,演繹著自己的故事,向世界展現著其民族的獨特風韻和文化魅力。與此同時,在變幻詭譎的歷史風雲中,國家之間的關係也十分微妙。
01
眾所周知,像英美這樣的大國往往會以自己的實力向小國施壓,很多實力較弱的國家為求自保,就會申請永久成為中立國,比如歐洲的瑞士、瑞典、奧地利和亞洲的土庫曼斯坦等國,這些都是申請成功的中立國家。除此之外,和我們國家接壤的蒙古國也同樣渴望變為中立國,但這條路也許比他們想像的更艱辛一些。
蒙古國在亞洲的存在感可以說是非常微弱,畢竟放眼亞洲,既有中俄兩大國光芒四射,又有日本、韓國這樣的發達國家,而這麼多年經濟始終沒有顯著提升的蒙古自然也就難以引起人們的注意了。蒙古國雖然是全球第二大內陸國家,但國內人口稀少,整個156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僅有312萬人口,人口密度也非常低。
此外,蒙古國的境內還布滿了戈壁、荒漠和草原,不僅自然資源非常匱乏,而且並不適宜人類居住,因此整個蒙古的發展非常不好,除了首都烏蘭巴託外基本沒有其他的大型城市了。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的匱乏,直接阻礙了蒙古國民經濟的發展,以至於現在的蒙古仍然沒有擺脫落後和貧窮的面貌。
02
2018年,蒙古國的國民生產總值(GDP)僅有130.10億美元,比我國一些五線城市還要低。《憫農》中說道「已分忍飢度殘歲,更堪歲裡閏添長。」作為亞洲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蒙古人民的生活非常貧苦,甚至連它的首都烏蘭巴託都遍布著貧民窟。不幸的是,蒙古國不僅有經濟落後、民生疾苦的「內憂」,還要解決非常嚴峻的「外患」問題。
這個「外患「指的就是蒙古面臨的非常複雜的地緣政治格局。在歷史上,蒙古和中俄雙方都有複雜密切的關係,在未來蒙古也許不得不面臨將被我國或者俄羅斯收回的問題。因此,30年前蘇聯解體後,重新獲得「獨立」的蒙古,為保障其國家的獨立和安全,曾幾次向聯合國致信,提出成為永久中立國的申請。
不僅如此,蒙古國政府還把永久中立國制定為了基本國策,想要能像土庫曼斯坦那樣,在大國的夾縫中以中立國的身份繼續存續下去。但迄今為止已經三十年過去了,蒙古卻始終沒有如願以償的成為中立國。阻礙蒙古成為中立國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關鍵的還在於兩點。
03
其一,既然蒙古向聯合國提出了申請,那麼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大常任理事國就必須要對其投票。如果它們反對,那麼蒙古的願望就永遠沒法達成了。不管對中俄哪一方來說,蒙古國成為了永久中立國,都會損害到自己國家的利益,因此,中俄兩國在這個問題上是絕對不會投贊成票的。
而對於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勢力來說,蒙古是直接影響中俄關係的重要因素,只要蒙古存在一天,他們就可以對其加以利用,進而達到挑撥中俄關係的目的,而這也是美國拉攏蒙古,積極給蒙古送錢送物的原因。因此,西方國家也斷然不會同意蒙古成為永久中立國。
第二,蒙古的國家實力實在不足以支撐它成為中立國。縱觀全球,如今已經存在的中立國,雖說實力比不上英美這樣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也比不上近年來日新月異的中國,但以這些國家自身的實力來說,要實現自保問題還是不大的。
好比瑞士,不僅國力非常雄厚,而且全民皆兵,在戰爭到來的時候,軍隊的反應調動都非常迅速。超高的軍事素養,才能使得瑞士在兩次席捲全球的世界大戰中,仍能夠置身事外。再看蒙古,本身國家的經濟就非常糟糕,窮得都餵不飽自己的人民,更何談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了。
結語
再者,就算蒙古有心要建設現代化軍隊,實力排名世界前三的中俄兩國,也定然不會放任蒙古自由發展,變成一股不受自己控制的強大力量。從這些方面看來,蒙古國要想實現永久中立的國家,困難重重,其希望也是極為渺茫的。
參考資料:
《臨江仙》《憫農》《列國志:蒙古》